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814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了以距离图像传感器(3D-Image Sensor)为代表的图像传感器((XD或CMOS传感器)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提高受光元件的感光部的灵敏度,从而易于接收强度调制光的距离图像传感器用的半导体设备。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4-30931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对于发光源只不过公开了专利文献1的图2中的框图的程度,关于在现实中能够作为怎样的组装品而向市场提供,并没有进行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公开包括作为发光源的发光元件在内的具体方式, 从而能够提供一种组装品、即摄像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即,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平面状的基板,所述平面状的基板上以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而配置有发光元件;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接收从该发光元件发出并被被摄对象反射的反射光;聚光用透镜,所述聚光用透镜以朝向该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方式而聚光;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筐体,其箱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开口,并以使所述一个方向从所述箱状的内部空间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式,收纳所述基板;前面面板,其设置有供所述聚光用透镜露出于外部的孔,并以覆盖所述筐体的所述开口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所述筐体上。另外,优选为,所述发光元件为发出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的发光源,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能够接收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所述聚光用透镜能够使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透过,所述前面面板使用如下材质而形成,即,对于可见光线波段的波长的光降低了透过率,而对于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与可见光线波段的波长的光相比透过率较高的材质。另外,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除所述开口以外的面上, 形成有散热用的槽。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处,所述发光元件为多个,且被分开配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两旁侧上。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和端部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所述发光元件被集中配置在所述基板中的、配置有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位置以外的部分上。[0012]另外,优选为,在所述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电源电缆的导体的顶端相连接的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另外,优选为,在所述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与通信电缆相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所述通信电缆用于与外部的通信仪器进行通信。尤其优选为,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为,通过所施加的电压值来控制受光灵敏度的距离图像传感器式的受光元件。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由于发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均以从箱状的筐体的开口朝向外部空间的方式而配置,因此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在被摄对象上反射, 并由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接收。以此种方式,通过明示包括发光源在内的具体方式,从而能够提供组装品、即摄像装置。此时,前面面板上设置有供聚光用透镜露出于外部的孔,并以覆盖筐体的开口的方式而被安装在筐体上。因此,由于隐藏了发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且使聚光用透镜露出,因此能够获得使空间中浮游的灰尘不会进入到筐体的内部空间的防尘效果。并且,由于能够使用红外线波段的发光源以作为发光元件,因此在为了从发光元件发出较强的光而使用数量较多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对于作为被摄对象等的人体不会刺眼。并且,由于在除筐体的开口以外的面上形成有散热槽,因而易于向外部气体放出由于使用多个发光元件而发出的热量,因此,能够降低以发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为代表的、这些元件的各种驱动电路由于热量的影响而发生故障的危险性,由此也能够经受长期的使用。并且,在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被配置在基板的中央的情况下,易于将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视角设定为左右对称。此时,发光元件为多个,并被分开配置在基板中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位置的两旁侧上。由于以此种方式分散发光源、即发光元件的发光位置,因此距被摄对象的距离越长,发光角度越广,即使作为被摄对象的人体从前面面板的前方迅速横穿移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也易于照射在被摄对象上,因此,易于由聚光用透镜聚集反射光。与该情况相比,当欲以接近建筑物的壁面的方式安装筐体,从而避免引起周围的行人的注意时,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存在无法确保其视角中的左右某一侧的视角而导致无法进行摄像的可能。为了消除这种可能,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未被配置在筐体的中央, 而是被配置在靠近筐体的端部的位置上。并且,当以使与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侧相反的一侧接近建筑物的壁面的方式,将筐体安装在设置场所时,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视角的有效视野角度不会被牺牲。此时,发光元件被集中配置在基板中的、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位置以外的部分上。由此,由于发光位置未分散,因此能够以较大的发光量而放出光。而且,当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时,如果从电源电缆的端部排除电源连接器而露出电源电缆的导体的顶端时,通过速接端子式能够容易地进行与电源电缆的连接,从而电源线的连接变得较为容易。在这里,由于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
4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因此电源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从而不会妨碍发光元件的发光。并且,由于电源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因此不会成为妨碍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受光的障碍物。此时,电源连接器可以为对应交流电源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对应直流电源的连接器,也可以为面向交流式的电源波形重叠式的电力线通信的连接器,还可以为面向直流式的电源波形重叠式的电力线通信的连接器。并且,当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用于与通信电缆相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时,则能够与外部的通信仪器之间进行通信。在这里, 由于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了通信用连接器, 因此通信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从而不会妨碍发光元件的发光。并且,由于通信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因此不会成为妨碍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受光的障碍物。此时,通信用连接器可以为连接扭绞二线电缆的形式的端子,也可以为面向CAT6规格或CAT7规格的模块化插座或面向相同规格的模块化插头,还可以为对应USB (Universal Serial Bus)的连接器,总之只要是能够进行通信的连接器均可以采用。另外,以上的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可以为,能够通过所施加的电压值而使受光灵敏度被控制的、距离图像传感器型的受光元件。此时,能够获得距离图像(3D-Image)等的、涉及被摄对象的外观形状的摄像结果,所述距离图像不仅包括表示摄像时的亮度或色彩的图像信息,还包括表示距被摄对象的空间距离的距离信息,由此能够向市场提供此种距离图像型的摄像装置。

图1(a)至图1(h)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结构图,图 1 (a)为顶面、图1 (b)为正面、图1 (c)为右侧面、图1 (d)为左侧面、图1 (e)为背面、图1 (f) 为底面、图1 (g)为表示图1 (b)所示的正面在取下了前面面板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并且图 1(h)为表示以将前面面板配置在筐体的正面上的方式进行安装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a)至图2(g)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结构图,图 2(a)为顶面、图2(b)为正面、图2(c)为右侧面、图2(d)为左侧面、图2(e)为背面、图2(f) 为底面、并且图2(g)为从摄像装置的左前方的上方俯视摄像装置时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 筐体1-2—个面(开口)Ib前面面板Iba ?L1-5开口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背面)2聚光用透镜3散热用的槽4a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5通信用连接器8 基板9 (红外线波段的)发光元件(发光源)[0037]10 (距离)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A摄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该摄像装置为,使用了能够接收强度调制光的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摄像装置。强度调制光是指,通过按照某种电特性来改变向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值,从而改变了发光强度的光。并且,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为,被设定成能够通过所施加的电压值而使受光灵敏度被控制的、距离图像传感器(3D-Image Sensor)式的受光元件。该摄像装置通过使用距离图像传感器,从而能够获得距离图像(3D-Image)等的、涉及被摄对象的外观形状的摄像结果,所述距离图像不仅包括表示摄像时的亮度或色彩的图像信息,还包括表示距被摄对象的空间距离的距离信息。实施方式1图1(a)至图1(h)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 (a)至图1(h)所示,摄像装置A具有筐体1,该筐体1具有箱状的外观。图1(a)为顶面、图1(b)为正面、图 1(c)为右侧面、图1(d)为左侧面、图1(e)为背面、图1(f)为底面、并且图1(g)为表示图 1(b)所示的正面在取下了前面面板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a)所示的顶面1-1为长方形形状。在图1(b)所示的主视图中,前面面板Ib 被配置在正面1-2上。如后文中对图1 (g)进行说明的段落中叙述的这样,正面1-2被开口, 且前面面板Ib被配置在正面1-2上,从而堵住该开口。该前面面板Ib在中央处设置有孔 lba,透过该孔lba,可以使聚光用透镜2从筐体1的内部空间朝向筐体1的外部空间进行观察。也就是说,正面1-2中除聚光用透镜2以外的部分均被前面面板Ib所遮盖。从图1(c)和图1(d)中可以看出,在右侧面1-3和左侧面1-4上,沿着该图的横向的散热用的槽3被形成在该图的纵向上的大致全部高度上。如图1(e)所示,在背面1-5上,散热用的槽3沿着该图的纵向而形成。该图所示的符号4为,用于接收直流电源的管脚插孔连接用的电源连接器。该图所示的符号5为,能够与外部的通信仪器或USB (Universal Serial Bus)记忆棒进行连接的、USB对应型的通信用连接器。如图1(f)所示,在底面1-6上以能够安装在相机三脚架(未图示)等的固定用支座上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螺纹孔6。虽然筐体1如图1(a)至图1(h)所描绘的这样被形成为长方体形状,但是当假设形成为纵向较长的长方体时,由于与图1(a)至图1(h)中的这种横向较长的情况相比重心将升高,因此为了长期稳定地进行固定,优选为,形成图1(a)至图1(h)中的这种横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而以横向较长的状态进行固定设置。因此,螺纹孔 6被设置在横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底面、即底面1-6上。在这里,图1(e)和图1(f)所示的符号7为凹部7,在该凹部7中贴装有依据各国法令所规定的表示条令而表示摄像装置A 的商品规格的铭牌(未图示)。图1 (g)为表示图1 (b)所示的正面1-2在取下了前面面板Ib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正面1-2开口,从图1(g)中可以看出,平面状的基板8被收纳在筐体1的内部,并通过螺旋紧固来固定上下左右的四个角8a、8b、8c、8d。在该基板8上,以朝向一个方向(穿过开口的正面1-2,从筐体1的内部空间朝向筐体1的外部空间的方向)的方式而配置有发光元件9,其为红外线波段用的LED ;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距离图像传感器)10,其接收从该发光元件9发出并被被摄对象反射的反射光;聚光用透镜2,其以朝向该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的方式而聚光。在这里,该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以摄像装置1的安装场所较广且可见视野范围较广为前提,为了获得具有对称性的视角,从而被配置在基板8的中央处。发光元件9在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的右侧,以4行5列的矩阵形状而配置有 20个,不仅如此,在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的左侧,也以4行5列的矩阵形状而配置有 20个。并且,该基板8上安装有各种驱动电路(未图示)。各种驱动电路(未图示)包括用于控制发光元件9的发光动作的发光动作控制电路(未图示)、和用于控制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的受光动作的受光动作控制电路(未图示)等。另外,发光动作控制电路(未图示)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发光驱动,即,将发光元件9中的若干个分组化,并以对各分组统一设定相同的发光正时、或设定相同的施加电流值,或者也可以进行如下这种个别的发光驱动,即,对发光元件9逐个设定个别的发光正时、或者设定个别的施加电流值,当然,还可以进行如下这种发光驱动,即,对全部发光元件9统一设定相同的发光正时、或设定相同的施加电流值。受光动作控制电路(未图示)以与此种发光动作控制电路(未图示)正时联动的方式而进行动作。基板8在从正面1-2的开口、即前面侧被收纳于筐体1的内部空间中之后,通过螺旋紧固其上下左右的四个角8a、8b、8c、8d,从而被固定在筐体1上。基板8在其端边的多个位置上形成有切口 8e、8f,且从切口 8e可观察到从右侧面1_3起向筐体1的内部空间延伸的螺纹孔止动销lca,从切口 8f可观察到从左侧面1-4起向筐体1的内部空间延伸的螺纹孔止动销Ida。图1 (h)为,表示以将前面面板Ib配置在筐体1的正面1-2上的方式进行安装时的状态的说明图。请将图1(g)中的右侧旁边与图1(h)中的左侧旁边所绘的箭头标记的朝
向理解为相互一致。前面面板Ib被形成为刚好堵住筐体1的正面、即前面的大小的长方形形状,且其材质为,对于可见光线波段的波长的光降低了透过率,而对于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与可见光线波段的波长的光相比透过率较高的材质。前面面板Ib为,例如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构件,尤其是由于在被黑色等涂抹时,筐体1的内部空间不透明从而不易被看见,因此从美观的角度出发为优选。该前面面板Ib在从筐体1的内部空间朝向外部空间的方向上,通过螺钉11而被螺旋紧固在螺纹孔止动销Ica和螺纹孔止动销Ida上。此时,为了不出现螺钉11的顶端贯穿前面面板Ib而有损于摄像装置1的美观的现象,螺钉11采用了其顶端不会从前面面板 Ib的厚度贯穿的长度的制品。已经在图1(e)的段落中进行了说明的筐体1的背面1-5,实际上能够通过螺钉11 而从筐体1上拆装四个角,螺钉11从该背面1-5侧被螺旋紧固在螺纹孔止动销Ica和螺纹孔止动销Ida上。由此,前面面板Ib以能够使聚光用透镜2从孔Iba进行观察的方式而堵住正面1-2的开口,从而遮盖多个发光元件9乃至基板8,并与顶面1-1、右侧面1-3、左侧面 1-4、底面1-6 —体化。其后,通过使背面1-5被螺旋紧固在筐体1上,从而摄像装置1组装完成。另外,优选为,除了使前面面板Ib如上文所述这样优先使红外线波段透过以外, 还追加以下条件。即,优选为,具备如下全部条件,所述条件包括发光元件9为发出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的发光源;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能够接收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聚光用透镜2能够使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透过。另外,由于电源连接器4被配置在筐体1的背面,因而电源电缆(未图示)在前面面板Ib的前方垂下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即使使用了电源电缆(未图示),电源电缆(未图示)也不会成为发光元件9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之间的受光和发光的障碍物。同样地,由于通信用连接器5被配置在筐体1的背面,因而通信电缆(未图示)在前面面板Ib的前方垂下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即使使用了通信电缆(未图示),通信电缆(未图示)也不会成为发光元件9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之间的受光和发光的障碍物。通过以上的方式,能够期待以下的1)到7)中的效果。1)由于发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均以从箱状的筐体的开口朝向外部空间的方式而配置,因此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在被摄对象上反射,并由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接收。以此种方式,通过明示了包括发光源在内的具体方式,从而能够提供组装品、 即摄像装置。此时,前面面板上设置有供聚光用透镜露出于外部的孔,并以覆盖筐体的开口的方式而被安装在筐体上。因此,由于遮盖了发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且使聚光用透镜露出,因此获得了使空间中浮游的灰尘不会进入到筐体的内部空间中的防尘效果。2)由于能够使用红外线波段的发光源以作为发光元件,因此在为了从发光元件发出较强的光而使用数量较多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对于作为被摄对象等的人体不会刺眼。3)由于在除筐体的开口以外的面上形成有散热槽,因此易于向外部气体放出由于使用多个发光元件而发出的热量,从而降低以发光元件和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为代表的、这些元件的各种驱动电路由于热量的影响而发生故障的危险性,由此即使长期使用也能够经受住。4)由于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被配置在基板的中央处,因此易于将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视角设定为左右对称。此时,发光元件为多个,且被分开配置在基板中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位置的两旁侧上。由于以此种方式分散发光源、即发光元件的发光位置,因此距被摄对象的距离越长,发光角度越广,从而即使作为被摄对象的人体从前面面板的前方迅速横穿移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也易于照射在被摄对象上,因此,易于通过聚光用透镜来聚集反射光。5)当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用于与通信电缆相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时,则能够与外部的通信仪器之间进行通信。在这里,由于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通信用连接器,因此通信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从而不会妨碍发光元件的发光。并且,由于通信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因此不会成为妨碍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受光的障碍物。此时,通信用连接器可以为连接扭绞二线电缆的形式的端子,也可以为面向CAT6规格或CAT7 规格的模块化插座或面向相同规格的模块化插头,还可以为对应USB (Universal SerialBus)的连接器,总之只要是能够进行通信的连接器均可以采用。6)以上的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可以为,能够通过所施加的电压值而使受光灵敏度被控制的、距离图像传感器型的受光元件。此时,能够获得距离图像(3D-Image)等的、涉及被摄对象的外观形状的摄像结果,所述距离图像不仅包括表示摄像时的亮度或色彩的图像信息,还包括表示距被摄对象的空间距离的距离信息,由此能够向市场提供此种距离图像型的摄像装置。实施方式2图2 (a)至图2(g)中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 1相比未发生变化的部分,并不特别地进行说明。如图2(a)至图2(g)所示,摄像装置A仍具有箱状的筐体1。在这里,图2(a)为顶面1-1、图2(b)为正面1-2、图2(c)为右侧面1-3、图2(d)为左侧面1_4、图2(e)为背面 1-5、图2(f)为底面1-6、并且图2(g)为从摄像装置A的左前方的上方俯视摄像装置A时的立体图。如图2(b)所示,距离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在筐体1的左端,于筐体1的前面上配置有聚光用透镜2。另外,多个发光元件9被集中配置在由图2(b)中的虚线所示的部分上。并且,如图2(c)、图2(d)所示,虽然在筐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散热槽 3,但是与图1 (c)、图1 (d)中的散热槽3相比,减少了散热槽3的槽的数量,这种设计所考虑的是,欲由此使之一定程度上易于适用在住宅的正门等的设计上。而且,如图1(e)所示,在筐体1的背面上也形成有散热槽3。在筐体1的背面上不仅设置有用于与通信电缆(未图示)相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5,还设置有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如。通过以上的方式,除了实施方式1中的上述1)至6)的效果,还能够期待获得以下 7)、8)的效果。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当欲以接近建筑物的壁面的方式安装筐体,从而避免引起周围的行人的注意时,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存在无法确保其视角中的左右某一侧的视角而导致无法进行摄像的可能。为了消除这种可能,在实施方式2中,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未被配置在筐体的中央处,而是被配置在靠近筐体的端部的位置上。并且,当以使与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侧相反的一侧接近建筑物的壁面的方式,将筐体安装在设置场所时,将不会牺牲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视角的有效视野角度。此时,发光元件被集中配置在基板中的、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位置以外的部分上。由此,由于发光位置未分散,因此能够以较大的发光量放出光。8)由于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因此从电源电缆的端部排除电源连接器而露出电源电缆的导体的顶端时,能够通过速接端子式而容易地进行与电源电缆的连接,从而电源线的连接变得较为容易。在这里,由于在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了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因此电源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从而不会妨碍发光元件的发光。并且,由于电源电缆不会在前面面板的前方缠绕,因此不会成为妨碍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受光的障碍物。此时,电源连接器可以为对应交流电源的连接器,也可以对应直流电源的连接器,也可以为面向交流式的电源波形重叠式的电力线通信的连接器,还可以为面向无论是直流式还是交流式的电源波形重叠式的电力线通信的连接器。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多个发光元件9,但是只要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光量,则并不特别地限定发光元件9的数量。并且,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前面面板Ib在堵住筐体1的正面的开口时,通过螺旋紧固而被固定的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粘结剂来进行粘结。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底面上以能够安装在相机三脚架(未图示)等固定用的支座上的方式而设置了五个螺纹孔6,但是只要能够以稳定固定的方式而进行安装,则也可以维持图1 (f)的情况下的3个螺纹孔6的状态,只需适当地设计螺纹孔6的孔数即可。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筐体1如图1(a)至图1(h)或图2(a)至图 2(g)所绘的这样被形成为横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情况,但是只要能够通过进行重量设计而将重心设计在较低的位置,则并不将筐体1限定为横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也可以形成为纵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当将前面面板Ib安装在筐体1的正面1-2上时,可以将防水衬垫(未图示) 配置在开口的边缘上,再将前面面板Ib安装在筐体1的正面1-2上。以此种方式,当在屋外使用时,能够获得防水效果及防滴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平面状的基板,其上以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而配置有发光元件;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接收从该发光元件发出并被被摄对象反射的反射光;聚光用透镜,所述聚光用透镜以朝向该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方式而聚光;筐体,其箱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开口,并以使所述一个方向从所述箱状的内部空间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式,收纳所述基板;前面面板,其上设置有供所述聚光用透镜露出于外部的孔,且其以覆盖所述筐体的所述开口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筐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发出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的发光源,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能够接收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所述聚光用透镜能够使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透过,所述前面面板使用如下材质而形成,即,对于可见光线波段的波长的光降低了透过率, 而对于红外线波段的波长的光,与可见光线波段的波长的光相比透过率较高的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除所述开口以外的面上,形成有散热用的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多个,且被分开配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两旁侧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和端部之间的某个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被集中配置在所述基板中的、配置有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位置以外的部分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电源电缆的导体的顶端相连接的速接端子式的电源连接用连接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筐体的箱状的外表面中的、与所述开口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与通信电缆相连接的通信用连接器,所述通信电缆用于与外部的通信仪器进行通信。
10.如权利要求1、2、3、8、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为,通过所施加的电压值来控制受光灵敏度的距离图像传感器式的受光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通过明示包括作为发光源的发光元件在内的具体方式,从而提供了一种组装品、即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平面状的基板(8),其中,发光元件(9)、接收从该发光元件发出并由被摄对象反射的反射光的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10)、以及以朝向该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的方式聚光的聚光用透镜(2),以朝向一个方向的方式被配置在该基板(8)上;筐体(1),其箱状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1-2)开口,并以使该一个方向成为从箱状的内部空间朝向开口的方向的方式而收纳基板;前面面板(1b),其上设置有供聚光用透镜露出于外部的孔(1ba),并以覆盖筐体的开口的方式被安装在筐体上。在此,采用了距离图像传感器式的受光元件以作为图像传感器用受光元件。
文档编号H01L25/16GK202218308SQ20112021857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冈英树, 前田丰, 廉野刚, 成尾公彦, 林祐太朗, 森康洋, 田中英夫, 远藤淳平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