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317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安装在可控硅中频电源内的电抗器。
技术背景目前中频电源柜内安装的电抗器,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上支架30、下支架32、铁芯10和感应线圈20,感应线圈20套设在铁芯10内,感应线圈20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上支架30和下支架32,并由长螺栓40连接上、下支架30、32,这样通过旋紧长螺栓,以加紧达到定位并固定感应线圈20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抗器,感应线圈下部直接与铁芯的内侧接触,长时间使用后,电抗器老化,感应线圈表面绝缘涂层掉落或损坏,很容易漏电,出现打火现象,造成中频电源出现故障不能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中频电源的电抗器容易漏电,出现打火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避免电抗器电感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电抗器漏电、打火的中频电源电抗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ー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包括铁芯和套设在铁芯上的电感线圈,电感线圈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长螺栓连接,电感线圈与上支架之间设有上绝缘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与下支架之间设置下绝缘块,所述电感线圈下端与铁芯之间设有间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绝缘块为环氧板,其厚度大于30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得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感线圈与下支架之间设置下绝缘块,将电感线圈垫高,使得电感线圈下端与铁芯之间形成间隙,这样电感线圈的上下两端均不会与铁芯直接接触,避免了电感线圈出现漏电现象,防止打火,有效提高了中频电源电抗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O

图I为现有技术中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频电源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0015]參见图2,ー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其中心部分为呈ロ字型的铁芯10,该铁芯10有若干片铁片叠加而成,在ロ字型铁芯10对应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电感线圈20,通常电感线圈20与铁芯10之间还设有ー个圆筒形的绝缘套管。在电感线圈2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架30和下支架32,用于固定电感线圈20在铁芯10上的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通常电感线圈20的上端沿铁芯10水平中心线对应设置两个上支架30,在电感线圈20的下端同样设置两个下支架32,上支架30与下支架32垂直对应并使用长螺栓40旋紧,从而夹紧电感线圈20,并将其定位在铁芯10上。结合图3和图4,通常在电感线圈20与上支架30之间设置有长绝缘块51,用于隔离电感线圈20与上支架30,避免两者直接接触,起到绝缘以及支撑的作用。在电感线圈20与下支架32之间设置下绝缘块53,隔离电感线圈20与下支架32,避免两者直接接触,作为优选,该下绝缘块53为环氧板,其厚度大于30mm,这样电感线圈20下端与铁芯10之间形成一个间隙70,避免电感线圈20下端与铁芯10直接接触,并在电感 线圈20绝缘层破损时还能有效防止漏电、打火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中频电源电抗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包括铁芯(10)和套设在铁芯(10)的电感线圈(20),电感线圈(20)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支架(30)和下支架(32),上支架(30)和下支架(32)通过长螺栓(40)连接,电感线圈(20)与上支架(30)之间设有上绝缘块(5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20)与下支架(32)之间设置下绝缘块(53),所述电感线圈(20)下端与铁芯(10)之间设有间隙(7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块(53)为环氧板,其厚度大于30mm。专利摘要一种中频电源的电抗器,包括铁芯(10)和套设在铁芯(10)上的电感线圈(20),电感线圈(20)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支架(30)和下支架(32),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长螺栓(40)连接,电感线圈(20)与上支架(30)之间设有上绝缘块(51),电感线圈(20)与下支架(32)之间设置下绝缘块(53),电感线圈(20)下端与铁芯(10)之间设有间隙(70)。在电感线圈与下支架之间设置下绝缘块,将电感线圈垫高,使得电感线圈下端与铁芯之间形成间隙,这样电感线圈的上下两端均不会与铁芯直接接触,避免了电感线圈出现漏电现象,防止打火,有效提高了中频电源电抗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F27/32GK202434313SQ201120576749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葛政行 申请人:宁波海顺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