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片材和多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38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树脂组合物、片材和多孔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到的片材和将该片材拉伸而得到的多孔膜。
背景技术
多孔膜可用于卫生材料、医疗用材料、电池用隔膜等的多种用途。其中,当使用多孔膜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电池用隔膜时,要求具有高的穿刺强度。作为制造穿刺强度优异的多孔膜的方法,已知有下述方法将含有重均分子量为 5X IO5以上的高分子量聚烯烃、重均分子量为2X IO4以下的热塑性树脂和微粒的组合物进行混炼,成形为片状后,将该片材拉伸来制造多孔膜(参见日本特开2002-69221号公报(专利文献1))。但是,当使用上述组合物来长时间地制造均质的多孔膜时,需要严格地控制混炼条件,因此要求加工性更为优异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多孔膜时的加工性与所得多孔膜的穿刺强度的均衡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片材、多孔膜、电池用隔膜和电池。本发明涉及[1] W]。[1]树脂组合物,其是含有填料、高分子量聚烯烃和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聚烯烃蜡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该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重量记作W1、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聚烯烃蜡的重量记作W2、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记作[n]时,满足式(1)。[ n] Χ4. 3-21 < {W2/ (ffl + W2)} X 100 < [ n] X4. 3-8 式(1) [2]片材,其通过将上述[1]的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到。[3]多孔膜,其通过将上述[2]的片材进行拉伸而得到。[4]层叠多孔膜,其将上述[3]的多孔膜和多孔的耐热层进行层叠而成。[5]电池用隔膜,其含有上述[3]所述的多孔膜或上述[4]所述的层叠多孔膜。[6]电池,其含有上述[5]所述的电池用隔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制造多孔膜时的加工性与所得多孔膜的穿刺强度的均衡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片材、多孔膜、电池用隔膜和电池。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含有填料、高分子量聚烯烃和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聚烯烃蜡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该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上述高分子量聚烯烃的重量记作W1、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聚烯烃蜡的重量记作W2、上述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记作[II]时, 满足式(1)。本发明中的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n]为4dl/g 30dl/g,从所得多孔膜的穿刺强度与膜制造时的加工性的均衡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5dl/g 15dl/g。高分子量聚烯烃例如可以列举将乙烯、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等进行聚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中,优选以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为主成分的高分子量聚乙烯。该高分子量聚烯烃的重均分子量(M w)优选为40万 1000万。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是指通过使用四氢萘作为溶剂,并利用乌氏粘度计在 135°C下按照JISK7130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特性粘度。本发明中的聚烯烃蜡是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蜡。聚烯烃蜡的重均分子量是指利用GPC测定求得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GPC测定使用邻二氯苯作为溶剂,并在140°C下进行。聚烯烃蜡可以列举乙烯均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的聚乙烯树脂、丙烯均聚物、丙烯-α -烯烃共聚物等的聚丙烯系树脂、聚(4-甲基-1-戊烯)、聚(1-丁烯)、乙烯-醋酸乙烯基酯共聚物等。优选选择与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相溶性优异的聚烯烃蜡,例如使用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高分子量聚烯烃时,优选使用聚乙烯蜡作为聚烯烃蜡,进而优选使用乙烯-α -烯烃共聚物蜡。如果以满足上述式(1)的范围的量将本发明的高分子量聚烯烃和聚烯烃蜡与填料一起混合,则在形成片材或膜时易于加工,另外所得片材或膜具有高穿刺强度。认为这是由于根据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通过加入适量的聚烯烃蜡,可适度地保持组合物的分子运动性,因此在得到良好的加工性的同时,由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和使用比率能够产生充分的穿刺强度。即,满足[n]X4. 3-21尝{W2/ (W1 + W2)} XlOO时,在形成片材或膜时,可以得到高穿刺强度,但形成加工性差的树脂组合物,满足{W2/ (Wl + W2)} XlOO ^ [n]X4. 3-8时,可得到优异的加工性,但在形成片材或膜时穿刺强度差。本发明的填料一般可以使用称作填充剂的无机或有机的微粒。作为无机的微粒, 可以使用碳酸钙、滑石、粘土、高岭土、硅石、水滑石、硅藻土、碳酸镁、碳酸钡、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铝、云母、沸石、玻璃粉、氧化锌等。其中特别优选碳酸钙或硫酸钡。作为有机的微粒,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粒子,该树脂优选是将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等单体单独或者2种以上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三聚氰胺、尿素等的缩聚树脂。填料可以在将片材拉伸前、或拉伸后除去。此时,如果该填料在中性、酸性或碱性的水溶液或者水中是可溶性的,则能够简便地除去,因此是优选的。作为对水溶液或者水为可溶性的填料,例如可以列举上述微粒中的滑石、粘土、高岭土、硅藻土、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硫酸镁、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氧化锌、硅石。其中优选碳酸钙。填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 01 μ m 3 μ m,更优选0. 02 μ m 1 μ m,最优选 0. 05 μ m 0. 5 μ m。如果平均粒径为3 μ m以下,则可以得到穿刺强度更为优异的膜,如果为 0. 01 μ m以上,则在高分子量聚烯烃和聚烯烃蜡内易于进行高分散,因此容易通过拉伸而均勻地开孔。另外从高分子量聚烯烃和聚烯烃蜡的分散性提高、与树脂的界面剥离的容易性、
4防止从外部吸收水分这样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填料优选是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填料。表面处理剂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月桂酸等的高级脂肪酸或其金属盐。在将高分子量聚烯烃和聚烯烃蜡的总体积设为100体积份时,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填料的含量相对于该总体积100体积份优选为15 150体积份,更优选25 100 体积份。如果为15体积份以上,则通过拉伸充分开孔、可以得到良好的多孔膜,另外,如果为150体积份以下,则由于树脂比率高,因而可以得到穿刺强度优异的多孔膜。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般使用的添加剂(抗静电剂、增塑剂、滑剂、抗氧化剂、增核剂(増核剤)等)。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通过将作为原料的高分子量聚烯烃、聚烯烃蜡、填料、根据需要的添加剂以具有高剪切力的混炼装置进行混炼来得到。具体来说,可以列举辊、班伯里密炼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形来制造片材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列举吹胀加工、压延加工、T模头挤出加工、削薄法(7力4 7法)等。从可得到膜厚精度更高的片材的角度考虑,优选利用下述的方法制造。片材的优选制造方法是指使用表面温度调节为比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熔点高的温度的一对旋转成形工具、将树脂组合物进行压延成形的方法。旋转成形工具的表面温度优选为(熔点+ 5)°C以上。另外表面温度的上限优选为(熔点+ 30)°C 以下,进而优选(熔点+20) °C以下。作为一对旋转成形工具,可以列举辊或带。两旋转成形工具的圆周速度不一定需要严格地为同一圆周速度,只要其差异在士5%以内的程度即可。通过使用由这种方法得到的片材来制造多孔膜,可以得到强度或离子透过性、透气性等优异的多孔膜。另外,也可以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层的片材之间层叠而成的物质用于多孔膜的制造。作为利用一对旋转成形工具进行压延成形的树脂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从制造树脂组合物的挤出机中以条状排出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使用暂且颗粒化了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将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到的片材进行拉伸来形成多孔膜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使用拉幅机、辊、Autograph (才一卜fT 7 7 )等公知的装置来进行拉伸。另外,拉伸可沿单轴方向或者双轴方向来进行,另外可以以一步进行拉伸,也可以分成多个阶段来进行。为了产生树脂与填料之间的界面剥离,拉伸倍数优选为2倍 12倍,更优选4倍 10倍。拉伸通常在高分子量聚烯烃的软化点以上且熔点以下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在80°C 120°C下进行。通过在这种温度下进行拉伸,在拉伸时难以产生破膜,且高分子量聚烯烃难以熔融,因此由树脂与填料之间的界面剥离产生的孔难以发生闭孔。另外拉伸后,根据需要为了使孔的形态稳定化,也可以进行热固定处理。也可以从将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到的片材除去至少一部分填料后,再用上述方法进行拉伸来制造多孔膜。或者也可以在用上述方法将成形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片材进行拉伸后,除去至少一部分填料来制造多孔膜。作为除去填料的方法,可以列举将片材或拉伸后的膜浸渍在可溶解填料的液体中的方法。当使用可溶于中性、酸性或碱性的水溶液或水中的填料时,可溶解该填料的液体是中性、酸性或碱性的水溶液或者水。本发明中,可以在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多孔膜的至少一面上层叠多孔的耐热层。具有这种耐热层的层叠多孔膜由于膜厚的均勻性、耐热性、强度、离子透过性优异,因此可以
5适合作为非水电解液电池用隔膜、特别是锂2次电池用隔膜来使用。作为构成上述耐热层的耐热树脂,优选在主链中含有氮原子的聚合物,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含有氮原子和芳香环的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芳香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称作“芳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以下有时称作“聚酰亚胺”)、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等。芳族聚酰胺例如可以列举间位定位芳香族聚酰胺和对位定位芳香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称作“对位芳族聚酰胺”),从易于形成膜厚均勻且透气性优异的多孔性耐热层的角度考虑, 优选为对位芳族聚酰胺。对位芳族聚酰胺是将对位定位芳香族二胺和对位定位芳香族二酰商进行缩聚来得到的,其基本上由酰胺键在芳香环的对位或以其为基准的的定位位置(例如4,4’ -亚联苯基、1,5-萘、2,6-萘等这样的相反方向上同轴或平行延伸的定位位置)上键合的重复单元构成。具体来说,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聚(4,4’ -苯甲酰苯胺对苯二甲酰胺)、聚(4,4’ -联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2,6-萘二甲酰对苯二胺)、聚 (2-氯-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2,6- 二氯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等具有对位定位型、或以对位定位型为基准的结构的对位芳族聚酰胺。设置耐热层时,耐热树脂通常溶解在溶剂中而作为施涂液来使用。当耐热树脂为对位芳族聚酰胺时,上述溶剂可以使用极性酰胺系溶剂或极性尿素系溶剂,具体来说,可以列举N,N- 二甲基甲酰胺、N, N-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四甲基脲等,但不限于此。从施涂性的观点考虑,耐热树脂优选是特性粘度为1. 0dl/g 2. 8dl/g的耐热树脂,更优选是特性粘度为1. 7dl/g 2. 5dl/g的耐热树脂。这里的特性粘度是将暂时析出的耐热树脂溶解,制成耐热树脂硫酸溶液,并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从施涂性的观点考虑, 施涂液中的耐热树脂浓度优选为0. 5重量% 10重量%。当使用对位芳族聚酰胺作为耐热树脂时,出于改善对位芳族聚酰胺在溶剂中的溶解性的目的,优选在制造对位芳族聚酰胺时添加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具体例子可以列举氯化锂或氯化钙,但不限于此。作为上述氯化物在聚合体系中的添加量,相对于缩聚中生成的酰胺键1. 0摩尔优选为0. 5摩尔 6. 0摩尔,更优选1. 0摩尔 4. 0摩尔。如果氯化物为0. 5摩尔以上,则生成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的溶解性变得充分,如果为6. 0摩尔以下,则氯化物在溶剂中没有溶解残留,因而是优选的。一般来说,通过使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氯化物为2重量%以上,多数情况下对位芳族聚酰胺的溶解性变得充分,通过使其为10 重量%以下,多数情况下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在极性酰胺系溶剂或极性尿素系溶剂等极性有机溶剂中完全溶解,没有溶解残留。上述聚酰亚胺优选是通过芳香族二酸酐与芳香族二胺的缩聚而制造的全芳香族聚酰亚胺。该二酸酐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均苯四酸二酐、4,4’-(六氟异亚丙基)二酞酸酐、 3,3’,4,4’ -联苯四羧酸二酐等。该二胺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 4,4,- 二苯甲酮二胺、3,3,-亚甲基二苯胺、3,3,- 二氨基二苯甲酮、3,3,- 二氨基二苯基砜、1,5-萘二胺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适合使用可溶于溶剂的聚酰亚胺。这种聚酰亚胺例如可以列举3,3’,4,4’ - 二苯砜四羧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的缩聚物的聚酰亚胺。作为溶解聚酰亚胺的极性有机溶剂,除了列举使对位芳族聚酰胺溶解的溶剂以外,还可以合适地使用二甲基亚砜、甲酚和邻氯苯酚等。
本发明中,用于形成耐热层的施涂液特别优选含有陶瓷粉末。通过使用在任意耐热树脂浓度的溶液中添加有陶瓷粉末而成的施涂液来形成耐热层,可以形成膜厚均勻、且具有微细多孔的耐热层。另外根据陶瓷粉末的添加量,可以控制透气度。从多孔膜的强度或耐热层表面的平滑性的角度考虑,本发明中的陶瓷粉末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 1. 0 μ m以下,更优选0. 5 μ m以下,进而优选0. 1 μ m以下。 陶瓷粉末的含量在耐热层中优选为1重量% 95重量%以下,更优选5重量% 50重量%。如果为1重量%以上,则能够得到充分的多孔性,因此离子透过性优异,如果为 95重量%以下,则能够得到充分的膜强度,因此操作性优异。使用的陶瓷粉末的形状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以球状,也可以以无规形状来使用。本发明的陶瓷粉末可以列举包含电绝缘性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碳化物等的陶瓷粉末,可以优选使用例如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等的粉末。上述陶瓷粉末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或者还可以将粒径不同的同种或不同种的陶瓷粉末任意地混合来使用。作为在使用含有高分子量聚烯烃、聚烯烃蜡和填料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多孔膜上层叠耐热层的方法,可以列举在另外制造耐热层后再与多孔膜层叠的方法、在多孔膜的至少一面上涂布含有陶瓷粉末和耐热树脂的施涂液来形成耐热层的方法等,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后者的方法。作为后者的方法,具体可以列举含有以下工序的方法。(a)调制浆状施涂液,其在含有耐热树脂100重量份的溶液中分散了 1重量份 500重量份陶瓷粉末。(b)在多孔膜的至少一面上施涂该施涂液,形成涂膜。(C)利用加湿、溶剂除去、或者在不溶解耐热树脂的溶剂中浸渍等的方法,使耐热树脂从上述涂膜中析出后,根据需要进行干燥。优选将施涂液利用日本特开2001-316006号公报中记载的施涂装置和日本特开 2001-2360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连续地施涂。本发明的多孔膜在使用温度下的透过性优异、且在超过使用温度时可在低温下迅速关闭(〉^ ,卜Ψ , >),适合作为非水系电池用隔膜。另外对于在本发明的多孔膜上层叠耐热层而成的层叠多孔膜,其耐热性、强度、离子透过性优异,可适合作为非水系电池用隔膜、特别是锂2次电池用隔膜使用。本发明的电池用隔膜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多孔膜或层叠多孔膜。电池用隔膜中使用的多孔膜或层叠多孔膜的膜电阻从离子透过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以下。应予说明,由于施加热时的收缩少,因此从提高安全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电池用隔膜优选含有上述层叠多孔膜。当本发明的电池用隔膜含有本发明的多孔膜时,该多孔膜的空隙率优选为30体积% 80体积%,进一步优选40体积% 70体积%。当该空隙率小于30体积%时,有电解液的保持量变少的情况,如果超过80%,则强度变得不充分,另外有关闭功能降低的情况。另外,多孔膜的厚度优选为5 μ m 50 μ m,更优选10 μ m 50 μ m,进一步优选10 μ m 30μπι。如果该厚度过薄,则关闭功能不充分,卷曲(卷回)时有电池短路的情况,如果过厚, 则有不能实现高电容量化的情况。多孔膜的孔径优选为0. 1 μ m以下,更优选0. 08 μ m以下。 通过使孔径变小,可形成即使同样的透气度,膜电阻的值也小的多孔膜。
当本发明的电池用隔膜含有本发明的层叠多孔膜时,该层叠多孔膜中,多孔膜的优选空隙率、孔径与上述多孔膜相同。其中对于膜厚,以层叠多孔膜整体计,优选为5 μ m 50 μ m,更优选10 μ m 50 μ m,进而优选10 μ m 30 μ m。层叠多孔膜中,耐热层的空隙率优选为30体积% 80体积%,进而优选40体积% 70体积%。如果该空隙率过小,则有电解液的保持量减少的倾向,如果过大,则有耐热层的强度变得不充分的倾向。耐热层的膜厚优选为0. 5 μ m 10 μ m,进而优选1 μ m 5 μ m。如果膜厚过薄,则有加热时不能完全抑制耐热层收缩的倾向,如果膜厚过厚,则制成电池时有负荷特性变差的倾向。本发明的电池的特征在于含有本发明的电池用隔膜。以下,以本发明的电池为锂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情况为例,对电池用隔膜以外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非水电解质溶液可以使用例如使锂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的非水电解质溶液。 锂盐可以列举 LiClO4、LiPF6, LiAsF6, LiSbF6, LiBF4、LiCF3S03、LiN (SO2CF3) 2、LiC (SO2CF3) 3、Li2B1QCl1Q、低级脂肪族羧酸锂盐、LiAlCl4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作为锂盐,优选使用含有选自 LiPF6、LiAsF6、LiSbF6、LiBF4、LiCF3S03、LiN (CF3SO2)2、和 LiC (CF3SO2) 3中的至少1种的含氟的锂盐。作为在非水电解质溶液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使用例如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基甲基酯、4-三氟甲基-1,3-二氧戊环-2-酮、1,2_ 二 (甲氧基羰基氧基)乙烷等的碳酸酯类;1,2_二甲氧基乙烷、1,3_二甲氧基丙烷、五氟丙基甲基醚、2,2,3,3_四氟丙基二氟甲基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等的醚类;甲酸甲酯、醋酸甲酯、Y-丁内酯等的酯类;乙腈、丁腈等的腈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的酰胺类;3-甲基-2-哪唑烷酮等的氨基甲酸酯类;环丁砜、二甲基亚砜、1,3_丙磺酸内酯等的含硫化合物、或者在上述有机溶剂中引入了氟取代基的有机溶剂,通常将其中的2种以上混合来使用。其中优选含有碳酸酯类的混合溶剂,进而优选使用环状碳酸酯和非环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或环状碳酸酯和醚类的混合溶剂。作为环状碳酸酯和非环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 从工作温度范围广、负荷特性优异、且即使使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的石墨材料作为负极的活性物质时也具有难分解性的角度考虑,优选含有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乙基甲基酯的混合溶剂。正极片材通常使用将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合剂担载在集电体上而成的物质。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含有可掺杂去掺杂锂离子的材料作为该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碳材料作为导电材料、含有热塑性树脂等作为粘合剂的正极片材。作为该可掺杂去掺杂锂离子的材料,可以列举含有V、Mn、Fe、Co、Ni等过渡金属中至少一种的锂复合氧化物。其中从平均放电电位高的角度考虑,优选列举以镍酸锂、钴酸锂等的 α -NaFe02型结构为母体的层状锂复合氧化物、以锂锰尖晶石等的尖晶石型结构为母体的锂复合氧化物。该锂复合氧化物也可含有各种添加元素,特别是如果使用含有下述金属的复合镍酸锂,则在高容量下使用时的循环性提高,因此是优选的,所述金属选自T i、V、Cr、Mn、Fe, Co、Cu、Ag、Mg、Al、Ga、h* Sn中的至少1种,上述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上述至少1种金属的摩尔数和镍酸锂中的Ni的摩尔数之和为0. 1摩尔% 20摩尔%。作为该粘合剂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的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一六氟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一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乙烯一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热塑性聚酰亚胺、聚乙烯、聚丙烯等。作为该导电材料的碳材料,可以列举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焦炭类、炭黑等。它们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选择例如将人造石墨和炭黑混合来使用这样的复合导电材料系。负极片材可以使用例如可掺杂去掺杂锂离子的材料、锂金属或锂合金等。作为可掺杂去掺杂锂离子的材料,可以列举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焦炭类、炭黑、热分解碳类、碳纤维、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烧成体等的碳材料、以比正极低的电位进行锂离子的掺杂去掺杂的氧化物、硫化物等的硫属元素化合物。作为碳材料,从电位平坦性高、并且平均放电电位低因此与正极组合时可得到大的能量密度的角度考虑,优选以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石墨材料为主成分的碳材料。负极集电体可以使用Cu、Ni、不锈钢等,特别在锂二次电池中,从难以制作与锂的合金、且易于加工成薄膜的角度考虑,优选为Cu。作为使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合剂担载于该负极集电体的方法,可以列举加压成型的方法、或使用溶剂等进行糊料化、并在集电体上涂布干燥后再加压等进行压合的方法。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电池的形状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是纸型、硬币型、圆筒型、方形等的任一者。
实施例以下列举实施例、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1)膜厚
按照JISK7130利用”卜3制VL-50A进行测定。(2)穿刺强度
用12πιπιΦ的垫圈固定多孔性膜,将以200mm/min的速度使针穿刺时的最大应力(gf)作为该膜的穿刺强度。针使用针径为ΙπιπιΦ、前端为0. 5R的针。(3)熔体指数(MI)
使用々力,工业社制熔体指数仪,按照JISK7130进行测定。使用测定温度设为 240°C,孔径为3. 3mm Φ的条件,对于组合物的情况,用21. 6kg的负荷进行测定。MI的值越高,表示加工性越优异。(4)特性粘度
按照JISK7367-1进行测定。使用四氢萘作为溶剂,利用乌氏粘度计在135°C下进行测定。实施例1
将特性粘度[η]为7. 7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P、4七7夕7 S 才> 145M、三井化学社制)20.9g (= W1)、聚乙烯蜡粉末(八λ υ y >7 % 110P、三井化学社制、重均分子量 1000) 3. 7g (= W2)、碳酸钙(010AS、丸尾力a *々么社制)39. 6g、抗氧化剂(IrglOlO、子八
^《ν弋D r 4 夕笑力文社制)0. 17g、(P168、千"^《ν弋D r 4 夂笑力卟文
社制)0.05g、硬脂酸钠0.47g以粉末的状态混合后,利用labo plasto磨机(,#7°,义卜笑> )(R-60H型)在200°C、60rpm的条件下混炼3分钟,接着在230°C、IOOrpm的条件下混炼3分钟,以均勻的混炼物的形式取出。通过设定为230°C的热压机将所得混炼物加工成厚度约为150 μ m的片状后,利用冷却加压机使其固化。将得到的片材用加入了表面活性剂的盐酸洗涤,使碳酸钙溶解而制成多孔片材,然后进行水洗、干燥。使用Autograph (AGS-G,岛津制作所)将所得多孔片材进行5倍的单轴拉伸,形成拉伸膜。应予说明,拉伸在105°C、拉伸速度200mm/min的条件下进行。拉伸膜的穿刺强度如表1所示。实施例2
除了使用特性粘度[η]为7. 5的高分子量聚乙烯(⑶R4012、r 4 二 t社制)来代替特性粘度[Π]为7. 7的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来得到混炼物和拉伸膜。评价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1
除了使用特性粘度[n]为14. 1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⑶R4032、〒^ 二少社制) 17. 2g (= Wl)来代替特性粘度为7. 7的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将聚乙烯蜡粉末(〃 4 9 ”、110Ρ、三井化学社制、重均分子量1000)的量变为7. 4g (= W2)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来得到混炼物和拉伸膜。评价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2
除了使用特性粘度[n]为10.2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⑶R4113、〒^ 二少社制) 19. 7g (= Wl)来代替特性粘度为7. 7的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将聚乙烯蜡粉末(〃 4 9 ”、110Ρ、三井化学社制、重均分子量1000)的量变为4. 9g (= W2)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来得到混炼物和拉伸膜。评价结果示于表1。[表1]
权利要求
1.树脂组合物,其是含有填料、高分子量聚烯烃和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聚烯烃蜡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该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重量记作W1、 重均分子量为700 6000的聚烯烃蜡的重量记作W2、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记作[n]时,满足式(1),[n] Χ4. 3-21 < {W2/ (ffl + W2)} XlOO < [ n] X4. 3-8 式(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填料为无机填料。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无机填料为碳酸钙。
4.片材,其通过将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成形而得到。
5.多孔膜,其通过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进行拉伸而得到。
6.多孔膜,其通过从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除去至少一部分填料后再进行拉伸而得到。
7.多孔膜,其通过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拉伸后,再除去至少一部分填料而得到。
8.层叠多孔膜,其是将权利要求5 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膜和多孔的耐热层进行层叠而成的。
9.电池用隔膜,其含有权利要求5 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膜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多孔膜。
10.电池,其含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用隔膜。
全文摘要
树脂组合物,其是含有填料、高分子量聚烯烃和重均分子量为700~6000的聚烯烃蜡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该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重量记作W1、重均分子量为700~6000的聚烯烃蜡的重量记作W2、上述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特性粘度记作[η]时,满足式(1)。[η]×4.3-21<{W2/(W1+W2)}×100<[η]×4.3-8 式(1)。
文档编号H01M2/16GK102307944SQ20108000674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6日
发明者屋铺大三郎, 长谷川博彦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