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92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进行了公开的现有文献,有日本特开2005 - 340362号公报(专利文献I)以及日本特开2009 — 88145号公报(专利文献2)。在日本特开2005 - 340362号公报(专利文献I)以及日本特开2009 —881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配置成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 元的电极图案重叠在形成于布线板的布线图案上。为了实现此时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位置对准,在日本特开2009 - 881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使用了设于布线板的狭缝图案。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 - 34036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 - 88145号公报随着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电极被微细化、电极彼此间的间距变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位置对准被不断要求高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电极与布线板的布线的位置对准精度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在比形成于半导体基板的一面侧的由多个电极构成的电极图案的外周靠内侧的内部区域具有对准标记。优选对准标记在内部区域中位于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电极包含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上述空间通过多个电极线中的至少I个电极线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在延伸方向上比其他电极线的一端部位于内侧而形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电极包含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上述空间是多个电极线中的至少I个电极线在该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分离配置所形成的该电极线间的间隙。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电极包含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对准标记位于多个电极线中相互相邻的电极线彼此之间。优选对准标记由与多个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本发明的布线板是具备用于将多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电连接的布线的布线板。布线具备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同形状部与具有与同形状部不同的形状的至少I个异形状部。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布线包含电绝缘的第I布线与第2布线。第I布线以及第2布线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和将该多个梳齿形状部连接的连接布线部。第I布线以及第2布线的至少一方包含同形状部与异形状部。异形状部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短而形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布线包含电绝缘的第I布线与第2布线。第I布线以及第2布线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与将该多个梳齿形状部连接的连接布线部。第I布线以及第2布线的至少一方包含同形状部与异形状部。异形状部通过布线具有开口部而形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布线包含电绝缘的第I布线与第2布线。第I布线以及第2布线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与将该多个梳齿形状部连接的连接布线部。第I布线以及第2布线的至少一方包含同形状部与异形状部。异形状部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中的至少I个具有如相邻的梳齿形状部彼此之间的间隔局部拓宽那样的形状而形成。
本发明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具备上述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上述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布线板。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重叠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多个对准标记。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多个对准标记中的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重
叠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多个对准标记中的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至少具有3个对准标记。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重叠配置。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配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上述任意一种方式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本发明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在比形成于半导体基板的一面侧的由多个电极构成的电极图案的外周靠内侧的内部区域具有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工序。而且,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用于电连接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并包括布线的布线板的工序,其中,该布线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同形状部和具有与该同形状部不同的形状的至少I个异形状部。并且,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具备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对准标记与由布线板的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位置对准的工序。优选在上述的位置对准的工序中,将多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重合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上述的位置对准的工序中将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
重合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上述的位置对准的工序中,通过一边照射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一边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位置对准。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上述的位置对准的工序中,通过一边照射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极反射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一边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从而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位置对准。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电极与布线板的布线的位置对准精度。而且,能够提高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发电效率。


图I是从受光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的III - III线箭头方向观察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对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密封前的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对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密封而形成了太阳能电池模块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11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14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18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21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24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2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27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 俯视图。图2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30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3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33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3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36是表示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3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39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4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42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4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45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4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48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 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5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51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53是表示形成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侧的对准标记的局部放大图。图54是表示形成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的对准标记的局部放大图。图5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5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7是位于列L1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58是位于列L2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59是位于列L1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另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60是位于列L2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另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6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6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63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图6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图6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图中的同一或者相当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不再重复其说明。<实施方式I >
(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图I是从受光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俯视图。如图I所示,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通过多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利用设在绝缘性基材11的表面上的布线件16电连接而构成。通过在绝缘性基材11的表面上设置布线件16来构成布线板。在布线板上,用于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多个单元配置部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上排列成矩阵状。如图I所示,在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中,多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布线板10的绝缘性基材11上被配置成蛇形线状(serpentine)而串联电连接。不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连接方式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也可包含并联连接、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的组合。
·
图2是表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其中,在图2中仅示出了图I所示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布线板10的布线件16构成第I导电型用的第I布线12以及第2导电型用的第2布线13。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分别被配置成梳子形状的第I布线12的梳齿部分与梳子形状的第2布线13的梳齿部分逐根交替啮合。结果,梳子形状的第I布线12的梳齿部分与梳子形状的第2布线13的梳齿部分分别逐根交替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布线板10的绝缘性基材11上,并列配置有单元配置部19,该单元配置部19包含与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通过在布线板10上设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制作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图3是从图2的III - III线箭头方向观察的剖面图。其中,在图3中还图示了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所不包含的后述的观测装置15。如图3所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备具有η型或者ρ型导电型的硅基板等半导体基板21 ;防反射膜27,其形成于成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受光面的半导体基板21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上;以及钝化膜26,其形成于成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背面的半导体基板21的背面。在半导体基板21的背面,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而形成的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2与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而形成的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3隔开规定的间隔交替形成。而且,通过在半导体基板21的背面的钝化膜26中设置的接触孔与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2相接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与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3相接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基板21的背面。作为第I导电型扩散杂质以及第2导电型扩散杂质,在导电型为η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磷等,在导电型为P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硼等。根据上述的构成,在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2或者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3与半导体基板21内部的界面处形成多个ρη结。此外,也可以通过接近的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2与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3的接触来形成ρη结。在半导体基板21具有η型以及P型中任意一种导电型的情况下,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2以及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3分别与半导体基板21内部接合。因此,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成为与分别形成在半导体基板21的背面的多个Pn结分别对应的电极。也可以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双方或者一方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被覆包含例如从镍(Ni)、金(Au)、钼(Pt)、IE(Pd)、银(Ag)、锡(Sn)、SnPb焊料以及ITO (Indium Tin Oxide :铟锡氧化物)所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I种的导电性物质。该情况下,能够使布线板10的布线件16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被覆后的电极的电连接良好,能够提高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的耐候性。也可以对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 导电型用电极25的双方或者一方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实施黑化处理等表面处理。作为半导体基板21,可以使用由具有η型或者ρ型导电型的多晶硅或单晶硅等构成的娃基板等。作为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可以分别使用由银等金属构成的电极。作为钝化膜26,可以使用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或者氧化硅膜与氮化硅膜的层叠体
坐寸ο作为防反射膜27,可以使用氮化硅膜等。其中,在本发明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概念中,不仅包含只在上述的半导体基板21的背面形成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双方的构成,还包含所有在设置于半导体基板中的贯通孔中配置了电极的一部分的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即MWT (Metal Wrap Through :金属穿孔卷绕)单元等所谓的背接触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如图3所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布线板10的第I布线12电连接。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与布线板10的第2布线13电连接。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图案与布线板10的布线图案需要良好地电连接。因此,希望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连接时的电极图案与布线图案的位置对准(alignment)精度高。本发明为了提高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精度,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设置有对准标记,在布线板的布线中设置异形状部。作为位置对准的方法,如图3所示,一边使用观测装置15从箭头A或者箭头B所示的方向确认对准标记,一边调节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相对位置。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准标记进行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中图不了图I所不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形成于比在构成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半导体基板21的一面侧形成的由多个电极构成的电极图案的外周靠内侧的内部区域。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了内部区域的边界线。内部区域是指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包含由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构成的电极图案所含的所有电极的、内角为180°以下的I个多边形所构成的区域。因此,在连续地连结电极的端部的线局部凹陷的情况下,内部区域的边界线的一部分由将该凹陷的部分的两端连结的线构成。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对准标记25a或者对准标记25b的列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短。该情况下,内部区域与较短地形成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无关,由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规定(由图4中的虚线所示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形成得较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25b。S卩,对准标记25a、25b在内部区域中位于上述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具体而言,电极图案包括直线状延伸的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并列排列的多个电极线。上述空间通过多个电极线中的至少I个电极线的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在上述延伸方向比其他的电极线的一端部位于内侧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准标记25a、25b形成在电极线的延长线上,但对准标记25a、25b也可以形成在相互相邻的电极线间。假设在内部区域的外侧形成了对准标记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内部区域的外侧的、未被配置电极的区域的面积变大,发电得到的电力的收集效率降低,所以单位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发电效率降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由于将对准标记25a、25b形成在内部区域,所以能够不增大上述的不取出电力的区域地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5a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5b被配置成当在图4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而让各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图案彼此与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因此,作为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能够通过使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180°来配置。对准标记25a、25b由与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相同的材料形成。该情况下,能够通过I个工序形成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和对准标记25a、25b。例如,通过使用光刻法或者丝网印刷法等来在同一工序中制作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和对准标记25a、25b,能够提高相互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对准标记25a、25b的宽度与电极线的宽度为相同程度。由此,可以几乎不变更电极形成的工序地形成对准标记25a、25b。
此外,对准标记25a、25b的位置不限于图4所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形成于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内被配置于最外侧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的内部区域。(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5中针对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5所示,布线板10具备用于将多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电连接的布线。布线具备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同形状部和具有与该同形状部不同的形状的至少I个异形状部。布线包含相互电绝缘的、用于连接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第I布线12和用于连接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第2布线13。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17a和将多个梳齿形状部17a连接的连接布线部17b。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包含同形状部与异形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异形状部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的中央的第2 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由异形状部13a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对准目标区域18例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可以作为在绝缘性基材11上不配置布线件16的布线不存在区域。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与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被配置成当使任意一个布线板10在图5的纸面内旋转180°而让各自的第I布线12的图案彼此与第2布线13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作为布线板10的绝缘性基材11的材质,只要是电绝缘性的材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包含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苯硫醚(PPS polyphenylenesulfide)、聚氟乙烯(PVF polyvinyl fluoride)以及聚酰亚胺(polyimide)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I种树脂的材质。绝缘性基材1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 μ m以上200 μ m以下。绝缘性基材11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构成的层叠构造。作为布线件16的材质,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材质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包含从铜、铝以及银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I种金属等。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厚度的各个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 μ m以上75 μ m以下。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图案形状只要具有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即可,不限于上述的形状,可以适当设定。也可以在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或者一方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被覆例如包含从由镍(Ni)、金(Au)、钼(Pt)、钯(Pd)、银(Ag)、锡(Sn)、SnPb焊料以及ITO (IndiumTin Oxide)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I种的导电性物质。该情况下,能够使被覆的布线板10的布线件16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的电连接良好,可提高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耐候性。也可以对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或者一方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施加例如黑化处理等表面处理。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构成的层叠构造。 作为布线板10的制造方法,例如准备PET薄膜等绝缘性基材11。在该绝缘性基材11的一个表面的整面上粘贴金属箔或者金属板等导电性物质。然后,通过光蚀刻法等将粘合在绝缘性基材11的表面的导电性物质的一部分除去,使导电性物质图案化,来形成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其中,当将对准目标区域18设为布线不存在区域时,优选绝缘性基材11与布线件16中的特定波长的透过率之比相差10倍以上。由此,在后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工序中,可以精度良好地识别对准目标区域18。(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 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25b与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地配置,来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异形状部13a形成得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短,所以在异形状部13a的前端附近规定了成为对准目标区域18的布线不存在区域。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如图3所示,一边使用观测装置15从箭头A所示的方向或者从箭头B所示的方向观测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以及布线板10,一边进行。当从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测时,通过一边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侧照射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25a、25b与对准目标区域18,一边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重合,从而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或者,通过一边从布线板10侧照射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反射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25a、25b与对准目标区域18,一边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重合,从而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当从箭头B所示的方向观测时,通过一边从布线板10侧照射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25a、25b与对准目标区域18,一边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重合,从而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作为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光,可以使用X线、IR( infrared)光等。作为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反射的光,可以使用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及卤素灯发出的光。具体而言,通过将对准标记25a、25b配置在对准目标区域18中且在异形状部13a的延长线上,来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的误差为50 μ m以下。在这样对准的状态下,通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接合来形成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中,当将对准目标区域18设为布线不存在区域时,优选为了在位置对准工序中观测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而照射的光含有绝缘性基材11与布线件16的透过率之比相差10倍以上的波长的光。而且,在照射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的情况下,优选照射含有对准标记25a、25b与其周边的半导体基板21的透过率之比相差10倍以上的波长的光的光。或者,当照射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反射的光来确认对准标记时,优选照射含有对准标记25a、25b与其周边的半导体基板21的反射率之比相差5倍以上的波长的光的光。由此,能够都精度良好地识别对准标记25a、25b与对准目标区域18。(太阳能电池模块)图7是表示对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密封前的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对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密封而形成了太阳能电池模块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在背面保护板32与透明基板33之间配置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在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透明基板33之间配 置第I透明树脂31a。在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布线板10与背面保护板32之间配置第2透明树脂31b。在以夹入的方式按压背面保护板32与透明基板33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处理。结果,如图8所示,第I透明树脂31a与第2透明树脂31b在软化而一体化后,固化成为密封件31。通过将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被密封在密封件31中,形成太阳能电池模块。当第I透明树脂31a与第2透明树脂31b固化而成为密封件31之时,产生收缩力。由于该收缩力,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被强烈压接。因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布线板10的第I布线12的接合被强化。同样,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与布线板10的第2布线13的接合被强化。结果,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与布线板10的布线良好地电连接。如上所述,用于将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密封于密封件31中的按压以及加热处理可使用例如被称为层压机的进行真空压接以及加热处理的装置等来进行。其中,真空压接是在从大气压减压后的气氛下进行压接的处理。通过进行真空压接,能够抑制密封件31中残留有气泡。而且,能够实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之间的接合面内的压接力的均匀化。作为透明基板33,只要是针对太阳光透明的基板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玻璃基板等。第I透明树脂31a以及第2透明树脂31b的材料只要是针对太阳光透明的树脂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第I透明树脂31a以及第2透明树脂31b各自的材料可以是同一种类的透明树脂,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透明树脂。将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密封于密封件31中时的加热处理的温度根据第I透明树脂31a以及第2透明树脂31b的熔点来适当决定。为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与布线板10的布线的接合更牢固,可以使用例如非导电性膏(NCP (Non Conductive Paste))以及各向异性导电膏(ACP(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等粘着剂,或者也可以使用焊料等。在使用NCP的情况下,为了不妨碍对准标记25a、25b的观测,优选在对准标记25a、25b的位置不涂敷NCP,或者优选针对位置对准工序中使用的照射光的透过率高。在使用ACP或者焊料的情况下,优选对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以及布线板10的布线的至少一方涂敷ACP或者焊料。作为背面保护板32,只要能够保护密封件31的背面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PET等耐候性薄膜。为了充分抑制水蒸气以及氧气向密封件31中的渗透,来确保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长期的可靠性,背面保护板32例如也可以含有铝等金属薄膜。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端面等难以使背面保护板32与密封件31密接的部分,例如也可以使用丁基胶带等水分透过防止带来使背面保护板32与密封件31完全密接。太阳能电池模块例如也可以被安装成由铝合金等构成的框架环绕周围。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都不限于上述的构成,可以采取各种构成。例如,也可以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25b设 置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延长线上,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设于第I布线12。另外,对准标记25a、25b的形状不限于圆形的点状,例如也可以是四边形或者三角形的点状。在本实施方式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中,对准标记25a、25b被配置成与布线不重合,但也可以配置成对准标记25a、25b的一部分与布线重合。该情况下,由于能够从与布线接合的对准标记25a、25b的一部分取出电力,所以可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发电效率提闻。对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了 I个对准标记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多个对准标记。该情况下,优选布线板10的布线按照与多个对准标记对应的方式具备异形状部。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另外,通过在正确的位置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能够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填充率提闻,可使单位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旲块的发电效率提闻。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由于本实施方式只有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I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9中仅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与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同样的电极图案以及对准标记25a、25b。(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0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包含异形状部。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a与实施方式I同样。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b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具有相邻的梳齿形状部17a彼此之间的间隔局部扩展那样的形状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a的两侧形成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成为异形状部12b。对异形状部12b而言,在异形状部13a的前端附近的位置,与异形状部13a面对一侧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的侧部具有弯曲或者曲折的曲部18b。异形状部12b通过具有曲部18b,使得该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局部变细。不过,异形状部12b不限于上述的构成,也可以是通过具有曲部18b,使得在该梳齿形状部17a的宽度不变化的情况下梳齿形状部17a局部弯曲或者曲折。该情况下,在与形成了曲部18b的梳齿形状部17a的侧部相反侧的侧部,形成有与曲部18b平行的部分。通过异形状部12b以及异形状部13a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
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与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被配置成当使任意一个布线板10在图10的纸面内旋转180°来让各自的第I布线12的图案彼此与第2布线13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将具有与布线图案以及对准目标区域18对应的电极图案以及对准标记25a、25b的I种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通用地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双方,所以优选。(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11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1中仅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通过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形状部13a形成得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短。异形状部12b的一部分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形成得细。结果,在异形状部13a的前端附近,规定了被2个异形状部12b夹着的成为对准目标区域18的布线不存在区域。除了异形状部13a的前端之外,通过以异形状部12b的曲部18b为基准,使对准标记25a、25b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能够高精度地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由于对准目标区域18的宽度因异形状部12b的曲部18b而局部扩展,所以能够相应地增大对准标记25a、25b的宽度。该情况下,可提高对准标记25a、25b的视觉识别性。对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了 I个对准标记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多个对准标记。该情况下,优选布线板10的布线按照与多个对准标记对应的方式具备异形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组合来应用。即,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由形成了曲部等异形状部的梳齿形状部来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I以及2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I或者2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2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具体而言,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每一个中,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较短。在形成得较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3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13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与实施方式2的布线板10同样,由2个异形状部12b以及异形状部13a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c。异形状部13c通过第2布线13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8c而形成。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位于中央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中形成有开口部18c。通过异形状部13c来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此外,开口部18c的形状不限于矩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以及多边形等。而且,开口部18c只要是通过其周围与电极图案重合而使异形状部13c作为布线发挥作用,并且能够观测对准标记25a的形状即可。因此,开口部18c不限于如图13所示那样形成在布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情况,也可以偏向于布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而形成。开口部18c的周围的整周可以不一定都被布线包围,即开口部18c的一部分也可以开放。并且,开口部18c也可以形成于连接布线部17b,另外,还可以跨越梳齿形状部17a和连接布线部17b来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14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4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
如图14所示,通过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而且,通过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形状部13c通过布线具有开口部18c而形成。因此,在异形状部13c中,能够通过开口部18c的周围将梳齿形状部17a与连接布线部17b连接。结果,能够抑制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发电效率的降低,同时能够形成对准目标区域18。图1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在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图示了朝向配置有对准标记25a 的一侧的箭头。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当向相邻的列L1与列L2中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使配置于任意一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180°地将它们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在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于布线板10时,能够将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能够如图15所示,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以对准标记25a位于箭头所示的前端侧的状态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在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制造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对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了 I个对准标记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多个对准标记。该情况下,优选布线板10的布线按照与多个对准标记对应的方式具备异形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4>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f 3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广3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6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具体而言,在多个电极线的至少I个电极线中电极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分离配置所形成的电极间的间隙的空间,形成有对准标记25c。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电极的排列方向上的中央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延伸方向分离地配置。在分离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彼此间的间隙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c。对准标记25c形成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背面的大致中心的位置。(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7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 如图17所示,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中,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c。异形状部13c通过第2布线13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8c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位于中央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中形成有开口部18c。开口部18c在梳齿形状部17a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梳齿形状部17a的中央。由异形状部13c来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18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8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18所示,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c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对准标记25c位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背面的中央。因此,能够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而配置在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对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了 I个对准标记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多个对准标记。该情况下,优选布线板10的布线按照与多个对准标记对应的方式具备异形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5>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I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19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列L/、列L2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19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另外,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具体而言,在多个电极线中相互相邻的电极线彼此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对准标记28、29。如图19所示,在配置于列L/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在配置于左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配置于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对准标记28。对准标记28形成在内部区域。对准标记28也可以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在配置于右起第2 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配置于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对准标记29。对准标记29形成在内部区域。对准标记29也可以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9、与配置于列L/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8被配置成当在图19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来让各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图案彼此与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因此,作为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在纸面内使配置于列L/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来配置。(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0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列L/、列L2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包含异形状部。异形状部通过具有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相邻的至少I组梳齿形状部17a彼此之间的间隔局部扩展那样的形状而形成。本实施方式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中,右起形成于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成为异形状部12d。另外,右起形成于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成为异形状部13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列L/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中,左起形成于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成为异形状部12d。另外,左起形成于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成为异形状部13d。异形状部12d与异形状部13d按照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异形状部12d以及异形状部13d分别通过相互对置侧的梳齿形状部17a的侧部具有弯曲或者曲折的曲部18d,该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局部变细而形成。不过,异形状部12d以及异形状部13d不限于上述的构成,为了具有曲部18d,也可以使该梳齿形状部17a的宽度不变化地将梳齿形状部17a局部弯曲或者曲折。该情况下,在与形成了曲部18d的梳齿形状部17a的侧部相反侧的侧部形成有与曲部18d平行的部分。由2个异形状部12d以及异形状部13d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与配置于列L/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被配置成当在图20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布线板10旋转180°而使各自的第I布线12的图案彼此与第2布线13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将具有与布线图案以及对准目标区域18对应的电极图案以及对准标记25a、25b的I种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通用地配置于所有列L1、列V、列L2以及列L2’,所以优选。(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21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 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1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列L/、列L2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1所示,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8、29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d、13d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形状部12d以及异形状部13d形成为一部分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细。结果,规定了被2个异形状部12d以及异形状部13d夹着的成为对准目标区域18的布线不存在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异形状部12d以及异形状部13d的曲部18d为基准,使对准标记28、29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能够高精度地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为了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而像实施方式I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那样,缩短电极线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提高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发电效率。对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了 I个对准标记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设置多个对准标记。该情况下,优选布线板10的布线按照与多个对准标记对应的方式具备异形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6>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与实施方式I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2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3个以及右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即,对准标记25a在内部区域中位于不存在电极的空间。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多个对准标记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多个对准标记25b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5a、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5b被配置成当在图22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来使各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图案彼此与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因此,作为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在纸面内使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 旋转180°来配置。(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3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异形状部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多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23所示,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3个以及右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比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由异形状部13a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与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被配置成当在图23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布线板10旋转180°来使各自的第I布线12的图案彼此与第2布线13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24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4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4所示,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25a,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7>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异形状部的数量以及位置与实施方式6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6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5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 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具体而言,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每一个中,配置于右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配置于左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a。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对准标记24a、25a分别形成在导电型不同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延长上。(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6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分别包含异形状部12a以及异形状部13a。异形状部12a、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26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另外,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右起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3a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2a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27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7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27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而且,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a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而且,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具体而言,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从图3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测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光,按照对准标记25a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并且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a重叠的方式,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从图3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测透过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光,按照对准标记24a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并且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合的方式,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这样,通过使用2个对准标记24a、25a,能够高精度地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因对准标记24a的形状与对准标记25a的形状不同等而能够识别对准标记24a和对准标记25a的情况下,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 以及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各自的位置对准中,能够一边分别识别对准标记24a、25a,一边高精度地进行位置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当在相邻的列L1与列L2中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使配置于任意一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180°地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当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于布线板10时,能够使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如图15所示,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以对准标记24a、25a位于箭头所示的前端侧的状态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在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制造工序,所以可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还能够分别识别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所以例如若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分别位于不同的导电型的电极线的延长上,则当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时,由于能够确认按照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I布线12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并按照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2布线13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因非意图的对准失误而产生不良产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8>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7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7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如图28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同样的电极图案。(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29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布线12包含异形状部12a、12c。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13c。异形状部12a、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29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而且,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右起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异形状部12c、13c通过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8c而形成。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开口部18c在右起形成于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中形成。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开口部18c在左起形成于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中形成。不过,开口部18c也可以形成于连接布线部17b,或者跨越梳齿形状部17a与连接布线部17b而形成。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2c以及异形状部13a分别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2a以及异形状部13c分别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30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0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0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而且,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而且,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24a、25a,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准标记24a以及对准标记25a双方在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能够识别,所以例如若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分别位于不同的导电型的电极线的延长上,则当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位置时,由于能够确认按照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I 布线12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并按照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 电型用电极25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2布线13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因非意图的对准失误而产生不良产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可以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9>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异形状部的数量以及位置与实施方式6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6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1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3个以及右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25b。对准标记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b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3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2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异形状部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多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32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右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由这些异形状部13a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 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与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被配置成当在图32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布线板10旋转180°来使各自的第I布线12的图案彼此与第2布线13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33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3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3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而且,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b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而且,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当在相邻的列L1与列L2中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使配置于任意一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180°地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在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于布线板10时,能够使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来将其配置于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另外,对准标记25a与对准标记25b相对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背面的中心形成在点对称的位置。因此,即便是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了180°的情况下,在该状态下也可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因此,可简化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方向的管理,能够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0>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9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9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4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与实施方式9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相同的电极图案。(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3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5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13c。异形状部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35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另外,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右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异形状部13c通过第2布线13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8c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8c形成于梳齿形状部17a。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开口部18c在右起形成于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中形成。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开口部18c在左起形成于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中形成。不过,开口部18c也可以形成于连接布线部17b,或者也可以跨越梳齿形状部17a与连接布线部17b而形成。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布线板10双方中,由异形状部13a以及异形状部13c分别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3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6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6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的方式进行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可以识别对准标记25a以及对准标记25b,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有2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1>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与实施方式9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9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7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7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每一个中,有2根电极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具体而言,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右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配置于左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左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配置于右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b。另外,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这样,2个对准标记24b、25a分别在导电型不同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延长上形成。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a。另外,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b。这样,2个对准标记24a、25b分别在导电型不同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延长上形成。对准标记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4b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与对准标记25a相反侧的另一端部附近。同样,对准标记24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b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与对准标记24a相反侧的另一端部附近。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4b、25a、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形成的对准标记24a、25b被配置成当在图37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来使各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图案彼此与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因此,作为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在纸面内使配置于列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来配置。(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
图3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8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分别包含异形状部12a以及异形状部13a。异形状部12a、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如图38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右起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另外,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形成于多个梳齿形状部17a的排列方向上的左起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另外,右起形成于第3个的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比其他的梳齿形状部17a形成得短。由异形状部12a、13a来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与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被配置成当在图38的纸面内使任意一个布线板10旋转180°来使各自的第I布线12的图案彼此与第2布线13的图案彼此重合时重叠。(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39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39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39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有2个对准标记24b,25a或者2个对准标记24a、25b,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2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
由于对准标记24b、25a的相互的位置以及对准标记24a、25b的相互的位置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相反,所以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以及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各自的位置对准中,能够一边在相互分离的位置确认对准标记24b、25a或者对准标记24a、25b, —边高精度地进行位置对准。尤其是由于对准标记24b、25a或者对准标记24a、25b分别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分离配置于电极的两端附近,所以能够在旋转方向上高精度地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2>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位置以及数量、异形状部的构成以及数量与实施方式9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9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0中图不了图I所不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0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2个以及右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两端附近分别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25b。对准标记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b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a、25b在内部区域中位于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了 4个对准标记25a、25b,但对准标记的配置不限于此。S卩,当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4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时,另外,当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2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以及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2个第2导电型用对准标记合计设置4个对准标记时,也能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良好的位置对准。在设置4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使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中的2个电极线的两端部,与该电极线以外的其他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任意端部相比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内侧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设置对准标记。在设置2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与2个第2导电型用对准标记的情况下,在通过使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中的I个电极线的两端部与该电极线以外的其他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任意的端部相比,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内侧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设置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另外,在通过使多个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中的I个电极线的两端部与该电极线以外的其他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任意的端部相比,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内侧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设置第2导电型用对准标记。
另外,对准标记只要至少配置4个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4个对准标记,并且,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至少一方的延长线上设置I个以上的对准标记。当对准标记25a、25b设置在电极图案的延长线上的位置时,优选对准标记25a、25b以电极线的宽度以下的宽度形成,但也能够以比电极线的宽度宽的宽度形成。如后所述,对准标记25a与对准标记25b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形状。或者,当对准时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对准标记、和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对准标记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形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布线板10上的配置于不同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每一个中,能够确认不同形状的对准标记,所以可以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是否在希望的方向上配置。优选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形状在图40的纸面内相对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图案的中心不为点对称。根据该构成,在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载置于布线板10上的工序中,由于当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了 180°时,不能观测对准标记,或者被观测的对准标记的形状与本来的形状不同,所以能够注意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配置的错误。结果,能够防止以错误地旋转后的状态在布线板10上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情况。(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4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1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4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包含异形状部。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b与实施方式2同样。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a与实施方式I同样。由异形状部12b以及异形状部13a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还包含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具备异形状部的情况。该情况下,由异形状部12b以及异形状部13a的至少一方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的特征在于,至少具备2个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成为能够经由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所具备的对准标记25a、25b中的至少2个的方式。只要至少具备2个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即可,例如除了同形状部之外,也可以在布线图案中含有布线图案的一部分的形状与同形状部相比布线宽度宽的部分或者布线长度长的部分。只要布线板10整体中的至少I个单元配置部19具备上述的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构成的布线图案即可。(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42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2中图示了图I所示 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2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b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并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方,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了 4个对准标记,并设置了 6个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在向相邻的列L1与列L2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在纸面内使配置于任意一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地将其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在向布线板10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能够将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在一个方向上保持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来将其配置于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2个对准标记25a或者2个对准标记25b,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3>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异形状部的位置以及数量与实施方式12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2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
(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3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2个、第4个以及右起第I个、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25b。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所有的对准标记25a、25b在不同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形成。对准标记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b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a、25b在内部区域中位于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了 4个对准标记,但对准标记的配置不限于此。S卩,当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4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时,另外,当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2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以及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2个第2导电型用对准标记合计设置4个对准标记时,也能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良好的位置对准。在设置4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使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中的2个电极线的一端部以及与该2个电极线不同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中的2个电极线的另一端部,与该电极线以外的其他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任意端部相比,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内侧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设置对准标记。在设置2个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与2个第2导电型用对准标记的情况下,在通过使多个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中的2个电极线的相互为相反侧的各自端部,与该电极线以外的其他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任意端部相t匕,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内侧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设置第I导电型用对准标记。另夕卜,在通过使多个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中的2个电极线的相互为相反侧的各自端部,与该电极线以外的其他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任意端部相比,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内侧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设置第2导电型用对准标记。另外,对准标记只要至少配置4个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4个对准标记25a、25b,并且,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至少一方的延长线上设置I个以上的对准标记。(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4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4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4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 双方包含异形状部。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b与实施方式2同样。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a与实施方式I同样。由异形状部12b以及异形状部13a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其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还包含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具备异形状部的情况。该情况下,由异形状部12b以及异形状部13a的至少一方了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的特征在于,至少具备2个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成为能够经由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所具备的对准标记25a、25b中的至少2个的方式。只要布线板10整体中的至少I个单元配置部19具备上述的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构成的布线图案即可。(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45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5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5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b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方,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了 4个对准标记,并设置了 6个异形状部,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了 4个对准标记,并设置了 5个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在向相邻的列L1与列L2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在纸面内使配置于任意一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地将其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在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 配置于布线板10时,能够使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保持为一个方向,来将其配置于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2个对准标记25a或者2个对准标记25b,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没有如实施方式12那样将对准标记25a、25b设置在I个电极线的两端,所以与实施方式12相比,电极图案以及布线图案的设计自由度提高。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4>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异形状部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2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2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4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6中图不了图I所不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3个以及右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和配置于左起第2个以及右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端部附近分别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a、25a。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所有的对准标记24a、25a都形成在不同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
对准标记24a、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在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4a、25a在内部区域位于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2个对准标记24a设置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将2个对准标记25a设置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但对准标记的配置不限于此。只要配置至少4个对准标记即可。例如,也可以设置4个对准标记,并且,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至少一方的延长线上设置I个以上的对准标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位于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但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分别位于不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形状。或者,当对准时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对准标记、和在配置 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对准标记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形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布线板10上的配置于不同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每一个中,能够确认不同形状的对准标记,所以可以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是否在希望的方向上配置。优选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形状在图46的纸面内,相对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图案的中心不为点对称。根据该构成,由于在向布线板10上载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工序中,当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了 180°时,不能观测对准标记,或者被观测的对准标记的形状与本来的形状不同,所以能够注意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配置的错误。结果,能够防止以错误地旋转后的状态在布线板10上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情况。(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4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7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4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包含异形状部。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b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b与实施方式2相同。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a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a与实施方式I同样。由异形状部12b与异形状部13a、而且由异形状部12a与异形状部13b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其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还包含各个对准目标区域18仅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的异形状部规定的情况。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的特征在于,具备至少2个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成为能够经由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所具备的对准标记24a、25a中的至少2个的方式。只要布线板10整体中的至少I个单元配置部19具备上述的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构成的布线图案即可。(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48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8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8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a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13b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和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 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在向相邻的列L1与列L2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在纸面内使配置于任意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地将其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在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于布线板10时,能够使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保持为一个方向,来将其配置于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2个对准标记24a或者2个对准标记25a,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像实施方式12那样在I个电极线的两端设置对准标记24a、25a,所以与实施方式12相比,电极图案以及布线图案的设计自由度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双方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有对准标记,所以有效的电极长度在两方的导电型中为相同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发电效率。另外,由于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侧设置有对准标记24a、25a,所以可以接近地设置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尤其是在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分别形成了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的情况下,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最接近。
该情况下,当使布线板10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对准时,由于要观测的对准标记24a、25a的位置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几乎不变化,所以能够限定观测装置的观测位置,对于位置对准装置的简化以及高精度化是有效的。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5 >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异形状部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2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2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
图4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49中图不了图I所不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49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3个以及右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配置于左起第2个以及右起第3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a、24b。在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25b。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所有的对准标记24a、24b、25a、25b都形成于不同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对准标记24a、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4b、25b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4a、24b、25a、25b在内部区域中位于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24a、24b,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25a、25b,但对准标记的配置不限于此。只要配置至少4个对准标记即可。例如,也可以设置4个对准标记24a、24b、25a、25b,并且,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至少一方的延长线上设置I个以上的对准标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以及对准标记24b与对准标记25b位于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但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分别位于不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形状。或者,当对准时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对准标记、和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对准标记也可以为相互不同的形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布线板10上的配置于不同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每一个中,能够确认不同形状的对准标记,所以可以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是否配置在希望的方向上。优选对准标记的位置以及形状在图49的纸面内,相对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图案的中心不为点对称。根据该构成,在布线板10上载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工序中,当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纸面内旋转了 180°时,由于不能观测对准标记,或者被观测的对准标记的形状与本来的形状不同,所以能够注意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配置的错误。结果,能够防止以错误地旋转后的状态在布线板10上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情况。(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5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50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5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包含异形状部。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b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b与实施方式2同样。第I布线12的异形状部12a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3a与实施方式I同样。由异形状部12b与异形状部13a、而且由异形状部12a与异形状部13b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其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还包含各个对准目标区域18仅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的异形状部规定的情况。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的特征在于,具备至少2个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成为能够经由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所具备的对准标记24a、24b、25a、25b中的至少2个的方式。只要布线板10整体中的至少I个单元配置部19具备上述的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构成的布线图案即可。(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51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51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51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13b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以及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a重叠。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b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13b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以及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I布线 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b重叠。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
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当向相邻的列L1与列L2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 能电池单元20时,不在纸面内使配置于任意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地将其配置于双方的列。因此,在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于布线板10时,能够使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保持为一个方向,来将其配置于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通过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2个对准标记24b、25a或者2个对准标记24a、25b,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未如实施方式12那样在I个电极线的两端设置对准标记24a、24b以及对准标记25a、25b,所以与实施方式12相比,电极图案以及布线图案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双方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有对准标记,所以有效的电极长度在双方的导电型中为相同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发电效率。另外,由于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侧设置有对准标记24a、25a,所以可以接近地设置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尤其在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分别形成了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的情况下,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最接近。同样,由于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侧设置有对准标记24b、25b,所以可以接近地设置对准标记24b与对准标记25b。尤其在相邻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分别形成了对准标记24b与对准标记25b的情况下,对准标记24b与对准标记25b最接近。该情况下,由于在使布线板10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对准时,要观测的对准标记24a、25a的位置以及对准标记24b、25b的位置的每一个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几乎不变化,所以能够限定观测装置的观测位置,对于位置对准装置的简化以及高精度化是有效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图49所示那样将不同的导电型用的对准标记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在两侧的端部,所以能够经由布线板10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观测的对准标记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端各具备I个,与例如图48所示那样在相同端部侧的电极线上设置相比,能够延长在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要观测的2个对准标记间的距离。例如,能够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角附近的2处进行位置对准。该情况下,与对位于电极线的相同端部侧的2个对准标记进行观测的情况(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一边上的位置对准)相比,能够进行精度更高的位置对准。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6 >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所处的空间跨越多个电极线而形成的情况与实施方式15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5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 图5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52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5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相邻的3根电极线为I组,4组电极线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其中,也可以包含与对准标记所处的空间无关系的短的电极线。图53是表不形成于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侧的对准标记的局部放大图。图54是表示形成于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的对准标记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3所示,在形成得短的2组电极线的每一组中,在位于中央的电极线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对准标记ZAa1JSa2tj如图54所示,在形成得短的2组电极线的每一组中,在位于中央的电极线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对准标记24b2、25blt)对准标记24^,251^由圆形的点状形成,对准标记24b2、25a2由宽度比电极线宽的椭圆形的点状形成。这样,由于在对准标记具有比电极线的宽度宽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对准标记的识别力,因而优选。不过,随着对准标记的宽度变宽,其和与对准标记相邻的电极线的距离变短,有可能发生迁移(migration)。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横跨3根电极线形成各对准标记24b2、25a2所处的空间,所以能够确保对准标记24b2、25a2与电极线的距离,能够抑制迁移的发生。对于形成得短的电极线的根数而言,只要根据对准标记的宽度及形成电极线和对准标记时的精度以及观测装置的精度等,适当变更为多个电极线或I个电极线即可。对准标记24ai、25a2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41^251^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48^2413^258^25131在内部区域中位于多个电极不存在的空间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24&1、24b2,在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电极线的延长线上设置了 2个对准标记25a2、25b1;但对准标记的配置不限于此。只要配置至少4个对准标记即可。
(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5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55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如图5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双方包含异形状部。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分别包含至少3个异形状部12a、13a。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2a、13a与实施方式I同样。另外,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2b、13b。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2b、13b与实施方式2同样。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异形状部12b、13b通过具有曲部18bi、18b2,使得在该梳齿形状部17a的宽度不变化的情况下梳齿形状部17a局部弯曲。该情况下,在与形成了曲部ISb1的梳齿形状部17a的侧部相反侧的侧部,形成有与曲部^b1平行的曲部18b2。 分别由异形状部13a、12b以及异形状部12a、13b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其中,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布线板10中,还包含仅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的异形状部来规定各个对准目标区域18的情况。在布线板10中,与上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设置对准标记的空间对应的位置的3个梳齿形状部的布线长度变短。在为该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在布线长度与其他的同形状部分相同的部分中,能够确保与设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或者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连接,所以从电流取出效率的方面考虑是优选的。只要布线板10整体中的至少I个单元配置部19具备上述的由第I布线12以及第2布线13构成的布线图案即可。(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5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7是位于列L1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58是位于列L2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59是位于列L1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另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图60是位于列L2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另一端部侧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在图56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56、57、59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通过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b2、25a2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13b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以及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2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 重叠。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bi重叠。如图56、58、60所示,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通过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1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b、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并将对准标记25bi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13b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另外,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b2重叠。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2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而且,在向相邻的列L1与列L2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不在纸面内使配置于任意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180°地将其配置于双方的列。因 此,在向布线板10配置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时,能够将配置于相邻的列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朝向保持为一个方向。因此,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保持为一个方向,来将其配置于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旋转的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并且,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通过对准目标区域18来观察以比电极线的宽度宽的椭圆形的点状形成的对准标记25a2、24b2。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通过对准目标区域18来观察以圆形的点状形成的对准标记 258^241^。通过这样按每一列观察不同形状的对准标记,由于能够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按照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I布线12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位置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按照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2布线13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因非意图的对准失误而产生不良产品。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可以识别2个对准标记25a2、24b2或者2个对准标记24ai、25b1;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对布线设置曲部,则由于能够使对准标记的宽度比电极线宽,所以对准标记的识别变得容易。另外,通过跨越多个电极线来形成空间,并在该空间中设置对准标记,能够确保对准标记与相邻的电极线的距离,可抑制短路以及迁移的发生。通过与对准目标区域面对的布线具备弯曲的部分(曲部),能够确保对准标记与相邻的布线的距离,可以抑制短路以及迁移的发生。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7 >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数量以及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4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4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6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1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6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4根电极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具体而言,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右起第2个以及左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与配置于左起第I个以及右起第I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配置于列L1以及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双方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a。另外,在左起第I个形成得短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5a。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准标记24a、25a分别形成在导电型不同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延长上。(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图6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2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布线12包含异形状部12a、12c。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异形状部12a、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异形状部12c通过第I布线12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8c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8c形成于连接布线部17b’。连接布线部17b’是连接布线部17b中的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内部区域对置的部分。此外,开口部18c也可以在梳齿形状部17a、连接布线部17b中形成,另外,也可以跨越配置于梳齿形状部17a、连接布线部17b以及连接布线部17b’中的任意一个。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连接布线部17b’与右起形成于第2个的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相连。当如此在布线中设置开口部18c,并按照与该开口部18c对应的方式在内部区域的外缘附近设置有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时,可以较短地形成与对准标记相邻的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1所示,配置于右起第I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较短。由此,虽然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发出的电力的收集效率稍微降低,但由于如图62所示的连接布线部17b’那样,能够加宽连接布线部,所以通过开口部18c的形成,能够抑制在开口部18c的周边因布线变细而引起的断线等的发生。该方式也能够应用于实施使布线的一部分变细、弯曲的形成开口部等的其他实施方式。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2c以及异形状部13a分别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由2个异形状部12a分别了规定对准目标区域1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的特征在于,具备至少2个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成为能够经由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所具备的对准标记24a、25a中的至少2个的方式。(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63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3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63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 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中的一方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并且,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a中的另一方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2个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规定的2个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至少3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有3个对准标记 24a、25a,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在由于对准标记24a的形状与对准标记25a的形状不同等而能够识别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的情况下,能够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以及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各自的位置对准中,一边分别识别不同形状的对准标记24a、25a,一边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通过按照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的情况下,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确认2个对准标记24a、25a,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确认2个对准标记24a。该情况下,由于根据被配置的列而确认的对准标记不同,所以可以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朝向、以及电极线的排列方向上的位置偏差,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位置对准。例如,若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分别位于不同的导电型的电极线的延长上,则当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时,由于能够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按照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I布线12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按照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2布线13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因非意图的对准失误而产生不良产品。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因此,如图15所示,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以对准标记24a、25a位于箭头所示的前端侧的状态,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在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制造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有3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将实施方式14中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4个对准标记减少为3个,所以可期待因减少需要微细且精密的形状的对准标记的个数而带来的制造效率的提高。并且,也可以使电极延长与减少I个对准标记对应的量。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取出效率。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线板、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8 >由于本实施方式仅对准标记的数量以及异形状部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5不同,所以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5同样的部分不再重复其说明。(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的对准标记)图6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4中图不了图I所不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6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2个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另外,在电极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左起第I个以及右起第I个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比其他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形成得短。在形成得短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圆形的点状的对准标记24a、25a、25b。对准标记24a、25a在电极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电极的一端部附近,对准标记25b形成于电极的另一端部附近。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准标记24a和对准标记25a、25b分别形成于导电型不同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延长上,对准标记24a、25a相互配置于附近,对准标记25b远离地配置于与对准标记24a、25a相反侧。(布线板中的同形状部以及异形状部)
图6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的布线图案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5中对于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仅图示了布线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布线12包含异形状部12a。第2布线13包含异形状部13a、13c。异形状部12a、13a通过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同形状部的其他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异形状部13c通过第2布线13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8c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8c形成于梳齿形状部17a。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3a以及异形状部13c分别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由异形状部12a以及异形状部13a分别规定了对准目标区域1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板10的特征在于,具备至少2个由异形状部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成为能够经由这样的对准目标区域18来识别背 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所具备的对准标记24a、25a中的至少I个和对准标记25b的方式。(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的对准)图66是从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侧观察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布线板重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图66中图示了图I所示的列L1以及列L2部分的一部分。如图66所示,在配置于列L1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c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并且,配置成第I布线12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4a重叠。在配置于列L2的布线板10中,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4a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2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另外,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对准标记25b和由布线板10的异形状部13a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分别重合配置。并且,配置成第2布线13的梳齿形状部17a与对准标记25a重叠。这样,通过使用具有至少3个对准标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按照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并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针对I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有3个对准标记24a、25a、25b,所以除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外,对于旋转方向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位置对准。并且,通过将在任意的列中都能够从对准目标区域18识别的对准标记25b与对准标记24a、25a远离地配置,来进一步分离能够从对准目标区域18识别的2个对准标记(在列L1中为对准标记25a与25b,在列L2中为对准标记24a与25b)间的距离,由此能够进一步精度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因此,如图64所示,更优选在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内部区域,尽可能将在任意的列中都能够从对准目标区域18识别的对准标记25b和根据列而识别的对准标记不同的对准标记24a、25a配置于对角的位置。在因对准标记24a的形状与对准标记25a的形状不同等而能够识别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的情况下,能够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以及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各自的位置对准中,一边分别识别对准标记24a、25a,一边高精度地进行位置对准。此外,也可以通过进行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以及按照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布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中的任意一种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在通过按照2个对准标记与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的方式配置来使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对准的情况下,在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确认2个对准标记25a、25b,在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确认2个对准标记24a、25b。 该情况下,由于要确认的对准标记根据所配置的列而不同,所以可以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朝向、以及电极线的排列方向上的位置偏差,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位置对准。例如,若对准标记24a与对准标记25a分别位于不同的导电型的电极线的延长上,则由于当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位置对准时,能够确认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I导电型用电极24按照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I布线12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按照与对应的布线板的第2布线13恰当连接的方式进行了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因非意图的对准失误而产生不良产品。在本实施方式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中,如上所述,配置于列L1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配置于列L2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因此,如图15所示,可以与所配置的列无关地以对准标记24a、25a位于箭头所示的前端侧的状态将所有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配置在布线板10上。从而,部件管理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削减了制造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效率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对I个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各设置有3个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但对准标记以及异形状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布线板10的位置对准,能够制作可靠性高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将实施方式15中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4个对准标记减少为3个,所以可期待因减少需要微细且精密的形状的对准标记的个数而带来的制造效率的提高。并且,还可以将电极延长与减少I个对准标记对应的量,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电取出效率。在上述的所有实施方式中,起初就预定为可以将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适当地组
口 ο应该理解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都是例示,不具有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说明表示,而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味以及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附图标记说明10—布线板,11 一绝缘性基材,12—第I布线,12a、12b、12c、12d、13a、13b、13c、13d —异形状部,13 —第2布线,15 一观测装置,16 一布线件,17a 一梳齿形状部,17b —连接布线部,18 —对准目标区域,181^181^181^181^181^18(1 —曲部,18c —开口部,19 一单元配置部,20 —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1 —半导体基板,22 —第I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3 —第2导电型杂质扩散区域,24 —第I导电型用电极,24a、24ai、24b、25a,25a1,25a2,25b,25b1,24b2,25c,28,29 一对准标记,25 —第 2 导电型用电极,26 —钝化 膜,27 一防反射膜,31 一密封件,31a 一第I透明树脂,31b —第2透明树脂,32 —背面保护板,33 —透明基板,100 —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中, 在比形成于半导体基板(21)的一面侧的由多个电极(24、25)构成的电极图案的外周靠内侧的内部区域具有对准标记(24a、24 、24b、25a、25&1、25a2、25b、25bi、24b2、25c、28、2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中, 所述对准标记(243,243^241^253,253^253^251^251^241^25(^28,29)在所述内部区域中位于所述多个电极(24、25)不存在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中, 所述电极(24、25 )包含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 所述空间通过多个所述电极线中的至少I个电极线的所述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比其他的电极线的所述一端部位于内侧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中, 所述电极(24、25)包含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 所述空间是多个所述电极线中的至少I个电极线在该电极线的延伸方向上分离配置所形成的该电极线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中, 所述电极(24、25 )包含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 所述对准标记(243,243^241^253,253^253^251^251^241^25(^28、29)位于多个所述电极线中相互相邻的电极线彼此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广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中, 所述对准标记(243,243^241^253,253^253^251^251^241^25(^28,29)由与所述多个电极(24、25)相同的材料形成。
7.—种布线板(10),具备用于将多个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电连接的布线(12、13),其中, 所述布线(12、13)具备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同形状部、和具有与该同形状部不同的形状的至少 I 个异形状部(12a、12b、12c、12d、13a、13b、13c、13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线板(10),其中, 所述布线(12、13)包含电绝缘的第I布线(12)与第2布线(12), 所述第I布线(12)以及所述第2布线(13)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17a)和将该多个梳齿形状部(17a)连接的连接布线部(17b), 所述第I布线(12)以及所述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包含所述同形状部与所述异形状部(12a、13a), 所述异形状部(12a、13a)通过所述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所述梳齿形状部(17a)比作为所述同形状部的其他所述梳齿形状部(17a)短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线板(10),其中, 所述布线(12、13)包含电绝缘的第I布线(12)与第2布线(13), 所述第I布线(12)以及所述第2布线(13)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17a)和将该多个梳齿形状部(17a)连接的连接布线部(17b), 所述第I布线(12)以及所述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包含所述同形状部与所述异形状部(12c、13c), 所述异形状部(12c、13c)通过所述布线(12、13)具有开口部(18c)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线板(10),其中, 所述布线(12、13)包含电绝缘的第I布线(12)与第2布线(13), 所述第I布线(12)以及所述第2布线(13)分别包含多个梳齿形状部(17a)和将该多个梳齿形状部(17a)连接的连接布线部(17b), 所述第I布线(12)以及所述第2布线(13)的至少一方包含所述同形状部与所述异形状部(12b、12d、13b、13d), 所述异形状部(12b、12d、13b、13d)通过所述多个梳齿形状部(17a)中的至少I个具有如相邻的梳齿形状部(17a)彼此之间的间隔局部拓宽那样的形状而形成。
11.一种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其中, 该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具备权利要求1飞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权利要求疒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布线板(10), 至少 I 个所述对准标记(243,243^24^253,253^253^251^251^241^25(^28,29)与由所述异形状部(12a、12b、12c、12d、13a、13b、13c、13d)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其中, 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具有多个所述对准标记(24a、24ai、24b、25a、25a1>25a2>25b>25b1>24b2>25c>28>29)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其中, 所述多个对准标记(243,243^24^253,253^253^251^251^241^25(^28,29)中的至少2个对准标记与所述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其中, 所述多个对准标记(243,243^24^253,253^253^251^251^241^25(^28,29)中的至少I个对准标记与所述布线(12、13)重叠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其中, 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至少具有3个所述对准标记(24a、24ai、24b、25a>25a1>25a2>25b>25b1>24b3>25c>28>29), 至少2个所述对准标记与所述对准目标区域(18)重叠配置, 至少I个所述对准标记与所述布线(12、13)重叠配置。
16.—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 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权利要求If 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
17.一种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 准备在比形成于半导体基板(21)的一面侧的由多个电极(24、25)构成的电极图案的外周靠内侧的内部区域具有对准标记(248,24^24^258,258^258^251^251^241^25(^.28,29)的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工序; 准备用于将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电连接并包含布线(12、13)的布线板(10)的工序,其中,该布线(12、13)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同形状部和具有与该同形状部不同的形状的至少I个异形状部(12a、12b、12c、12d、13a、13b、13c、13d);以及 通过将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所述对准标记(24a、24ai、24b、25a、25a1,25a2,25b,25b1,24b2,25c,28,29)与由所述布线板(10)的所述异形状部(12a、12b、12c、12d、13a、13b、13c、13d)规定的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配置,来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所述布线板(10)位置对准的工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位置对准的工序中,将多个所述对准标记(24a、24 、24b、25a、25ai、25a2、25b、25b1,24b2,25c,28,29)与所述对准目标区域(18)重合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位置对准的工序中,将至少I个所述对准标记(24&、24&1、2413、25&、25&1、25&2、25b,25b!,24b2,25c,28,29)与所述布线(12、13)重合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 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位置对准的工序中,通过一边照射透过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 )的光来确认所述对准标记(248,24^,241^258,258^258^251^251^241^25(^28,29)和所述对准目标区域(18),一边将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所述布线板(10)重合,由此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所述布线板(10)位置对准。
21.根据权利要求17 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布线板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0)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位置对准的工序中,通过一边照射被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所述电极(24、25)反射的光来确认所述对准标记(248,248^241^258,258^258^251^251^24b2、25c、28、29)和所述对准目标区域(18),一边将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所述布线板(10)重合,由此使所述背面电极型太阳能电池单元(20)与所述布线板(10)位置对准。
全文摘要
在比形成于半导体基板(21)的一面侧的由多个第1导电型用电极(24)以及第2导电型用电极(25)构成的电极图案的外周靠内侧的内部区域具有对准标记(25a、25b)。通过用该构成,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电极与布线板的布线的位置对准精度。
文档编号H01L31/04GK102714235SQ20118000653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三上垒, 仁科友宏, 内藤真介, 冈田英生, 安彦义哉, 山田隆行, 常深安纪子, 森井浩二郎, 白木朋代, 道祖尾泰史, 里村雅史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