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72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宽度方向较窄的电芯由于无法放置很宽的极耳,使得20C以上放电无法实 现。中国专利CN201397857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性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负极 电极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负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布于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膜片。其 中,集流体在其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延伸部,当正、负电极极片和隔离膜卷绕形成电 芯后,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上设置的延伸部固定在一起以分别形成正、负极极耳,上述电 芯通过正、负极极耳与外电路电性连接。该双极耳分流是存在于叠片型电芯中。目前单极 片的卷绕型电芯,仍然存在内电流过大,电池芯极易发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单极片的卷绕型电芯电阻过 大、放电难、发热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卷绕式软包 装锂离子电池,包括由焊接有极耳的极片卷绕而成的电池芯和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壳,所 述的极片尾箔处另分出使整个电池芯在内部形成并联结构的极耳。进一步上述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的极耳分设在电池芯的两端。所述 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在电池芯的两端及单侧边设有封边,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软包装仅 在电池芯的两端及单侧边设有封边,那在电池芯的宽度方向上增加了一个宽度方向的折边 尺寸,间接提升了电芯容量。所述的软包装壳是铝塑膜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述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的极片尾箔处另分出 使整个电池芯在内部形成并联结构的极耳。即通过严格的计算留位尺寸和控制极片尾箔 长度,在极片尾箔处另分出极耳,使得整个卷芯在内部形成并联结构,降低内阻,并在大电 流通过时形成分流,使极耳不至于因承受高电流密度而热熔。从而使宽度较窄的方形卷绕 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能够承受20C(20C是电池容量X 20的电流大小,如IOOmAh电芯其20C 电流为2000mA = 2A)以上的放电电流。比传统结构能多承受1倍的电流密度,并减小电池 芯内部极化,增大高倍率放电电量。本技术通过采用双极耳分流工艺,使得卷绕型软包装锂 离子电池也能获得高倍率放电的可能,并能在宽度方向较窄的电芯上得以应用,可以满足 市场上对于高倍率电池特殊尺寸的要求。且卷绕工艺生产周期短,能有效节约时间成本。而 且这种电池的软包装仅在电池芯的两端及单侧边设有封边,这种单侧边封装方式的使用可 以在原有体积基础上提升电芯的容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结构意图;[0008]其中1极耳、2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 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包括由焊接有极耳1的极片卷绕而成的电 池芯和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壳,所述的极片尾箔处另分出使整个电池芯在内部形成并联结 构的极耳1。所述的极耳分1设在电池芯的两端。所述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在电池芯的两 端及侧边设有封边2。所述的软包装壳是铝塑膜片。通过极耳1分出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 大电流分流的作用,降低电芯内阻,从而使宽度较窄的方形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能够 承受20C以上的放电电流。比传统结构能多承受1倍的电流密度,并减小电池芯内部极化, 增大高倍率放电电量。由于软包装仅在电池芯的两端及单侧边设有封边2,那在电池芯的宽 度方向上增加了 一个宽度方向的折边尺寸,间接提升了电芯容量。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 进行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形和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包括由焊接有极耳(1)的极片卷绕而成的电池芯和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片尾箔处另分出使整个电池芯在内部形成并联结构的极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分设在 电池芯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电池芯的 软包装在电池芯的两端及侧边设有封边(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软包装壳是铝塑膜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包括由焊接有极耳的极片卷绕而成的电池芯和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壳,所述的极片尾箔处另分出使整个电池芯在内部形成并联结构的极耳。所述的极耳分设在电池芯的两端。所述容纳电池芯的软包装在电池芯的两端及侧边设有封边。所述的软包装壳是铝塑膜片。通过极耳分出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大电流分流的作用,降低电芯内阻,从而使宽度较窄的方形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能够承受20C以上的放电电流。比传统结构能多承受1倍的电流密度,并减小电池芯内部极化,增大高倍率放电电量。且单侧边封装方式的使用可以在原有体积基础上提升电芯的容量。
文档编号H01M2/26GK201766116SQ20102053388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刘志伟, 孙迎鑫, 钟千里 申请人:惠州市德赛聚能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