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4883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将无水氯化铝溶于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60%的氯化铝溶液;将铝网置于200~650℃的含氧气氛中氧化0.5~24小时后,取出并浸入所述氯化铝溶液中0.5~3小时,取出,干燥,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将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该电化学电源隔膜孔径适合、耐热性能好,安全性高,从而可有效提高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隔膜的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
【专利说明】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行驶在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中。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伴随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不断加速,汽车尾气的排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发展电动汽车,以期取代传统汽车。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足够大,循环寿命足够长、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取代内燃机。而决定动力电池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其中的隔膜,其主要的功能是隔绝正负极以防止电池自我放电及两极短路等问题。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的隔膜为多孔聚烯烃隔膜。但是这种隔膜不仅对电解质的润湿性能差,而且耐热温度偏低。为提高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安全性,就必须提高隔膜的耐热性。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铝网作为支撑基体,在基体表面包覆可阻燃的氢氧化铝,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孔径适合、耐热性能好,安全性高,从而可有效提高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的安全性。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一种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
[000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无水氯化铝溶于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60%的氯化铝溶液;
[0007]将铝网置于20(T65(TC的含氧气氛中氧化0.5^24小时后,取出并浸入所述氯化铝溶液中0.5^3小时,取出,干燥,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08]将所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广2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09]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乙醚、氯仿、硝基苯、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或其任意组合。
[0010]优选地,氯化铝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50%。
[0011]将铝网置于20(T65(TC的含氧气氛中氧化0.5^24小时后,取出并浸入氯化铝溶液中0.5^3小时,取出,干燥,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12]具体地,将铝网置于马弗炉中,以2°C/min的速率加热到20(T650°C后保温0.5~24
进行氧化。
[0013]优选地,所述铝网氧化时,氧化温度为50(T650°C。
[0014]优选地,氧化的时间为12~24小时。[0015]优选地,铝网浸入氯化铝溶液中的时间为1~ 2小时。
[0016]优选地,所述铝网的厚度为10-40μm。
[0017]优选地,所述铝网的气孔尺寸为1~lOum。
[0018]所述含氧气氛可以为空气、氧气气氛或其他含氧的非还原性气体气氛。
[0019]优选地,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0~100.C。更优选地,所述干燥温度为60~80 .C .
[0020]优选地,干燥时间为12~24小时。
[0021]将所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1~2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22]所述的氨气环境可以是流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在所述氨气环境中,附着在铝网表面的氯化铝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阻燃性能良好的氢氧化铝,铝网再经去离子水冲洗f 10次,直至冲洗液的pH显示为中性,干燥后,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本发明用氢氧化铝包覆铝网后,铝网基体在变得绝缘的同时,也控制其孔径降到了I微米以下,从而适合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0023]优选地,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0~100.C。更优选地,所述干燥温度为60~80 .C .
[0024]优选地,干燥时间为12~24小时。
[002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该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45%,平均孔径为0.3~0.5 μ m.
[0026]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该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的隔膜采用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电化学电源隔膜。
[0027]本发明提供的电化学电源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1)本发明电化学电源隔膜以高熔点的铝网为基体,以高熔点的氢氧化铝对该基体进行包覆,在使铝网基体变得绝缘的同时,使其孔径降到I微米以下从而适合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这种高熔点的隔膜能够有效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安全性;
[0029]( 2 )本发明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1)将无水氯化铝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铝溶液;
[0035](2)将厚度为20μπκ孔径大小为5μπι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V /min的速率加热到600°C后保温6h进行氧化;[0036](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溶液中2小时后,取出,于70°C的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37] (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I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8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38]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5%,平均孔径为0.5微米,透气率为200s/100CC。
[0039]实施例2
[0040]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1)将无水氯化铝溶于乙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的氯化铝乙醇溶液;
[0042](2)将厚度为40 μ m、孔径大小为I μ m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C /min的速率加热到550°C后保温12h进行氧化;
[0043](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乙醇溶液中3小时后,取出,于6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44](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2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100°C的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45]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平均孔径为0.4微米,透气率为500s/100CC。
[0046]实施例3
[0047]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I)将无水氯化铝溶于乙醚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的氯化铝乙醚溶液;
[0049](2)将厚度为25μπκ孔径大小为5μπι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C /min的速率加热到200°C后保温24h进行氧化;
[0050](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乙乙醚溶液中I小时后,取出,于100°C的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51](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2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8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52]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平均孔径为0.4微米,透气率为500s/100CC。
[0053]实施例4
[0054]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5](I)将无水氯化铝溶于氯仿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0%的氯化铝氯仿溶液;
[0056](2)将厚度为20 μ m、孔径大小为10 μ m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C /min的速率加热到400°C后保温16h进行氧化;[0057](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氯仿溶液中0.5小时后,取出,于80°C的干燥箱中干燥16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58](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I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6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59]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5%,平均孔径为0.5微米,透气率为300s/100CC。
[0060]实施例5
[0061]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2](I)将无水氯化铝溶于硝基苯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5%的氯化铝硝基苯溶液;
[0063](2)将厚度为15μπκ孔径大小为8μπι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V /min的速率加热到650°C后保温0.5h进行氧化;
[0064](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乙醇溶液中I小时后,取出,于70°C的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65](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I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8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66]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平均孔径为0.3微米,透气率为SOOs/lOOcc。
[0067]实施例6
[0068]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I)将无水氯化铝溶于二硫化碳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的氯化铝二硫化碳溶液;
[0070](2)将厚度为15μπκ孔径大小为8μπι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C /min的速率加热到500°C后保温12h进行氧化;
[0071](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乙醇溶液中2小时后,取出,于5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72](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I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6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73]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平均孔径为0.3微米,透气率为SOOs/lOOcc。
[0074]实施例7
[0075]—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I)将无水氯化铝溶于四氯化碳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60%的氯化铝四氯化碳溶液;[0077](2)将厚度为10 μ m、孔径大小为10 μ m的铝网置于空气气氛的马弗炉中,以2°C /min的速率加热到550°C后保温8h进行氧化;
[0078](3)将氧化后的铝网浸入(I)中的氯化铝乙醇溶液中I小时后,取出,于80°C的干燥箱中干燥16小时后取出,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0079](4)将上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I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置于50°C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后取出,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0080]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进行孔隙率、孔径和透气率测定。其中,孔隙率和孔径采用孔隙率仪进行测量,透气率通过透气率测量仪测量。经测定,本实施例所得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平均孔径为0.3微米,透气率为500s/100CC。
[0081]实施例8
[0082]一种电化学电池,其隔膜采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具体制备过程为:
[0083]称取9.2g磷酸铁锂、0.5g导电炭黑Super P和0.3g PVDF,并加入20g NMP,充分搅拌使之成为混合均匀的浆料。然后将其刮涂于经乙醇清洗过的铝箔集流体上,在0.01MPa的真空下80°C干燥至恒重,并于l(Tl5MPa压力下辊压制成磷酸铁锂电极,并切成正极片。同样,称取4.6g石墨、0.25g导电炭黑Super P和0.15g PVDF,并加入IOg NMP,充分搅拌使之成为混合均匀的浆料,然后将其刮涂于经乙醇清洗过的铜箔集流体上,压制成负极片。
[0084]将上述正极片、实施例1所制得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上述负极片按照顺序叠片组装成电芯,再用电池壳体密封电芯,往电池壳体里注入lmol/L的六氟磷酸锂的碳酸乙烯酯溶液电解液,密封注液口,得到锂离子电池。
[0085]同时,采用常规的PP隔膜(单层聚丙烯微孔膜)按照上述相同的操作组装得到对比电池。
[0086]用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对本实施例中组装好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放入70°C ±2°C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IC电流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该锂离子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为864mAh,经过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小幅下降,电池没有发生鼓泡,说明隔膜的安全性好,而采用常规的PP隔膜制备的对比电池经过同样的测试过程后,电池发生鼓泡,电池严重变形。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测试图。
[0087]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水氯化铝溶于溶剂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60%的氯化铝溶液; 将铝网置于200~650.C的含氧气氛中氧化0.5~24小时后,取出并浸入所述氯化铝溶液中0.5^3小时,取出,干燥,得表面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 将所述附着有氯化铝的铝网置于氨气环境中1~2小时,待氯化铝反应完全后,取出,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包覆有氢氧化铝的铝网电化学电源隔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铝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网的厚度为10-40μm;所述铝网的气孔尺寸为1~10 μ 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网氧化时,氧化温度为500~650°C,氧化时间为12~24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网浸入氯化铝溶液中的时间为1~2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乙醚、氯仿、硝基苯、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或其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0~100°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温度为 60~80。C.
9.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电化学电源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电源隔膜的孔隙率为40-45%,平均孔径为0.3~0.5 μ m0
10.一种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化学电池或电容器的隔膜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电源隔膜。
【文档编号】H01M2/18GK103904275SQ20121058669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周明杰, 钟玲珑, 王要兵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