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39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电圈,特别是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压器线圈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线圈产生的沿径向和轴向的电磁力比较大,特别是在短路时线圈很容易变形,因此,抗短路能力较低,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包括绕在带弧形的模具圈上的数层线圈电磁线,各层线圈电磁线之间有点胶电缆纸作为层间绝缘,在模具圈弧形部位的各点胶电缆纸和线圈电磁线之间还径向包绕有一层油道玻璃粘带,在最外层的线圈电磁线外包绕有两层无纬玻璃丝粘带,在所有线圈电磁线四周轴向均勻布置4-6道轴向玻璃丝粘带,所述油道玻璃粘带、无纬玻璃丝粘带和轴向玻璃丝粘带经过浸漆固化成一体,所述线圈电磁线的分接引线采用对称分布结构,将每一分接段的绕组匝数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分布。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化成一体的各玻璃丝粘带加强了线圈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分接引线的对称分布结构改善了线圈导线的电磁力分布,减小了线圈沿径向和轴向的电磁力,从而增强了线圈抗短路的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分接引线的放大图。图中标记1是线圈电磁线,2是点胶电缆线,3是油道玻璃粘带,4是无纬玻璃丝粘带,5是撑条,6是轴向玻璃丝粘带,7是分接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包括绕在带弧形的模具圈上的数层线圈电磁线1,各层线圈电磁线1之间有点胶电缆纸2作为层间绝缘,在模具圈弧形部位的各点胶电缆纸2和线圈电磁线1之间还径向包绕有一层油道玻璃粘带3,在最外层的线圈电磁线1 外包绕有两层无纬玻璃丝粘带4,所述油道玻璃粘带3、无纬玻璃丝粘带4和轴向玻璃丝粘带6经过浸漆固化成一体,在所有线圈电磁线1四周轴向均勻布置4-6道轴向玻璃丝带6。如图2所示,所述线圈电磁线1的分接引线7采用对称分布结构,将每一分接段的绕组匝数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绕在带弧形的模具圈上的数层线圈电磁线(1),各层线圈电磁线(1)之间设置有点胶电缆纸(2)作为层间绝缘,在该模具圈弧形部位的各点胶电缆纸(2)和线圈电磁线(1)之间还径向包绕有一层油道玻璃粘带(3),在最外层的线圈电磁线(1)外包绕有两层无纬玻璃丝粘带(4),在所有线圈电磁线(1)四周轴向均勻布置4-6道轴向玻璃丝粘带(6),所述油道玻璃粘带(3)、无纬玻璃丝粘带(4)和轴向玻璃丝粘带(6)固化成一体;所述线圈电磁线(1)的分接引线(7)采用对称分布结构,将每一分接段的绕组匝数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非晶合金线圈,包括绕在带弧形的模具圈上的数层线圈电磁线,各层线圈电磁线之间有点胶电缆纸,在模具圈弧形部位的各点胶电缆纸和线圈电磁线之间径向包绕一层油道玻璃粘带,最外层的线圈电磁线外包绕两层无纬玻璃丝粘带等,以及将每一分接段的绕组匝数沿轴向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固化成一体的各玻璃丝粘带加强了线圈结构稳定性,并且分接引线的对称分布结构改善了线圈导线的电磁力分布,减小了线圈沿径向和轴向的电磁力,从而增强了线圈抗短路的能力。
文档编号H01F27/29GK202178136SQ20112023993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倪洪志, 吴海鸥, 张星, 赵军, 陈恒云 申请人:四川省晶源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