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262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内的运用越来越常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带动电子产品的不断进阶,运用在电子产品中的电连接器也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变化而变得更加精密。中国专利第200410078730. X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包括底壁、后壁、前端向上敞开收容柔性电路板的开口,位于开口处的底壁上向开口内伸有凸柱,同时装入开口内的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与凸柱配合的孔槽,用来防止柔性电路板退出开口 ;绝缘本体上设有由后壁通向开口的端子槽,若干导电端子,该等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端子槽内,包括由后壁伸出该绝缘本体的焊脚、位于开口处下方且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接触臂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处上方的抵压部;支撑件,安装与开口的两侧;驱动板,驱动板相对绝缘本体是可旋转的枢接在绝缘本体的开口处用于柔性电路板装入开口和将柔性电路板锁紧至导电端子上,其上设有与抵压部接触的枢转部,其两端设有支撑部支持在支撑件上,其中支撑件上设有防止驱动板脱落的抵挡部。 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塑模成型绝缘本体时,因为在开口处设有凸柱而需要在模具设计复杂的工件,给操作员带来不变,并且模具设计成本增加。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来解决因绝缘本体上开口处设有凸柱而给操作员带来不变,并且因模具设计复杂的工件造成模具设计成本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绝缘本体上开口处设有凸柱而给操作员带来不变,并且因模具设计复杂的工件造成模具设计成本增加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将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包括底壁、后壁以及侧壁,由底壁、后壁以及侧壁围成前端向上敞开收容柔性电路板的开口,和由后壁通向开口的端子槽、位于侧壁与开口之间的台阶;若干导电端子,该等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端子槽内,包括由所述后壁伸出该绝缘本体的焊脚、 位于所述开口处下方且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接触臂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处上方的抵压部;以及驱动板,该驱动板相对所述绝缘本体是可旋转的枢接在绝缘本体的开口处用于柔性电路板装入开口和将柔性电路板锁紧至导电端子上,其上设有与抵压部接触的枢转部,其两端位于台阶处设有支撑部,其中,该电连接器还设有定位件,该定位件安装于开口的两端,该定位件包括定位于底壁上的定位部、置于台阶和支撑部之间的垫片、由该垫片向上延伸限制支撑部滑动的限位片以及连接该定位部和垫片的折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上设置的定位件包括限位片和折弯部, 其中,限位片用于限制驱动板的支撑部滑动;折弯部延伸入开口内用于限制柔性电路板脱
3落的折弯部。本定位件设计将抵挡驱动板和柔性电路板的机构结合在一起,只需要在同一金属件上一次锻压成型,在组装过程中,也只需要一次插装即可完成,有效的解决了因绝缘本体上开口处设有凸柱而给操作员带来不变,并且因模具设计复杂的工件造成模具设计成本增加的问题。同时,定位件上还设有置于绝缘本体的台阶和驱动板的支撑部之间的垫片, 使驱动板与导电端子有一个预压力,这种设计增强了作业员在操作驱动板时的手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装入柔性电路板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装入柔性电路板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定位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将柔性电路板200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300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导电端子2和定位件4、 以及枢接在导电端子2上的驱动板3。请特别参照图1所示,绝缘本体1呈长扁形,其包括底壁11、后壁10以及侧壁12, 由该底壁11、后壁10以及侧壁12围成前端向上敞开收容柔性电路板200的开口 13,该开口 13向后伸入后壁10内;由后壁10通向开口 13收容导电端子2的端子槽14,端子槽14伸入底壁11并向前贯穿底壁11 ;绝缘本体1的底壁11上还设有固位定位件4的定位槽15, 该定位槽15位于端子槽14的两侧的开口 13处且贯穿底壁11 ;位于侧壁12与开口 13之间设有台阶121,该台阶121用于支撑定位件4与驱动板3相抵接。请特别参照图1、图7所示,导电端子2,该导电端子2安装于端子槽14内,包括固定在后壁10内的固定部21、由固定部21向后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焊脚23,以及呈鱼叉状由固定部21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2,该接触部22包括位于开口 13处下方收容于底壁11上的端子槽14内且与柔性电路板200连接的接触臂222以及由固定部21向前延伸出后壁10 位于开口 13处上方的抵压部221,抵压部221的前端设有腕部223,驱动板3可旋转的安装在腕部223内防止滑离抵压部221。请特别参照图1所示,驱动板3,该驱动板3相对绝缘本体1是可旋转的枢接在绝缘本体1的开口 13处用于柔性电路板200装入开口 13和将柔性电路板200锁紧至导电端子2上,其包括盖与开口 13上方的操作部30和与导电端子2的抵压部221接触的枢转部 31,该枢转部31收容在腕部223内;枢转部31的两端设有支撑部32,该支撑部32抵压在台阶121上的定位件4。请特别参照图1、图6所示,定位件4,该定位件4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定位槽15 内位于开口 13的两端,该定位件4包括固定在底壁11上的定位部41、置于台阶121和支撑部32之间的垫片42、由该垫片42向上延伸限制支撑部32滑动的限位片421以及连接该定位部41和垫片42的折弯部43。定位部41用于将定位件4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垫片42 用于垫高支撑部32,使驱动板3的枢转部31与导电端子2的抵压部221产生预压力;柔性电路板200插入开口 13后置于该定位部41的上方,折弯部43延伸凸入开口 13内抵挡插入该开口 13的柔性电路板200与折弯部43先干涉的部分,防止柔性电路板200滑出开口 13。再者,垫片42远离折弯部43的末端设有引导面422,方便垫片42插入驱动板3的支撑部32与绝缘本体1的台阶121之间,绝缘本体1的后壁10上还设有收容孔122,用以收容垫片42的末端。定位件4上还设有插脚44,该插脚44由定位部41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1 的底壁11且与导电端子2的焊脚23同侧。组装本电连接器100时,首先将导电端子2由绝缘本体1的后壁10插装入端子槽 14内,使得到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露出开口 13,导电端子2的固定部21固定在绝缘本体1的后壁10上;再将驱动板3装入绝缘本体1上的开口 13处,使得抵压部221装入导电端子2的腕部223处,此时,驱动板3的支撑部32搁置在绝缘本体1的台阶121上,并将驱动板3置于开启状态,即绝缘本体1的开口 13任然处于敞开状态;最后将定位件4安装在绝缘本体1上,使其定位部41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的定位槽15内;垫片42由驱动板3的支撑部32与绝缘本体1的台阶121之间插入,驱动板3的枢转部31在垫片42插入之后, 使其与导电端子2的低压部产生一个预压力,作业员在操作时,有一个好的操作手感;定位件4上设置的限位片421将驱动板3的支撑部32限制于限位片421与后壁10之间;同时, 定位件4的折弯部43与后壁10之间设有一个可以容纳柔性电路板200的空间17,置于定位部41的上方的柔性电路板200与折弯部43干涉的部分收容于该空间17内,限位于折弯部43与后壁10之间,防止柔性电路板200滑出开口 13。使用时,首先将组装好的电连接器100焊接至印刷电路板300上指定的位置上,并将驱动板3旋转,使得绝缘本体1的开口 13处于打开状态;再将柔性电路板200插入开口 13,其中,柔性电路板200上设有卡止部201,并将此卡止部201收容于空间17内,最后旋转驱动板3,使得绝缘本体1的开口 13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枢转部31低压柔性电路板200, 使其与导电端子2的接触臂222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包括底壁、后壁以及侧壁,由该底壁、后壁以及侧壁围成前端向上敞开收容柔性电路板的开口,和由后壁通向开口的端子槽、位于侧壁与开口之间的台阶;若干导电端子,该等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端子槽内,包括由所述后壁伸出该绝缘本体的焊脚、位于所述开口处下方且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接触臂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处上方的抵压部;以及驱动板,该驱动板相对所述绝缘本体是可旋转的枢接在绝缘本体的开口处用于柔性电路板装入开口和将柔性电路板锁紧至所述导电端子上,其上设有与所述抵压部接触的枢转部,其两端位于所述台阶处设有支撑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设有定位件,该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开口的两端,该定位件包括定位于所述底壁上的定位部、置于所述台阶和支撑部之间的垫片、由该垫片向上延伸限制所述支撑部滑动的限位片以及连接该定位部和垫片的折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上设有定位槽, 该定位槽位于所述端子槽的两侧,所述定位部插入定位槽固定在绝缘本体上,柔性电路板插入开口后置于该定位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延伸凸入所述开口内抵挡插入该开口的柔性电路板,且该折弯部与所述后壁之间设有空间,置于所述定位部的上方的柔性电路板与折弯部干涉的部分收容于该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远离折弯部的末端设有引导面,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上设有收容孔,该末端插入收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还设有插脚,该插脚由所述定位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且与所述焊脚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的前端设有腕部,所述枢转部可旋转的安装在腕部内。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驱动板,其中,该电连接器还设有定位件,该定位件安装于开口的两端,该定位件包括定位于底壁上的定位部、置于台阶和支撑部之间的垫片、由该垫片向上延伸限制支撑部滑动的限位片以及连接该定位部和垫片的折弯部。有效的解决了因绝缘本体上开口处设有凸柱而给操作员带来不变,并且因模具设计复杂的工件造成模具设计成本增加的问题。同时,定位件上还设有置于绝缘本体的台阶和驱动板的支撑部之间的垫片,使驱动板与导电端子有一个预压力,这种设计增强了作业员在操作驱动板时的手感。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183469SQ2011202923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团伟 申请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