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476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USB 3. 0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08年11月,由Intel、微软、惠普、德州仪器、NEC、ST-NXP等业界巨头组织负责制定的新一代USB 3. 0(超高速USB)标准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USB 3.0标准提供了十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节能效率,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发展历程如下第一版USB 1.0是在1996年出现,速度只有I. 5Mb/s ;两年后升级为USB I. I,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 s ;2000年4月,目前还广泛使用的USB 2. 0推出,速度达到了 480Mb/s,但是,USB 2. 0的速度早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要;2008年11月,USB 3.0也就应运而生,最大传输带宽高达
5.OGb/s。USB 3. 0标准中定义了 Micro (微型)系列的插座(Receptacle)和插头(Plug), Micro USB 3. 0插头可以和上一代的Micro USB 2. 0插座兼容对接。与上一代的Micro USB
2.0插头相比,Micro USB 3.0插头在一侧增加了 5根端子(pin),—共是10根端子。增加的这5根端子分别为一对高速差分信号端子、接地端子、一对高速差分信号端子。上述10 根端子尾部延伸出插头绝缘本体(housing)后端,用于和对应的线缆焊接,由于10根端子尾部排列较为密集,焊接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将端子尾部和线缆对齐进行焊接,容易发生扭线,影响生产效率,不利于量产时快速焊接组装,也不利于降低成本。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易于快速焊接组装的线缆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快速焊接组装的线缆连接器。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和安装于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接触部、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和与第一固定部相连的第一焊接脚,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接触部、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和与第二固定部相连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具有用于和对应线缆分别焊接的第一焊接区以及分别和第一焊接脚和第二焊接脚焊接的第二焊接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区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十个或十个以上后端焊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区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十个前端焊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区和第二焊接区位于电路板的同一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区沿电路板的宽度方向在电路板上所占的面积比第二焊接区所占的面积大。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前端具有凸部,绝缘本体后端具有卡持凸部的卡持槽。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向后延伸有间隔排列的用以支撑电路板的支撑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后端抵持电路板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线缆连接器为Micro USB 3. 0插头连接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板与焊接脚焊接容易、电路板与线缆焊接也容易、可以避免扭线,因此,可以大大提升量产时焊接组装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未组装金属壳体时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缆连接器100为Micro B系列USB 3. 0 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的导电端子2、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的金属壳体3。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主体部10、以及从主体部10向前延伸形成的间隔设置的第一舌板11和第二舌板12,导电端子2包括安装于第一舌板11上的第一端子组21和安装于第二舌板12上的第二端子组22。第一端子组21为Micro USB 2. 0插头基础上新增的5根端子,包括与对接插座上的端子对接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绝缘本体I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212和与第一固定部 212相连的第一焊接脚213。第二端子组22包括与对接插座上的端子对接的第二接触部221、与绝缘本体I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222和与第二固定部222相连的第二焊接脚223。请参图5所示,所述弟一固定部212和弟_■固定部222后端抵持电路板4如端。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用于和第一焊接脚213和第二焊接脚223焊接的电路板(PCB) 4,电路板4具有用于和对应线缆5分别焊接的第一焊接区41以及分别和第一焊接脚213和第二焊接脚223焊接的第二焊接区42。所述第一焊接区41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十个后端焊接部411。后端焊接部411也可以设置成十个以上。所述第二焊接区42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与十个后端焊接部411分别一一对应的十个前端焊接部421,为了符合USB
3.0标准的要求,十个前端焊接部421中的部分,例如九个前端焊接部421和对应的后端焊接部411电性连接,以保证正常稳定的信号传输。前端焊接部421中只有一个未和对应的后端焊接部41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焊接区41和第二焊接区42位于电路板4的同一面即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焊接区41沿电路板4的宽度方向在电路板4上所占的面积比第二焊接区42所占的面积大。电路板4与第一焊接脚213和第二焊接脚223焊接容易、电路板4与线缆5焊接也容易、可以避免扭线,因此,可以大大提升量产时焊接组装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所述电路板4前端具有凸部43,绝缘本体I后端具有卡持凸部43的卡持槽13,该卡持槽13的开口朝后。所述绝缘本体I后端向后延伸有间隔排列的用以支撑电路板4的支撑柱14。所述金属壳体3包括套在绝缘本体I前端部分的第一壳体31、套在绝缘本体I主体部10下方的第二壳体32、套在绝缘本体I主体部10上方的第三壳体33。第二壳体32 和第三壳体33的后端设有用以固定线缆5外部的固定片34。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一对金属锁扣臂6,金属锁扣臂6的后端卡扣固定在绝缘本体I主体部10内,请参图6,金属锁扣臂6的前端延伸到第二舌板12,锁扣臂6的前端具有弹性且向上凸出第二舌板12的上表面。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2)、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3),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舌板(11)和第二舌板(12), 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21)和安装于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22),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接触部(211)、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固定部(212)和与第一固定部相连的第一焊接脚(213),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接触部(221)、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固定部(222)和与第二固定部相连的第二焊接脚(22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4),电路板具有用于和对应线缆(5)分别焊接的第一焊接区(41) 以及分别和第一焊接脚和第二焊接脚焊接的第二焊接区(4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41)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十个或十个以上后端焊接部(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区(42)包括依次间隔排列的十个前端焊接部(421),部分前端焊接部(421)和对应的后端焊接部(41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41)和第二焊接区(42)位于电路板的同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区(41)沿电路板的宽度方向在电路板上所占的面积比第二焊接区(42)所占的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前端具有凸部(43),绝缘本体后端具有卡持凸部的卡持槽(13)。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向后延伸有间隔排列的用以支撑电路板的支撑柱(14)。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2)和第二固定部(222)后端抵持电路板如端。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为MicroUSB 3.0 插头连接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电路板,绝缘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和安装于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和与第一固定部相连的第一焊接脚,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固定部和与第二固定部相连的第二焊接脚;电路板具有用于和对应线缆分别焊接的第一焊接区以及分别和第一焊接脚和第二焊接脚焊接的第二焊接区,可以大大提升量产时焊接组装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352930SQ20112041624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李斌, 程卫亚 申请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