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238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用于铅酸蓄电池化成时电解液循环使用。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化成有槽式化成和电池化成两种方式,从提高生产效率和清洁环保的角度考虑,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电池化成方式。但是传统的电池化成有以下几种 缺点(I)由于电池槽内腔容积有限,电池化成时如果采用低密度电解液,不能满足化成过程中对酸量的要求。(2)若采用较高密度的电解液,化成效果不如使用低密度电解液的槽式化成。(3)化成过程中电池温度升高,需要将电池放入降温水槽内进行降温,由于电池槽一般是工程塑料材料制作的,传热效果差,降温效果不好。(4)由于温度升高,化成电流不能太大,化成时间较长,一般约为4-5天。(5)化成结束前人工调整电解液密度和电解液液面高度,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循环电池连接器,使铅酸蓄电池化成时可以利用电解液体外循环的方式解决化成电解液酸量不足和化成降温问题,且密封性能优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包括密封盖、过渡盖和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外部呈F形,内部设置出酸管和进酸管,连接器主体上部出酸管口位置高于上部进酸管口位置,连接器主体下部尺寸与过渡盖顶部尺寸相适应,密封盖下部尺寸与过渡盖顶部尺寸相适应。 所述连接器主体下部出酸管口位置与进酸管口位置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即电池内出酸管口与进酸管口的位置相同。所述连接器主体外侧下部设置相互平行的两道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0型密封圈,采用双重密封结构。电池连接器的功能和作用如下电池连接器具有进、出酸功能,与电池进行密封连接。使用时将密封圈放置于连接器主体上,起到密封作用;过渡盖安装到电池上,与电池注液孔紧密配合;酸循环过程中,连接器主体与过渡盖配合,进行酸循环操作;循环结束后,取下连接器主体,密封盖与过渡盖紧密配合,电池检验合格后跟随电池出厂。电解液通过连接器进酸管,以一定的流速进入电池,流速为0. 1-0. 3m/min,对电池内的电解液有一定的冲击,使电解液循环搅拌。[0017]由于电池上部密封,当电解液液面达到出酸管口的高度时,多余的电解液从出酸管流出,化成产生的气体随着酸液排出。电池内出酸管口与进酸管口的位置高度决定了电池出厂的液面高度。化成后期的电池液面通过控制出酸管口底部的高度来调整电池的电解液液面高度,出酸管口与进酸管口的高度差为0,使其达到电池生产厂家所要求的液面高度。本实用新型使电池化成时可以利用电解液循环的方式,具体装置和操作方法如下将电池进行电气连接,在电池注液孔上连接电池连接器,电池连接器的进酸管连接酸液分配器,酸液分配器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高位高密度储酸罐、高位低密度储酸罐,电池连接器的出酸管连接酸液回收器,酸液回收器分别连接低位高密度酸槽、低位低密度酸槽,低位高密度酸槽、低位低密度酸槽均与冷却装置相连,低位高密度酸槽通过第二酸泵与高位高密度储酸罐连接,低位低密度酸槽通过第一酸泵与高位低密度储酸罐连接,在酸泵 与高位储酸罐之间设置换热器,形成酸循环系统。操作时首先向电池内灌入低密度酸液,浸泡1-3小时,启动充放电设备,开始化成,同时开启酸循环系统,首先启动高位低密度储酸罐,通过电池连接器的进酸管向电池中注入低密度酸液,酸液在电池内循环后从电池连接器的出酸管流入低位低密度酸槽,在低位低密度酸槽通过密度检测装置进行密度检测后调整其密度,然后由第一酸泵将酸液打入高位低密度储酸罐,完成酸液的循环,在化成结束前6-8小时,切换启动高位高密度储酸罐,高密度酸液经电池连接器的进酸管向电池中注入高密度酸液,酸液在电池内循环后从电池连接器的出酸管流入低位高密度酸槽,在低位高密度酸槽通过密度检测装置检测后调整其密度,然后由第二酸泵将酸液打入高位高密度储酸罐,高密度酸液循环使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达到电池出厂要求。其中冷却装置采用公知的各种技术就可以实现。密度检测装置是现有的检测设备,与浓酸加酸系统和纯水加水系统相连,当电解液密度发生偏移时,密度检测装置将自动或人工控制加水或加硫酸完成对密度的调整,对密度的调整均采用公知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密封盖、过渡盖的整体构思与精细设计,使电池壳体与过渡盖、过渡盖与连接器主体或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性在特殊情况下也得以保证。同时作为成品电池的组成单元在循环结束后不需对过渡盖进行拆除更换,只需与对应的密封盖连接即可,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铅酸电池化成时可以利用电解液体外循环的方式解决化成电解液酸量不足和化成降温问题,且密封性能优良。化成过程中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酸液的循环从电池内部带出,对电池起到降温作用;通过化成过程中的电解液循环,将电池内部的沉淀物循环到电池外部,对电池起到清洁作用;能够自动调整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使其达到电池出厂时的要求;化成时间可以缩短为1-3天。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酸循环系统示意图。[0029]图中1、密封盖;2、连接器主体;3、出酸管;4、进酸管;5、0型密封圈;6、过渡盖;
7、高位高密度储酸罐;8、高位低密度储酸罐;9、浓酸加酸系统;10、纯水加水系统;11、低位低密度酸槽;12、密度检测装置;13、冷却装置;14、低位高密度酸槽;15-1、第一酸泵;15-2、第二酸泵;16、酸液回收器;17、换热器;18、电池;19、电池连接器;20、酸液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I所示,所述的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包括密封盖I、过渡盖6和连接器主体2,所述连接器主体2外部呈F形,内部设置出酸管3和进酸管4,连接器主体2上部出酸管口位置高于上部进酸管口位置,连接器主体2下部尺寸与过渡盖6顶部尺寸相适应,密封盖I下部尺寸与过渡盖6顶部尺寸相适应。所述连接器主体2下部出酸管口位置与进酸管口位置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即电池18内出酸管口与进酸管口的位置相同。所述连接器主体2外侧下部设置相互平行的两道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0型密封圈5,,采用双重密封结构。电池连接器具有进、出酸功能,与电池18进行密封连接。使用时将密封圈5放置于连接器主体2上,起到密封作用;过渡盖6安装到电池18上,与电池注液孔紧密配合;酸循环过程中,连接器主体2与过渡盖6配合,进行酸循环操作;循环结束后,取下连接器主体2,密封盖I与过渡盖6紧密配合,电池18检验合格后跟随电池18出厂。电解液通过连接器进酸管4,以一定的流速进入电池18,流速为0. 1-0. 3m/min,对电池18内的电解液有一定的冲击,使电解液循环搅拌。由于电池18上部密封,当电解液液面达到出酸管口的高度时,多余的电解液从出酸管3流出,化成产生的气体随着酸液排出。电池18内出酸管口与进酸管口的位置高度决定了电池18出厂的液面高度。化成后期的电池液面通过控制出酸管口的高度来调整电池的电解液液面高度,出酸管口与进酸管口的高度差为0,使其达到电池18生产厂家所要求的液面高度。如图2所示,酸液循环系统是实现铅酸蓄电池酸循环的主要设施,在电池注液孔上连接电池连接器19,电池连接器19的进酸管4连接酸液分配器20,酸液分配器20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高位高密度储酸罐7、高位低密度储酸罐8,电池连接器19的出酸管3连接酸液回收器16,酸液回收器16分别连接低位高密度酸槽14、低位低密度酸槽11,低位高密度酸槽14、低位低密度酸槽11均与冷却装置13相连,低位高密度酸槽14通过第二酸泵15-2与高位高密度储酸罐7连接,低位低密度酸槽11通过第一酸泵15-1与高位低密度储酸罐8连接,在酸泵与高位储酸罐之间设置换热器,形成酸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电池化成时可以利用电解液循环的方式,具体装置和操作方法如下操作时首先向电池18内灌入低密度酸液,浸泡1-3小时,启动充放电设备,开始化成,同时开启酸循环系统,首先启动高位低密度储酸罐8,通过电池连接器19的进酸管4向电池18中注入低密度酸液,酸液在电池18内循环后从电池连接器19的出酸管3流入低位低密度酸槽11,在低位低密度酸槽11通过密度检测装置12进行密度检测后调整其密度,然后由第一酸泵15-1将酸液打入高位低密度储酸罐8,完成酸液的循环,在化成结束前6-8小时,切换启动高位高密度储酸罐7,高密度酸液经电池连接器19的进酸管4向电池中注入高密度酸液,酸液在电池18内循环后从电池连接器19的出酸管3流入低位高密度酸槽14,在低位高密度酸槽14通过密度检测装置12检测后调整其密度,然后由第二酸泵15-2将酸液打入高位高密度储酸罐7,高密度酸液循环使电池18的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达到电池18出厂要求。其中冷却装置采用公知的各种技术就可以实现。密度检测装置12是现有的检测设备,与浓酸加酸系统9和纯水加水系统10相连,当电解液密度发生偏移时,密度检测装置12将自动或人工控制加水或加硫酸完成对密度的调整,对密度的调整均采用公知技术。该酸循环的方式还具有如下优点化成过程中电池18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酸液的循环从电池18内部带出,对电池18起到降温作用;通过化成过程中的电解液循环,将电池18内部的沉淀物循环到电池18外部,对电池18起到清洁作用;能够自动调整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使其达到电池18出厂时的要求;化成时间可以缩短为1-3天。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主体2、密封盖I、过渡盖6的整体构思与精细设计,使电池壳体与过渡盖6、过渡盖6与连接器主体2或密封盖I之间的密封性在特殊情况下也得以保证。同时作为成品电池的组成单元在循环结束后不需对过渡盖6进行拆除更换,只需与对应的密封盖I连接即可,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铅酸电池化成时可以利用电解液体外循环的方式解决化成电解液酸量不足和化成降温问题,且密封性能优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过渡盖和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外部呈F形,内部设置出酸管和进酸管,连接器主体上部出酸管口位置高于上部进酸管口位置,连接器主体下部尺寸与过渡盖顶部尺寸相适应,密封盖下部尺寸与过渡盖顶部尺寸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下部出酸管口位置与进酸管口位置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外侧下部设置相互平行的两道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酸循环电池连接器,用于铅酸蓄电池化成时电解液循环使用。其特点在于包括密封盖、过渡盖和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外部呈F形,内部设置出酸管和进酸管,连接器主体下部尺寸与过渡盖顶部尺寸相适应,密封盖下部尺寸与过渡盖顶部尺寸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铅酸电池化成时可以利用电解液体外循环的方式解决化成电解液酸量不足和化成降温问题,且密封性能优良。通过电解液循环,将电池内部的沉淀物循环到电池外部;能够自动调整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使其达到电池出厂时的要求,化成时间为1-3天。在化成完成后不需对过渡盖进行拆除,只需与对应的密封盖连接即可,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M2/40GK202474088SQ20122004643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师小明, 潘伟伟, 王培寿 申请人:淄博拓驰电器有限公司,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