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554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用于连接电子卡与印刷电路板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尤其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飞速拓展的前提下,这些设备本身的存储容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子生产商在电子设备中加入电子卡连接器来连接外部的存储卡介质,以扩充电子设备的存储容量。 藉安装于电子设备上的电子卡连接器,实现电子卡与电子设备内的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连接。相关现有技术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95810号所示,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枢转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一端设有枢转部,绝缘本体对应一端设置有可收容枢转部的枢转槽。所述枢转槽中设有前后两个枢转孔,两个枢转孔之间设有间隔部,枢转部收容于枢转孔内并可实现转动,旋转扣合金属壳体后金属壳体的枢转部可由一个枢转孔水平移动至另一个枢转孔内从而实现完全扣合。但,现有技术中的此类金属壳体通过枢转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电子卡连接器通常都不设有侦测结构或者所设立的侦测结构功能单一,但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日益增进,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现有技术中的枢转结构是通过绝缘本体上所设置的枢转槽与金属壳体上的枢转部配合实现,金属与绝缘材料的配合,在金属壳体的枢转部由一个枢转孔水平移动至另一个枢转孔内时手感不佳。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旋转移动扣合金属壳体时可实现侦测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支撑板及一端枢转安装于支撑板上的金属壳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第一定端子及第二定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板、沿顶板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及沿侧板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抵持板,所述顶板、侧板及抵持板共同形成容卡空间,所述支撑板上对应第二定端子设有第一侦测端子,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与第一侦测端子相对应的第三侦测端子及与第一定端子相对应的第二侦测端子,第一侦测端子与第二定端子接触配合构成常闭接点,第二侦测端子与第一定端子断开配合构成常开接点,定义当电子卡插入容卡空间但金属壳体未与支撑板扣合时为第一状态,之后旋转金属壳体与支撑板扣合时为第二状态,最后向前端推动金属壳体使金属壳体与支撑板完全扣合时为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时,常开接点处于断开状态,常闭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二状态时,常开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常闭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三状态时,常开接点处于断开状态,常闭接点处于断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此类电子卡连接器上设置侦测结构,当使用者在将电子卡插入容卡空间但金属壳体未与支撑板扣合时,之后旋转金属壳体与支撑板扣合时,最后向前端推动金属壳体使金属壳体与支撑板完全扣合时的这三个状态过程中都有对应不同的侦测信号产生,实现了对使用者在插入电子卡及旋转移动扣合金属壳体的整个过程的侦测功能,同时整个侦测结构又可以起到接地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电子卡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插入电子卡后沿A-A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插入电子卡完全扣合后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具有一绝缘本体1,通过一体成型固设于绝缘本体1下方的支撑板2,一端枢转安装于支撑板2上用于遮盖绝缘本体1的金属壳体3及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4。为了方便描述,定义绝缘本体1与金属壳体3的枢转端为后端,远离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枢转端的一端为前端。请参阅图3至图5,绝缘本体1大致呈一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绝缘本体1中部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11,端子收容槽11贯穿绝缘本体1设置。请参阅图1至图5,若干导电端子4通过一体成型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主要包括有若干个信号端子41,一个第一定端子42及一个第二定端子43。所述信号端子41主要包括一固持部411、沿固持部411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部413及焊接部412。各信号端子41 的固持部411上还凸设有若干固定片(未标示)用于更好的将信号端子41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固持部411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接触部413突伸至绝缘本体1上方,焊接部 412露出于端子收容槽11外用于与电路板相连接。上述第一定端子42及第二定端子43固设于绝缘本体1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定端子42大致呈L形设置,主要由一个第一固持部421、沿第一固持部421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部422及第一接触部423组成。所述第一固持部42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第一焊接部422突伸出绝缘本体1 一端,第一接触部423 突伸出绝缘本体1 一侧。上述第二定端子43主要由一个平板状第二固持部431、沿第二固持部431 —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部432、沿第二固持部431—侧边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固持板433及与固持板433 —端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434组成。第二接触部434与第二固持部43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固持部431上凸设有若干固定片(未标示)用于更好的将第二定端子 43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固持板433与第二固持部43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部434和第二焊接部432分别位于第二定端子43的两端且分别位于固持板433的两侧。第二固持部431及固持板433固设于绝缘本体1内,第二焊接部432突伸出绝缘本体1 一端, 第二接触部434突出于绝缘本体1外侧且位于绝缘本体1 一侧中间。第二接触部434与第一接触部423位于绝缘本体1同一侧,第二焊接部432与第一焊接部422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的前后两端。请参阅图2至图5,支撑板2主要由金属板冲压而成,主要包括相对向且平行设置的前侧板21及后侧板22、与前侧板21及后侧板22相互垂直设置的左侧板23及右侧板 24,所述左侧板23和右侧板M相对向且平行设置。各侧板延伸有若干个焊接片27用于与电路板相连接,另,各侧板之间通过若干金属片25连接在一起且各金属片25与各侧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2通过金属片25固设于绝缘本体1上且在与绝缘本体1对应配合固持的各金属片25上延伸有若干个固定片(未标示),固定片用于更好的将绝缘本体 1与支撑板2相固持。所述左侧板23和右侧板M在后侧板22所在端分别形成有一枢接部 26,藉枢接部沈设置于支撑板2上与金属壳体3的枢转连接端。枢接部沈中部挖设有一长槽形枢接孔261,枢接孔上下两边呈直线状且左右两端呈半圆形弧状设置。所述枢接部沈端部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一弹片沈2,弹片262分别位于左侧板23和右侧板M 的外侧且与枢接孔261相对向设置。所述弹片沈2中间朝向枢接孔261方向凸设有一个刮擦点263,刮擦点263与枢接孔中部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23和右侧板M上在远离枢接部沈一端分别向内撕破形成有一个卡扣块观。上述金属片25对应第二定端子43所在位置处向内弯折延伸形成一个第一侦测端子四,第一侦测端子四突出于金属片25所在平面上方且与金属片25所在平面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侦测端子四包括一个固持片四1,沿固持片291延伸形成的固定接触部292 及弹性接触部四3。所述固持片291部分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固定接触部四2与弹性接触部293并排设置,同时,弹性接触部293沿远离电路板方向向上弯折延伸。支撑板2 固设于绝缘本体1上后,所述固定接触部292对应抵接于第二定端子43的第二接触部434 下表面。请参阅图2至图5,金属壳体3主要包括一平板状顶板31、沿顶板31两侧分别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侧板32及沿侧板32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若干抵持板33。抵持板33垂直于侧板32且与顶板31相对设置,所述顶板31、侧板32及抵持板33共同形成一个可容置电子卡的容卡空间(未标示)。所述侧板32—端分别向外凸设有一个枢转部35,所述枢转部35与支撑板2上的枢接孔261相对应设置且枢转部35可收容于上述支撑板2上的枢接孔沈1内,枢转部35在枢接孔沈1内可实现转动并可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所述侧板32远离枢转部35—端开设有一个卡扣缺口 38,卡扣缺口 38能与上述支撑板2上的卡扣块观对应配合扣持。所述侧板32在远离枢转部35 —端分别向外撕破形成有一卡持片34,卡持片 34弯折延伸于侧板32外侧且与侧板32在垂直于侧板32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当金属壳体 3与支撑板2扣合时,所述卡持片34贴覆于对应支撑板2上的左侧板23及右侧板M的外侧。在所述第一定端子42所在侧的抵持板33上朝向枢转部35方向分别弯折延伸有一个第二侦测端子37和一个第三侦测端子36,所述第二侦测端子37端部设有接触片371,所述第三侦测端子36端部设有一个大致呈S型的接触脚361。第一定端子41、第二定端子43、 第二侦测端子37、第三侦测端子36及第一侦测端子四都位于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同一侧设置,同时,第二侦测端子37及第三侦测端子36与顶板31相对向设置且第三侦测端子36 位于第一侦测端子四上方。所述第三侦测端子36的接触脚361可与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弹性接触部293对应配合抵接并实现电性连接,第二侦测端子37的接触片371可与绝缘本体1上的第一定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23对应配合抵接并实现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和图6至图8,由于金属壳体3枢转安装于支撑板2上,S卩,第一侦测端子四、第二侦测端子37及第三侦测端子36始终电性连接在一起,此外为了描述方便,定义电子卡在安装过程中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及第三状态。使用者安装电子卡时,在第一状态,即电子卡插入容卡空间但金属壳体3未与支撑板2扣合时。此时,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固定接触部292与第二定端子43的第二接触部434相抵接,可实现接地功能。第三侦测端子36的接触脚361与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弹性接触部293不接触。第二侦测端子37的接触片371与第一定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23不接触。即一般所称的第一侦测端子四与第二定端子43配合构成常闭接点,此时常闭接点闭合,第二侦测端子37与第一定端子42配合构成常开接点,此时常开接点断开。之后,第二状态,即电子卡插入容卡空间且以枢转部35为轴心旋转金属壳体3与支撑板2扣合时,所述金属壳体3收容于支撑板2的左侧板23及右侧板M之间,卡持片34 分别贴覆于左侧板23及右侧板M外侧。此时,第二侦测端子37的接触片371与第一定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23相抵接,即常开接点闭合。第三侦测端子36的接触脚361与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弹性接触部293不接触,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固定接触部292与第二定端子 43的第二接触部434仍然保持抵接,即常闭接点仍然闭合。最后,第三状态,即使用者向前端推动金属壳体3至使金属壳体3与支撑板2完全扣合时,在此过程中金属壳体3上的枢转部35在枢接孔内向前端滑动刮擦滑过弹片 262上的刮擦点263 (刮擦滑过刮擦点263时会有刮擦声响),同时金属壳体3上的卡扣缺口 38与对应支撑板2上的卡扣块观相扣持实现对金属壳体3上下前后的定位,此时金属壳体3与支撑板2完全扣合。在此扣合过程中,第二侦测端子37的接触片371向前端移动并与第一定端子42的第一接触部423断开抵接,即常开接点断开。第三侦测端子36的接触脚361向前端移动并抵接下压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弹性接触部四3,同时驱使第一侦测端子四的固定接触部四2与第二定端子43的第二接触部434断开抵接,即常闭接点断开。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通过于金属壳体3、支撑板2及绝缘本体1上设置侦测结构。当使用者在将电子卡插入容卡空间但金属壳体3未与支撑板2扣合时,之后以枢转部35为轴心旋转金属壳体3与支撑板2扣合时,最后向前端推动金属壳体3使金属壳体3与支撑板2完全扣合时的这三个状态过程中都有对应不同的侦测信号产生,实现了对使用者在插入电子卡及旋转移动扣合金属壳体3的整个过程的侦测功能,同时整个侦测结构又可以起到接地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支撑板及一端枢转安装于支撑板上的金属壳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第一定端子及第二定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板、沿顶板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及沿侧板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抵持板,所述顶板、侧板及抵持板共同形成容卡空间,所述支撑板上对应第二定端子设有第一侦测端子,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与第一侦测端子相对应的第三侦测端子及与第一定端子相对应的第二侦测端子,第一侦测端子与第二定端子接触配合构成常闭接点,第二侦测端子与第一定端子断开配合构成常开接点,定义当电子卡插入容卡空间但金属壳体未与支撑板扣合时为第一状态,之后旋转金属壳体与支撑板扣合时为第二状态,最后向前端推动金属壳体使金属壳体与支撑板完全扣合时为第三状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时,常开接点处于断开状态,常闭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二状态时,常开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常闭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三状态时,常开接点处于断开状态,常闭接点处于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侦测端子、第二侦测端子、第三侦测端子、第一定端子及第二定端子均位于绝缘本体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与绝缘本体相固持的金属片,所述第一侦测端子由支撑板一侧的金属片弯折延伸形成且第一侦测端子突出于金属片所在平面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侦测端子包括固持片、沿固持片延伸形成的固定接触部及弹性接触部,第二定端子上设置有与固定接触部相互抵接的第二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侦测端子上延伸有接触片可与第一定端子上对应延伸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实现电性连接,第三侦测端子上延伸有接触脚可与第一侦测端子的弹性接触部实现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侦测端子及第三侦测端子均设置于金属壳体的抵持板上且与金属壳体的顶板相对向设置,同时第三侦测端子位于第一侦测端子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与金属壳体枢转连接端设有枢接部,枢接部中部设有枢接孔,金属壳体的侧板上对应枢接孔设有枢转部,枢转部可与枢接孔配合旋转同时可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端部分别向外弯折延伸有弹片,弹片与枢接孔相对向设置,所述弹片中间朝向枢接孔方向凸设有刮擦点,刮擦点与枢接孔中部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板在远离枢转部一端设有卡扣缺口,支撑板上对应形成有可与卡扣缺口相扣持的卡扣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板在远离枢转部一端设有卡持片,卡持片弯折延伸于侧板外侧且与侧板间隔一定距离,金属壳体与支撑板扣合时金属壳体收容于支撑板的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卡持片贴覆于左侧板及右侧板外侧。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上的支撑板及一端枢转安装于支撑板上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及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侦测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板、沿顶板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侧板及沿侧板向内弯折延伸形成的抵持板,所述顶板、侧板及抵持板共同形成容卡空间,绝缘本体上设置有与侦测端子对应配合的定端子,通过所述侦测结构实现对电子卡插入及金属壳体扣合的侦测,同时整个侦测结构也具有接地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13/71GK202076459SQ20102069127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