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980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子卡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03年09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第TW 553529号所揭示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滑块、与滑块相互抵靠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滑块后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抵接部,导杆包括枢转端、滑动端及连接枢转端与滑动端的连接部,滑块外侧面设有心形槽及与心形槽相连接的公用导轨,绝缘本体外侧面在左右方向设有向外侧贯通绝缘本体用以枢接导杆枢转端的枢接孔。 组装时,首先,将退卡机构的滑块及弹簧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其次,将导杆一端的滑动端安装于滑块的公用导轨内,再将导杆另一端的枢转端枢接于枢接孔内,使枢转端限制于枢接孔内转动,以保证插卡、退卡顺利进行。但是,为简化组装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导电端子通常设计为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内,在这种情况下,左右方向为料带进给方向,使得在左右方向上无法设置滑块用以成型枢接孔,而在前案技术中,必须在左右方向上成型枢接孔来收容枢转端,制造不方便,不利于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制造的电子卡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插槽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包括能够前后滑动的滑块、抵压在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所述导杆包括枢转端、滑动端及连接枢转端与滑动端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在上下方向上凹设有具有底壁的第一凹槽及具有顶壁并与第一凹槽左右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低于第二凹槽的顶壁,所述第一凹槽向外侧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枢转端侧向收容于由第一、第二凹槽共同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第二凹槽的顶壁在左右及上下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枢转端侧向穿过第一凹槽进入第二凹槽且位于第二凹槽顶壁的正下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自第一收容槽向前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向下凹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弧形第一槽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开槽及自开槽向前延伸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的顶部向上凹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槽道贯通的圆弧形第二槽道,第一、第二槽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在左右方向上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收容槽向外侧贯穿绝缘本体,所述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在左右方向上对齐且第二槽道高于第一槽道,从左右方向上观察,所述收容空间呈圆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收容槽的宽度,自上向下观察,所述第一凹槽呈“「”形,所述开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收容槽的宽度,从上向下观察,第二凹槽呈“I ”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所述开槽位于第一收容槽后方,限位槽位于第二收容槽前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及自顶壁向下弯折延伸的两侧壁,所述顶壁设有开孔及自开孔内侧缘向下弯折延伸而成的翻边,所述翻边与侧壁相平行且间隔开,所述翻边前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后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而位于枢转端上方,所述限位槽阻止翻边沿左右方向晃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镶埋于绝缘本体上,导电端子具有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且排成一排的焊接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边向下抵压所述枢转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采用在上下方向上成型的第一、第二凹槽共同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代替在左右方向成型的枢接孔来达成枢接导杆枢转端的目的,因此导电端子的设计不受限制,方便制造,有利于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去除遮蔽壳体与退卡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立体组合图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用以供电子卡(未图示)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I、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的导电端子2、组装于绝缘本体I内的退卡机构3及包覆绝缘本体I的遮蔽壳体4。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绝缘本体I包括主体部10、自主体部10左右两端向前延伸的两侧部11及形成于主体部10与两侧部11之间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插槽12。主体部10后端设有相互间隔开的若干隔板101及向前凸伸的定位柱1101,插槽12底部设有连接两侧部11的连接板121,连接板121位于隔板101前方。位于主体部10右端的侧部11上设有沿侧部11延伸方向设置的容置槽110及贯穿该侧部11的通槽111,通槽111与容置槽110相连通,该侧部11前端的顶面凹设有开口朝向上方具有底壁的第一凹槽112,第一凹槽112包括第一收容槽1121及自第一收容槽1121向前延伸的限位槽1122,所述第一收容槽1121底部向下凹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弧形第一槽道1120。所述第一收容槽1121向外侧贯穿绝缘本体I的侧部11,所述限位槽1122位于该侧部11左右方向的中部且在左右方向上未贯穿该侧部11,在左右方向上,限位槽1122的宽度小于第一收容槽1121的宽度,从上向下观察,所述第一凹槽112呈“「”形。该侧部11前端的底面凹设有开口朝向下方具有顶壁且位于第一凹槽112左侧与第一凹槽112相邻设置的第二凹槽113,第二凹槽113包括开槽1131及自开槽1131向前延伸的第二收容槽1132,所述第二收容槽1132的顶部向上凹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槽道1120贯通的圆弧形第二槽道1130,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开槽1131的宽度大于第二收容槽1132的宽度,从上向下观察,第二凹槽113呈“I ”形。所述第一凹槽112的底壁与第二凹槽113的顶壁在左右及上下方向上相互错开且第一凹槽112的底壁低于第二凹槽113的顶壁。第一凹槽112与第二凹槽113在左右方向上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1121与第二收容槽1132在左右方向上对齐,开槽1131位于第一收容槽1121后方,限位槽1122位于第二收容槽1132前方,位于第一收容槽1121底部的所述第一槽道1120与位于第二收容槽1132顶部的二槽道1130在左右方向上对齐且第二槽道1130高于第一槽道1120,第一槽道1120与第二槽道1130共同围设成从左右方向上观察呈圆形的一收容空间1134。两侧部11 的外侧壁均设有与遮蔽壳体4相扣持的若干扣持块114。导电端子2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I内,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固持部20、自固持部20向前延伸入连接板121的固持脚21、自固持部20向后延伸进入隔板101并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焊接部22及自固持部20向上倾斜延伸入插槽12内的接触部23。退卡机构3包括可相对绝缘本体I前后滑动的滑块31、驱动滑块31移动的弹簧32、选择性定位滑块31与绝缘本体I相对位置的导杆33及固持于滑块31内侧的锁卡弹片34。滑块31外侧面设有心形槽311、由心形槽311围设而成的心形凸轮3111、水平设置于滑块31移动方向上并连接心形槽311的公用轨道314、位于滑块31后端的固持槽312及向内侧延伸入插槽12的抵接部313,心形槽311由自公用轨道314 —端分别向上、下两侧延伸的退卡轨道3113、进卡轨道3112及连接进卡轨道3112与退卡轨道3113的锁卡轨道3114组成,所述弹簧32 —端套接于侧部11的定位柱1101上,另一端收容于滑块31的固持槽312内,以提供电子卡退出电子连接器100时所需的弹力。导杆33呈“]”形,由收容于收容空间1134内的枢转端331、可于心形槽311及公用轨道314内滑动的滑动端333及连接枢转端331与滑动端333的连接部332组成。遮蔽壳体4包括顶壁41及自顶壁41向下弯折延伸的两侧壁42,顶壁41具有向下延伸入插槽12的两弹性部412,两侧壁42上分别设有与绝缘本体I的扣持部113相对应的扣持孔420及向内侧延伸的与侧部11的通槽111相对应的抵持部421,顶壁41上还设有开孔411及自开孔411内侧缘向下弯折延伸而成的翻边410,所述翻边410包括与开孔411内侧缘相连的弯折部4101及自弯折部4101向下延伸的限位部4102,限位部4102为竖直片状且两侧边缘设有倒刺4103,翻边410与所述侧壁42相平行且与侧壁42间隔开,所述翻边410向下进入第一凹槽112且前部分收容于限位槽1122内,后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21内而位于枢转端331上方,所述翻边410向下抵压枢转端331,阻止枢转端331向上脱离第一凹槽112,所述限位槽1122阻止翻边410沿左右方向晃动,倒刺4103与第一凹槽112的内侧壁相干涉,用以限制限位部4102向上移动。请参阅图I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将退卡机构3的滑块31收容于容置槽110内,弹簧32 —端套接于定位柱1101上,另一端收容于滑块31的固持槽312内,其次,将导杆33的滑动端333向内侧安装于公用导轨314内,将导杆33的枢转端331向内侧安装于收容空间1134内,最后,将遮蔽壳体4包覆于绝缘本体I外部,侧壁42上的扣持孔420与绝缘本体I外侧的扣持块113相扣持,抵持部421越过侧部11上的通槽111而抵压在导杆33上,以阻止导杆33向外侧移动,翻边410向下进入第一凹槽112内并向下抵压枢转端331,限位槽1122阻止限位部4102沿左右方向晃动,所述枢转端331侧向穿过第一凹槽112进入第二凹槽113且位于第二凹槽113顶壁的正下方,并被第一槽道1120及第二槽道113 0共同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1134所限定,保证插卡、退卡顺利进行。电子卡插入时,电子卡后端抵靠滑块31的抵接部313,进而推动滑块31随电子卡一起移动,相应的,导杆33的滑动端333由公用轨道314逐渐滑至进卡轨道3112,而后滑动端333自进卡轨道3112滑入锁卡轨道3114,导杆33与弹簧32相对滑块31产生受力上的平衡,此时电子卡插至工作位置。退卡时,使用者再一次推动电子卡,使滑动端333由锁卡轨道3114进入退卡轨道3113,弹簧32迫使滑块31回退,直至滑动端333返回公用轨道314初始位置,实现退卡。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采用在上下方向上成型的第一、第二凹槽112、113共同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1134代替在左右方向成型的枢接孔来达成枢接导杆33枢转端331的目的,因此导电端子2的设置不受限制,有利于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插槽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包括能够前后滑动的滑块、抵压在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所述导杆包括枢转端、滑动端及连接枢转端与滑动端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上下方向上凹设有具有底壁的第一凹槽及具有顶壁并与第一凹槽左右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低于第二凹槽的顶壁,所述第一凹槽向外侧贯穿该绝缘本体,所述枢转端侧向收容于由第一、第二凹槽共同围设而成的收容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第二凹槽的顶壁在左右及上下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枢转端侧向穿过第一凹槽进入第二凹槽且位于第二凹槽顶壁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自第一收容槽向前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向下凹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弧形第一槽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开槽及自开槽向前延伸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的顶部向上凹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槽道贯通的圆弧形第二槽道,第一、第二槽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在左右方向上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收容槽向外侧贯穿绝缘本体,所述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在左右方向上对齐且第二槽道高于第一槽道,从左右方向上观察,所述收容空间呈圆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收容槽的宽度,自上向下观察,所述第一凹槽呈“「”形,所述开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收容槽的宽度,从上向下观察,第二凹槽呈“I ”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所述开槽位于第一收容槽后方,限位槽位于第二收容槽前方。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包括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及自顶壁向下弯折延伸的两侧壁,所述顶壁设有开孔及自开孔内侧缘向下弯折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与侧壁相平行且间隔开,所述翻边前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后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而位于枢转端上方,所述限位槽阻止翻边沿左右方向晃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镶埋于绝缘本体上,导电端子具有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且排成一排的焊接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向下抵压所述枢转端。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插槽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包括能够前后滑动的滑块、抵压在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所述导杆包括枢转端、滑动端及连接枢转端与滑动端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在上下方向上凹设有具有底壁的第一凹槽及具有顶壁并与第一凹槽左右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低于第二凹槽的顶壁,所述第一凹槽向外侧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枢转端侧向收容于第一、第二凹槽内且位于第二凹槽顶壁的正下方,以避免枢转端脱离第一及第二凹槽。
文档编号H01R13/635GK202474336SQ2011205533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叶春, 朱方跃, 黄于哲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