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956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固封极柱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包括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气设施保护和控制装置,尤其是 一种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动端发热量大而散热条件差,导致固封极柱散热效果差, 影响到现有固封极柱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而且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对断路器提出 的多种监控装置的要求,不能为控制线缆进出线的安装和布置提供必要空间,因此明显的 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固封极柱,该种固封 极柱采用一体浇注成型方式,通过固封极柱本体带有通风道的设计,能够提高固封极柱通 风性能,改善其散热效果。[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0005]这种固封极柱,包括固封极柱本体、在固封极柱本体上设有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座 和下出线座,所述固封极柱本体的侧壁内设有通风道,所通风道一端与固封极柱本体下部 腔体连通,另一端通向固封极柱本体上部的外壁且与外界相通。[0006]在所述固封极柱本体上于真空灭弧室上方设有上出线座嵌入孔,所述上出线座水 平设置于上出线座嵌入孔内。在所述固封极柱本体上,于真空灭弧室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下 出线座嵌入孔,所述下出线座嵌入下出线座嵌入孔内。并且所述通风道紧贴真空灭弧室的一侧。[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08]本实用新型的固封极柱本体带有通风道的设计,结构简单、利于空气流通导向、散 热效果好、承载能力高、工作安全可靠。通风道同时可用于安装控制线缆,实现多种监控功 能,方便了用户。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0011]其中1为上出线座;2为螺钉;3为真空灭弧室;4为通风道;5为下出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0013]参见图1和图2,这种固封极柱,包括固封极柱本体101,在固封极柱本体101上设 有真空灭弧室3、上出线座1和下出线座5以及螺钉2。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固封极柱的散热效果,在所述固封极柱本体101的侧壁内设有通风道4,通风道4紧贴真空灭弧室3的一 侧,且该风道4 一端与固封极柱本体下部腔体6连通,另一端通向固封极柱本体101上部的 外壁且与外界相通,散热时,气体从动端发热部出来沿着通风道4 一直排向外界。本实用新 型的上出线座1和下出线座5采用嵌入的方式设置在固封极柱本体101上,具体如图2所 示在固封极柱本体101上于真空灭弧室3上方设有上出线座嵌入孔,上出线座1水平设置 于上出线座嵌入孔内。在固封极柱本体101上,于真空灭弧室3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下出线 座嵌入孔,下出线座5嵌入下出线座嵌入孔内。[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种新型的固封极柱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固封极柱内 部浇注一体式散热通道,其结构简单,利于空气流通导向、改善了固封极柱的散热效果,同 时保证了固封极柱原有的绝缘性能和防凝露、抗污秽功能,使其工作安全可靠,同时扩充了 必要空间有利于提供了控制线缆安装和布线的通道,可以用于对固封极柱灭弧室动端的温 度监控、行程监控、状态监控等多种功能需求。[0015]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当前智能电网对智能电器设备提出的要装在线监控装置 的要求,扩充了必要空间有利于提供了控制线缆安装和布线的通道,可以用于对固封极柱 灭弧室动端的温度监控、行程监控、状态监控等多种功能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固封极柱,包括固封极柱本体(101)、在固封极柱本体(101)上设有真空灭弧 室(3)、上出线座(1)和下出线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封极柱本体(1)的侧壁内设有通 风道G),所通风道(4) 一端与固封极柱本体下部腔体(6)连通,另一端通向固封极柱本体 (101)上部的外壁且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封极柱本体(101)上于真 空灭弧室(3)上方设有上出线座嵌入孔,所述上出线座(1)水平设置于上出线座嵌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封极柱本体(101)上,于真 空灭弧室(3)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下出线座嵌入孔,所述下出线座(5)嵌入下出线座嵌入孔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4)紧贴真空灭弧室(3) 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封极柱,包括固封极柱本体、在固封极柱本体上设有真空灭弧室、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所述固封极柱本体的侧壁内设有通风道,所通风道一端与固封极柱本体下部腔体连通,另一端通向固封极柱本体上部的外壁且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固封极柱本体带有通风道的设计,结构简单、利于空气流通导向、散热效果好、承载能力高、工作安全可靠。通风道同时可用于安装控制线缆,实现多种监控功能,方便了用户。
文档编号H01H33/66GK201820698SQ2010205847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史亚斌, 胡良蓉, 苏煜, 骆虎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