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和其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572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和其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光二极管和其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LED)和其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尤其涉及垂直结构型发光二极管和其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灯通常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用多个各包含单晶片的发光单元(即发光二极管,用得多的是例如05mm、03mm封装的小功率发光二极管) 排列组合成发光二极管灯,另一种是由多个单晶片集成构成发光二极管灯。为了使发光二极管灯具有特定的色温,还需要进行混光。例如,对于特定色温的白光,在用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灯中,一种混光方式是单管单晶片混光,即多个发光二极管都采用一种蓝光晶片加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其中荧光粉受蓝光激发发出黄光,再与蓝光晶片发出的蓝光混和成白光,这种混光方式混出的白光显色指数低,光效高和色温容易调节;另一种混光方式是采用蓝光晶片加荧光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与红光晶片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所需白色温的灯,其中蓝光晶片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再次与红光晶片二极管发出的光进行混光,这种灯的缺点是混色不均勻(即混光特性差),能看出蓝色和/或红色发光区。为了消除这一缺点,就要对该灯施加例如毛玻璃罩等漫反射构件,以及为了配光(光的指向性)还需对灯增加例如抛物面反射镜,这样做会引起光效下降。在多个单晶片集成构成的灯中,混光采用双色晶片混光,即用蓝光晶片和红光晶片交替排列在基板上,在晶片的上方加上受激发黄光的荧光粉层,这种双色晶片混光(即一片蓝光晶片、一片红光晶片和受激发黄光的荧光粉的混光)灯的缺点是光照定向性差且难以实施同色异谱的混光技术。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光特性好、高显色指数、光照定向性好且能用于同色异谱混光的发光二极管,以及由该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000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包含支架、支架上的晶片和包封晶片的包封体,所述晶片为水平并列设置在支架上的一片可发射蓝光的蓝光晶片和一片可发射红光的红光晶片;两晶片呈串联连接,即一晶片的某一电极和另一晶片的异性电极电连接,两晶片的剩余电极用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外部电连接;和从所述晶片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至包封体外表面的出光路径上设置有受蓝光激发发黄光的荧光粉。[000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所述荧光粉涂敷在所述晶片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以形成荧光粉层,所述包封体包含荧光粉层上的透明硅胶,和包封所述硅胶的透明有机材料,其中,所述硅胶的邻接荧光粉层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的邻接透明有机材料的界面面积。[000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所述包封体包含晶片上的硅胶,荧光粉涂敷在硅胶的外表面上以形成荧光粉层,所述包封体还包含包封所述荧光粉层的透明有机材料,其中,硅胶的邻接晶片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的邻接荧光粉层的界面面积。[0007]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所述包封体包含晶片上的透明硅胶,和包封所述硅胶的透明有机材料,所述荧光粉混和在所述硅胶中,其中,硅胶的邻接所述晶片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的邻接透明有机材料的界面面积。[0008]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二、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所述支架包含电极支架和与电极支架相对的晶片支架,电极支架包含电极支架头和从电极支架头下端向下延伸的电极支架引脚,晶片支架包含晶片支架头和从晶片支架头下端向下延伸的晶片支架引脚,在晶片支架头上端形成碗部,所述两晶片位于碗部中,两晶片的所述剩余电极之一电连接到晶片支架,另一电极电连接到电极支架,两晶片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与电极支架引脚和晶片支架引脚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从垂直方向上看相互平行或重合,所述透明有机材料包封着晶片支架头和电极支架头以及从晶片支架头下端起的部分晶片支架引脚和从电极支架头下端起的部分电极支架引脚。[0009]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五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在晶片支架被包封体包封的部分的与电极支架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上设置第一散热部,和/ 或在晶片支架的与电极支架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未包封的晶片支架引脚上设置第二散热部,和/或在晶片支架的电极支架所在一侧的未包封的晶片支架引脚上设置第三散热部。[00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六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当设置有第一散热部的情况下,在第一散热部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另一侧连通的缺[0011]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七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在第一散热部的未设置所述缺口的侧面为平面时,该侧面距离包封体相邻外轮廓圆柱面上的与该侧面平行的切面之间的距离在0. 2毫米以下。[0012]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六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从晶片支架头指向晶片支架引脚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缺口跨接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即该最后一个缺口的一部分外露于包封体。[0013]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七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从晶片支架头指向晶片支架引脚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缺口跨接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即该最后一个缺口的一部分外露于包封体。[0014]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包含多个第一至第十方面任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0015]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基板上且排列成至少一个队形,每一个队形中任何相邻但不相接的两段直线或两段弧形曲线上的两列发光二极管中,每一列的各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沿着该列某一走向的排列次序不变,在沿着两列的相同走向上、一列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的排列次序与另一列的相反。[0016]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基础上,还包含显色指数低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效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且色温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色温相差在士20%之内的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和所述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基板上且混和在一起排列成至少一个队形。[0017]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在第十二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基础上,还包含显色指数低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效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且色温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色温相差在士20%之内的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每一个队形的所述每一列中进一步地每隔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插入一个或多个所述另一种发光二极管。[0018]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在第十三或第十四方面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基础上,所述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是显色指数低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效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且色温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色温相差在士 10%之内的发光二极管。[0019]按照本实用新型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用多个这样的发光二极管排列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时,具有混色均勻、高显色指数和光的定向性好的优点,并且还可以用多个这样的发光二极管和显色指数比该发光二极管低而光效比该发光二极管高的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 (例如已有的蓝光晶片加荧光粉形成白色色温的单晶片发光二极管)排列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时,能进行同色异谱混光,方便地调节显色指数与光效之间的平衡度。


[0020]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垂直结构型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的立体视图。[0021]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较大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0022]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垂直结构型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0023]图如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时发光二极管队形中弧形曲线排列状况的例示图。[0024]图4b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时发光二极管队形中直线排列状况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垂直结构型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的立体视图。垂直结构型发光二极管是一种例如05mm、03mm封装的小功率发光二极管。[0026]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包含支架。在该实施例中支架包含电极支架1和与电极支架1相对的晶片支架2。电极支架1包含电极支架头11和从电极支架头11下端向下延伸的电极支架引脚12。晶片支架2包含晶片支架头21和从晶片支架头21下端向下延伸的晶片支架引脚22。在晶片支架头21上端形成下凹的碗部4。[0027]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还包含支架上的两晶片6A、6B。在该实施例中,两晶片 6A、6B位于碗部4中。一般通过导热胶8固定在碗部4的底面上。其中,一晶片为供电时发蓝光的蓝光晶片6A,另一晶片为供电时发红光的红光晶片6B。两晶片6A、6B呈水平、两者之间电隔离地、并排排列(进一步参见图2和3)。图1中虽然蓝光晶片6A位于红光晶片 6B的左面,但两者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在电连接上(未图示),两晶片6A、6B呈串联连接, 即一晶片的某一电极和另一晶片的异性电极电连接,两晶片6A、6B的剩余电极用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外部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剩余电极之一电连接到晶片支架2(未图示),另一电极电连接到电极支架1 (未图示)。为了能从外部辩识两晶片6A、6B的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使得两晶片6A、6B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未图示)与电极支架引脚12和晶片支架引脚22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未图示)在垂直方向上看相互平行或重合,这里的所谓“垂直中心线”是指把附图、例如图1的所在纸面竖起来看时的正视图中沿纸面的正上、 正下方向走向的中心线。这样,例如图1所示,从外部引脚12、22就可识别引脚12与红光晶片6B在发光二极管中所在位置对应,引脚22与蓝光晶片6A在发光二极管中所在位置对应,且两晶片6A、6B在水平面中沿垂直于两引脚12、22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的方向延伸排列。从而,在用多个这样的发光二极管规则排列在基板上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时能通过两引脚12、22准确地识别各个发光二极管中两晶片的排列方式以达到按照预定排列方式排列多个发光二极管,从而消除混色中混色不均勻和色差现象。[0028]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还包含包封晶片6A、6B的包封体。包封体例如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全部是透明有机材料,包封着晶片6A、6B。但在本说明书中列举的各个实施例中, 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包封体最好包含晶片6A、6B上的硅胶5和包封硅胶5的透明有机材料3,例如环氧树脂。在图1实施例中,包封体中的硅胶5从碗部4的开口隆起以增大硅胶5的与透明有机材料3相邻的接触面。包封体(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包封体的透明有机材料幻可进一步包封着晶片支架头21和电极支架头11以及从晶片支架头21 下端起的部分晶片支架引脚和从电极支架头11下端起的部分电极支架引脚。[0029]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还包含在从晶片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至包封体外表面的出光路径上设置的受蓝光激发发黄光的荧光粉。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荧光粉可涂敷在晶片6A、6B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以形成荧光粉层(未图示),这种情况下,包封体包含荧光粉层上的透明硅胶5,和包封硅胶5的透明有机材料,硅胶5位于荧光粉层与透明有机材料3之间,其中,硅胶5的邻接荧光粉层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5的邻接透明有机材料的界面面积。作为变化例,包封体包含晶片6A、6B上的硅胶5,荧光粉涂敷在硅胶5的外表面上以形成荧光粉层(未图示),包封体还包含包封荧光粉层的透明有机材料3,此时,硅胶5 的邻接晶片6A、6B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5的邻接荧光粉层的界面面积。作为再一变化例, 荧光粉可混和在所述硅胶5中,此时,硅胶5的邻接晶片6A、6B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5的邻接透明有机材料3的界面面积。[0030]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较大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 在该实上的第一个缺口,例如缺口 m,可以呈具有上下两边缘的完整缺口状态(如图1所示),但也可呈仅具有下边缘的半缺口状态(未图示)。这种缺口设置在第一散热部220 的另一侧的外周上,使得包封体在缺口处形成的闭环包封部分直径最大,因而对晶片支架2 的包封强度大大提高。[003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考虑采用现有模具模制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第一散热部220 的未设置缺口的侧面为平面时,该侧面距离包封体3相邻外轮廓圆柱面上的与该侧面平行的切面(也是一平面)之间的距离,即如图1所示正视图中所述侧面的投影线至包封体3 的相邻轮廓的投影线之间的距离D的上限取0. 2毫米以下。从减小热阻提高散热效果出发,距离D越小越好,最好为零。但太小的距离D会引起发光二极管的模制困难,因此距离 D的下限取、假想通过平移使所述侧面与所述包封体外轮廓圆柱面内接时、所述侧面上垂直于该侧面的、距离该圆柱面的最大距离以上。其中,所述侧面距离该圆柱面的距离,是指侧面上垂线与该圆柱面的交点和该垂线的垂足之间的距离。距离D的上限取决于模制用的模具精度,模具精度越高,距离D可取得越小。对于较好的模具精度,距离D的上限可取为0. 1 毫米以下。[0032]在第一散热部220的远离晶片支架引脚22的顶部(在第一个缺口呈半缺口状态下,该缺口的下边缘构成该顶部)形成有倒角部A,用于模制灌封树脂时便于将两支架1,2 插入模具中。倒角部A可为例如弧形、直线形等各种形状。从便于插入模具考虑,倒角部A 的切除部分越大越好,但从散热考虑,越小越好。因此,倒角部A通常取曲率半径小于0.2 毫米的弧形,或取切除两相邻边、每边切除的长度小于0. 2毫米形成的直线形。[0033]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220的未设置缺口的侧面是平面。但为了将电极支架1和晶片支架2插入模具中时减小对模具的磨损,该侧面也可取与包封体3同一轴线的圆柱面,或取包含有比该圆柱面更弯曲的曲面。当所述侧面取圆柱面或曲面时,所述侧面上、与垂直于该侧面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半径相交的、距离所述轴线最远的最远点,距离该半径与所述圆柱面相交的点的距离大于零,小于或等于0. 2毫米。[0034]在整个发光二极管制成后,还可以除去包封体3周围对应于第一散热部220的未设置缺口的侧面的表皮。这样,第一散热部220未设置缺口的侧面与包封体3的外部空间连通,以增加散热效果。[0035]如果不采用现有模具模制发光二极管的情况(即为本实用新型而重新设计模具) 下,也可使得第一散热部220的未设置缺口的侧面突出于包封体的透明有机材料3,以增强散施例中,除了支架结构、包封体的包封状态和两晶片6A、6B的剩余电极的连接方式与图 1所示实施例不同外,其余结构与图1的相同。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呈盘状结构。晶片6A、 6B呈水平、两者之间电隔离地、并排排列在盘状支架1的中部,两晶片6A、6B的剩余电极的至少之一从支架底部的孔中引出、安装到基板上用于外部对发光二极管供电。包封体(其透明有机材料幻外表与盘状支架的边缘相接。[0036]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垂直结构型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及其各变化例相比,区别在于在晶片支架头21设置有第一散热部 220,在晶片支架引脚22设置有第二散热部223和第三散热部222。该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图1所示实施例及各个变化例的相同。[0037]晶片支架引脚22是现有技术部分,即包含图中虚线部分的引脚22,它与电极支架 1中从电极支架头11下端延伸的电极支架引脚12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在结构上,晶片支架引脚22也包含由切割上把手部(发光二极管制作中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上方条形结构)留下的从引脚12两侧(即下文中提到的一侧和另一侧)凸出的用于装配定位用的定位部221、与定位部221相接并向下延伸的用于安装发光二极管的安装部224、和从对应的晶片支架头21下端延伸至定位部221的引脚上段225。在另一现有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中也可不设置定位部221,这种情况下,引脚上段225通过剩余的上把手部与安装部2M相连,构成连续平滑的晶片支架引脚22。包封体的透明有机材料3包封着晶片支架头21,和从晶片支架头21下端起的部分晶片支架引脚226。[0038]该实施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晶片支架2被包封体包封的部分(即包封体包封的晶片支架头21和从晶片支架头21下端起的部分晶片支架引脚226)的与电极支架1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上设置第一散热部220,和/或在晶片支架2的与电极支架1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未包封的晶片支架引脚22上设置第二散热部223,和/或在晶片支架2的电8极支架1所在一侧的未包封的晶片支架引脚22上设置第三散热部222。[003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从散热效果出发,首先考虑设置第一散热部220,使其在另一侧延伸。然后考虑设置第三散热部222,使其在一侧延伸。第三散热部222的延伸以不与电极支架引脚12接触为限。最后考虑设置第二散热部223,使其在另一侧延伸。[0040]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一散热部220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另一侧连通的缺口。 作为举例,图1中示出了两个缺口 m,η。但也可设置一个,例如缺口 m,或设置3个以上的缺口(未图示)。当设置两个以上缺口时,从晶片支架头21指向晶片支架引脚22的方向热效果。[0041]当设置第二散热部223时,使其与第一散热部220相接。此时,从晶片支架头21 指向晶片支架引脚22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缺口,例如缺口 n,跨接第一散热部220和第二散热部223,即该最后一个缺口的一部分外露于包封体3。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当加宽第二散热部223以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可通过绕引脚22弯曲第二散热部223,以免增加安装发光二极管的面积。[0042]或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以上述形成第二散热部223和第三散热部222的方式同时形成第二散热部223和第三散热部222。[0043]参见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包含第一散热部220、或包含第一散热部220和第三散热部222、或包含第一、第二和第三散热部220、223、222的晶片支架2,电极支架1,可由同一片金属片冲制而成,并位于同一平面型金属片。第二散热部223和第三散热部222为沿晶片支架引脚22两侧延伸的条形散热片。图3中,虽然第二条形散热片223和第三条形散热片222延伸至安装部224,但不限于此,只要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可继续沿安装部 224延伸,直至整个安装部224。[0044]晶片支架2的上述各组成部分是以现有发光二极管的晶片支架结构为基础进行划分和描述的。从制成品来看,最佳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晶片支架2的各组成部分通过冲制金属板一体形成,图1中的虚线是不存在也看不到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晶片支架 2的某些结构,例如第一散热部220、第二散热部223和第三散热部222,在外表上难以与现有技术的晶片支架的相应部分加以区分。总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晶片支架2与现有技术的晶片支架的根本区别在于,晶片支架引脚22的第三散热部222和/或第二散热部223所在的区段的宽度W大于现有晶片支架引脚(也即现有电极支架引脚)相应区段的宽度Y。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现有的晶片支架引脚或电极支架引脚(不包括定位部221)的宽度Y约为0. 5毫米,而本实用新型的晶片支架引脚的宽度W在1. 0毫米以上。第一散热部220上的缺口,例如缺口 m,n,以及第一散热部220的未设置缺口的部分距离包封体3外轮廓的距离D取0. 2毫米以下,构成本实用新型带有第一散热部220的晶片支架头与现有晶片支架头(无缺口)的区别。[0045]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各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0046]参见图如和图4b,它们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构成发光二极管灯时发光二极管队形中排列特点的例示图,其中,图如显示弧形曲线排列状况,图4b显示直线排列状况,某个B表示本实用新型某个发光二极管中的蓝光晶片;与该B最邻近配对的R表示该某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红光晶片。下面描述一下采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构成发光二极管灯的本实用新型特定的排列结构,这种发光二极管灯可用多个上述发光二极管排列安装在基板上且排列成至少一个队形,再配以例如灯头、灯座、灯壳之类的其它的发光二极管灯结构(包括现有的和今后被改进的)构成。通常发光二极管灯中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排列队形,可包括诸如圆或椭圆阵形、方或长方阵形、多边阵形等等。圆或椭圆之类的阵形中每一行呈弧形曲线排列(参见图如),方或长方或多边之类的阵形中每一行呈直线或折线排列(参见图4b)。其中,例如“8”字形或正弦形排列是带有拐点的弧形曲线,它们可视为多段相接的弧形曲线,因而本文中它们也定义为弧形曲线排列;折线可视为相接的多段直线,也定义为直线排列。不管队形以弧线曲线排列(图4a)还是以直线排列(图4b),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中的二极管队形的排列特点在于某个队形中任何相邻但不相接的两段直线(K’,K’ +1)或两段弧形曲线(K,K+1)上的两列发光二极管中,每一列、例如K 或K’的各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红光晶片R和蓝光晶片B沿着该列某一走向m或η的排列次序、例如B —R不变,在沿着两列的相同走向m或η上,一列、例如K或K’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的排列次序B —R与另一列、例如Κ+1或K’+l的R —B相反。所谓“两列的相同走向”是指从两列同一侧的各自的起点沿各自的列在相同方向上走向各自的终点,或反之亦然,从各自的终点在相同相方向上走向各自的起点。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队形排列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有光照定向性好和最佳的混色效果,能消除混色不均勻和色差的现象。[0047]还可以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与色温接近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 (例如两者色温差限定在士20%之内,最好限定在士 10%之内)、显色指数低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而光效(出光效率)高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的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 (包含现有的和今后出现的,作为现有的例如单片蓝光晶片加受激发黄光的发光二极管) 安装在基板上且混和在一起进行排列形成至少一个阵列(队形),组合成发光二极管灯,这样可以在灯的显色指数和光效之间进行调节、平衡以获得预定的显色指数和预定的光效的发光二极管灯。该灯的整体光效、显色指数分别为包括两种发光二极管在内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光效、显色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例如,假设两种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则灯的光效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效+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效)/2;灯的显色指数=(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2。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与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色温之差限定在士20%之内、最好限定士 10%之内是为了使人眼观察该灯时,对两种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没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上面两种发光二极管在队形中的排列方式的举例,例如可在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队形的每一列中每隔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插入一个或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由于灯的显色指数、光效是各个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光效的算术平均值,因而构成灯的队形中的上述两种发光二极管的每一种数量,可由灯的预定显色指数或预定光效、每种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或光效依据它们之间的算术平均值的关系确定。[0048]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应当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精髓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含支架、支架上的晶片和包封晶片的包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为水平并列设置在支架上的一片可发射蓝光的蓝光晶片和一片可发射红光的红光晶片;两晶片呈串联连接,即一晶片的某一电极和另一晶片的异性电极电连接,两晶片的剩余电极用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外部电连接;和从所述晶片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至包封体外表面的出光路径上设置有受蓝光激发发黄光的荧光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涂敷在所述晶片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以形成荧光粉层,所述包封体包含荧光粉层上的透明硅胶,和包封所述硅胶的透明有机材料,其中,所述硅胶的邻接荧光粉层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的邻接透明有机材料的界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封体包含晶片上的硅胶,荧光粉涂敷在硅胶的外表面上以形成荧光粉层,所述包封体还包含包封所述荧光粉层的透明有机材料,其中,硅胶的邻接晶片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的邻接荧光粉层的界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封体包含晶片上的硅胶,和包封所述硅胶的透明有机材料,其中,硅胶的邻接所述晶片的界面面积小于硅胶的邻接透明有机材料的界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含电极支架和与电极支架相对的晶片支架,电极支架包含电极支架头和从电极支架头下端向下延伸的电极支架引脚,晶片支架包含晶片支架头和从晶片支架头下端向下延伸的晶片支架引脚,在晶片支架头上端形成碗部,所述两晶片位于碗部中,两晶片的所述剩余电极之一电连接到晶片支架,另一电极电连接到电极支架,两晶片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与电极支架引脚和晶片支架引脚的垂直中心线的水平连线从垂直方向上看相互平行或重合,所述透明有机材料包封着晶片支架头和电极支架头以及从晶片支架头下端起的部分晶片支架引脚和从电极支架头下端起的部分电极支架引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晶片支架被包封体包封的部分的与电极支架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上设置第一散热部,和/或在晶片支架的与电极支架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未包封的晶片支架引脚上设置第二散热部,和/或在晶片支架的电极支架所在一侧的未包封的晶片支架引脚上设置第三散热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当设置有第一散热部的情况下,在第一散热部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另一侧连通的缺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散热部的未设置所述缺口的侧面为平面时,该侧面距离包封体相邻外轮廓圆柱面上的与该侧面平行的切面之间的距离在0.2毫米以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从晶片支架头指向晶片支架引脚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缺口跨接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即该最后一个缺口的一部分外露于包封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从晶片支架头指向晶片支架引脚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缺口跨接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即该最后一个缺口的一部分外露于包封体。
1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光二极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基板上且排列成至少一个队形,每一个队形中任何相邻但不相接的两段直线或两段弧形曲线上的两列发光二极管中,每一列的各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沿着该列某一走向的排列次序不变,在沿着两列的相同走向上、一列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的排列次序与另一列的相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显色指数低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效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且色温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色温相差在士20%之内的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和所述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基板上且混和在一起排列成至少一个队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显色指数低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效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且色温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色温相差在士20%之内的多个另一种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每一个队形的所述每一列中进一步地每隔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插入一个或多个所述另一种发光二极管。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种发光二极管是显色指数低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效高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且色温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色温相差在士 10%之内的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和其构成的发光二极管灯。该发光二极管的特征在于包含的晶片为水平并列设置在支架上的一片蓝光晶片和一片红光晶片,两晶片呈串联连接。该管还包含从晶片的上表面和周围侧表面至包封体外表面的出光路径上设置有受蓝光激发发黄光的荧光粉。该灯的特点是任何相邻但不相接的两段直线或两段弧形曲线上的两列发光二极管中,每一列二极管中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沿着同一队列方向的排列次序不变,且一列的各个发光二极管的红光晶片和蓝光晶片的排列次序与另一列的相反。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灯具有混色均匀、无色差、以及便于同色异谱混光以方便地调节显色指数与色温之间的平衡度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L25/075GK202259286SQ20102069497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俞志龙 申请人:上海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