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文档序号:699169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例如等离子显示器装置、液晶显示器装置、有机EL (Electro-Luminescence :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面板上压接部件的部件压接装置及部件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将部件隔着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CF :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压接到显示器面板上时,使用将部件朝向显示器面板按压的压接工具。在压接时,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配置保护片。该保护片防止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的一部分附着到压接エ具上。这样的保护片在毎次通过压接工具将部件向显示器面板压接时都会附着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的一部分而受到污染,因此必须适当地更换成未被污染的新的保护片。 例如,在专利文献I及2中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的情况下,保护片卷绕在供给卷轴上。从供给卷轴放出的保护片最终卷取在卷取卷轴上。两个卷轴之间的保护片的部分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当将部件向显示器面板的压接执行规定次数时,工具保护片从供给卷轴侧向卷取卷轴侧输送规定量,从而未被污染的部分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文献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将多种保护片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1655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第3279853号公报发明的概要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近年来,由于显示器面板的大型化使得压接在一个显示器面板上的部件的个数增加。对应于此,部件压接装置的压接工具的个数也増加。在压接工具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两种通过保护片保护多个压接工具的方法。作为第一方法可以考虑通过ー个保护片执行多个压接工具的保护。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ー个保护片中,位于多个压接工具间的保护片的区域无法有效地用于压接工具的保护。作为第二方法可以考虑对多个压接工具分别使用ー个保护片。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方法相比,各保护片分别有效地用于保护各压接工具。然而,对于各压接工具需要供给卷轴、卷取卷轴等用于输送保护片的构件及机构。此外,在将部件压接装置构成为能够应对安装在显示器面板上的部件数的变更及/或显示器面板上的部件压接部位的变更的情况下,必须构成为能够变更供给卷轴、卷取卷轴等的位置即保护片的输送路径。其结果是,保护片的输送机构变得复杂化,保护片向输送机构的安装变得困难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有效使用保护压接工具的保护片并且能够变更保护片的输送路径位置,进而使保护片向输送路径的安装变得容易。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下述方式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ー种部件压接装置,具备隔着片材将载置于面板上的部件压接到该面板上的压接工具,在所述部件压接装置中,压接工具构成为能够沿与压接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有片材输送単元,该片材输送单元具备供给卷轴,其向与压接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供给片材,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路径构件,其形成从供给卷轴沿第二方向延伸而到达压接工具的片材的路径,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输送棍,其沿第二方向输送片材,输送辊可装拆地安装在片材输送単元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压接工具为多个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片材输送単元具有与压接工具相同个数的供给卷轴及路径构件,输送棍构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同时将多个片材沿第二方向输送。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路径构件具有在片材的一个面支承该片材的两个辊,输送辊配置成在安装在片材输送单元上时以与片材的另ー个面接触的状态下在路径构件的两个辊之间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该部件压接装置具有片材驱动单元,包括共用输送辊和防止片材向共用输送辊卷入的卷入防止构件,并且该片材驱动单元可装拆地安装在片材输送単元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路径构件具有能够对片材朝向输送辊施カ且能够从输送辊离开的夹压辊。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具有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对从供给卷轴移动的片材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定位及引导。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其具有接触构件,其能够接触片材;摆动杆,其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轴为中心而进行摆动,并以自由端支承接触构件,并且通过摆动而经由接触构件使片材接近部件。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一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装置,其中, 按照每个片材的种类配置有片材输送単元,所述片材输送单元能够将至少I种多个片材以沿压接方向层叠的状态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有片材回收箱,该片材回收箱具备能够分别将通过了压接エ具与部件之间的至少I种多个片材收容的至少ー个收容空间,且被片材输送単元支承成能够转动,片材回收箱构成为能够通过转动而将收容在各收容空间中的片材同时废弃。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ー种部件压接方法,通过压接工具隔着片材而将载置在面板上的部件压接到该面板上,在所述部件压接方法中,以部件存在于压接工具的压接方向上的方式将压接工具在与压接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的位置上对位,将供给卷轴对位成能够向与压接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供给片材且压接工具与第一方向位置成为同一位置, 通过输送辊朝向压接工具沿第二方向输送供给卷轴的片材,输送辊构成为可相对于支承输送辊的支承构件进行装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ー种以第九方案为基础的部件压接方法,其中,压接工具为多个且沿第一方向排列,供给卷轴与压接工具为相同个数,输送棍构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将多个片材同时地沿第二方向输送。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相对于ー个压接工具使用ー个片材,因此片材能够有效地用于保护压接工具。因此,即使压接工具为多个,也能够对各压接工具使用ー个片材,能够有效地用于保护各个片材所对应的压接工具。此外,仅通过变更压接工具、供给卷轴及路径构件的第一方向位置,就能够与载置在面板上的部件的第一方向位置的变更对应地变更片材的输送路径。进而,由于能够输送片材的输送辊相对于片材输送单元可装拆,因此与输送辊无法进行装拆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供给卷轴的片材安装到路径构件及输送辊上。


本发明的所述方案和特征根据与附图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的以下描述而得以明确。在所述附图中,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侧剖视图(图I的箭头A向视),图3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摆动杆的侧剖视图(图I的箭头A向视),图4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片材驱动单元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片材驱动单元为安装状态时的齿轮的情况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片材驱动单元被安装前的情况的局部侧剖视图(图I的箭头A向视),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回收箱的局部侧剖视图(图I的箭头A向视),图8是本发明的另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侧剖视图(图I的箭头A向视),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部件压接装置的回收箱的局部侧剖视图(图I的箭头A向视)。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执行部件压接的部件压接装 置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图I中附图标记10所示的部件压接装置的示意性侧剖视图。如图I及图2所示,该部件压接装置10构成为如下方式,在等离子显示器装置、液晶显示器装置等显示器面板(以下,称为“面板”)W的侧缘部,将多个部件Pa、Pb以在面板W的侧缘部的长度方向上(图中所示的X轴方向即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一方向)并列的状态隔着各向异性导电薄膜F压接在面板W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I中示出了两个部件Pa、Pb,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两个。本发明是将至少ー个部件压接到显示器面板上的装置。如图2所示,部件压接装置10具有在将部件Pa、Pb隔着保护片Sa、Sb向面板W压接的方向即压接方向上可升降的(在与X轴方向正交的Z轴方向上可移动的)多个压接工具12a、12b ;由其中央部支承面板W的工作台14 ;配置在压接工具12a、12b的下方而支承面板W的侧缘部的可升降的背承台16 ;配置在压接工具12a、12b与面板W之间而收容保护压接工具12a、12b的带状的保护片Sa、Sb的保护片盒18。多个压接工具12a、12b是按压对应的部件Pa、Pb而使其与面板W压接的构件,其构成为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地沿与压接方向即Z轴方向正交的X轴方向移动。由此,在多个部件Pa、Pb的X轴方向的压接位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例如在面板W的规格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多个压接工具12a、12b可朝向面板W按压部件Pa、Pb。工作台14是以其中央部对面板W进行支承的工作台。需要说明的是,在向面板W的多个侧缘部分别压接部件时,工作台14构成为绕Z轴中心旋转的旋转工作台。背承台16配置在多个压接工具12a、12b的下方且构成为可升降。背承台16通过上升而遍及Y轴方向整体地与面板W的侧缘部的背侧接触,从而支承侧缘部。保护片盒18是收容配置在压接工具12a与部件Pa之间的保护片Sa和配置在压接工具12b与部件Pb之间的保护片Sb的盒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可相对于部件压接装置10装拆。关于保护片盒18的详细结构将进行后述。以下简单地说明通过该部件压接装置10将部件Pa、Pb向面板W压接的压接顺序。首先,在面板W的侧缘部的规定的部件压接部位分别隔着各向异性导电薄膜F载置多个部件Pa、Pb。接下来,将载置有多个部件Pa、Pb的面板W载置在工作台14上,从而使对应的部件Pa、Pb位于部件压接装置10的压接工具12a、12b的下方。接下来,背承台16上升且/或载置有面板W的工作台14下降,从而背承台16从下方支承面板W的侧缘部(參照图2)。然后,压接工具12a下降而隔着保护片Sa将部件Pa向面板W按压。与此同时,压接工具12b下降而隔着保护片Sb将部件Pb向面板W按压。由此,部件Pa、Pb与面板W压接。在进行该压接动作时,压接工具12a通过保护片Sa得到保护,压接工具12b通过保护片Sb得到保护。以下开始说明保护片盒18的详细结构。保护片盒18是输送保护片的単元,其具有供给保护片Sa、Sb的供给卷轴20a、20b ;回收在压接时用于保护压接工具12a、12b的保护片Sa、Sb的回收箱22。此外,保护片盒18构成为从供给卷轴20a、20b朝向回收箱22地输送保护片Sa、Sb。具体而言,如图I及图2所示,保护片盒18将片材Sa、Sb以其在X轴方向上并列的状态沿Y轴方向(与X轴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二方向)输送。为此,保护片盒18将多个供给卷轴20a、20b保持成能够旋转,并且作为形成多个片材Sa、Sb的路径的路径构件而具有多个辊24 40。辊24a、28a为保护片Sa用的引导辊,其与保护片Sa的背侧(与压接工具12a接触的ー侧)相接触。 辊24b、28b为保护片Sb用的引导辊,其与保护片Sb的背侧(与压接工具12b接触的ー侧)相接触。辊26a是对保护片Sa赋予张力的张紧辊,其配置在保护片Sa的路径上的两个引导辊24a、28a之间。此外,张紧辊26a与保护片Sa的表侧(与部件Pa接触的ー侧)接触,且由弹簧(未图示)等施カ而将保护片Sa抬起。辊26b是对保护片Sb赋予张力的张紧辊,其配置在保护片Sb的路径上的两个引导辊24b、28b之间。此外,张紧辊26b与保护片Sb的表侧(与部件Pb接触的ー侧)接触,且由弹簧(未图示)等施カ而将保护片Sb抬起。如图I所示,辊30、32是对保护片Sa、Sb共同使用的引导辊,其与保护片Sa、Sb的背侧相接触。此外,如图2所示,辊30、32各自的两端被ー对摆动杆42支承。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摆动杆42的详细结构将进行后述。如图I所示,辊34是对保护片Sa、Sb共同使用的引导辊,其与保护片Sa、Sb的背侧相接触。此外,辊34的两端通过构成保护片盒18的壳体的ー对侧壁构件44支承。辊36是对保护片Sa、Sb共同使用的引导辊,其与保护片Sa、Sb的表侧相接触。此夕卜,辊36的两端被ー对侧壁构件44支承。共用输送辊38是在其自身上卷绕有多个保护片Sa、Sb (例如,保护片Sa、Sb与共用输送辊38接触的角度即卷绕角Θ为180 270度,该卷绕角越大,越能够稳定地输送保护片Sa、Sb)且将卷绕的保护片Sa、Sb同时沿Y轴方向输送的共用的输送辊,因此,其沿X轴方向延伸而与保护片Sa、Sb的两方的背侧相接触。此外,共用输送辊38通过例如电动机、工作缸等驱动源驱动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共用输送辊38的详细结构将进行后述。夹压辊40a是将保护片Sa向共用输送辊38压抵的夹压辊,其与保护片Sa的表侧相接触。此外,夹压辊40b是将保护片Sb向共用输送辊38压抵的夹压辊,其与保护片Sb的表侧相接触。所述夹压辊40a、40b构成为分别独立,且能够对对应的保护片朝向共用输送辊38施力,另外还能够从共用输送辊38离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述夹压辊40a、40b的详细结构将进行后述。如图2所示,供给卷轴20a、引导辊24a、28a及张紧辊26a构成卷轴单元50a。具体而言,卷轴单元50a具有ー对侧壁构件52a。ー对侧壁构件52a为板状的构件,在它们之间可旋转地支承有供给卷轴20a、引导辊24a、28a及张紧辊26a各自的两端。供给卷轴20a可装拆地被ー对侧壁构件52a支承成可进行更换。张紧辊26a被ー对侧壁构件52a支承成可沿Z轴方向移动。同样,供给卷轴20b、引导辊24b、28b及张紧辊26b构成卷轴单元50b。具体而言,卷轴单元50b具有ー对侧壁构件52b。ー对侧壁构件52b为板状的构件,在它们之间可旋转地支承有供给卷轴20b、引导辊24b、28b及张紧辊26b各自的两端。供给卷轴20b可装拆地被ー对侧壁构件52b支承为可进行更换。张紧辊26b被ー对侧壁构件52b支承为可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的卷轴单元50a、50b被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支承成可沿X轴方向 移动。具体而言,卷轴单元50a、50b沿X轴方向延伸,且两端油支承于ー对侧壁构件44上的多个引导杆54支承。多个引导杆54贯通卷轴单元50a、50b的ー对侧壁构件52a、52b,对该ー对侧壁构件52a、52b进行引导以使其可沿X轴方向滑动。根据这样的卷轴单元50a、50b,能够变更保护片Sa、Sb的X轴方向位置。其结果是,在多个部件Pa、Pb的X轴方向的压接位置变更了的情况下,例如在面板W的规格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可将保护片Sa、Sb分别配置在对应的部件Pa、Pb的上方。如图3所示,ー对摆动杆42在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上被支承为能够以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共用的支承轴43为中心沿该侧壁构件44的内侧面呈悬臂状地摆动。此外,ー对摆动杆42以离开支承轴43的自由端支承两个引导辊30、32。进而,ー对摆动杆42通过弹簧56对两个引导辊30、32向远离部件Pa、Pb的方向施力。使ー对摆动杆42摆动的工作缸58设置在部件压接装置10上。具体而言,工作缸58设置在下述位置,即,在保护片盒18为配置在部件压接装置10上的状态时,其活塞杆60能够按压摆动杆42的部件压接装置10内的位置。工作缸58的活塞杆60通过前进而将比支承两个引导辊30、32的摆动杆42的部分接近摆动中心的支承轴43的摆动杆42的部分向下方按压。根据这样的ー对摆动杆42,仅通过ー对工作缸58的活塞杆60以短行程来按压ー对摆动杆42,就能够使两个引导辊30、32进行大范围的移动。由此,能够使两个引导辊30、32接触保护片Sa、Sb,通过引导辊30、32使保护片Sa、Sb接近面板W的侧缘部上的部件Pa、Pb侦彳。此外,在将保护片盒18从部件压接装置10取出时,能够使两个引导辊30、32 (架设在其上的片材Sa、Sb)大幅度地远离部件。如图2及图4所示,共用输送辊38组装在片材驱动单元62中。片材驱动单元62具有共用输送辊38、齿轮64、单元框架66及卷入防止构件68,并且该片材驱动单元62构成为能够可装拆地安装在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上。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片材驱动単元62 (共用输送辊38)构成为相对于保护片盒18可装拆的理由将进行后述。齿轮64分别固定在共用输送辊38的轴70的两端或固定在一端。此外,当片材驱动单元62安装在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上时,如从外侧观察保护片Sb侧的侧壁构件44时得到的图5所示,齿轮64配置在该侧壁构件44的外側。此外,齿轮64可装拆地与设置在部件压接装置10上的驱动齿轮65啮合,该驱动齿轮65与例如电动机或工作缸棘爪机构等驱动源(未图示)直接或间接连结。通过该驱动齿轮65使齿轮64旋转,从而共用输送辊38旋转,并同时输送由各夹压辊40a、40b和共用输送辊38夹持的多个保护片Sa、Sb。需要说明的是,该驱动齿轮65虽然设置在部件压接装置10侧或保护片盒18侧的任一方上均可,但从保护片盒18的轻量化的观点考虑,驱动齿轮65优选设置在部件压接装置10侦れ单元框架66将共用输送辊38与齿轮64之间的轴70的部分支承为可旋转。此夕卜,单元框架66 —体地具备卡合部74,该卡合部74与图I所示的形成在保护片盒18的一对侧壁构件44上的槽状的狭槽72卡合。如图6所示,该卡合部74将从共用输送辊38的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形成为多边形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为正八边形)。此外,卡合部74的X轴方向的厚度形成为比支承卡合部74的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的厚度稍大。进而,该卡合部74形成为比齿轮64的径向的尺寸小的尺寸。 通过这样的卡合部74与槽状的狭槽72卡合,从而支承共用输送辊38的单元框架66 (即片材驱动单元62)以稳定的姿态安装在保护片盒18 (—对侧壁构件44)上。具体而言,通过卡合部74与狭槽72卡合,从而共用输送棍38被定位。此外,通过位于ー对侧壁构件44的外侧的齿轮64,处于卡合部74与狭槽72卡合的状态下的单元框架66的X轴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卡合部74为多边形形状,因此如图6所示,片材驱动单元62能够以卡合部74的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两边被支承的状态这种稳定的姿态载置在狭槽72以外的保护片盒18的侧壁构件44的部分上。在片材驱动单元62安装在保护片盒18上时,卡合部74以其多边形形状的至少两边或三边被狭槽72支承的状态与狭槽72卡合,并且如图2所示,共用输送辊38配置在引导辊36与夹压辊40a、40b之间。換言之,狭槽72以能够成为上述结构的方式形成在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上。此外,单元框架66具备卷入防止构件68。如图4所示,该卷入防止构件68是沿着共用输送辊38的外周面在该共用输送辊38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构件。共用输送辊38与卷入防止构件68之间的距离设定为防止保护片Sa、Sb卷入的间隙(例如,O. 2 Imm)。通过參照图2具体说明可知,该卷入防止构件68是能够对从共用输送辊38与夹压辊40a、40b之间放出的保护片Sa、Sb向回收箱22侧而不向回收箱22相反侧进行引导的构件。如图2所示,夹压辊40a组装在夹压辊单元80a中。夹压辊单元80a具有一对侧壁构件82a。ー对侧壁构件82a为板状的构件,在它们之间支承有夹压辊40a。严格来说,存在以自由端支承夹压辊40a的两端的一对臂体84a,一对臂体84a各自的自由端相反端由ー对侧壁构件82a支承成可摆动。此外,一对臂体84a构成为能够将摆动方向切换成共用输送辊38侧或回收箱22侧,并通过被弹簧(未图示)施力而向某一方的摆动方向摆动。在将摆动方向切换成共用输送棍38侧时,一对臂体84a向共用输送棍38侧摆动,夹压棍40a将保护片Sa向共用输送棍38压抵。于是,夹压棍40a和共用输送棍38夹持保护片Sa。另ー方面,在将摆动方向切換成回收箱22侧时,一对臂体84a向回收箱22侧摆动且夹压辊40a从共用输送辊38离开。同样,夹压辊40b组装在夹压辊单元80b中。夹压辊单元80b具有ー对侧壁构件82b。ー对侧壁构件82b为板状的构件,在它们之间支承有夹压辊40b。严格来说,以自由端支承夹压辊40b的两端的一对臂体84b各自的自由端相反端由ー对侧壁构件82b支承成可摆动。此外,一对臂体84a构成为能够将摆动方向切換成共用输送辊38侧或回收箱22侧,并且通过被弹簧(未图示)施力而向某一方的摆动方向摆动。在将摆动方向切換成共用输送辊38侧时,一对臂体84b向共用输送辊38侧摆动,且夹压辊40b将保护片Sb向共用输送棍38压抵。于是,夹压棍40b和共用输送棍38夹持保护片Sb。另ー方面,在将摆动方向切換成回收箱22侧时,一对臂体84b向回收箱22侧摆动且夹压辊40b从共用输送辊38离开。
所述的夹压辊单元80a、80b被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支承为可沿X轴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夹压辊单元80a、80b通过沿X轴方向且两端由ー对侧壁构件44支承的多个引导杆86支承。多个引导杆86贯通夹压辊单元80a、80b的ー对侧壁构件82a、82b,将该ー对侧壁构件82a、82b弓I导成可沿X轴方向移动。根据这样的夹压辊单元80a、80b,能够变更夹压辊40a、40b的X轴方向位置。其结果是,在卷轴单元50a、50b的X轴方向位置变更了的情况下,即在保护片Sa、Sb的X轴方向位置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夹压辊40a、40b能够分别与保护片Sa、Sb的X轴方向位置对应地将保护片Sa、Sb向共用输送辊38压抵。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对不将使多个保护片Sa、Sb向共用输送辊38压抵的夹压辊形成为共用的夹压辊而是设置成与保护片Sa、Sb分别对应的夹压辊40a、40b的理由进行说明。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多个保护片的部件压接装置中,多个保护片中各自产生的松弛度(松弛量)不同。在调整松弛度时,使对应于要调整松弛度的保护片的夹压辊从共用输送辊离开,然后,进行对保护片向回收箱侧拉伸的作业或使保护片返回供给卷轴侧的作业。并且,使完成松弛度调整后的保护片由夹压辊和共用输送辊夹持。由此,结束保护片的松弛度的调整。在夹压辊为共用的夹压辊时,难以在维持共用的夹压辊从共用输送辊离开的状态的同时拉伸各个保护片或使各个保护片返回而调整多个保护片各自的松弛度。其理由在于,在所有多个保护片的松弛度的调整完成之前,难以通过共用的夹压辊和共用输送辊夹持保护片。此外,理由还在于,在夹压辊为共用的夹压辊时,可能在共用的夹压辊与共用输送辊之间因辊自身的松弛而产生间隙,由此导致在该两个辊对多个保护片的夹持产生偏差,从而难以适当地对保护片的松弛量进行维持及适当地进行片材输送动作。作为对策,夹压辊形成为非共用,而是与各保护片分别对应地独立设自。由此,能够对多个保护片ー个一个地进行其松弛度的调整。如图7所示,回收箱22为回收多个保护片Sa、Sb的共用的箱体,其被保护片盒18 ( ー对侧壁构件44)支承为可转动。回收箱22具有收容多个保护片Sa、Sb的主体90 ;主体90的盖92 ;可与形成在ー对侧壁构件44上的圆柱形状的支承部94沿Y轴方向滑动且可转动地卡合的卡合部96。回收箱22的主体90具备与共用输送辊38对置且供输送到共用输送辊38的多个保护片Sa、Sb通过的开ロ 98。此外,主体90具备在其开ロ 98的上方与盖92连结的铰链100。盖92在上部具备把手102。卡合部96形成在主体90的开ロ 98相反侧的下部。
根据这样的回收箱22,当将把手102向Y轴方向的跟前侧(图示左侧)拉引时,回收箱22以保护片盒18的支承部94为中心地转动,从而盖92从主体90离开(參照图7 (B))。由此,多个保护片Sa、Sb从主体90向下向下投到例如废弃箱或再利用箱(未图示)中。即,能够无需与手接触而简单地将回收到回收箱22中的保护片Sa、Sb废弃。需要说明的是,回收箱22的主体90也可以具备沿X轴方向并列的两个收容空间,从而独立地分别收容沿X轴方向并列的保护片Sa、Sb。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独立地分别收容多个保护片,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多个保护片在不发生缠绕的状态下回收,从而再利用等回收作业变得容易。然而,由于需要设置划分成两个收容空间的壁,因此回收箱22可收容的保护片的量变少且其结构复杂化。接下来,对与保护片盒18关联的动作及作业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当载置(临时压接)有多个部件Pa、Pb的面板W载置在工作台14上时,图3所示的ー对工作缸58的活塞杆60前进而将ー对摆动杆42向下方按压,引导辊30、32下降。由此,保护片Sa接近部件Pa且保护片Sb接近部件Pb。压接工具12a、12b隔着保护片Sa、Sb将部件Pa、Pb向面板W压接(实际压接),且在该压接后向上方退避。接下来,工作缸58的活塞杆60后退,摆动杆42通过弹簧56而向上方摆动。由此,引导辊30、32上升,保护片Sa、Sb从部件Pa、Pb离开。然后,将压接有多个部件Pa、Pb的面板W从工作台14取出。在进行了一次或多次多个部件Pa、Pb向面板W的压接、即位于压接工具12a、12b的下方的保护片Sa、Sb的部分污染到规定程度以上时,经由例如电动机等驱动源使共用输送辊38旋转规定量。由此,保护片Sa、Sb整体从供给卷轴20a、20b朝向回收箱22移动。于是,在压接工具12a、12b的下方配置未被污染的保护片Sa、Sb的部分。接下来,对保护片Sa、Sb向路径的安装作业进行说明。在保护片的安装作业中,首先,以使夹压辊40a、40b向回收箱22侧摆动的方式切换摆动方向,将片材驱动单元62从保护片盒18取出。接下来,更换配置在卷轴单元50a、50b中的空的供给卷轴20a、20b和充分卷绕有保护片Sa、Sb的供给卷轴20a、20b。并且,从供给卷轴20a放出保护片Sa,放出的保护片Sa依次架设到弓I导辊24a、张紧辊26a、弓I导辊28a、弓I导辊30、引导辊32、引导辊
34、引导辊36、夹压辊40a上。此外,同样地从供给卷轴20b放出保护片Sb,且放出的保护片Sb依次架设到引导辊24b、张紧辊26b、引导辊28b、引导辊30、引导辊32、引导辊34、引导辊36、夹压辊40b上。当完成多个保护片Sa、Sb向除共用输送辊38以外的多个辊的架设(參照图6)吋,将片材驱动单元62安装到保护片盒18中(參照图2)。此时,片材驱动单元62的共用输送辊38与保护片Sa、Sb接触且同时配置在引导辊36与夹压辊40a、40b之间。在片材驱动单元62向保护片盒18的安装完成时(在片材驱动单元62的卡合部74位于槽状的狭槽72的最里侧吋),如图2所示,夹压辊40a、40b以向共用输送辊38侧摆动的方式被切换其摆动方向。通过夹压辊40a、40b向将共用输送辊38向狭槽72的最里侧压入的方向施力。多个保护片Sa、Sb分别架设在共用输送辊38上,由共用输送辊38与各自的夹压辊40a、40b单独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共用输送辊38的位置的狭槽72的深度优选为能够较多地通过引导辊36与夹压辊40a、40b之间,从而增大共用输送辊38与保护片Sa、Sb的接触面积。由于共用输送辊38与保护片Sa、Sb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共用输送辊38能够可靠地对保护片Sa、Sb赋予大的驱动力。此外,由此,夹压辊40a、40b能够朝向狭槽72的底侧按压共用输送辊38。S卩,夹压辊40a、40b能够作为防止片材驱动单元62从保护片盒18脱落的限动件而发挥功能。
如此,仅通过将片材驱动单元62向保护片盒18安装这ー项作业,就能够将多个保护片Sa、Sb同时固定在各个路径上。与多个保护片Sa、Sb不通过共用输送辊38而是分别使用不同的输送辊向对应的压接工具12a、12b输送的情况相比,保护片的安装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得以缩短。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可对压接工具12a有效地使用保护片Sa,而且对压接工具12b也可有效地使用保护片Sb。此外,仅通过变更压接工具12a、12b、卷轴单元50a、50b及夹压辊单元80a、80b的X轴方向位置,就能够与载置在面板W上的多个部件Pa、Pb的X轴方向位置的变更对应地变更保护片Sa、Sb的输送路径。进而,由于输送保护片Sa、Sb的共用输送辊38相对于保护片盒18可装拆,因此与共用输送辊38不能装拆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将保护片Sa、Sb向其输送路径安装。进而,由于输送保护片Sa、Sb的输送辊并非独立而是使用共用的共用输送辊38,因此保护片Sa、Sb向路径的安装时间进一歩得以缩短。接下来,说明可适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部件压接装置10的、对多个保护片分别在其宽度方向(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X轴方向)定位从而正确地将其引导至对应的压接工具的下方的引导构件。通过该引导构件能够将多个保护片分别正确地输送到对应的压接工具的下方(对应的部件的上方)。例如,引导构件通过图2所示的卷轴单元50a(50b)的ー对侧壁构件52a(52b)这样的ー对板状构件构成。即,该引导构件通过沿X轴方向夹持保护片,从而对其在X轴方向上进行定位并实施引导。此外,引导构件构成为能够沿多个压接工具的并列方向(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X轴方向)移动。例如,引导构件通过贯通该引导构件的多个引导杆支承为能够沿多个压接工具的并列方向移动,从而使卷轴单元50a(50b)被两端支承在保护片盒18的ー对侧壁构件44上的多个引导杆54支承为可移动。由此,在多个压接工具的并列方向上的位置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引导构件能够将多个保护片分别引导至对应的压接工具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图2所示的卷轴单元50a (50b)的ー对侧壁构件52a (52b)作为引导构件。此外,例如,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部件压接装置10而言,在一个压接工具与对应的ー个部件之间配置的保护片为ー个(I种),但也能以多个(多种)保护片在压接方向上层叠的状态进行配置。也可以如专利文献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那样,在压接工具与对应的部件之间配置至少ー种以上的保护片。例如,除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片以外,还可以配置硅制的缓冲片材、特氟龙(注册商标)片材、聚酰亚胺片材等。在图8中示出能够将至少I种以上的保护片配置在压接工具与对应的部件之间的作为一例的部件压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至少I种”这一用语并非限定为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的全部多个保护片为不同种类。此外,也包括在压接工具与对应的部件之间配置ー个保护片的情況。对于图8所示的部件压接装置、严格来说为保护片盒218而言,其与图2所示的保护片盒18不同,构成为将多个不同种类S、S’的保护片以在压接工具的按压方向(Z轴方向)上层叠的状态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与图I所示的部件压接装置10同样,各种类的保护片使用与压接到面板上的部件的个数相同的个数(沿X轴方向排列同一种类的保护片至少ー个)。图8所示的构成要件标注有从附图标记减去200而得到的參照符号,其为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件功能相同的部件。因此,对于这样的构成要件省略说明。此外,在參照符号中带有“’”(单引号)的构成要件是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构成要件。如图8所示,保护片盒218构成为在种类S的保护片重叠于种类S’的保护片上的状态下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配置种类S、S’的保护片。
保护片盒218具有多个供给卷轴220、多个引导辊224、多个张紧辊226、多个引导辊228、引导辊234、引导辊236、片材驱动单元262及多个夹压辊240来作为种类S的保护片专用部件。此外,保护片盒218具有多个供给卷轴220’、多个引导辊224’、多个张紧辊226’、多个引导辊228’、引导辊236’、片材驱动单元262’及多个夹压辊240’来作为种类S’的保护片专用部件。引导辊230、232共同用于多个种类5、5’的保护片。即,共同用于所有的保护片。通过摆动杆242摆动,从而两个引导辊230、232是种类S、S’的保护片以重叠的状态接近部件。与同一的压接工具对应的供给卷轴220、220’、引导辊224、224’、张紧辊226、226’、引导辊228、228’构成卷轴单元250。卷轴单元250通过多个引导杆254支承为能够沿多个压接工具的并列方向(X轴方向)移动。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片材驱动单元262与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片材驱动单元262’为独立的単元,它们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排列而配置在保护片盒218中。換言之,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共用输送辊238和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共用输送辊238’未组装于一个单元中。这是因为,种类S的保护片和种类S’的保护片的输送方向长度不同且/或使用频率不同。即,种类S的保护片和种类S’的保护片用完的时刻不同,其结果是,对于种类S、S’而言各自安装新的保护片的时刻不同。与同一压接工具对应的夹压辊240、240’构成夹压辊单元280。夹压辊单元280通过引导杆286支承为能够沿多个压接工具的并列方向(X轴方向)移动。回收箱单元222构成为分别回收多个种类S、S’的保护片。如图9所示,回收箱单元222具有以与层叠配置在压接工具与对应的部件之间的多个种类S、S’的保护片对应的方式收容种类S的保护片的上侧主体290、收容种类S’的保护片的下侧主体290’、盖292、可滑动且可装拆地与形成在保护片盒218的ー对侧壁构件244上的圆柱形状的支承部294卡合的卡合部296。回收箱单元222的上侧主体290具备与共用输送辊238对置且供由共用输送辊238输送来的种类S的保护片通过的开ロ 298。此外,上侧主体290具备在其开ロ 298的上方与盖292连结的铰链300。下侧主体290’具备与共用输送辊238’对置且供由共用输送辊238’输送来的种类s’的保护片通过的开ロ 298’。此外,下侧主体290’具备在其开ロ 298’的上方与上侧主体290连结的铰链300’。上侧主体290作为下侧主体290’的盖发挥功能。盖292在上部具备把手302。卡合部296形成在下侧主体290’的开ロ 298’相反侧的下部。根据这样的回收箱单元222,在将把手302向Y轴方向的跟前侧(图示左側)拉引时,回收箱单元222向Y轴方向滑动,回收箱单元222以保护片盒218的支承部294为中心地转动,盖292从上侧主体290离开,上侧主体290从下侧主体290’离开(參照图9 (B))。由此,种类S的保护片从上侧主体290向下方下役,种类S’的保护片从下侧主体290’向下方下役。此时,只要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再利用箱(未图示)和种类S’的保护片用的再利 用箱(未图示)设置在回收箱单元222的下方,则能够无需用手接触地将回收的种类S、S’的保护片简单地分别废弃,然后可进行再利用。需要说明的是,在X轴方向上并列有多个压接工具的情况下,可以与上述的回收箱22的主体90同样,也使回收箱单元222的上侧主体290具备例如沿X轴方向并列的多个收容空间,从而独立地分别收容与各压接工具对应的种类S的多个保护片。同样,回收箱222的下侧主体290’也可以具备沿X轴方向并列的多个收容空间,从而独立地分别收容沿X轴方向并列的种类s’的多个保护片。如图8所示,根据将至少I种以上的多个保护片层叠配置在压接工具和对应的部件之间的部件压接装置的方案,种类S的保护片能够有效地用于保护对应的压接工具,且种类s’的保护片也能够有效地用于保护对应的压接工具。此外,仅通过变更卷轴单元250、夹压辊单元280的X轴方向位置,就能够与载置于面板W上的部件Pa、Pb的X轴方向位置的变更对应地变更保护片Sa、Sb的输送路径。而且,在面板W的侧缘部的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上并列有多个压接工具的情况下,由于对各压接工具输送种类S的保护片的共用输送辊238和输送种类S’的保护片的共用输送辊238’相对于保护片盒218可装拆,因此与共用输送辊238、238’无法装拆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种类S、S’的保护片分别安装到对应的输送路径上。进而,由于并非与在X轴方向上并列的多个种类S的保护片分别对应地独立设置输送辊,而是设置同时输送多个种类S的保护片的ー个共用输送辊238,因此,将多个种类S的保护片各自向对应的路径安装的时间进一歩得以缩短。此外,同样也是通过ー个共用输送辊238’使多个种类S’的保护片各自向对应的路径安装的时间进一歩得以缩短。本发明在參照附图的同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关联地得到了充分的记载,但对于熟知该技术的人员而言,可知晓各种变形或修正。对于这样的变形和修正,应当理解为只要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包含在本发明中。于2009年12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No. 2009-277679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作为整体被參照而引入到本说明书中。エ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不局限于多个部件的压接部位在面板的侧缘部沿该侧缘部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情況。本发明是使多个保护片在沿规定方向(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X轴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向正交于该规定方向的方向移动的结构,因此,只要是多个部件的压接部位的规定方向位置不同即可实施。此外,本发明在向面板压接的部件为ー个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实施。因此,在通过压接工具向面板压接至少ー个部件的领域、及/或在一个压接工具与通过该ー个压接工具向面板压接的部件之间配置一个保护片或将多个保护片以层叠状 态配置的领域中,本发明能够适当地得以利用。
权利要求
1.ー种部件压接装置,具备隔着片材将载置于面板上的部件压接到该面板上的压接エ具,所述部件压接装置的特征在干, 压接工具构成为能够沿与压接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有片材输送単元,该片材输送单元具备 供给卷轴,其向与压接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供给片材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路径构件,其形成从供给卷轴沿第二方向延伸而到达压接工具的片材的路径,且能够 沿第一方向移动; 输送親,其沿第二方向输送片材, 输送辊可装拆地安装在片材输送単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压接工具为多个且沿第一方向排列, 片材输送単元具有与压接工具相同个数的供给卷轴及路径构件, 输送棍构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同时输送多个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路径构件具有在片材的一个面支承该片材的两个辊, 输送辊配置成在安装于片材输送单元上时以与片材的另ー个面接触的状态在路径构件的两个辊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具有片材驱动单元,该片材驱动单元包括输送辊和防止片材向输送辊卷入的卷入防止构件,且该片材驱动単元可装拆地安装在片材输送単元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路径构件具有能够对片材朝向输送辊施カ且能够从输送辊离开的夹压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具有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对从供给卷轴移动的片材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定位及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具有 接触构件,其能够接触片材; 摆动杆,其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轴为中心而进行摆动,并以自由端支承接触构件,并且通过摆动而经由接触构件使片材接近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部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干, 按照每个片材的种类配置有片材输送単元,所述片材输送单元能够将至少I种多个片材以沿压接方向层叠的状态配置在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 所述部件压接装置具有片材回收箱,该片材回收箱具备能够分别将通过了压接工具与部件之间的至少I种多个片材收容的至少ー个收容空间,且被片材输送单元支承成能够转动, 片材回收箱构成为能够通过转动而将收容在各收容空间中的片材同时废弃。
9.ー种部件压接方法,通过压接工具隔着片材将载置在面板上的部件向该面板压接,在所述部件压接方法中, 以部件存在于压接工具的压接方向上的方式将压接工具在与压接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的位置上对位, 将供给卷轴对位成能够向与压接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供给片材且压接エ具与第一方向位置成为同一位置, 通过输送辊朝向压接工具沿第二方向输送供给卷轴的片材, 输送辊构成为可相对于支承输送辊的支承构件进行装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部件压接方法,其特征在干, 压接工具为多个且沿第一方向排列, 供给卷轴与压接工具为相同个数, 输送棍构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同时输送多个片材。
全文摘要
在具备隔着片材(Sa(Sb))将载置于面板(W)上的部件(Pa(Pb))压接到该面板上的压接工具(12a(12b))的部件压接装置(10)中,压接工具构成为能够沿与压接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X轴方向)移动。此外,具有片材输送单元(18),该片材输送单元(18)具备供给卷轴(20a(20b)),其沿与压接方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供给片材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路径构件,其形成从供给卷轴沿第二方向延伸而到达压接工具的片材路径,且可沿第一方向移动;输送辊(38),其沿第二方向输送片材。输送辊(38)可装拆地安装于片材输送单元上。
文档编号H01L21/60GK102648516SQ2010800552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门田昌三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