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777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装置,在该电磁接触装置上根据用户要求安装有辅助单兀。
背景技术
作为辅助单元安装于其上的电磁接触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设备是已知的。该设备是可逆型电磁接触设备,该设备连接到感应式电动机的馈送电路,并能对感应式电动机进行前进/后退的操作控制,两个电磁接触装置经由机械互锁单元(可逆单元) 连接起来,而互锁单元禁止两个电磁接触装置的同时输入。专利文献1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6-100027号。

发明内容
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上的辅助单元除了上述可逆单元以外包括电涌吸收单元、辅助触点单元等类似单元,电涌吸收单元吸收由电磁体产生的电涌电压,而辅助触点单元提供辅助电路接线端作为电磁接触装置的主电路接线端的辅助接线端。然而,专利文献1的上述电磁接触装置是这样一种设备,即在该设备上只安装且特别安装有可逆单元,而并不能安装诸如电涌吸收单元、辅助触点单元及类似的其它辅助单元。此外,不存在能够根据用户要求同时安装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中的任何两种类型的电磁接触装置,两种类型诸如是可逆单元和电涌吸收单元。因此,关注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例子中的未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具有提供这样一种电磁接触装置的目的,即该电磁接触装置能够根据用户的各种要求选择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并从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的这些中进行选择并对其进行简单安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中,主体外壳设置有壳体侧安装部,在该安装部上可同时安装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辅助单元;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于壳体侧安装部上。借助于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辅助单元可根据用户要求安装在电磁装置上。此外,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具有安装在主体外壳内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 通过激励线圈使可动接触件支承体运动的电磁体以及操作指示件,该操作指示件与可动接触件支承体一体形成并从设置在安装有辅助单元的主体外壳的侧面上的指示窗暴露于外部;且作为辅助单元的吸收由电磁体产生的电涌电压的电涌吸收单元和设置有辅助电路接线端的辅助触点单元的至少一个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一个电磁接触装置的壳体侧安装部上。在此,辅助触点单元设置在单元壳体内,以能与电磁接触装置的操作指示件连接,并具有从设置在单元壳体内的指示窗暴露于外部的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借助于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可容易地安装到一个电磁接触装置上。此外,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具有安装在主体外壳内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通过激励线圈使可动接触件支承体运动的电磁体以及操作指示件,该操作指示件与可动接触件支承体一体形成并从设置在安装有辅助单元的主体外壳的侧面上的指示窗暴露于外部;两个电磁接触装置相邻布置,且通过将用作辅助单元并禁止两个电磁接触装置的同时输入的可逆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到这些电磁接触装置的壳体侧安装部上来连接这两个电磁接触装置。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中,一种或两种辅助触点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设置于可逆单元中的单元间安装部上,该辅助触点单元用作辅助单元并设置有辅助电路接线端,且一个或两个电涌吸收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的壳体侧安装部上,该电涌吸收单元用作辅助单元并吸收由电磁体产生的电涌电压。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中,可逆单元在单元壳体内设置有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以能与电磁接触装置的操作指示件连接,并从设置于单元壳体内的指示窗中暴露到外部。借助于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可容易地与作为可逆类型的两个电磁接触装置安装在一起。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中,辅助触点单元在单元壳体内设置有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以能与可逆单元的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连接,并从设置于单元壳体内的指示窗暴露到外部。借助于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在安装有辅助触点单元的状态下可精确地确认电磁接触装置的操作。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中,电涌吸收单元可拆除地安装在横跨可逆单元的电磁接触装置上。借助于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可容易地实现电涌吸收单元和可逆单元的安装。借助于本发明,无论使用单个电磁接触装置或使用两个电磁接触装置并采用可逆构造,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且可在这些中选择一种或多种辅助单元并可容易地进行安装。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可逆单元安装在成对的电磁接触装置上的状态;图4示出电磁接触装置、可逆单元和辅助触点单元的已安装状态;图5示出电磁接触装置和电涌吸收单元的已安装状态;图6示出电涌吸收单元安装在横跨可逆单元的电磁接触装置上的状态;图7是示出辅助触点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的立体图;图8示出辅助接触位置单元安装在可逆单元上的状态;图9示出电磁接触装置的操作指示件、可逆单元的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和辅助接触位置单元的操作指示件和辅助触点单元的已连接状态;
图10示出电磁接触装置和辅助触点单元的已安装状态;图11是示出电磁接触装置和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的组合型式的表格;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的组成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示出电磁接触装置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当电磁接触装置的可动芯执行驱动杆旋转和可动触点支承体运动到操作位置的吸引运动时的状态的简化图;图15是示出当电磁接触装置的可动触点支承体由于返回弹簧的推动力运动到初始位置时驱动杆旋转和可动芯释放运动的简化图;图16是示出当电磁接触装置的可动芯由于惯性力执行释放运动时,驱动杆旋转和可动触点支承体运动到初始位置的状态的简化图;图17是示出由电磁接触装置包括的可动芯的结构和驱动杆的已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18示出可动芯的结构,该可动芯配合设置在由电磁接触装置构成的可动芯内的孔;图19示出由电磁接触装置构成的驱动杆的另一端的形状;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1示出电磁接触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可逆单元的连接柱(post)不保持在正常位置的状态;图22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可逆单元的连接柱保持在正常位置并连接到操作指示件的状态;图23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可逆单元的连接柱不保持在正常位置的状态;图M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可逆单元的连接柱保持在正常位置并连接到操作指示件的状态;图25示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柱的形状;图沈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设备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图27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可逆单元的连接柱不保持在正常位置的状态;图28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可逆单元的连接柱保持在正常位置并连接到操作指示件的状态;图四示出从可动触点支承体的驱动方向看,第三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设备的内部结构;图30是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的线圈接线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1示出接线端的已配合部分被压配到线圈接线端部的接线端基底的压配的配合部中的状态;图32是示出接线端基底容纳于上壳体的线圈接线端容纳室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3详细示出接线端防蹿出结构;图34示出固定接触器安装在设置于上壳体上的接线端腔室中的状态;图35示出固定接触器安装于其中的接线端腔室的主要部分;图36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的结构;图37示出带有垫圈的螺钉被螺接到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的状态;
图38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的结构;图39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安装在上壳体的接线端腔室中的状态;图40是示出由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上壳体和灭弧盖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灭弧盖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2示出灭弧盖安装到第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上的状态;图43是图42中的A-A视图;图44是图42中的B-B视图;图45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灭弧腔室中的内部压力升高的状态;图4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灭弧盖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7示出灭弧盖安装到第二实施例中的上壳体上的状态;图48是图47中的C-C视图;图49是图47中的D-D视图;图50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灭弧腔室中的内部压力升高的状态;图51是示出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立体图,该电磁体作为包含在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中的另一实施例的电磁体;图52是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容纳于其中的下壳体的示意平面图;图53是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分解立体图;图M是示出由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构成的绕线筒的平面图;图55是从右上方看的绕线管的立体图;图56是从左侧方看的绕线管的立体图;图57是示出由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左端侧的立体图;图58是示出内部磁轭安装在绕线筒上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59是示出处于移除了绕线筒的、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立体图;图60是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沿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剖视图;图61是示出内部磁轭的立体图;图62是示出触点部的平面图;图63是示出触点部的可动触点部的平面图;图64是示出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和触点部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65是示出包括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电磁接触装置的打开位置附近的行程与弹簧负载之间的关系的特征图;图66是示出包括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的电磁接触装置的弹簧负载与行程之间的关系的特征图;图67是示出在现有技术的例子中,打开位置附近的弹簧负载和行程之间关系的特征图;图68是示出在现有技术的例子中,弹簧负载和行程之间关系的特征图;图69是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安装在导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0示出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的底面上的金属丝弹簧;图71示出将电磁接触装置安装在导轨上的初始操作;
图72示出将电磁接触装置安装在导轨上的中间操作;图73示出将电磁接触装置安装到导轨上的已完成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见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此后被称为“实施例”)。图1是示出电磁接触设备的立体图,该设备连接到三相感应式电动机(未示出) 的馈送电路,并且执行感应式电动机的前进/后退的操作控制,该设备包括两个电磁接触装置Ia和lb、一个可逆单元2、两个电涌吸收单元3a和北以及两个辅助接触点单元如和 4b。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中的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a是执行感应式电动机的前进操作控制的电磁接触装置,而另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b是执行感应式电动机的后退操作控制的电磁接触装置。如图2中所示,电磁接触装置Ia是包括接线端部10和线圈接线端部11的设备, 每个接线端部都具有触点;如图3中所示,触点部7、电磁体8和驱动杆9都如下所述容纳于主体外壳(主壳体)6中。主体外壳6具有容纳电磁体8的下壳体6a、容纳触点部7的上壳体6b和遮盖上壳体6b的上部的灭弧盖6c。与前部和后部连通的矩形指示窗6c2形成于灭弧盖6c中,且在此指示窗6c2中设置有触点部7的操作指示件7al。此外,在此灭弧盖6c中形成有第一连接孔12到第五连接孔16,这些连接孔与前部和后部连通并能够使一个可逆单元2和两个电涌吸收单元3a、!3b 连接。第一到第三连接孔12至14是呈正方形开口的孔。通过在灭弧盖6c中靠近线圈接线端部11呈L形开口来形成第四和第五连接孔15、16。如图5中所示,在电磁接触装置Ia内,设置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壁17a、17b的电涌接线端插入路径17设置在朝向第四和第五连接孔15、16的位置上。此外,在电涌接线端插入路径17的一端处设置有电涌接线端18,从而形成表面接线端插入路径17的一部分,并且电气连接到线圈接线端部11和电涌吸收单元3a、3b,其中电涌吸收单元3a、!3b呈弯曲成阻隔表面接线端插入路径17的形状。另一电磁接触装置Ib还具有与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a相同的结构,且因此略去解释。(可逆单元)可逆单元2是使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相邻布置和固定,且即使当操作信号由于某些操纵而都被输入到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时(即使当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 的电磁体8试图同时进行操作时),也机械地禁止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同时处于闭合 (ON)状态的这种状态的设备。如图3中所示,可逆单元2包括矩形-平行六面体单元主体2a、单元主体加的第一邻接面2b、从该第一邻接面2b中突出的第一到第四钩部2c到2f以及成对的可逆柱2g、 2h,第一邻接面2b与相邻设置的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灭弧盖6c、6c邻接。成对的可逆柱2g、》!分别与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操作指示件7al配合,并且通过与包含在单元主体加中的锁定机构(未示出)的连接,这些操作指示件7a中的仅一个可运动。此外,颈部an在单元主体加的长度方向上基本上形成于中心,颈部的宽度尺寸和厚度方向制成小于在长度方向上的其它地方。成对的可逆柱2g、》!包括从形成于第一邻接面2b内的矩形单元窗2i中突出的圆柱形显示件配合部2gl、a!l,如图3中所示,以及从矩形单元窗业中突出的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2g2、ai2,其中矩形单元窗形成在相对于第一邻接面2b的背面内的第二邻接面2j中, 如图2中所示。在此,如图2中所示,第六到第i^一连接孔211、20、2 、29、21~、&形成于第二邻接面2j中,如下文中将要描述的,这些连接孔分别与辅助触点单元^、4b的钩部20a、 20b,20c 配合。且如图3中所示,可逆单元2的第一钩部2c的末端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a的第一连接孔12中并与开口周界配合,第二钩部2d的末端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a的第二连接孔13中并与开口周界配合,第三钩部加的末端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b的第一连接孔12中并与开口周界配合,且第四钩部2f的末端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b的第二连接孔13中并与开口周界配合;此外,成对的可逆柱2g、2h的指示件配合部2gl、2hl分别与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操作指示件7al匹配。并且在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之间连接的可逆单元2 中,成对的可逆柱2g、》!经由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操作指示件7al机械地禁止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a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和另一个可动触点支承体7b的同时运动,因而,限制了两个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同时闭合(ON)的状态。(电涌吸收单元)成对的电涌吸收单元3a、3b是包含当电磁体8的线圈8a的激励停止时吸收所产生的电涌电压的元件的设备。如图5(a)中所示,电涌吸收单元3a中的一个包括包含元件的单元主体3al ;沿相同方向从单元主体3al的一侧突出的成对的长电涌元件3a2、3a3 ;位于该成对的电涌元件 3a2、3a3内侧上并从单元主体3al的一侧突出的成对的钩部3a4、3a5 ;以及设置在成对的钩部3a4、3a5之间、单元主体3al的一侧上的凹陷部3a6。通过沿相互接近和退回的方向弯曲来形成成对的电涌元件3a2、3a3 ;电涌元件的最大弯曲量t设定成大于形成电磁接触装置Ia的电涌接线端插入路径17的两侧壁17a、 17b之间距离的尺寸。如图5(b)中所示,上述构造中的一个电涌吸收单元3a的一个电涌接线端3a2和钩部3a4被插入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a的第四连接孔15中,而另一电涌接线端3a3和钩部 3a5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a的第五连接孔16中。并且,成对的电涌接线端3a2、3a3穿过电涌接线端插入路径17,同时经历弹性变形并与电涌接线端18紧密接触,钩部3a4与第四连接孔15的开口周界配合,而钩部3a5与第五连接孔16的开口周界配合,且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与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a的电磁体8的电气连接。另一电涌吸收单元: 具有与一个电涌吸收单元3a相同的结构,并包括单元主体北1、成对的电涌接线端北2、北3、成对的钩部北4、北5以及凹陷部北6。如图6中所示,另一个电涌吸收单元3a的一个电涌接线端3 和钩部3b4被插入另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b的第四连接孔15中,而另一电涌接线端3b3和钩部3 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b的第五连接孔16中。并且,成对的电涌元件北2、北3穿过电涌接线端插入路径17,同时经历弹性变形并与电涌接线端18紧密接触,而钩部3a4与第四连接孔15的开口周界配合,且凹陷部3M包围可逆单元2的颈部2m,且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与另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b的电磁体8的电气连接,同时横跨可逆单元2。通过这种方式,成对的电涌吸收单元3a、3b吸收由成对的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电磁体8产生的电涌电压。(辅助触点单元)如图1中所示,辅助触点单元如、仙是包括辅助电路接线端25的装置。如图7中所示,辅助触点单元如中的一个具有在外壳19内的触点部(未示出), 且此外设置有三个钩部20a、20b、20c,这些钩部沿相同方向从外壳19的一侧突出。两个钩部20b、20c与外壳19 一体形成,且采用一种结构以使离开钩部20b和20c 一定距离的一个钩部20a可借助于使钩运动的杆(hook-moving lever) 21的按压操作沿接近连个钩部20b、20c的方向运动。当解除对使钩运动的杆21的按压操作时,该钩部20a借助于弹簧构件(未示出)的弹簧推力返回到离开钩部20b和20c —定距离的初始位置。设置在主体外壳19内的触点部包括可动触点支承体22 (见图4);返回弹簧(未示出),该返回弹簧以朝向可动触点支承体22的一侧的弹簧推力起作用;多个可动触点(未示出),每个可动触点由触点弹簧来支承(以沿与返回弹簧的弹簧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弹簧推力起作用),从而能够沿与可动触点支承体22相同的方向运动;以及,多个固定触点(未示出),这些固定触点由主体外壳19支承,以使多个可动触点沿运动方向反向。在此,如图4和9中所示,指示件配合部2 和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22b与可动触头支承体22 —体形成,该指示件配合部2 从形成于主体外壳19的一侧内的矩形单元窗19a突出,该主体外壳包围可逆单元2的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2g2、ai2,且如图2中所示,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22b从形成于与外壳19的一侧相反的侧面内的矩形单元窗 19b中突出。且如图8中所示,按压并操纵使钩运动的杆21以使钩部20a接近钩部20b和20c 那侧,这些钩部20a、20b和20c被插入可逆单元2的第六到第八连接孔2n、2o、2p,且指示件配合部2 匹配到可逆柱池的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2h2中;此外,解除使钩运动的杆21 的按压操纵以与第六到第八连接孔2n、2o、2p的开口周界配合,且通过这种方式,辅助触点单元如安装到可逆单元2上。此外,另一个辅助触点单元如具有与一个辅助触点单元4b相同的结构;按压并操纵使钩运动的杆21以使钩部20a接近钩部20b和20c那侧,这些钩部20a、20b和20c都被插入可逆单元2的第九到第十一连接孔2q、2r、k,且指示件配合部2 匹配到可逆柱浊的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2g2中;此外,松开使钩运动的杆21的按压操纵以与第九到第十一连接孔2q、2r、k的开口周界配合,且通过这种方式,辅助触点单元4b安装到可逆单元2上。本发明的壳体侧安装部对应于第一到第五连接孔12至16,且本发明的单元侧安装部对应于可逆单元2的第一到第四钩部2c到2f、电涌吸收单元3a和北的钩部3a4、3a5、 3b4、3b5以及辅助触点单元乜和4b的钩部20a、20b、20c。借助于具有上述构造的电磁接触装置,一个可逆单元2、两个电涌吸收单元3a和 3b以及两个辅助触点单元如和4b可安装到使用简单构造的两个电磁接触装置h、lb上, 因而,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来设置执行感应式电动机的前进/后退操作控制的电磁接触设备。
在此,如图10中所示,在本发明中,一个辅助触点单元如可安装在一个电磁接触装置Ia上。在此例中,按压并操纵使钩运动的杆21以使钩部20a接近钩部20b和20c那侧, 这些钩部20a、20b和20c都被插入电磁接触装置Ia的第一到第三连接孔12、13、14,且指示件配合部22a匹配到电磁接触装置Ia的操作指示件7al中。并且,解除对使钩运动的杆21的按压操作以使得与第一到第三连接孔12、13、14的开口周界配合并且借助于这种方式,辅助触点单元如可安装到电磁接触装置Ia上。此外,尽管没有明确示出,但可设想电磁接触装置Ia和lb、可逆单元2、电涌吸收单元3a和北以及辅助触点单元如和4b在图11中所示的组合。因此,本发明可提供电磁接触装置Ia和lb,根据各种用户要求在这些电磁接触装置中组合有辅助单元。(电磁接触装置的总体结构)下面,参见图12至19阐释电磁接触装置Ia的总体构造。另一电磁接触装置Ib 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略去阐释。如图12中所示,都具有触点的接线端部IOa到IOd设置在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上壳体6b中,该合成树脂材料具有绝缘特性并形成电磁接触装置Ia的壳体6 ;此外,还设置线圈接线端部容纳腔10e,该腔室容纳电磁体8的线圈接线端部11。此外,在上壳体6b 上安装有灭弧盖6c和接线端盖5,其中灭弧盖容纳6c如下所述以密封状态容纳可动触点支承体7a,而接线端盖5遮盖都具有触点的接线端部IOa到IOd以及电磁体的线圈接线端部 11。并且,构成触点部7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和返回弹簧7b容纳于上壳体6b中。可动触点支承体7a包括可动触点支承基底7a2以及粘附并连结到此可动触点支承基底7a2的可动触点支承盖7a3 ;在可动触点支承基底7a2上设置有与接触弹簧7a8结合的多组可动触点7a4。并且,触点件IOe设置在接线端部IOa到IOd上、安装在上壳体6b 上并且每个触点件都具有触点;固定触点(未示出)与各个可动触点7a4相对地设置在这些触点件IOe上。此外,如图12中所示,AC操作类型的电磁体8容纳于下壳体6a中。该电磁体8包括线圈架8b,励磁线圈8a(见图13)围绕该线圈架盘绕;固定芯8c,其被插入该线圈架8c 的中空部并固定到下壳体6a的侧面;可动芯8d,其被插入线圈架8b的中空部并与该固定芯8c相对,以能够接触和分开;以及成对的线圈接线端部11,其在线圈架8b的设置有可动芯8d的一端上彼此分开和集成。成对的线圈接线端部11沿安装在上壳体4内、都具有触点的接线端部IOa到IOd而设置。如图13中所示,容纳于上壳体6b内的可动触点部7和容纳于下壳体6a内的电磁体8设置成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打开/闭合操作的运动方向和可动芯8d的运动方向(吸引运动方向和释放运动方向)是平行的,且此外返回弹簧7b设置成以沿使可动触点支承体 7a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方向的推动力起作用。此外,为了将可动芯8d的吸引运动和释放运动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驱动杆 9容纳于下壳体6a和上壳体6b之间并在两者间延伸,如图13中所示,该驱动杆连接到可动触点7a的离开返回弹簧7b的一端并与可动芯8d连接。
驱动杆9是板形构件,并且如图12中所示,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是旋转支点部,而可动芯连接部9b形成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上;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设置有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且成对的支承部9d在比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更靠近旋转支点部9a的位置形成。如图17中所示,驱动杆9的可动芯连接部9b从上面被插入并连接到形成于可动芯8d内的连接孔8e.如图18中所示从上观察可动芯8d,连接孔Se形成为六边形孔,在该孔中,沿可动芯8d的一个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内表面8el具有比沿可动芯8d的另一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二内表面8e2小的内部宽度(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宽度),并且设置与第一内表面8el连续并在第二内表面8e2的侧面上倾斜的倾斜面8e3。如图19中所示,可动芯连接部9b具有通过使板宽度逐步变窄所形成的较窄末端部%1,并且通过设置弯曲部%2,末端部9bl的宽度h2设置成比连接孔8e的第一内表面 8el和第二内表面8e8之间的孔宽度hi (见图18)略微小的值。隆起部设置在驱动杆9的可动芯触点支承连接部9c内,且如图13中所示,驱动杆 9穿过杆连接孔7a5,该连接孔垂直穿过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一侧。在此,杆配合壁7a7设置在图13中的杆连接孔7a5的右侧上,该杆配合壁可与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邻接。驱动杆9的成对支承部9d从板的宽度方向向外突出,且如图13中所示,当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穿过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杆连接孔7a5时,可旋转地与可动触点支承体 7a的上端面7a6邻接。驱动杆9的旋转支点部9a置于支承点凹陷6cl中并与该凹陷6cl可旋转地连接。 并且,当灭弧盖6c安装在上壳体6b上时,支承点凹陷6cl保持驱动杆9的旋转支点部9a, 且此外使成对的支承部9d压抵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上端面7a6。这样,由于旋转支点部9a可旋转地连接到灭弧盖6c的支承点凹陷6cl,并且由于可动芯连接部9b连接到可动芯8d的连接孔8e,可动芯8d的运动伴随着驱动杆9相对于作为旋转支承点的旋转支点部9a的旋转,且驱动杆9的旋转经由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和杆连接孔7a5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在此,驱动杆9的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定位在返回弹簧7b的作用线(轴线P 的延长线)上,如图13中所示,而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连接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杆连接孔7a5。下面参见图13至16解释电磁接触装置1的操作。当在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1中,电磁体8的励磁线圈8a处于为非激励状态时, 然后如图13中所示,吸引力并不作用在固定芯8c和可动芯8d之间,且可动触点支承体7a 通过返回弹簧7b的推动力被移到图13中的右侧(后面被称为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初始位置)。此时,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4与固定触点分开,而b触点的可动触点7a4与固定触点接触。接下来,当电磁体8的励磁线圈8a进入励磁状态时,吸引力作用于固定芯8c和可动芯8d之间,且可动芯8d经历朝向固定芯8c的吸引运动。如图14中所示,当可动芯8d 在图中左侧上经历吸引运动时,可动芯连接部9b与连接孔8e的第二内表面8e2邻接,且借助于这种方式,驱动杆9经历相对于旋转支点部9a顺时针的旋转,该旋转支点部作为旋转支承点与支承点凹陷6cl的右侧壁配合;由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按压的可动触点支承体 7a沿操作方向抵抗返回弹簧7b运动。当可动触点支承体7a运动到操作位置时,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4与固定触点接触,而b触点的可动触点7a4与固定触点分开。接下来,当离开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操作位置,电磁体8的励磁线圈8a置于未激励状态时,由返回弹簧7b的推动力作用于其上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运动到如图15中所示的初始位置。此外,外力经由驱动杆9从可动触点支承体7a传递到电磁体8的可动芯8d, 该可动触点支承体7a在返回弹簧7b的推力作用下运动,并且由于驱动杆9的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可动芯8d沿与固定芯8c分开的方向经历释放运动。如果由于过度电流流动,在定位于操作位置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4与固定触点之间发生略微粘附作用,则由于返回弹簧7b的推动力作用已运动到初始位置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在释放过程中停下。返回弹簧7b的使可动触点支承体7a停止的推动力经由驱动杆9传递到可动芯 8d,因而,可动芯8d由于沿与固定芯8c分开的方向的惯性而运动,并且由于这种惯性(惯性力)产生释放运动。这样,当可动芯8d如图16中所示由于惯性力而经历释放运动时,驱动杆9的可动芯连接部9b与可动芯8d的连接孔8e的第一内表面8el邻接,且驱动杆9相对于旋转支点部9a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该旋转支点部9a作为旋转支承点与支承点凹陷6cl 的左侧上的壁配合。并且,由于旋转触点支承体7a的杆配合壁7a7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驱动杆9的一部分上邻接,朝向初始位置的外力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这样,当外力被传递,从而使可动触点支承体7a朝向初始位置运动时,在两者间发生略微粘合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4和固定触点被拉开,并且通过返回弹簧7b的推动力的作用,可动触点支承体 7a运动到初始位置。如图13中所示,在此电磁接触装置Ia中,设置在连接到可动芯8d和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驱动杆9的一端上的旋转支点部9a可旋转地连接到设置在灭弧盖6c的下表面中、在具有作为旋转支承点的旋转支承点9a的可旋转结构中的支承点凹陷6cl,没有必要如现有技术的结构那样使销或其它旋转支承构件固定到外壳,因而,用于组装驱动杆9的部件数目可减少。此外,当过度电流流过且在定位于操作位置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4和固定触点之间有略微粘附作用时,返回弹簧7b直到使可动触点支承体7a在释放过程中途停止的推动力经由驱动杆9传递,且由此可动芯8d如图16中所示沿与固定芯 8c分开的方向惯性地运动,且由于这种惯性的惯性力而发生释放运动,因而,驱动杆9相对于作为旋转支承点的旋转支点部9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朝向初始位置的外力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这样,通过由于可动芯8d的惯性力的释放运动,朝向初始位置的外力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且处于略微粘附状况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4和固定触点立即被拉开,因而,在电磁接触装置的正常操作中可消除略微的触点粘附。此外,如图13中所示,驱动杆9的连接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杆连接孔7a5的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定位在返回弹簧7b作用线(轴线P的延长线)上,因而,没有力矩作用在可动触点支承体7a上,而力从驱动杆9和返回弹簧7b的作用点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可动触点支承体7a相对于上壳体6b内部的滑动摩擦可减小,且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耐久性可提高。此外,如图18中所示,倾斜面8e3设置在可动芯8d的连接孔Se中、沿一个运动方向的侧面上,且如图16中所示,当可动芯8d由于惯性力而经历释放运动时,可动芯连接部 9b在第一内表面8el之前与倾斜面8e3接触,因而,当可动芯8d由于惯性力经历释放运动时,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运动响应度可提高。此外,如图19(b)中所示,驱动杆9的可动芯连接部9b包括较窄的末端部9bl,因而,可易于执行将可动芯连接部9b朝可动芯8d的连接孔8e插入的操作。此外,如图18和图19(a)中所示,在驱动杆9的可动芯连接部9b中,从弯曲部9b2 到末端部9bl的宽度h2设置成略微小于可动芯8d的连接孔8e的第一内表面8el和第二内表面8e2之间的孔宽hi的值,且当可动芯8d沿吸引方向和释放方向运动时,驱动杆9的旋转操作立即经由可动芯连接部%从第一内表面8el或第二内表面8e2传递,因而,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运动响应度可提高。此外,如图13中所示,形成于灭弧盖6c中的支承点凹陷6cl包围并支承旋转支点部9a,该旋转支点部是驱动杆9的一端,因而,旋转支点部9a可由简单的结构来轴向支承。(用于防止将可逆单元错误地安装到电磁接触装置上的结构)接下来,参见图20和图四阐释防止将可逆单元2错误地安装到两个相邻布置的电磁接触装置la、lb的另一实施例。图20到图22示出用于防止错误地安装可逆单元2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0中所示,在可逆单元2的单元主体加中容纳形成锁定机构的成对的锁定板2t,且在一块锁定板2t上并从中突出地形成指示件配合部2gl和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 2g2。此外,前进限制部观在本实施例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上、靠近操作指示件7al的位置处形成,并朝向指示窗6c2突出。这种前进限制部观是这样的构件,即当可逆单元2的圆柱形指示件配合部2gl定位在能够与操作指示件7al匹配的正常位置NP时,该构件允许指示件配合部2gl前进到指示窗6c2中,如图22中所示,且当指示件配合部2gl试图从与正常位置NP偏离的位置前进到指示窗6c2中时,该构件与指示件配合部2gl的末端邻接并禁止前进到指示窗6c2中,如图21中所示。此外,尽管未示出,朝向指示窗6c2突出的前进限制部观也在另一电磁接触装置 Ib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上、靠近操作指示件7al的位置处形成。当可逆单元2的圆柱形指示件配合部2hl定位在能够与操作指示件7al匹配的正常位置NP时,前进限制部观允许指示件配合部2hl前进到指示窗6c2中,如图22中所示,且当指示件配合部2hl试图从与正常位置NP偏离的位置前进到指示窗6c2中时,前进限制部观与指示件配合部的末端邻接并禁止前进到指示窗6c2中。借助于上述构造,当从可逆单元2的单元窗2i突出的指示件配合部2gl并不定位在能够与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操作指示件7al连接的正常位置NP时,如图21中所示时, 设置在操作指示件7al附近位置的前进限制部观禁止指示件配合部2gl前进到指示窗6c2 中,因而,可逆单元2不能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上。另一方面,如图22中所示,当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2gl定位在正常位置NP时,指示件配合部2gl并不由前进限制部观禁止,并如此前进到指示窗6c2并以匹配状态连接到操作指示件7al,且第一邻接表面2b与灭弧盖6c邻接,因而,可逆单元2可以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上。此外,通过在另一电磁接触装置Ib中的相似操作,产生能够使从可逆单元2的单元窗2i中突出的指示件配合部2hl与操作指示件7al连接的状态或者防止连接的状态。借助于此,当在本实施例中,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2gl、2hl并不保持在初始位置时,形成于可动触点支承体7a上的前进限制部观禁止指示件配合部2gl、2hl从除了正常位置NP的其它位置前进到指示窗6c2,因而,可以可靠地防止指示件配合部2gl、2hl未正确连接到操作指示件7al的状态,并且防止可逆单元2的错误安装,因而,可以更为安全地实施对感应式电动机的前进/后退的操作控制。接下来,在图23至25中示出了防止错误安装可逆单元2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在此实施例中,如图23中所示,两个凹陷部7e、7f形成于与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指示窗6c2相对的表面中。这些凹陷部7e、7f形成于操作指示件7al的周界上。此外,在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2gl的下端形成成对的突出部2ul、2u2 ;如图 25中所示,该成对的突出部2ul、2u2平行延伸形成。如图M中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当可逆单元的指示件配合部2gl定位在能够与操作指示件7al匹配的正常位置NP时,在形成于指示件配合部2gl的下端的成对的突出部 2ul、2u2置于形成于操作指示件7al的周界上的凹陷部7e、7f中的状态下,第一邻接表面 2b与灭弧盖6c邻接,并且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上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如图23中所示,如果指示件配合部2gl试图从与正常位置NP偏离的位置前进到指示窗6c2,指示件配合部2gl的突出部2ul、2u2与在其中并未形成有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凹陷部7e、7f的一表面邻接,且第一邻接表面2b处于与灭弧盖6c分开的状态, 因而,可逆单元2不能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上。此外,通过在另一电磁接触装置Ib中的相似操作,产生能够使从可逆单元2的单元窗2i中突出的指示件配合部2hl与操作指示件7al连接的状态或者防止连接的状态。借助于此,还在此实施例中,对于包括不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指示件配合部2gl、》!l 的可逆单元2,形成于电磁接触装置Ia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中的两个凹陷部7e、7f和形成于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2gl、2hl的下端的成对的突出部2ul、2u2禁止从与正常位置 NP偏离的位置前进到指示件配合部2gl、》!l的指示窗6c2,可以可靠地防止指示件配合部 2gl、2hl并未正确连接到操作指示件7al的状态,并且防止错误安装可逆单元2,因而,可以更为安全地来执行对感应式电动机的前进/后退的操作控制。图沈至图四示出用于防止错误地安装可逆单元2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如图沈中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前进限制部四从形成于第一电磁接触装置Ia的指示窗6c2中的内壁中突出地形成。第一配合/前进限制部四仅在指示窗6c2 的内壁上、偏离正常位置NP的位置处形成,在该正常位置,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2gl 可与操作指示件7al匹配。在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2gl的下部形成朝向外部突出的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如图^(a)中所示;如果指示件配合部2gl试图从与指示窗6c2的正常位置NP偏离的位置前进,则该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与上述第一配合/前进限制部四配合,并且禁止指示件配合部2gl前进。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第一配合/前进限制部四也形成于另一电磁接触装置Ib的指示窗6c2中,而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也形成于可逆单元2的指示件配合部中。借助于上述构造,如图27中所示,当从可逆单元6的单元窗2i中突出的指示件配合部2gl处于与能够与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操作指示件7al连接的正常位置NP偏离的位置时,从指示窗6c2的内壁中突出的第一配合/前进限制部四与从指示件配合部2gl的下部突出的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配合并禁止指示件配合部2gl前进,因而,可逆单元6 不能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上。另一方面,如图观中所示,在指示件配合部2gl定位在正常位置NP的可逆单元2的情况下,指示件配合部2gl的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并不与指示窗6c2的第一配合/前进限制部四接触,而指示件配合部2gl前进到指示窗6c2并以匹配状态连接到操作指示件7al,第一邻接表面2b与灭弧盖6c邻接,且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上是可能的。并且,当指示件配合部2gl连接到操作指示件7al时,定位在第一配合 /前进限制部四下方的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并不会如图四(b)中所示影响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驱动方向。此外,通过在另一电磁接触装置Ib中的相似操作,产生能够使从可逆单元2的单元窗2i中突出的指示件配合部2hl与操作指示件7al连接的状态或者防止连接的状态。借助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地,形成于形成指示窗6c2的内壁上的第一配合/ 前进限制部四与从指示件配合部2gl、2hl的下部突出的第二配合/前进限制部30禁止在包括不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指示件配合部2gl、》!l的可逆单元中从除了正常位置NP的位置前进到指示件配合部2gl、2hl的指示窗6c2,且可以可靠地防止指示件配合部2gl、2hl并未正确连接到操作指示件7al的状态,因而通过防止可逆单元2的错误安装,可以更为安全地来执行对感应式电动机的前进/后退的操作控制。(电磁接触装置的线圈接线端部的结构)接下来,参见图30至33阐释在图12中所示的电磁体8的线圈接线端部11的具体结构。如图30中所示,电磁体8的线圈接线端部11包括成对的线圈接线端座31,线圈接线端座彼此分开并与线圈架8b的一侧(在可动芯8d所设置的一侧上)一体形成,且接线端32压配到这些线圈接线端基底31中。一个线圈接线端座31包括从线圈架8b的最上表面延伸到更高位置的矩形管状部 31a,以及形成于该矩形管状部31a的与另一线圈接线端座31相对的外壁上的接线端压配部31b。在接线端压配部31b中,由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31b2以及成对的板状保持部 31b3、31b4形成大体L形,板状配合部31bl、31lD2从方形管状部31a的外壁突出并彼此隔开,并沿垂直方向延伸,成对的板状保持部31b3、31b4沿着从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31lD2 的开口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且颈部穿透狭缝31c形成于板状保持部31b3和板状保持部 31b4之间。此外,另一线圈接线端座31也具有与这个线圈接线端座31相同的结构。接线端32包括接线端部32a ;压配件32b,其以相对于接线端部3 的大致直角弯曲并从其中伸出;形成于压配件32b的端部上的颈部32c,其与接线端部32a隔开最远;绕线连结基部32d,其以相对于颈部32c的大致直角弯曲,以与接线端部3 基本上平行;以及上升绕线连结部32e,其从绕线连结基部32d弯曲成与压配件32b基本上平行。并且,在压配件32b上形成锯齿形配合齿32bl,这些配合齿当被压配时与线圈接线端压配部32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31b2的内表面配合。在此,如图31中所示,其宽度尺寸陡然减小的狭窄部32f设置在接线端部32a的侧面上的压配件32b中,且配合齿32bl从该狭窄部32f朝向颈部32c的侧面形成。此外, 台阶部3让5在线圈接线端压配部31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31lD2的内表面的上部上、 与压配件32b的狭窄部32f相对形成。在上述构造的接线端32中,颈部32c在压配时穿过接线端压配部31b的颈部穿透狭条31c,直到接线端部3 与矩形管状部31a的上边缘邻接为止,以实现安装。此时,如图31中所示,当压配到线圈接线端压配部31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 31b2的内表面中时,压配件32b的锯齿形配合齿32bl被配合。并且,当接线端部3 与矩形管状部31a的上边缘邻接时,压配件32b的狭窄部32f与线圈接线端压配部31b的台阶部31b5相对。并且,卷绕在线圈架8b周围的励磁线圈8a的一个线端卷绕在一个接线端32的绕线连结部3 周围,而励磁线圈8a的另一线端卷绕在另一接线端32的绕线连结部3 周围。上述构造中的电磁体8的线圈接线端部11容纳于线圈接线端部容纳腔IOe中、设置于上壳体6b中的成对的分隔壁33、34之间,如图32和33中所示。在容纳于线圈接线端部容纳腔IOe中的线圈接线端部11中,形成于成对的分隔壁 33,34的内壁上的防脱开部35与接线端32的接线端部32a的上表面邻接。借助于此,接线端32具有在其中接线端部32a、绕线连结部3 和压配件32b、21b 一体化的结构,因而,可防止部件数目的增加。此外,仅通过对形成于线圈接线端基底31上的接线端压配部31b和压配件32b进行压配来安装接线端32,因而,组装步骤次数减少。此外,当将压配件32b压配到接线端压配部32b中时安装接线端32,但当压配到接线端压配部31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31b2的内表面中时,压配件20b的配合齿20bl 被接合,因而,接线端32可牢固地压配到接线端压配部31b中。在此,当将接线端32压配到接线端压配部31b中时,由于配合齿32bl与接线端压配部31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31bl、31lD2压配和接合产生切屑;但当接线端部3 与矩形管状部31a的上端邻接时,形成于压配件32b中的狭窄部32f与形成于接线端部31b中的台阶部3让5相对,且产生的切屑被密封在接线端压配部31b内。因此,切屑并不侵入触点部7及类似物,且不必要通过空气清洁和类似物来移除,因而,组装将更方便。此外,当电磁体8的线圈接线端部11容纳于上壳体6b的线圈接线端部容纳腔IOe 中时,形成于成对的分隔壁33、34的内壁中的防脱开台阶部35与接线端32的接线端部3 的上表面邻接,因而,可以可靠地防止线圈接线端32的脱开,并且可以提供高度可靠的电磁接触装置1。(由电磁接触装置构成的电磁体的主电路接线端部的结构)接下来,参见图34到图39阐释图12中所示的每一个都具有触点的接线端部IOa 到IOd的具体结构。如图34中所示,两个接线端部10a、10b的固定接线端37安装在成排地形成于上壳体6b的上部内的接线端腔室36中。
每个接线端腔室36由在上壳体6b中平行并间隔布置的多个分隔壁33以及分隔灭弧腔S的分隔壁38构成,在该灭弧腔中设置有布置在分隔壁33、33之间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在接线端腔36中形成压配空间39和固定触点插入空间40。如图34和图35中所示,压配空间39是由分隔壁33、压配分隔壁41a、分隔壁38 以及前壁(与分隔壁38相对的壁)包围的囊形空间并在顶部开口,压配分隔壁从形成接线端腔36的底面中向上升起。形成该压配空间39的分隔壁33和前壁42设定成这些分隔件之间的间隔在底部较窄,而各分隔件之间的间隔在顶部扩宽,且如图35中所示,各分隔件之间不同间距的位置处形成台阶面43a、43b。此外,固定触点插入空间40是由分隔壁33、压配分隔壁41、分隔壁38和前壁42 包围的空间并且经由形成于分隔壁38中的狭条38a与灭弧腔S连通,该压配分隔壁从形成接线端腔20a的底面中向上升起。此外,其它的接线端部lOdUOc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36中所示,安装在接线端腔36中的固定接触器37包括在平面图中呈方形的接线端螺纹件37a,在该接线端螺纹件中形成阴螺纹孔;压配件37b,其通过从接线端螺纹件37a的一侧弯曲来形成;弯曲件37c,其通过从接线端螺纹件37a的另一侧沿与压配件 37b相同的方向弯曲来形成;以及固定触点37d,其形成于弯曲件37c的一端处。压配件37b和弯曲件37c藉由成对的连接杆37bl、37lD2和成对的连接杆37cl、 37c2通过形成挖切开口 37el、37e2来与接线端螺纹件37a连续。在接线端螺纹件37a的上表面形成沿径向突出的防脱开脊37f。此外,在压配件37b中设置狭窄部37g,狭窄部的板的宽度尺寸从成对的连接杆 37bl、37lD2陡然减小,且锯齿形配合齿Wh沿板的宽度方向从该狭窄部37g朝向端部形成于边缘部中。并且如图37中所示,带有垫圈44的螺钉45螺接到该固定接触器31的接线端螺纹件37a中。在此,接线端螺纹件37a的配线防脱开脊37f可进入的凹槽4 形成于垫圈 44中。具有上述构造的固定接触器37的压配件37b和弯曲件37c被插入接线端腔36的压配空间39和固定触点插入空间40中。如图35中所示,当与前壁42和分隔壁33的内表面压配时,压配件37b的锯齿形配合齿3 被配合。此时,压配件37b的狭窄部37g与形成于压配空间39中的台阶面43a、 4 相对。此外,当弯曲件37c被插入固定触点插入空间40时,弯曲件37c的一侧与狭缝38a 匹配,而形成于弯曲件37c的一端上的固定触点37d定位在灭弧腔S中,并与触点部7的多个可动触点7c的运动方向相反地设置。同样,如图34中所示,当灭弧盖6c安装到上壳体6b上时,设置在灭弧盖6c上的固定接触器按压部46从上表面与安装在接线端腔36中的固定接触器37的接线端螺纹件 37a邻接。借助于此实施例,通过压配到形成于上壳体6b中的压配空间39中来安装固定接触器37的压配件37b,但通过压配到形成压配空间39的前壁42和第二分隔壁33的内表面中,压配件37b的配合齿3 被配合。因此,固定接触器37的脱开仅通过将固定接触器37压配到压配空间39中来防止,并且可以可靠地实现安装到上壳体6b中。此外,当灭弧盖6c安装到上壳体6b上时,设置在灭弧盖6c上的固定接触器按压部46从上表面与固定接触器37的接线端螺纹件37a邻接,因而,还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固定接触器37的脱开。在此,当将固定接触器37的压配件37b压配到压配空间39中时,由于压配到前壁 42和分隔壁33的内表面而产生切屑,但压配件37b的狭窄部37g与形成于压配空间39中的台阶面43a、4!3b相对,产生的切屑可被密封于压配空间39内。因此,切屑并不侵入触点部7及类似物,且不必要通过空气清洁和类似物来移除,因而,可容易地执行安装固定接触器37的任务,且可以提高固定触点37d和接触部7的可动触点7c的接触可靠性。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37中,压配件37b、弯曲件37c和接线端螺纹件37a经由挖切开口 37el、37e2是连续的,因而,压配件37b和弯曲件37c的弯曲较容易, 且可以形成平的板状接线端螺纹件37a。同样,配线防脱开脊37f形成于固定接触器37的接线端螺纹件37a上,因而,当将螺钉45拧入接线端螺纹件37a并连接外部配线时,可以通过用垫圈44夹住外部配线来可靠地实现配线,且可容易地完成外部配线的连接任务。接下来,图38示出另一实施例中接线端部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47包括在平面图中呈方形的接线端螺纹47a;压配件47b, 其通过从接线端螺钉47a的一侧弯曲来形成;弯曲件47c,其沿与压配件47b相同的方向通过从接线端螺钉47a的另一侧弯曲来形成,该弯曲件相对形成压配件47b的位置变换90° ; 以及固定触点47d,其形成于弯曲件47c的一端处。锯齿形配合齿4 沿压配件47b的板厚方向形成于边缘上。此外,如图39中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接线端腔36中,在顶部开口的囊状压配空间 50和沿分隔壁33的固定触点插入空间51由分隔壁33、前壁(与分隔壁38相对的壁)42、 靠近该前壁42的第一压配分隔壁48以及沿分隔壁33的第二压配分隔壁49形成。在此实施例的固定接触器47中,压配件47b和弯曲件47c被插入接线端腔36的压配空间50和固定触点插入空间51。如图39(b)中所示,当压配件47b的锯齿形配合齿4 被压配到第二压配分隔壁 49和分隔壁33的内表面中时,压配件47b的锯齿形配合齿4 被接合。此外,当弯曲件47c被插入固定触点插入空间51时,弯曲件47c的一端与狭缝38a 匹配,而形成于弯曲件47c的一端上的固定触点47d定位在灭弧腔S中,并与触点部7的多个可动触点7c的运动方向相反地设置。借助于本实施例,固定接触器47的压配件47b被压配到接线端腔36的压配空间 50中并进行安装,但压配件47b的配合齿4 被压配到形成压配空间50的第三压配分隔壁49和分隔壁33的内表面中,同时被接合。因此,仅通过将固定接触器47压配到压配空间50中来防止固定接触器47的蹿出,并且可以可靠地实现安装到上壳体6b上。(电磁接触装置的灭弧盖的结构)接下来,参见图40到图50阐释图12中所示的安装在电磁接触装置Ia的上壳体 6b上的灭弧盖6c的具体结构。电磁接触装置Ib的灭弧盖6c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省去阐释。
如图40和图41中所示,灭弧盖6c包括矩形盖主体60,盖主体60在用于安装到电磁接触装置Ia上的定向上位于前侧上;成对的长边壁部61,其从盖主体60的长边侧缘彼此相对形成;成对的短边壁部62、63,其从盖主体60的短边侧缘彼此相对形成;成对的配合腿部64,其在靠近长边壁部61的短边壁部62、63的两端处形成;钩部65,其形成于配合腿部64的末端处;以及成对的凸台66,其从靠近一个短边壁部62的每个长边壁部61上的位置突出形成。此外,在靠近上壳体6b的壳体外壁33a中的一个的分隔壁38中形成成对的凸台孔68,其分别与灭弧盖6c的成对凸台66匹配。此外,如图43和图44中所示,在上壳体6b的成对的壳体外壁33a、33b中形成配合孔69,这些孔与形成于灭弧盖6c的成对的短边壁部62、63的每侧上的成对的配合腿部 64的钩部65配合。 并且,灭弧盖6c沿图40的箭头方向朝容纳上壳体6b的触点部7的灭弧腔S匹配。 此时,成对的长边壁部61抵靠上壳体6b的分隔壁38滑动并进入灭弧腔S,且配合腿部64 在经历弹性变形的同时抵靠上壳体6b的成对的壳体外壁33a、3!3b的内表面滑动,且末端上的钩部65与对应的配合孔沈配合,而形成于短端壁部62上的成对凸台66与形成于分隔壁38中的成对凸台孔69配合,以呈现成对的短边壁部62、63的下端面与上壳体6b的成对的壳体外壁33a、33b的上端面邻接的状态。借助于此,如图42中所示,灭弧盖6c以灭弧腔 S被密封的状态安装在上壳体6b上。假设,在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灭弧盖6c和上壳体6b的电磁接触装置Ia中,由于短路意外或类似情况,异常大电流流入触点部7,且产生的电弧气体引发灭弧腔S中的内部压力的过度升高,因而,灭弧盖6c试图相上壳体6b分离并上升。在此,在本实施例的灭弧盖6c中,在一个短边壁部62处,成对的配合腿部64的钩部65与一个壳体外壁33a的配合孔69配合,且此外,成对的凸台66与形成于分隔壁38中的成对的凸台孔69配合,而在另一短边壁部63处,只有成对的配合腿部64的钩部65与另一壳体外壁33b的配合孔69配合,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另一短边壁部63的一侧上的相对于上壳体6b的闭锁力比相对于一个短边壁部62的一侧上的相对于上壳体6b的闭锁力小。因此,如图45中所示,当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有过度增加时,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上的配合孔沈和钩部65的已配合状态在一个短边壁部62的侧面之前脱开,且通过围绕与凸台孔69匹配的凸台66旋转,灭弧盖6c在另一个短边壁部63的侧面上抬高。因此,当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抬高,在另一短边壁部63的下端面与另一壳体外壁33b的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70,且该间隙70用作气体逸出孔,因而灭弧腔S内的电弧气体被释放到外部,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降低,并防止灭弧盖6c飞脱。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包括上壳体6b和灭弧盖6c的电磁接触装置Ia中,不设置在灭弧腔S和外部之间连通的气体逸出孔,因而,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微量灰尘不会侵入到为密封空间的灭弧腔S中,且可以可靠地防止触点部7的触点的错误操作,因而,可以增强触点部7的接触可靠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灭弧盖6c安装在上壳体6b上,而上壳体6b设置有较强闭锁力和较弱闭锁力的位置,因而当电弧气体引起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过度上升时,具有较弱闭锁力的位置的已配合状态首先脱开,并形成用作气体逸出孔的间隙70,因而,通过降低减小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可以可靠地防止灭弧盖6c的飞脱。本实施例的灭弧盖6c具有如下结构,即通过围绕凸台66旋转,另一短边壁部63 略微抬高到足以提供气体逸出间隙70的程度,且灭弧盖6c并未损坏,因而可降低部件成本。另一方面,图46到图50示出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到上壳体6b的灭弧盖6c的结构。如图46和图48中所示,成对的钩部65形成于靠近长边壁部61的成对短边壁部 62,63的每一个的两端处,这些短边壁部形成本实施例的灭弧盖6c,且如图47和49中所示,成对的配合孔67形成于成对的钩部65之间。此外,如图48中所示,与灭弧盖6c的成对的钩部65配合的成对的配对孔69形成于成对的壳体外壁33a、3!3b上。此外,如图49中所示,成对的第一壳体侧钩部71形成于一个壳体外壁33a的上端部上、定位在成对的配合孔69之间,第一壳体侧钩部与一个短边壁部62内的成对的配合孔67配合。并且,如图47和图49中所示,成对的第二壳体侧钩部72 形成于另一壳体外壁33b的上端部上、定位在成对的配合孔69之间,第二壳体侧钩部进入另一短边壁部63内的成对的配合孔67。并且,本实施例的灭弧盖6c朝向上壳体6b的灭弧腔S并与之匹配。此时,成对的长边壁部61抵靠上壳体6b的分隔壁38滑动并进入灭弧腔S,而形成于成对的短边壁部 62、63上的钩部65与成对的壳体壁部33a、33b内的所有配合孔69配合。并且,形成于上壳体6b的一个壳体外壁33a内的成对的第一壳体侧钩部71与一个短边壁部62的一对配合孔67配合。在此,如图49中所示,形成于上壳体6b的另一壳体外壁3 上的成对的第二壳体侧钩部72设置成具有相对于另一短边壁部63的成对的配合孔67的下表面所设的规定高度h的间隙的状态。借助于此,如图47中所示,灭弧盖6c以灭弧腔S被密封的状态安装在上壳体6b上。假设,在包括同样具有上述构造的灭弧盖6c和上壳体6b的电磁接触装置Ia中, 由于短路意外或类似情况异常大电流流入触点部7,且产生的电弧气体引发灭弧腔S中的内部压力的过度升高,因而,灭弧盖6c试图与上壳体6b分离并从其中抬高。在本实施例的灭弧盖6c中,钩部65在一个短边壁部62的侧面上与一个壳体外壁 33a中的配合孔配合,且此外,一个壳体外壁33a上的配合孔67和第一壳体侧钩部71相配合,而另一壳体外壁33b中的配合孔69与钩部65在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上配合,但第二壳体侧钩部72设置成与配合孔67有间隙,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上的上壳体4的闭锁力小于在一个短边壁部64的侧面上的上壳体4的闭锁力。为此,如图50中所示,当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过度升高,灭弧盖6c的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上的钩部65与灭弧盖6c的配合孔6之间的已配合状态在一个短边壁部62的侧面之前脱开,且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抬高。当另一短边壁部63抬高时,相对于另一壳体外壁33b的第二壳体侧钩部72已设置间隙的配合孔67与第二壳体侧钩部72配合,这样一个间隙73形成于另一短边壁部63 的下端面与壳体外壁33b的上端面之间,该间隙73用作气体逸出孔,因而,灭弧腔S内的电弧气体释放到外部,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降低,且防止灭弧盖6c的飞脱。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包括上壳体6b和灭弧盖6c的电磁接触装置Ia中,不设置在灭弧腔S和外部之间连通的气体逸出孔,因而,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微量灰尘不会侵入到为密封空间的灭弧腔S中,且可以可靠地防止触点部7的触点的错误操作,因而,可以增强触点部7的接触可靠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灭弧盖6c安装在上壳体6b上,而上壳体6b设置有较强闭锁力和较弱闭锁力的位置,因而当电弧气体引起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过度上升,具有较弱闭锁力的位置的已配合状态首先脱开,并形成用作气体逸出孔的间隙73,因而,通过降低灭弧腔S的内部压力,可以可靠地防止灭弧盖6c的飞脱。同样,本实施例的灭弧盖6c具有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另一壳体外壁 33b的第二壳体侧钩部72与另一短边壁部63中的配合孔67配合,另一短边壁部63的侧面略微抬高到提供用作气体逸出孔的间隙73的程度,且灭弧盖6c未损坏,因而可降低部件成本。(由电磁接触装置构成的电磁体的主电路接线端部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如例如在图12中所示,阐释容纳AC操作类型的电磁体8的电磁接触装置la、lb ;但电磁接触装置la、lb还可容纳带有永磁体80的DC操作类型的电磁体, 如图51到图66中所示。如图51和图53中所示,带有永磁体80的电磁体具有绕线管111,由电磁体构成的励磁线圈110绕在该绕线管周围。如图M到图57中所示,该绕线管111包括圆柱形部 112,以及在该圆柱形部112的两端上并一体形成的左侧和右侧凸缘113和114。左侧凸缘 113包括矩形线圈按压板部113a,其限制励磁线圈110的端部,以及正方形框架状的电枢容纳部11北,其在每条边的中心位置处连接到该线圈按压板部113a的外侧。如图56中所示, 在该线圈按压板部113a的外表面上突出地形成环形突出部113c作为用于对应于圆柱形部 112定位的突出部,以及从该环形突出部113c向外伸出的网状突出部113d。在此,下面描述的推过并保持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的磁轭保持部11 形成于由网状突出部113d划分的四个角落中。右侧凸缘114具有矩形线圈按压板部114a,其限制励磁线圈110的端部,以及矩形框架状的电枢容纳部114b,其在外周侧面上连接到线圈按压板部11 的外侧。在电枢容纳部114b中形成磁轭保持部114c,其被推过并保持下面描述的外部磁轭121的端板部121b, 且形成线圈接线端部114d和114e,其连结励磁线圈110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末尾端。并且,如图52和图60中所示,励磁线圈110缠绕在绕线管111的左侧和右侧凸缘 113,114的线圈按压部113a、114b和圆柱形部112之间。此外,柱塞115穿入绕线管111的圆柱形部112内并由其可旋转地保持。第一电枢116被固定到对应于该柱塞115右端的、在绕线管111的右侧凸缘部114内形成的电枢容纳部114b内部的端部。此外,第二电枢117被固定在对应于形成于该柱塞115左端上的绕线管的左侧凸缘113内的电枢容纳部11 内部的位置,且非磁性板118定位在第二电枢 117的外侧上。并且,在第一电枢116的上表面定位有驱动杆119,该驱动杆沿左右方向驱动触点部7的可动触点支承体137。如图51中放大所示,该驱动杆119具有正方形的杆形并在第一电枢116的上表面上一体形成。在该驱动杆119沿垂直方向的基本上中心位置, 比自由端处的末端低规定距离,形成向左隆起的弯曲隆起部119a ;形成上垂直杆部和下垂直杆部119b和119c以包围弯曲隆起部119a。
在绕线管111的右侧凸缘114上前/后、轴对称地定位有成对的外部磁轭121,其在下壳体6a内被引导并固定,并且包围绕线管111。此外,在绕线管111的左侧凸缘113上前/后、轴对称地定位有成对的内部磁轭122,从而包围与外部磁轭121保持规定距离的绕线管111。如尤其从图52、图53和图59中清楚可见,外部磁轭121由左侧端板部121a、右端板部121b以及连接板部121c形成在平面图中看基本上呈C形截面形状,该左端板部与绕线管111的左侧凸缘部113相对并离开其一预定间距;右端板部121b被推过绕线管111的右侧凸缘部114 ;连接板部121c使左端板部和右端板部121a和121b连接。连接板部121c 由与右端板部121b连接的平板部121d和倾斜板部121e构成,该平板部沿相对于绕在绕线管111周围的励磁线圈的切线方向延伸,倾斜板部121e形成于平板部121d的与右端板部 121b相对的那侧上并在向左端运动时向内倾斜;左端板部121a连接到该倾斜板部121e的左端部。另一方面,如尤其从图60和图61中清楚可见,内部磁轭122具有第一相对板部 12 和弯曲部122b和122c,第一相对板部与外部磁轭121的平板部121d相对,而弯曲部 122b和122c向内延伸、沿卷绕在绕线管111周围的励磁线圈110的切线方向与第一相对板部12 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连续。并且,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在弯曲部122b和 122c的末端处向内侧弯曲并从第一相对板部12 突出形成。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被推过绕线管111的左侧凸缘部113的磁轭保持部11 并由其保持,且与外部磁轭121的左端板部121a相对。此外,第一电枢116设置于外部磁轭121的右端板部121b的外侧上,而第二电枢 117设置于外部磁轭121的左端板部与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22d和2 之间。同样,永磁体124设置于外部磁轭121的平板部121d与内部磁轭122的第一相对板部12 之间。如图62和图63中所示,触点部7包括可动触点容纳部132,其沿前后方向形成于上壳体6b的中心内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主电路接线端部133,其定位成前后对称地包围该可动触点容纳部132 ;以及接线端推过部(push-through) 13 和134b,带有永磁体80的电磁体的线圈接线端部114d和IHe被推动通过该接线端推过部。如图63中所示,主电路接线端133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主电路接线端133a到113d ; 主电路接线端133a和11 的每一个都具有触点件113e,其从内部右端向内突出到可动触点容纳部132中,且固定触点TNO形成于这些触点件13 的末端的右侧表面上。此外,主电路接线端133c和133d的每一个都具有触点件133f,该触点件从内部右端向内突出到可动触点容纳部132中,且固定触点TNC形成于这些触点件133f的末端的左侧表面上。并且,可动触点部135定位在可动触点容纳部132内,并沿左右方向可滑动。该可动触点部135具有可动触点支承体137,在该可动触点支承体中形成保持规定间隔的合成树脂制的分隔壁136,以及具有支承于该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各分隔壁136之间的可动触点138a到138d。在此,可动触点138a到138b与主电路接线端133a和133b的对应固定触点TNO相对,并由触点弹簧139从分隔壁136沿后退、左右方向推动。此外,可动触点138c 和138d与主电路接线端133c和133d的对应固定触点TNC相对,并由触点弹簧140从分隔壁136沿后退、左右方向推动。。该返回弹簧141的一端穿入左端板部137a并与分隔壁136邻接,而另一端定位成与上壳体6b的侧壁内表面邻接,并设定成自由长度在打开位置附近,从而导致如下状态,即形成于可动触点支承体137上的可动触点138c和138d通过触点弹簧140与固定触点TNC接触并以规定压力来按压。此外,连接部142形成于可动触头支承件37的右端上,并连接到形成于永磁体80 的第一电枢116上的驱动杆119。如图52中放大所示并如图64中所示,该连接部142包括成对的支承板部144,其形成于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右端板部143上并在前后方向上保持规定间距向右突出而形成;连接板145,其连接这些支承板部144的右端;以及杆按压部146,其从该连接板部145朝左上方倾斜延伸并具有挠性。杆按压部146的末端和右端板部143的右端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略微小于驱动杆119的右端表面与弯曲隆起部119a 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当保持触点部7的上壳体6b安装到保持带有永磁体80的电磁体的下壳体 6a上时,驱动杆119和可动触头支承件137被连接。通过将驱动杆119从下面推入杆容纳空间内来实现驱动杆119的连接,该杆容纳空间由可动触头支承件137的右端板部143的右端表面、成对的支承板部144和杆按压部146包围。当将驱动杆119从下面推入杆容纳空间内时,驱动杆119的弯曲隆起部119a的顶点与右端板部143的右端表面按压接触,杆按压部146压抵上端垂直杆部119b的右端表面,且驱动杆19沿左右方向,即在可动触头支承件137可运动的两个方向上不产生间隙地被压配和保持。接下来,阐释上述实施例的操作。在电流并未传到线圈接线端部114d和IHe的状态下,励磁线圈110处于非励磁状态,且不产生驱动柱塞115的驱动力。然而,在触点部7中,可动触点支承体137被返回弹簧141向右推动,且因此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可动触点138c和138d与固定触点TNC 接触,且此外,触点弹簧140被压缩。此时,返回弹簧141设定成当可动触点支承体137向右运动时,触点弹簧140被压缩,而可动触点138c和138d处于与固定触点TNC以规定压力接触的状态中,在打开位置附近,返回弹簧141处于自然长度。因此,直到可动触头支承件 137由于返回弹簧141而向右运动,可动触头138c和138d与固定触点TNC接触且两个触点弹簧140被压缩,可动触头支承件137在返回弹簧141的弹簧载荷作用下平稳地向右运动。 然而,如图65中所示,就在即将到达打开位置之前,返回弹簧141的弹簧载荷与由虚线表示的两个触点弹簧140的弹簧载荷一致,触点弹簧40不再可以作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在带有永磁体80的电磁体中,通过将永磁体124的磁力经由内部磁轭 122传递到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这些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使第二电枢117从紧接着在打开位置之前触点弹簧140不再可以被返回弹簧141压缩之前被吸引或从此之前被吸引。结果,在图65中着为灰色的区域147中的返回力通过永磁体IM来增大。因此, 通过由永磁体1 产生的吸引力来压缩触点弹簧140,而可动触点138c和138d可靠地返回到打开位置、以规定压力与固定触点TNC接触。此时,如前所述,与第一电枢116—体形成的驱动杆119的末端被压配到形成于触点部7的可动触点支承件137中的连接部142内并由其保持。由此,作用于第二电枢117的、由永磁体IM产生的吸引力无损耗地经由柱塞 115、第一电枢116和驱动杆119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件137。借助于此,可动触点支承体 37可靠地返回到打开位置。在此打开位置,可动触头138a和138b与主电路接线端133a和133b的固定触点TNO分开。从该触点部7的可动触点部135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中,通过在线圈接线端部 114d和IHe之间通电流,励磁线圈110被激励成与永磁体124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借助于此,吸力作用于右侧电枢和左侧电枢117和116与外部磁轭121的右端板部和左端板部 121a和121b之间。与此同时,排斥力作用于左侧电枢117与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的板部122d和12 之间。因此,柱塞115抵抗返回弹簧141的弹簧力向左运动,而电枢117 和116被吸引到外部磁轭121的左端板部和右端板部121a和121b并与其接触。因此,经由第一电枢116的驱动杆119,可动触点部135的可动触点支承体137抵抗返回弹簧141向左运动,而可动触点138a和138b进入闭合位置并以触点弹簧139的规定按压力与主电路接线端133a和13 的固定触点TNO接触。通过该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向左运动,可动触点138a和138b与主电路接线端133a和133b的固定触点TNC分开。此外,在触点部7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当取消到线圈接线端部114d和IHe 的电流时,励磁线圈Iio返回到非励磁状态,且由于返回弹簧141的按压力,且由于永磁体 124,第二电枢117被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的吸引力所吸引,可动触点部135的可动触点支承体137返回到前述打开位置。此时,在带有永磁体80的电磁体中,如果例如来自永磁体124的磁通量使极性在内部磁轭122处为N而在外部磁轭121处为S,则形成磁通路径,在该磁通路径中,从N极发出的磁通量从内部磁轭122的第一相对板部12 经由弯曲部122b和122c到达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2e,并从这些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经过外部磁轭121的左端板部 121a、倾斜板部121e和平板部121d,并到达永磁体124的S极。此时,如图52中所示,几乎没有外部磁轭121与内部磁轭122彼此靠近和相对的位置,且需要吸引力的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与外部磁轭121的左端板部121a邻近并相对。由此,由于外部磁轭121和内部磁轭122之间的邻近没有形成磁通量泄漏部分,可以降低泄漏磁通量,且在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处的吸引力可提高。内部磁轭122的第二相对板部122d和12 经由弯曲部12 和122c连接到与永磁体1 接触的第一相对板部122a,因而如图60中所示,可以使用圆柱形励磁线圈110的外圆周上的四个角中的死区来设置这些弯曲部122b和122c,且因此内壁磁轭122的外部形状可保持与现有技术的例子不变,并且可以避免整个构造尺寸的增大。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开位置附近的返回弹簧的弹簧负载保持到一较小值,且压缩触点弹簧140的力由于永磁体124的吸引力而增大,因此,当例如在上述构造中具有四个b触头的辅助触点被连接,因而触点是h2b+4b时,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行程和弹簧负载的关系是图66中由折线表示的特征线L10。在此图66中示出当DC电压施加到励磁线圈110时(当输入电压为Von时)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ll以及对于释放电压Voff的释放吸引特征曲线L12,由折线特征线LlO表示的接触器负载在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ll的吸引力与释放吸引特征曲线L12的吸引力之间范围内,且已证实即使返回弹簧141的初始弹簧负载降低,也可获得合适的操作特征。通过比较,在省去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连接部142中的杆按压部146和连接板部145且不使用由永磁体IM产生的吸引力,并且仅通过返回弹簧141来增强返回到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打开位置的现有技术的构造中,有必要将在行程点A和B处的返回弹簧 141的弹簧负载设定到超过b触点的触点弹簧的弹簧负载的值,如图67中所示。因此,当触点构造是h2b+4b时,行程和弹簧负载之间的关系由图68中的折线特征线LO标示。如从图68中清楚可见,当可动触点138c和138d开始与固定触点TNC接触时由特征线LO表示的弹簧负载超过如虚线圆标示的输入吸引特征线Ll的吸引力,且因此必须增强由电磁体产生的推力,且为此励磁线圈110的绕圈数必须增加,因而,整个构造的尺寸会有增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上所阐释,在本实施例中,永磁体124的吸引力用于降低返回弹簧 141的弹簧力,因而如图66中所示,由特征线LlO标示的弹簧负载并不超过由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ll标示的吸引力,且弹簧负载可保持充分低于输入吸引特征曲线Lll的吸引力,因而,整个构造可较为紧凑。在上述实施例中,阐释了这样的情况,即在由带有永磁体80的电磁体包括的外部磁轭121中,连接左端板部和右端板部121a和121b的连接板部121c包括平板部121d和倾斜板部121e ;但其它的构造是可能的,且可使用任意构造的外部磁轭,且此外,任意构造的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也可用作本身带有永磁体的电磁体。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阐释了这样的情况,即驱动杆119被压配到可动触点支承体137的连接部142并由其保持;但其它构造是可以的,且可省去连接部142的杆按压部 146,而配合部形成于驱动杆119的右端面内,以使至少永磁体124的吸引力经连接部142 和驱动杆119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137,且驱动杆119与连接部142无间隙地接触并由其保持。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阐释了这样的情况,即可动触点部135具有两个开触点和两个闭触点,但其它构造是可以的,且可使用三相四线、R相、S相、T相和N相触点构造或另一任意触点构造。(将电磁接触装置安装到导轨上的结构)参见图69到图73,阐释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电磁接触装置Ia安装到导轨上的结构, 该导轨安装于配线板或其它板内。当将电磁接触装置Ib安装到导轨上时使用相同的构造, 因此略去解释。在图69中,符号75是安装在配线板或其它板内的导轨,配合电磁接触装置Ia的成对的上配合缘和下配合缘75a、7 平行延伸。如图70中所示,第一配合部76a、76b、第二配合部76c、76d、金属丝弹簧77和弹簧保持部78设置在电磁接触装置Ia的下壳体6a的底面6al上。即,第一配合部76a、76b形成于底面6al的上部内的左右两端上,而第二配合部 76c、76d形成于底面6al的下部的左右两端上。第一配合部76a、76b设有间隙地与导轨75 的上配合缘7 配合,且指向底面6al的下端形成钩状。第二配合部76c、76d设有间隙地与导轨75的下配合缘7 配合,且指向底面6al的上端形成钩状。通过将金属丝直径为0. 5到1. 5毫米的弹性金属丝弯曲成山形而获得金属丝弹簧 77。如图70中所示,该金属丝弹簧77包括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其沿长度方向直线延伸到中心部分,同时以相同角度向上倾斜,以及闭锁部77c,该闭锁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处连接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并弯曲成半圆弧形。此外,该金属丝弹簧77的两端,即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的端部77al、77bl定位到第一配合部76a、76b的内侧,且即使当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弹性变形以使上升的倾斜变得更平缓时,端部77al、77bl 也不与第一配合部76a、76b接触。弹簧保持部78包括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金属丝弹簧保持凸台78c 和金属丝弹簧防侧移部78d。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以屋檐形状从第一配合部76a、76b之间的上端壁部朝底面6al的下端突出地形成;邻近金属丝弹簧77的闭锁部77c的成对的按压弹簧部 77a、77b被夹持并保持在该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的间隙中。此外,金属丝保持凸台78c从底部6al、在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之间一位置形成并从外侧配合金属丝弹簧77的闭锁部77c。金属丝弹簧防侧移部78d是这样的构件,即沿垂直于底面6al的方向从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之间的上端壁部以脊的形式突出,并与由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夹持的金属丝弹簧77的闭锁部77c的内侧邻接。在本实施例中的金属丝弹簧77如下安装在弹簧保持部78中。如图70中所示,当金属丝弹簧77沿箭头方向朝弹簧保持部78滑动时,闭锁部77c 卡到金属丝弹簧保持凸台78c上,且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夹持并保持邻近闭锁部77c的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并且,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以稍微弓起的状态沿第一配合部76a、76b之间的底面6al设置,且完成了安装金属丝弹簧77的任务。在此,金属丝弹簧保持凸台78c从外侧与金属丝弹簧77的闭锁部77c配合,因而, 可靠地防止金属丝弹簧77从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持部78a、78b脱落。此外,即使当外力沿长度方向作用于金属丝弹簧77,金属丝弹簧防侧移部78d与金属丝弹簧77的闭锁部77c的内侧邻接,因而,沿金属丝弹簧77的长度方向的运动被抑制。接下来,参见图71到图73阐释将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装置Ia安装到导轨2上的步骤。首先,如图71中所示,第一配合部76、76b悬挂在导轨75的上配合缘75a上,且通过将向下的负载施加到电磁接触装置la,与上配合缘7 邻接的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 77b的向上的倾斜(山形倾斜角)呈平缓状,而金属丝弹簧77弹性变形。随后,第三配合突出部76c、76d被按压到导轨75的下配合缘7 上。接下来,解除施加到电磁接触装置Ia上的向下负载。借助于此,如图72中所示, 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开始与弹簧的推动力一起作用于导轨75的上配合缘75a,并且通过电磁接触装置Ia的平缓的向上运动,导轨75的下配合缘7 如箭头所指示地进入第二配合部76c、76d。并且,如图73中所示,电磁接触装置Ia的第一配合部76a、76b与导轨75的上配合缘7 匹配,第二配合部76c、76d与导轨75的下配合缘7 匹配,金属丝弹簧77的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以弹簧推动力作用于导轨75的上配合缘75a,且在第二配合部76c、 76d按压导轨75的下配合缘75b的端面的状态下,电磁接触装置Ia被安装到导轨75上。此外,当从导轨75中卸下电磁接触装置Ia时,无需工具,在将向下的负载施加到电磁接触装置Ia后,从而引起金属丝弹簧77的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的弹性变形,因而,向上的倾斜变得平缓,且使电磁接触装置Ia向下运动,通过释放导轨75的下配合缘75b 与第二配合部76c、76d的配合,且然后释放导轨75的上配合缘75a与第一配合部76a、76b 的配合,电磁接触装置Ia可从导轨75中卸下。借助于本实施例,弯曲成山形的金属丝弹簧77设置在下壳体6a的底面6al上,并且仅通过使金属丝弹簧77弹性变形来与第一配合部76a、76b以及第二配合部76c、76d配合或相对其脱开,电磁接触装置Ia可安装到导轨75上并从其导轨卸下。因此,电磁接触装置Ia可以使用较小数目的部件和较少次数的组装步骤来安装,且可无须工具地从导轨75 卸下。此外,邻近闭锁部77c的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被成对的金属丝弹簧夹部 78a、78b夹住,因而,金属丝弹簧77可容易地弹性变形成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的上升倾斜变得平缓的形状。此外,即使当外力沿金属丝弹簧77的长度方向作用时,金属丝弹簧防侧移部78d 与金属丝弹簧77的闭锁部77c的内部邻接,因而,沿金属丝弹簧77的长度方向的运动被可靠地抑制。并且,金属丝弹簧77的两端(端部77al、77bl)定位在第一配合部76a、76b的内侧上,且即使当成对的按压弹簧部77a、77b弹性变形成向上的倾斜变得平缓时,端部77al、 77bl也不与第一配合部76a、76b接触,因而,当金属丝弹簧77变形时确保足够的空间。工业应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磁接触装置对于根据各种用户要求选择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以及对于通过简单手段选择和安装一个或多个这些类型的辅助单元来说是有用的。附图标记的说明la, Ib电磁接触装置2可逆单元加单元主体2b第一邻接表面2c第一钩部2d第二钩部加第三钩部2f第四钩部2g,2h 可逆柱2gl,2hl指示件配合部2g2, 2h2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2i单元窗2 j第二邻接表面2k单元窗2m 颈部2n,2o,2p, 2q,2r, 2s 第六到第i^一连接孔3a,3b电涌吸收单元3al,!3bl 单元主体
3a2,3a3,3 ,3b3 电涌接线端3a4,3a5,3b4,3lD5 钩部3a6,3b6 凹陷部4a,4b辅助触点单元6主体外壳6a下壳体6b上壳体6c灭弧盖6c 1杆支承部6c2指示窗7触点部7a可动触点支承体7al操作指示件7b返回弹簧7c可动触点7d触点弹簧7c可动触点8电磁体线圈8b线圈架8c固定芯8d可动芯9驱动杆9c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10接线端部11线圈接线端部12第一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14第三连接孔15第四连通孔16第五连接孔17电涌接线端插入路径17a, 17b 侧壁18电涌接线端19主体外壳19a, 19b 单元窗20a,20b,20c 钩部21使钩运动的杆22可动触点支承体
22a指示件配合部22b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25辅助电路接线端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外壳设置有壳体侧安装部,在所述壳体侧安装部上能够同时安装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辅助单元,以及所述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辅助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侧安装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接触装置具有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内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通过激励线圈使所述可动接触件支承体运动的电磁体以及操作指示件,所述操作指示件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支承体一体形成并从设置在安装有所述辅助单元的所述主体外壳的侧面上的指示窗暴露于外部,以及作为所述辅助单元的吸收由所述电磁体产生的电涌电压的电涌吸收单元和设置有辅助电路接线端的辅助触点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一个电磁接触装置的所述壳体侧安装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点单元设置在单元壳体内,以与所述电磁接触装置的所述操作指示件连接,并具有从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内的所述指示窗暴露于外部的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接触装置具有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内的可动接触件支承体、通过激励线圈使所述可动接触件支承体运动的电磁体以及操作指示件,所述操作指示件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支承体一体形成并从设置在安装有所述辅助单元的所述主体外壳的侧面上的指示窗暴露于外部,以及两个电磁接触装置相邻布置,且所述两个电磁接触装置通过将可逆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到这些电磁接触装置的壳体侧安装部上来连接,所述可逆单元用作所述辅助单元并禁止所述两个电磁接触装置的同时输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两个辅助触点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可逆单元内的单元间安装部上,所述辅助触点单元用作所述辅助单元并设置有辅助电路接线端,以及一个或两个电涌吸收单元的单元侧安装部可拆除地安装在所述电磁接触装置的壳体侧安装部上,所述电涌吸收单元用作所述辅助单元并吸收由所述电磁体产生的电涌电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单元在所述单元壳体内设置有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以与所述电磁接触装置的所述操作指示件连接,并从设置于所述单元壳体内的所述指示窗暴露到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点单元在所述单元壳体内设置有辅助触点单元操作指示件,以与所述可逆单元的所述可逆单元操作指示件连接,并从设置于所述单元壳体内的所述指示窗暴露到外部。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吸收单元可拆除地安装在横跨所述可逆单元的所述电磁接触装置上。
全文摘要
两个电磁接触器(1a,1b)彼此相邻布置,且可逆单元(2)附连于这些电磁接触器以可拆下。两个辅助触点单元(4a,4b)附连于可逆单元以可拆下,且两个电涌吸收单元(3a,3b)附连于电磁接触装置以可拆下。
文档编号H01H51/20GK102365699SQ20108001587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中康弘, 大上聪克, 大久保幸治, 高谷幸悦 申请人: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