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151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有效防止端子间短路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个人电脑中通常具有各种功能模块来实现各种功能,如数据存储、图像、声音等, 这些模块通常以电子卡的形式插设于相应的电连接器中,并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上。随着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小型化的趋势,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输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提升电连接器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因此必须大幅度增加端子数目。业界常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开设有一插槽供对接电子卡插入,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向前开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绝缘本体内装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竖向的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每一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接触部进入所述插槽内,相邻二所述连接部并排设置。为保证电连接器小型化和适应传输数据的高要求,在不改变所述绝缘本体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将大数量的所述导电端子装入所述绝缘本体内,只能通过减小相邻所述二导电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来实现,使所述导电端子排布非常紧密而产生如下问题1、由于相邻二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凹槽内且并排设置,二者间的距离非常小且无其它元件隔离,因此相邻二所述连接部之间有可能会相互接触而导致短路,严重影响电连接器传递信号的性能。2、由于相邻二所述连接部间无其它元件隔离,在装设所述导电端子至所述绝缘本体或者当所述电连接器受外力而晃动时,所述导电端子容易侧向偏摆和晃动,进而导致所述导电端子受损而丧失电性导通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业界有设计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凹槽延伸出凸块介隔在相邻的二所述连接部之间,用以隔离二所述连接部,以解决短路问题。这种电连接器虽然设置所述凸块可防止相邻所述二连接部短路,但由于所述导电端子排布非常紧密(相邻二所述连接部之间距离非常小),因而所述二连接部之间留给所述绝缘本体用以成型所述凸块的间隙也非常小,进而成型出的所述凸块特别薄,当所述导电端子受较大外力而侧向偏摆和晃动时,所述连接部容易碰撞所述凸块,导致所述凸块因为太薄而无法承受该力量从而破裂,最终丧失其防短路功能。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护端子、防止端子偏摆、且可有效防止端子间短路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电连接座,所述电连接座后侧向前开设有一凹槽,自所述凹槽向后凸伸有至少一凸块,且所述电连接座自所述凹槽向前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收容孔以及至少二第二收容孔,所述至少二第二收容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孔两侧;至少一第一端子,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竖向的第一连接部对应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凸块外围向后弯折形成一弯折段,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一收容孔中;至少二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竖向的一第二连接部对应设于所述凹槽中,且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凸块的两侧,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二收容孔中。进一步,自所述凹槽向后凸伸有至少一支撑块供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抵靠。进一步,所述凸块为自所述支撑块向后延伸成。进一步,所述支撑块向前凹设有至少一嵌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抵靠并分别收容于所述嵌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竖向的一第一段、竖向的一第二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所述弯折段,所述嵌槽包括一第一嵌槽与一第二嵌槽,分别对应收容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且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二嵌槽相互隔离。进一步,自所述凹槽向前开设有至少一第三收容孔以及至少二第四收容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三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三收容孔中,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四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四收容孔中。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座前侧向后开设有一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和所述第二收容孔至少部分贯通,以及一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三收容孔和所述第四收容孔至少部分贯通,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接触点进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四接触部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接触点进入所述第二插槽。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二插槽呈上下排列。进一步,自所述支撑块向前凹设有一第一固持槽以及至少二第二固持槽,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一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固持槽内,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二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持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一固持槽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槽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凸块的两侧,因而所述凸块能够保护所述第二端子、防止所述第二连接部偏摆;且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凸块外围向后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因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错开,可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接触而导致短路;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凸块外围向后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留出空隙可用于成型所述凸块,因而相邻所述二第二连接部之间留出用于成型所述凸块的间隙相对现有技术中增大,所述凸块的厚度相较现有技术而言可增大至少一倍,当所述第二端子受较大外力而侧向偏摆和晃动时,所述凸块即使受所述第二连接部碰撞也不容易破裂,可有效保证所述凸块保护端子、介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并防止二者短路的功能。此外,由于所述支撑块自所述凹槽向后凸伸,自所述支撑块向前凹设有所述嵌槽, 而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抵靠并收容于所述嵌槽内,因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前后错开,可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接触而导致短路,且所述嵌槽的侧壁可对所述第一连接部起保护和定位作用,能有效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偏摆。[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端子与电连接座分解后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端子与电连接座组装后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端子与电连接座分解后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端子与电连接座组装后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连接座,所述电连接座后侧向前开设有一凹槽,自所述凹槽向后凸伸有至少一凸块,且所述电连接座自所述凹槽向前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收容孔以及至少二第二收容孔,所述至少二第二收容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孔两侧;至少一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竖向的第一连接部对应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凸块外围向后弯折形成一弯折段,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一收容孔中;至少二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竖向的一第二连接部对应设于所述凹槽中, 且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凸块的两侧,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二收容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凹槽向后凸伸有至少一支撑块供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抵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自所述支撑块向后延伸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向前凹设有至少一嵌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抵靠并分别收容于所述嵌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竖向的一第一段、 竖向的一第二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所述弯折段,所述嵌槽包括一第一嵌槽与一第二嵌槽,分别对应收容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且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二嵌槽相互隔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凹槽向前开设有至少一第三收容孔以及至少二第四收容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三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三收容孔中,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四接触部位于一所述第四收容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座前侧向后开设有一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和所述第二收容孔至少部分贯通,以及一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三收容孔和所述第四收容孔至少部分贯通,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接触点进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第四接触部分别向前延伸有一接触点进入所述第二插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二插槽呈上下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支撑块向前凹设有一第一固持槽以及至少二第二固持槽,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一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固持槽内,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二固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固持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一固持槽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槽过盈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电连接座,其后侧向前开设有一凹槽,自凹槽向后凸伸有至少一凸块,且自凹槽向前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收容孔以及至少二第二收容孔位于第一收容孔两侧;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一竖向的第一连接部对应设于凹槽中,第一连接部沿凸块外围向后弯折形成一弯折段,且自第一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一接触部位于一第一收容孔中;至少二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具有竖向的一第二连接部对应设于凹槽中,且二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分别对应位于凸块的两侧,自第二连接部向前延伸有一第二接触部位于一第二收容孔中。本实用新型中凸块的厚度增加,可有效保证凸块保护端子、介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并防止二者短路的功能。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183478SQ2011202905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蔡友华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