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814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脉冲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及电器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器中的电子元件及电器工作的时候通常会产生大量热能,导致温度上升,因此需要配置合适的散热器来降低电子元件及电器温度,以免温度过高对元件造成损害。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主动式散热方式和被动式散热方式来解决电子元件及电器的散热问题。 主动式散热方式是采用风扇产生气流来带走电子元件及电器的热量,这种方式会产生一定功耗,设备成本较高;被动式散热方式是在电子元件及电器表面贴合具有多重散热片的散热器,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经散热片散发,这种方式由于没有气流的作用,散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脉冲散热器,具有高的散热效率,而且不产生功耗,成本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脉冲散热器,包括底板和与之配合的散热板,所述底板中部设置有通孔,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连通通孔至底板外缘的气道,通孔与气道之间由宽度小于气道的气缝连通,所述气道宽度由里至外逐渐增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外边缘处设置有凸圈,该凸圈内形成容置散热板的凹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道靠近底板中部的一端两两交汇成一组,其交汇处与气缝连通。所述底板下部开有与所述气道外端部对应连通的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脉冲散热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散热器安装在电子元件及电器表面以后,散热板随着电子元件及电器升温,气道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择优从气道外端排出,外部冷空气从通孔补充进气道,由于连通通孔与气道的气缝较小,随气道的负压增大而补充空气量逐渐增大,形成脉冲式吸气,在散热过程中既不会产生功耗,使用成本较低,而且借助于气流散热,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并且可以随着电子元件的温度情况, 产生与之适应的散热工作频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脉冲散热器,包括底板1和与之配合的散热板2,所述底板1中部设置有通孔3,底板1上开设有若干连通通孔3至底板外缘的气道5,通孔3 与气道5之间由宽度小于气道的气缝6连通,所述气道5宽度由里至外逐渐增大。这种脉冲散热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散热器安装在电子元件及电器表面以后,散热板随着电子元件及电器升温,气道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择优从气道外端排出,外部冷空气从通孔补充进气道,由于连通通孔与气道的气缝较小,随气道的负压增大而补充空气量逐渐增大,形成脉冲式吸气,在散热过程中既不会产生功耗,使用成本较低,而且借助于气流散热,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并且可以随着电子元件及电器的温度情况,产生与之适应的散热工作频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外边缘处设置有凸圈7,该凸圈7内形成容置散热板2 的凹腔8,使产品的结构更紧凑,外表美观。所述气道5靠近底板中部的一端两两交汇成一组,其交汇处与气缝6连通,进一步增大内外气流通道的宽窄对比,增强其气流的脉冲效
^ ο此外,为了避免气道的输出方向被阻挡,所述底板1下部开有与所述气道5外端部对应连通的气孔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散热器,包括底板(1)和与之配合的散热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 中部设置有通孔(3),底板(1)上开设有若干连通通孔(3)至底板外缘的气道(5),通孔(3) 与气道(5)之间由宽度小于气道的气缝(6)连通,所述气道(5)宽度由里至外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外边缘处设置有凸圈 (7),该凸圈(7)内形成容置散热板(2)的凹腔(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5)靠近底板中部的一端两两交汇成一组,其交汇处与气缝(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部开有与所述气道 (5)外端部对应连通的气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散热器,包括底板和与之配合的散热板,底板中部设置有通孔,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连通通孔至底板外缘的气道,通孔与气道之间由宽度小于气道的气缝连通,气道宽度由里至外逐渐增大,将散热器安装在电子元件及电器表面以后,散热板随着电子元件及电器升温,气道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择优从气道外端排出,外部冷空气从通孔补充进气道,由于连通通孔与气道的气缝较小,随气道的负压增大而补充空气量逐渐增大,形成脉冲式吸气,在散热过程中既不会产生功耗,使用成本较低,借助于气流散热,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并且可以随着电子元件及电器的温度情况,产生与之适应的散热工作频率。
文档编号H01L23/467GK202127011SQ201120218508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蔡云飞, 蔡建川 申请人:蔡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