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823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组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绕有长条的导体的绕组元件,尤其涉及具备穿过磁通的铁芯部的绕组元件。
背景技术
作为卷绕有长条的导体的绕组元件,已知有用于向电路导入电抗的电抗器(线圈)、或者利用电磁感应来在多个绕组(线圈)之间进行能量的传递的变换器(变成器、变压器)等。该电抗器例如用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中的高谐波电流的防止、电流型逆变器或断续控制中的电流脉动的平滑化及转换器中的直流电压的升压等各种各样的电气电路或电子电路等中。另外,变换器为了进行电压变换、阻抗整合或电流检测等,而用于各种各样的电气电路或电子电路等中。在这样的电抗器或变换器中,电抗器具备穿过磁通的铁芯部,以使线圈所产生的磁通环流,另外,变换器具备穿过磁通的铁芯部(铁心、磁轭),以消除向外部的磁通泄漏,而形成进行从一方的线圈(I次线圈)向另一方的线圈(2次线圈)的高效的磁结合的磁回路。在这样的绕组元件中,为了调整其电感,有时在铁芯部形成有间隙。该间隙通过夹持空气间隙或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而成。就这样的绕组元件来说,当对线圈进行励磁时,在铁芯部作用有电磁力,因此会产生振动。尤其会在所述间隙中产生振动。因此,作为实施了该振动对策的电抗器,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抗器。图19是表示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抗器的结构的图。图19(A)是外观结构图,图19(B)是纵剖视图,并且,图19 (C)是分解立体图。在图19中,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抗器1000具备铁芯部1010、线圈1020而构成,铁芯部1010具备圆柱状的内侧铁芯1011、中空圆筒状的外侧铁芯1012和上下一对的圆板状的连结铁芯1013(1013U、1013L)而构成,线圈1020具备绕组1021而构成。绕组1021卷绕在内侧铁芯1011上,卷绕有绕组1021的内侧铁芯1011嵌入外侧铁芯1012的内侧。并且,在内侧铁芯1011及外侧铁芯10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接合上下一对的连结铁芯1013UU013L。绕组1021的两端部从形成在外侧铁芯1012上的切口 1121引出。并且,铁芯部1010实质上由相对磁导率5 50的材料构成。这样的结构的电抗器为具备消除了间隙的无间隙铁芯部1010的所谓壶型(Ρ0Τ型)的电抗器,通过使铁芯部1010无间隙,由此能够解决振动问题,并且通过将铁芯部1010由相对磁导率5 50的材料构成,由此能够获得所期望的电感。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抗器中,虽然通过使铁芯部无间隙而解决了振动问题,但在线圈1020形成为除内侧铁芯1011以外的空芯线圈(为了调整其电感,所述空芯线圈的向轴芯部内延伸的凸部也可以位于连结铁芯1013UU013L的内表面上)的情况下,若向所述空芯线圈供给交流电力,则由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因其频率而发生变动,导致连结铁芯1013U、1013L发生振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29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空芯线圈和在该空芯线圈的外侧配置的铁芯部的绕组元件,该绕组元件能够减少振动,从而降低噪声。本发明涉及的绕组元件具备铁芯部,该铁芯部配置在线圈的外侧且由多个构件构成,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相对于所述线圈的轴向斜交或正交。因此,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通过使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来使所述多个构件牢固地抵接,从而能够抑制铁芯部的振动,并降低噪声。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记载和附图得以明确。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的抵接面的其它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在具备空芯线圈和在该空芯线圈的外侧配置的空芯铁芯部的绕组元件上被激励出的共振模式的图。图4是表示铁芯部中的多个构件之间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的轴向平行的比较例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的铁芯部中的第一铁芯构件(第二铁芯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图(其一)。图10是用于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图(其二)。图11是用于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连结构件的情况的图。图12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图。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相对于驱动频率的变化而振动加速度发生变化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铁芯部的轮廓形状的不同所引起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图。图15是用于说明连结构件的有无及不同所引起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间隙填补件的有无所引起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图。图17是表示紧固构件的有无所引起的相对于温度的变化而振动加速度发生变化的图。图18是表示图8 (B)所示的结构的绕组元件的振动分布的图。
图19是表示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抗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标注了同一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的结构,适当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统称时,用省略了后缀的参照符号来表示,在指代独立的结构时,用附带后缀的参照符号来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绕组元件为具备I个或多个线圈、穿过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的铁芯部的绕组元件,所述线圈为卷绕有长条的导体构件的空芯线圈,所述铁芯部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外侧且由多个构件构成,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相对于所述线圈的轴向斜交或正交。这样的绕组元件在具备一个线圈而构成的情况下,例如作为电抗器而发挥功能,在具备多个线圈而构成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变换器而发挥功能。这里,例示了作为电抗器而发挥功能的绕组元件,但作为变换器而发挥功能的绕组元件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的抵接面的其它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具备一个线圈1、穿过对线圈I通电时线圈I所产生的磁通的铁芯部2a而构成,例如作为电抗器而发挥功能。线圈I通过将绝缘覆盖着的长条的导体构件卷绕规定的匝数而成,在通电时产生磁场。线圈I例如可以通过卷绕截面圆形(〇形)或截面矩形(□形)等的绝缘覆盖着的长条的导体构件来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I通过将绝缘覆盖着的带状的导体构件以该导体构件的宽度方向沿 着线圈I的轴AX方向的方式卷绕来构成。带状是指,导体构件的宽度(轴向的长度)W比厚度(径向的长度)t大的情况,即,在宽度W与厚度t之间成立W >t(ff/t > I)的关系。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线圈I为所谓的扁平绕组结构。铁芯部2a为穿过对线圈I通电时由线圈I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磁通的构件。铁芯部2a配置在线圈I的外侧。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铁芯部2a为内置线圈I的所谓壶型(Ρ0Τ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铁芯部2a上形成为了与线圈I电连接而将线圈I的端子引出的贯通孔、或者用于将后述的间隙填补件注入到铁芯部2a内的贯通孔等开口部,图1所示的铁芯部2a为实质上内置线圈I的构件。并且,铁芯部2a由多个构件构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铁芯部2a由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构成。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出发,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形成为相同形状。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具备覆盖线圈I的一端部的圆板形状的圆板部分211a、221a、从所述圆板部分211a、221a的一方主面的周缘部分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圆筒部分212a、222a而构成。换言之,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具备以覆盖线圈I中的轴向大约一半的侧面的方式包围线圈I的外周的圆筒部分212a、222a、与所述圆筒部分212a、222a的端面连结的圆板形状的圆板部分211a、221a而构成。通过将所述线圈I内置在圆筒形状的内部空间中,且使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的各圆筒部分212a、222a中的各端面相互抵接,由此形成铁芯部2a。这样的铁芯部2a的包含轴在内的纵剖面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为口字形状。通过使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的各圆筒部分212a、222a中的各端面相互抵接而形成的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2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所述抵接面2sfa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正交。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正交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面2sf不仅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为与所述抵接面2sfa正交的纵剖面中的所述抵接面2sfa的形状在从一端至另一端之间呈形状(一根线形状)的抵接面2sfa,还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为与所述抵接面2sfb正交的纵剖面中的所述抵接面2sfb的形状在从一端至另一端之间呈台阶形状的抵接面2sfb,另外,在上述斜交的情况下,与所述抵接面2sf的斜行方向正交的纵剖面中的所述抵接面2sf的形状在从一端至另一端之间不仅可以为“/”形状(倾斜的一根线形状),也可以为“V”形状或“W”形状等折回形状(带有互不相同的多个斜行方向且所述多个斜行方向中的两个斜行方向交叉的形状),还可以为形状和“/”形状的组合。并且,在向线圈I供给直流电力或交流电力、例如没有极性的交变且带有偏压的交流电力(在具有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以上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上叠加所述交流电压而得到的电力:脉动电流电力)时,由线圈I产生磁场,通过该磁场而在线圈I的轴芯部产生沿着轴AX方向的吸引磁力。该吸引磁力虽然作用在抵接面2sf上,但由于铁芯构件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因吸引磁力引起的振动。这样的铁芯部2a(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由具有规定的磁特性的材料构成。例如,铁芯部2a由在磁方面具有各向同性,且具有与绕组元件Da所要求的电感对应的相对磁导率的材料构成。铁芯部2a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了公知的常规手段的冲压成形来制造,但从所期望的磁特性的实现容易性及所期望的形状的成形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例如通过对软磁性体粉末和非磁性体粉末的混合物进行成形而得到。能够比较容易地调整软磁性体粉末与非磁性体粉末的混合比率,通过适当地调整所述混合比率,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铁芯部2a的磁特性实现为所期望的磁特性。另外,由于为软磁性体粉末和非磁性体粉末的混合物,因此能够成形为各种各样的形状,能够容易地将铁芯部2a的形状成形为所期望的形状。该软磁性粉末为强磁性的金属粉末,更具体而言,可以例举出纯铁粉、铁基合金粉末(Fe-Al合金、Fe-Si合金、山达斯特合金、坡莫合金等)及无定形粉末、进而在表面上形成有磷酸系化成皮膜等电绝缘皮膜的铁粉等。上述软磁性粉末例如通过利用雾化法等进行微粒子化的方法、或者将氧化铁等微粉碎后将其还原的方法等来制造。另外,由于通常在导磁率相同的情况下饱和磁通密度大,因此软磁性粉末尤其优选例如上述纯铁粉、铁基合金粉末及无定形粉末等金属系材料。这样的铁芯部2a为例如通过使用公知的常规手段,将作为软磁性体粉末的铁粉和作为非磁性体粉末的树脂混合,进行成形、例如压粉成形而得到的规定的密度的构件,例举该构件的一例的话,则例如铁粉的密度为7000kg/m3且杨氏模量为85GPa。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a中,铁芯部2a由多个构件、在上述的例子中为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构成,对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而言,由线圈I产生的吸引磁力作用在抵接面2sf上。并且,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2sf相对于线圈I的轴向斜交或正交。这里,由线圈I产生的磁力主要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因而,相对于这样的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的磁力而言,由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2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能够抑制铁芯部2a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因此,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2sf可以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但如上述那样正交的情况下效果好,因此优选。图3是用于说明在具备空芯线圈和在该空芯线圈的外侧配置的空芯铁芯部的绕组元件上被激励出的共振模式的图。图3(A)表示I次共振模式中的铁芯部的共振状态的样子,图3(B)表示2次共振模式中的铁芯部的共振状态的样子。图4是表示铁芯部中的多个构件之间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的轴向平行的比较例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更具体进行说明,在具备空芯线圈和配置在该空芯线圈的外侧的空芯铁芯部的绕组元件中,通过研究可知,如图3所示,作为共振模式,仅发现了与线圈的两端对置的铁芯部的各部分中的振动变位呈面对称的模式。因此,如图4所示,在铁芯部中的多个构件之间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的轴向平行的比较例的绕组元件中,当线圈所产生的轴向的吸引磁力作用于铁芯部时,在相对于所述线圈的轴向平行的抵接面上无法抵抗所述轴向的吸引磁力。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中,如上所述,铁芯部2a中的多个构件之间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I的轴向斜交或正交,因此能够抵抗所述轴向的吸引磁力,抑制铁芯部2a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接着,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相比,为了调整其电感,而具备向空芯线圈I的轴芯部内延伸的凸部。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的线圈I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的线圈I相同,而省略其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可以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方式涉及的绕组元件Db的变形形态而构成,但这里,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的变形形态而构成的情况在下面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中的铁芯部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中的铁芯部2a同样,为穿过在对线圈I通电时由线圈I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磁通的构件,为配置在线圈I的外侧的所谓壶型(Ρ0Τ型),进而,多个构件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由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构成。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同样,形成为相同形状,且具备覆盖线圈I的一端部的圆板形状的圆板部分311、321、从所述圆板部分311、321的一方主面中的周缘部分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圆筒部分312、322而构成。使所述线圈I内置在圆筒形状的内部空间中,且通过使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的各圆筒部分312、322中的各端面相互抵接而形成的、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中的抵接面3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这里,由线圈I产生的磁力主要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该吸引磁力作用在抵接面3sf上。因而,相对于这样的沿着线圈I的轴向而产生的磁力而言,由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中的抵接面2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能够抑制铁芯部3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铁芯部3中,在线圈I的轴芯部中沿着轴AX方向对置的所述圆板部分311、321的各内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向线圈I的轴芯内部延伸的凸部313、323。上述凸部313、323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为侧面具有相对于轴AX方向斜行的锥面的圆锥台形状。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c中,能够通过所述凸部313、323来调整线圈I的轴芯内部的铁芯部3的上部与下部的间隙长,能够调整绕组元件Dc的电感。接着,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6是表示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的铁芯部中的第一铁芯构件(第二铁芯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A)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铁芯构件(第二铁芯构件),图6(B)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铁芯构件(第二铁芯构件)。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中,铁芯部2、3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与圆筒形状的内部空间相匹配的相似形的圆筒形状,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中,其线圈I的轮廓形状为圆筒形状,其铁芯部4具有用于内置该线圈I的圆筒形状的空间,并且铁芯部4的轮廓形状为多棱柱形状。因此,线圈I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的线圈I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可以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的变形形态而构成,但这里,对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的变形形态而构成的情况在下面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中的铁芯部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中的铁芯部3同样,为穿过对线圈I通电时由线圈I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磁通的构件,为配置在线圈I的外侧的所谓壶型(Ρ0Τ型),进而,多个构件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由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构成。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形成为相同形状,具备覆盖线圈I的一端部的轮廓(外形)四边形状的板部分411、421、从所述板部分411、421的一方主面中的周缘部分大致垂直地延伸的、截面为外形呈四边形状且内形呈圆形状的筒状部分412、422而构成。使所述线圈I内置在由筒状部分412、422形成的圆筒形状的内部空间中,且使通过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的各筒状部分412、422中的各端面相互抵接而形成的、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中的省略图示的抵接面4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这里,由线圈I产生的磁力主要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该吸引磁力作用在抵接面4sf上。因而,相对于这样的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的磁力而言,由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中的抵接面4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能够抑制铁芯部4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并且,第三实施方式的铁芯部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铁芯部3同样,为了调整其电感,而具备在线圈I的轴芯部中沿着轴AX方向对置的所述圆板部分411、421的各内表面上分别形成的向线圈I的轴芯内部延伸的凸部413、423。上述凸部413、423在图6(么)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为侧面具有相对于轴AX方向斜行的锥面的圆锥台形状。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的铁芯部4中,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相互抵接而形成的、用于内置线圈I的空间为圆筒形状,其轮廓形状(外形形状)例如为三棱柱形状、四棱柱形状、五棱柱形状及六棱柱形状等多棱柱形状,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为四棱柱形状。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d中,铁芯部4与像图6(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相互抵接而形成的铁芯部3那样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为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在与线圈I的外周面对的铁芯部4侧壁部分中的角部分具有厚壁的部分。因此,就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d来说,铁芯部4的刚性得以进一步提高,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与形成为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即,能够抑制铁芯部4的振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不同,只要铁芯部的侧壁部分中的最薄的部分的壁厚相同,绕组元件D的电磁特性就会大致相等。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中,可以在铁芯部4中的所述角部分进一步设置用于使固定该绕组元件Dd的固定构件与安装绕组元件Dd的被安装构件(未图示)卡合的卡合部。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用于供作为固定构件的螺栓插通的贯通孔414(424)分别设置在铁芯部4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中的所述各角部分。接着,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7(A)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的第一方式的结构,图7(B)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的第二方式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e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Dd相t匕,还具备至少配置在线圈I的轴芯内部且至少将与线圈I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的两内表面部分连结的连结构件。因此,线圈I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的线圈I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e可以作为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的变形形态而构成,但这里,对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的变形形态而构成的情况在下面进行说明。如图7(A)及图7(B)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e中的铁芯部3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中的铁芯部3同样。并且,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涉及的绕组元件Del如图7(A)所示还具备连结构件33,该连结构件33配置在线圈I的轴芯内部的一部分,并且将与线圈I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3的两内表面部分的一部分连结。更具体而言,连结构件33例如形成为比线圈I的内径(内直径)小径(这里指直径)的实心圆柱形状,连结构件33的两端面分别与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中的圆板部分311、321向线圈I的轴芯部内延伸的凸部313、323的各面抵接。这样的连结构件33例如为环氧系树脂等树脂、氧化铝等陶瓷、及不锈钢等金属等的成型体。所述树脂优选刚性比较高的树脂。这样的连结构件33可以如后所述那样形成为环形状(圈形状、圆环形状)。或者,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式涉及的绕组元件De2如图7(B)所示那样还具备连结构件34,该连结构件34填充在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相互抵接而形成的铁芯部3的内部空间中除线圈I以外的空间中。该连结构件34是例如通过将环氧系树脂等树脂从形成在铁芯部3上的贯通孔(未图示)注入到铁芯部3的所述空间后固化而形成的。或者,该连结构件34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相互抵接之前,预先使树脂流入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中的在所述抵接后构成所述空间的部分并固化,之后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31、32相互抵接。所述树脂优选刚性比较高的树脂。通过这样形成连结构件34,由此连结构件34成为配置在线圈I的轴芯内部的全部,并且将与线圈I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3的两内表面部分的全部连结的构件。由于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el、De2还具备连结构件33、34,因此能够抑制与线圈I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3的两部分的振动,另外,使得铁芯部3的刚性进一步提高,与不具备所述连结构件33、34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其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即,能够抑制铁芯部4的振动。具备空芯线圈和在该空芯线圈的外侧配置的空芯铁芯部的绕组元件具备使用图3所说明那样的共振模式,因此为了使广泛的次数(大量的次数)的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优选连结构件33在铁芯部3的直径的大约1/2的位置处抵接,优选连结构件33具有铁芯部3的直径的1/2以上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连结构件33也可以兼作制作线圈I的情况下的线圈I的卷蕊。接着,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8(A)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的第一方式的结构,图8(B)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的第二方式的结构。图9是用于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图(其一)。图9(A)是表示在图8(A)所示的第一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下的第一变形方式,图9 (B)是表示在图8(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第二变形方式,图9(C)是表示在图8(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第三变形方式。图10是用于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图(其二)。图10(A)表示在图8(A)所示的第一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第四变形方式,图10(B)表示在图8(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的第五变形方式,图10(C)表示在图8(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的情况下的第六变形方式。图11是用于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中,紧固构件兼用作连结构件的情况的图。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与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相比,还具备将构成所述抵接面2sfa、2sfb、3sf、4sf的多个构件、在上述中为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21a、22a ;21b、22b ;31、32 ;41、42相互紧固的紧固构件。因此,线圈I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的线圈I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f可以作为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的变形形态而构成,但这里,对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d的变形形态而构成的情况在下面进行说明。该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fl、Df2中的铁芯部4a、4b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c中的铁芯部4同样,为穿过对线圈I通电时由线圈I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磁通的构件,为配置在线圈I的外侧的所谓壶型(Ρ0Τ型),进而,多个构件在图8(A)及图8(B)所示的例子中由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构成。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42同样,形成为相同形状,且具备覆盖线圈I的一端部的轮廓(外形)四边形状的板部分411a、421a ;411b、421b、从所述板部分411a、421a ;411b、421b的一方主面中的周缘部分大致垂直地延伸的、截面为外形呈四边形状且内形呈圆形状的筒状部分412a、422a ;412b、422b而构成。将所述线圈I内置在由筒状部分412a、422a ;412b、422b形成的圆筒形状的内部空间中,并使通过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的各筒状部分412a、422a ;412b、422b中的各端面相互抵接而形成的、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中的抵接面4sfl、4sf2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这里,由线圈I产生的磁力主要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该吸引磁力作用在抵接面4sfl、4sf2上。因而,相对于这样的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的磁力而言,由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中的抵接面4sfl、4sf2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能够抑制铁芯部4a、4b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并且,第五实施方式的铁芯部4a、4b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铁芯部4同样,为了调整其电感,而具备在线圈I的轴芯部中沿着轴AX方向对置的所述圆板部分411a、421a ;411b、421b的各内表面上分别形成的向线圈I的轴芯内部延伸的凸部413a、423a;413b、423b。上述凸部413a、423a ;413b、423b在图8 (A)及图8(B)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为侧面具有相对于轴AX方向斜行的锥面的圆锥台形状。进而,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fl、Df2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e同样,还具备连结构件43a、43b,所述连结构件43a、43b至少配置在线圈I的轴芯内部,并且至少将与线圈I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4a、4b的两内表面部分连结。并且,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fl、Df2中的铁芯部4a、4b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上设有沿着轴AX方向形成的用于供紧固构件71a、71b插通的贯通孔 415a,425a ;415b、425b。上述贯通孔 415a,425a ;415b、425b 形成在铁芯部 4a,4b 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的中心位置(轴芯位置)。进而,在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Df2中,不仅在铁芯部4b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b、42b的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415b,425b,还在铁芯部4b的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b、42b的周缘部分也设有沿着轴AX方向形成的用于供紧固构件72(72-1 72-4,其中72_2及72_4未图示))插通的贯通孔414b (414b-l 414b_4、424b_l 424b_4,其中 414b_2 及 414b_4 和 424b_2 及 424b_4 未图示)。紧固构件71a、71b、72(72-l 72_4)例如为螺栓及螺母等。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l、Df2中,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相互抵接,使所述紧固构件71a、71b的螺栓插通于所述贯通孔415a、425a ;415b、425b,并且,利用所述螺栓及螺母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相互紧固。进而,在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Df2中,使所述紧固构件72-1 72-4的螺栓分别插通于所述贯通孔414b-l 424b_4,利用所述各螺栓及各螺母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b、42b相互紧固。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fl、Df2中,连结构件43a、43b如图8(A)及图8(B)所示那样形成为环形状,以供紧固构件71a、71b插通。另外,所述紧固构件71除了上述的螺栓及螺母以外,例如可以为铆钉或夹钳等。后述的固定构件也同样。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 l、Df2通过还具备紧固构件71a ;71b、72,由此能够提高抵接面4sfl、4sf2的密接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并且,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Dfl、Df2中,所述紧固构件71a ;71b、72(72-1 72-4)可以如图9 (A)、图9 (B)及图9 (C)所示那样兼用作将该绕组元件DfUDf2、Df2固定在供该绕组元件Dfl、Df2、Df2安装的被安装构件100(100a、100b)、200(200a、200b)、300 (300a、300b)上的固定构件。在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上形成有用于使紧固构件(固定构件)71a;71b、72(72-l 72-4)固接的凹部101、201、301。更具体而言,为了与紧固构件(固定构件)71a ;71b、72(72-l 72_4)中的螺栓的一端部上形成的阳螺纹螺接,而在凹部101、201、301的内周侧面上形成有阴螺纹。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例如为基板、壳体及冷却构件等。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l、Df2、Df2中,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 ;41b,42b ;41b、42b相互抵接,使所述紧固构件71a ;71b、72 ;71b、72的螺栓插通于所述贯通孔 415a,425a ;414b、424b ;414b、424b,进而经由垫圈 102a,202a(202a-1 202a_4)、302a(302a-1 302a_5)而与被安装构件100、200、300的用于安装的凹部101、201、301螺接,从而将绕组元件Dfl、Df2, Df2固定安装到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变形方式中,可以取代所述垫圈102a、202a、302a,而将与所述垫圈102a、202a、302a的厚度对应的高度的台阶部(凸部、高低差部)102b、202b (202b_l 202b-4) ,302b (302b-l 302b_5)形成在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上。换言之,在被安装构件100、200、300的面上,除了与垫圈102a、202a、302a对应的台阶部102b、202b (202b_l 202b-4)、302b(302b-l 302b_5)以外的其它部分可以稍微凹陷。图9 (A) 图9(C)示出形成有台阶部 102b、202b(202b-l 202b_4)、302b (302b_l 302b_5)的情况。另外,在上述图9(A) 图9(C)所示的结构中,在被安装构件100b、200b、300b上设有台阶部102b、202b、302b,但也可以在铁芯部上设置与所述台阶部102b、202b、302b相当的凸部。例如可以像图10(A)、图10⑶及图10(C)所示的绕组元件Dfl’、Df2’、Df2”那样,取代所述垫圈102a,202a,302a,而在铁芯部4a,、4b’、4b”的第二铁芯构件42a,、42b’、42b”的面上形成设置与所述垫圈102a、202a、302a的厚度对应的高度的凸部44a、44b(44b-l 44b_5)、44b (44b-l 44b-4)(换言之,在铁芯部4a’、4b’、4b”的第二铁芯构件42a,、42b’、42b”的面上,除了 与垫圈 102a、202a、302a 对应的部分 44a、44b (44b_l 44b_5)、44b (44b_l 44b-4)以外的其它部分可以稍微凹陷)。上述所述凸部44a、44b (44b_l 44b_5)、44b(44b-l 44b-4)在俯视下的形状可以为例如圆形或多角形等任意形状。在图10(A)所示的第四变形方式中,在中心位置一处固定,在图10(B)所示的第五变形方式中,在中心位置一处和周缘部分四处固定,在图10(C)所示的第六变形方式中,在周缘部分四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为圆形的圆形铁芯的绕组元件也优选如图8(A)、图9(A)及图10(A)所示那样在中心位置处固定。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l、Df2, Df2, Dfl’、Df2’、Df2”中,所述紧固构件71a、71b,72兼用作固定构件,因此无需另行准备固定构件,能够降低成本。另外,通过设置这样的台阶部 102b、202b (202b_l 202b_4) ,302b (302b_l 302b_5)或所述凸部 44a、44b (44b-l 44b_5)、44b(44b_l 44b_4),由此不需要垫圈 102a、202a、302a,能够改善铁芯部4a、4b、4a’、4b’、4b”与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之间的热传导性,能够减少组装工时。另外,即使设置上述台阶部102b、202b(202b-l 202b_4)、302b(302b_l 302b_5)或所述凸部44a、44b(44b-l 44b_5)、44b(44b_l 44b_4),铁芯部4中的形状变化也微小,因此绕组元件Df的固有振动频率几乎没有变化,也不会显著地降低。并且,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l、Df2、Df2、DfI’、Df2’、Df2”中,经由所述垫圈102a、202a、302a (或通过所述台阶部102b、202b、302b、或者通过所述凸部44a、44b)安装到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上的绕组元件Dfl、Df2、Df2、Df I’、Df2’、Df2”的安装位置优选为铁芯部4a、4b、4a’、4b’、4b”中的振动变位比较小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向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传播的绕组元件0€1、0€2、0€2、0€1’、0€2’、0€2”的振动。进而,由于绕组元件Dfl、Df2、Df2、Dfl’、Df2’、Df2” 从被安装构件 100、200、300 抬起所述垫圈 102a,202a,302a的厚度(包括台阶部102b、202b、302b及凸部44a、44b的情况在内),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铁芯部4a、4b、4a’、4b’、4b”的振动向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传播的情况,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向被安装构件100、200、300传播的绕组元件Dfl、Df2、Df2, Dfl’、Df2\ Df2”的振动。从该观点出发,可以如图9(B)所示,在供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Df2安装的被安装构件200上,在与紧固构件71b对置的被安装构件200的位置处形成贯通孔203,或者可以如图9 (C)所示,在供第二方式的绕组元件Df2安装的被安装构件300上,在与紧固构件71b对置的被安装构件200的位置处形成凸部202b-5。需要说明的是,在向空芯线圈I的轴芯部内延伸的凸部的直径d (参照图9 (C))与铁芯部4b的直径相比相对大的情况下,铁芯部4b的中心位置处的振动有时会变小,这种情况下,在中心位置和周边位置处进行固定的图9(C)所示的方式有利。另外,在上述中,紧固构件71a、71b、72兼用作固定构件,但紧固构件71a、71b也可以兼用作上述的至少配置在线圈I的轴芯内部且至少将与线圈I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的两内表面部分连结的连结构件。更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这样的兼用作连结构件的紧固构件71C在圆柱形状的杆的两端形成有用于安装螺母的阳螺纹,并且在所述杆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作为连结构件而发挥功能的圆柱部分。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3中,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从兼用作连结构件的紧固构件71c的两侧经由所述贯通孔415a、425a而相互抵接,进而,在紧固构件71c的所述两端螺接紧固螺母,从而将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41a、42a紧固。接着,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图12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的结构的图。图12(A)表示纵剖面,图12(B)为俯视图(仰视图)。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Df形成为实质上内置线圈I的所谓壶型(Ρ0Τ型),但第六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g中,线圈I的一部分向铁芯部5外露出。因此,线圈I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Df的线圈I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g中的铁芯部5为穿过对线圈I通电时由线圈I产生的磁场所引起的磁通的构件,配置在线圈I的外侧,进而,多个构件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由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构成。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形成为相同形状,具备覆盖线圈I的一端部的一部分的矩形板形状的矩形板部分511、521、从所述矩形板部分511、521的一方主面中的相互对置的一对侧部部分大致垂直地分别延伸的各侧壁部分512-1、512-2 ;522-1、522-2而构成。所述矩形板部分511、521中,一边的长度比线圈I的外径(外直径)大,而另一边的长度比线圈I的外径小。通过使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的各侧壁部分512-1、512-2 ;522_1、522_2中的各端面相互抵接而形成铁芯部5,铁芯部5的纵剖面如图12所示那样形成为口字形状。线圈I以连结矩形板形状部分511、512的对角线的各交点的轴与线圈I的轴相互一致的方式配置在该口字形状的铁芯部5内。并且,上述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中的抵接面5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这里,由线圈I产生的磁力主要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该吸引磁力作用在抵接面5sf上。因而,相对于这样的沿着线圈I的轴向产生的磁力而言,由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中的抵接面5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能够抑制铁芯部5的振动,从而降低噪声。这样,第六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g形成为能够从外部看到线圈I的结构,具备至少与线圈I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部分(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为矩形板部分511、521)、在线圈I的外周面上将上述铁芯部部分连结的铁芯部部分(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为侧壁部分512、522)而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g中的铁芯部5的侧壁部分512、522的内表面可以以沿着线圈I的外周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第六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g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a同样,由于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中的抵接面5sf相对于线圈I的轴AX方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使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51、52牢固地抵接,从而能够抑制铁芯部5的振动,降低噪声。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0&、013、0(3、0(1、06、01Dg中,可以在所述抵接面及所述铁芯部与所述连结构件的连结面中的至少一方进而设置填补间隙的间隙填补件。上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Df、Dg例如通过使多个铁芯构件在所述抵接面上相互触抵来抑制纳米级的非常微小的振动变位,但若由于铁芯构件的表面上的例如凹凸或加工公差等而使所述抵接面的密接性不良好,则难以良好地抑制所述振动变位。因此,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Df、Dg通过在抵接面上还具备间隙填补件,由此能够提高抵接面的密接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间隙填补件为提高抵接面的密接性来抑制所述纳米级的振动变位的构件,因此为箔状的薄构件为好,优选为容易适应抵接面的凹凸的构件,例如可以使用树脂的箔(薄板)、金属的箔(薄板)或纸等。需要说明的是,树脂虽不需要具有粘接性,但也可以具有粘接性。这样,由于不需要粘接性,因此即使在使用后,也能够将绕组元件Da、Db、Dc、Dd、De、Df、Dg分解来进行检查。需要说明的是,在还具备这样的间隙填补件的情况下,通过像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绕组元件Dfl、Df2那样还具备这样的紧固构件71a ;7lb、72(72-1 72_4),由此利用所述紧固构件71a ;71b、72对所述间隙填补件施加压力,从而能够抑制高温时的间隙填补件的刚性劣化,使相对于温度变化的振动抑制效果变得稳定。另外,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绕组元件Da、Db、Dc、Dd、De、Df、Dg中,对铁芯部由两个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铁芯部也可以由任意个数的铁芯构件形成。例如,铁芯部由三个第一至第三铁芯构件形成,第二铁芯构件为覆盖线圈I的外周面的圆筒形状的构件,第一及第三铁芯构件为形成为相同形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铁芯构件的圆筒形状的两端部连结的圆板形状的构件。接着,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相对于驱动频率的变化而振动加速度发生变化的图。图13的横轴表示驱动频率(kHz),纵轴表示振动加速度。〇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结果, 表示比较例的结果。第一实施例的绕组元件为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绕组元件,比较例的绕组元件为图4所示的结构的绕组元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测定中,振动加速度在以下的实施例的测定中同样都是在各驱动频率中所述吸引磁力相等的条件下被测定,如图5所示,在绕组元件的端部位置处被测定。如图13所示,比较例的绕组元件在大约IlkHz处振动加速度成为峰值,该大约IlkHz为固有振动频率,但第一实施例的绕组元件在大约13Hz处振动加速度成为峰值,该大约13kHz为固有振动频率。这样,第一实施例的绕组元件与比较例的绕组元件相比,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使得振动得以进一步抑制。因此,第一实施例的绕组元件与比较例的绕组元件相比,直至更高的驱动频率之前都能够不发生共振地使用。图14是用于说明铁芯部的轮廓形状的不同所引起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图。图14分别示出具备图6(A)所示的结构的铁芯部4的绕组元件(图14的右栏)及具备图6(B)所示的结构的铁芯部3的绕组元件(图14的左栏)中的I次共振模式(图14的上段)及2次共振模式(图14的下段)的固有振动频率。图14示出将铁芯部4、3利用一体件模型化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如图14所示,具备图6 (B)所示的结构的铁芯部3的绕组元件中的I次共振模式及2次共振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分别为5480Hz及10740Hz,另一方面,具备图6(A)所示的结构的铁芯部4的绕组元件中的I次共振模式及2次共振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分别为6320Hz及11700Hz,通过铁芯部的外形形状的变更,使得在铁芯部进一步设有厚壁部分这样的绕组元件的固有振动频率提高。这样,具备图6(A)所示的结构的铁芯部4的绕组元件与具备图6(B)所示的结构的铁芯部3的绕组元件相比,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振动被进一步抑制,直至更高的驱动频率之前都能够不发生共振地使用。图15是用于说明连结构件的有无及不同所引起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图。图15的横轴表示驱动频率(kHz),纵轴表示振动加速度。图15分别示出图5所示的没有连结构件的结构的绕组元件中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中央位置:〇,测定位置端部位置:Λ)、图7(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具有连结构件的绕组元件中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中央位置:.,测定位置端部位置:▲)、及图7(A)所示的相当于第二方式但连结构件为环形状的情况下的绕组元件中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中央位置:□,测定位置端部位置:■)。图7(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具有连结构件的绕组元件中的所述连结构件使用室温下的杨氏模量为IOGPa以上的例如二液固化型的环氧系树脂,在形成铁芯部后,使所述树脂流入所述铁芯部内,在将铁芯部密闭后,在其内部使所述树脂固化。另外,所述环形状的连结构件要求杨氏模量比较高且温度依赖性小,因此使用了陶瓷、例如含有90质量%以上的氧化铝且杨氏模量为250GPa以上的陶瓷。如图15所示,在 没有连结构件的绕组元件中,位于大约6 7kHz之间的固有振动频率至少比16kHz的相应数据高。这样,通过具备连结构件,由此绕组元件与不具备连结构件的绕组元件相比,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振动被进一步抑制,直至更高的驱动频率之前都能够不发生共振地使用。图16是用于说明间隙填补件的有无所引起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图。图16的横轴表示驱动频率(kHz),纵轴表示振动加速度。图16分别示出在图5所示的结构的绕组元件中,没有间隙填补件的情况下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端部位置:Λ)及具有间隙填补件的情况下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端部位置:〇)。间隙填补件使用室温下的杨氏模量为IOGPa以上的例如二液固化型的环氧系树月旨(不为粘接剂)。如图16所示,在没有间隙填补件的绕组元件中,固有振动频率大约为13kHz,但在具有隙填补件的绕组元件中,固有振动频率大约为14.5kHz。这样,通过具备间隙填补件,由此绕组元件与不具备间隙填补件的绕组元件相比,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振动被进一步抑制,直至更高的驱动频率之前都能够不发生共振地使用。图17是表示紧固构件的有无所引起的相对于温度的变化而振动加速度发生变化的图。图17的横轴表示铁芯部表面的温度CC ),纵轴表示振动加速度。图17分别示出图7(B)所示那样将连结构件填充在内部空间中的情况下的绕组元件中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中央位置:〇、测定位置端部位置:Λ)、及图7(B)所示那样将连结构件填充在内部空间中且如图8(B)所示那样通过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及螺母将第一及第二铁芯构件紧固的情况下的绕组元件中的测定结果(测定位置中央位置:.、测定位置端部位置:赢)。驱动频率为10kHz,所述螺栓及螺母为M6,以8Nm的转矩紧固。上述绕组元件的温度上升是由于连续驱动所引起的自身发热而导致的。如图17所示,在没有紧固构件的情况下,伴随着铁芯部表面的温度上升而铁芯部的振动也增大,但在具备紧固构件的情况下,即使铁芯部表面的温度上升,振动也大致固定,大致消除了振动的温度依赖性。可以认为这是通过紧固构件的紧固而抑制了连结构件的软化。图18是表示图8(B)所示的结构的绕组元件的振动分布的图。该实施例的绕组元件构成为使用图8(B)所说明的绕组元件Df2的结构。图18示出该实施例的绕组元件Df2中的铁芯部4b的上表面(铁芯部41b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铁芯部42b的下表面))的振动分布。测定位置为使某一个对角线每旋转大约45度所得到的各线上的周缘位置(端部位置)、中心位置、及周缘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这三种位置的各位置。另外,将中心位置的振动变位的大小设为I而将各测定位置的测定结果规格化。从图18可知,铁芯部4b中的振动变位比较小的位置为周缘位置,振动变位比较大的位置为中心位置。因而,对于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f2,通过如图9(B)所示那样在铁芯部4b的周缘位置将绕组元件安装到被安装构件200上,由此能够抑制向被安装构件200传播的绕组元件Df2的振动。本说明书公开了上述各种各样方式的技术,以下,对其主要技术进行总结。一方式涉及的绕组元件为具备I个或多个线圈和穿过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的铁芯部的绕组元件,其中,所述线圈为卷绕有长条的`导体构件的空芯线圈,所述铁芯部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外侧且由多个构件构成,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相对于所述线圈的轴向斜交或正交。并且,优选所述线圈通过将带状的导体构件以该导体构件的宽度方向沿着该线圈的轴向的方式卷绕来构成。
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中,铁芯部由多个构件构成,上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的轴向斜交或正交。这里,由线圈产生的磁力主要沿着线圈的轴向产生。因而,相对于这样的沿着线圈的轴向产生的磁力而言,由于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的轴向斜交或正交,因此通过使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由此使所述多个构件牢固地抵接,从而能够抑制铁芯部的振动,降低噪声。因此,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可以相对于线圈的轴向斜交,但正交的话效果好,因此优选。这样,在具备空芯线圈和在该空芯线圈的外侧配置的铁芯部的绕组元件中,能够减少振动,还降低噪声。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上述的绕组元件中,所述线圈的轮廓形状为圆筒形状,所述铁芯部具有用于内置所述线圈的圆筒形状的空间,并且所述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为多棱柱形状。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中,铁芯部与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为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具有厚壁的部分。因此,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能够使得铁芯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与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为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这些上述的绕组元件中,还具备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至少配置在所述线圈的轴芯内部,并且至少将与所述线圈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所述铁芯部的两部分连结。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由于还具备连结构件,因此能够抑制与线圈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铁芯部的两部分的振动,另外,由于铁芯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因此与不具备所述连结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固有振动频率移向高频侧。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上述的绕组元件中,在所述抵接面及所述铁芯部与所述连结构件的连结面中的至少一方还设置填补间隙的间隙填补件。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通过在抵接面及连结面中的至少一方还设置间隙填补件,由此使得具备所述间隙填补件的抵接面或连结面的密接性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这些上述的绕组元件中,在所述抵接面上还设置填补间隙的间隙填补件。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通过在抵接面上还设置间隙填补件,由此使得具备所述间隙填补件的抵接面或连结面的密接性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这些上述的绕组元件中,还具备将构成所述抵接面的多个构件相互紧固的紧固构件。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通过还具备紧固构件,由此使得抵接面的密接性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上述的绕组元件中,所述紧固构件兼用作将该绕组元件固定到供该绕组元件安装的被安装构件上的固定构件。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由于所述紧固构件兼用作固定构件,因此无需另行准备固定构件,能够降低成本。另外,在另一方式中,在这些上述的绕组元件中,所述铁芯部具有向所述线圈的轴芯内部延伸的凸部。在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中,能够通过所述凸部来调整线圈的轴芯内部的铁芯部的上部与下部的间隙长,从而能够调整其电感。
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0-198481及2011年5月1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1-107845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在本申请中。为了表现本发明,以上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适当且充分地进行了说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认识到能够容易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及/或改良。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实施的变更形态或改良形态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范围,该变更形态或该改良形态就可以解释为包含在本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范围内。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备I个或多个线圈和穿过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的铁芯部的绕组元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组元件,其具备I个或多个线圈、穿过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的铁芯部,所述绕组元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为卷绕有长条的导体构件的空芯线圈, 所述铁芯部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外侧且由多个构件构成,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抵接面相对于所述线圈的轴向斜交或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的轮廓形状为圆筒形状, 所述铁芯部具有用于内置所述线圈的圆筒形状的空间,并且所述铁芯部的轮廓形状为多棱柱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元件还具备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至少配置在所述线圈的轴芯内部,且至少将与所述线圈的轴芯的两端部对置的所述铁芯部的两部分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抵接面及所述铁芯部与所述连结构件的连结面中的至少一方还设置填补间隙的间隙填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抵接面上还设置填补间隙的间隙填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元件还具备将构成所述抵接面的多个构件相互紧固的紧固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兼用作将所述绕组元件固定到供该绕组元件安装的被安装构件上的固定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组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部具有向所述线圈的轴芯内部延伸的凸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组元件(Da),该绕组元件(Da)具备铁芯部(2a),该铁芯部(2a)配置在线圈(1)的外侧且由多个构件(21a、22a)构成,多个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相对于线圈(1)的轴向斜交或正交。因此,这样的结构的绕组元件(Da)通过使多个构件(21a、22a)中的抵接面彼此触抵而使多个构件(21a、22a)牢固地抵接,从而能够抑制铁芯部(2a)的振动,并降低噪声。
文档编号H01F37/00GK103081045SQ20118004273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菊池政宽, 次桥一树, 本家浩一, 杉本明男, 井上宪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