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237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多孔穴开孔、提升产能及降低成本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种类千百种,但每一款连接器都有其必要的结构,如连接端子组、外壳等,而这些结构虽然大同小异,但分毫之差的设计即会影响到整体的运作性及特性。如附图I所示,为原有的实施示意图,一般连接器的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3,该本体3上分别形成数个供模具滑块4运作的开口 30,且该本体3顶部形成有第一穿孔31,另该本体3底部则形成有第二穿孔32。欲将制作其连接器时,将连接器置入于模具中运作,并通过其模具中的滑块4分别与该本体3四面所形成的数个开口 30分别运作,以达到开穴的目的。然而上述原有连接器的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尚待改进于制作连接器模具中的滑块必须分别与原有连接器本体上形成的四个开口运作,才能达到最多二穴开孔的实施目的,因此让连接器生产时间拉长且无法有效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仅需通过穿孔与模具设置的滑块运作即可达到多孔穴开孔、提升产能及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插置孔及第二插置孔分别将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分别穿设于本体内,同时利用固定孔及固定部将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固定,当本实用新型于模具内进行运作开穴时,仅需通过本体形成的穿孔配合模具的滑块,即可达到多孔穴开孔、产能提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藉以改善原有制作时间长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本体为主,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且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应该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又该第二开口穿设固定一连接端口 ;该本体一面形成有一穿孔,而该本体一侧并邻近该穿孔处形成供抵持一第一连接端子的固定孔,且该本体内壁对应该固定孔处形成供抵持一第二连接端子的固定部。其中该本体且邻近该第二开口处形成一供该第一连接端子穿设的第一插置孔;其中该本体且邻近该第二开口处形成一供该第二连接端子插设的第二插置孔;其中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盖体;其中该本体外缘包覆一外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本体的结构改良设计,让固定部及固定孔一样拥有固定连接端子的功能,同时通过本体长边的穿孔配合模具滑块运作达到提升产能、多穴开孔及降低成本的实用目的。

[0015]图I为原有的实施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及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结构改良,其主要由一本体I为主,该本体I 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 10,且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应该第一开口 10的第二开口 11,又该第二开口 11穿设固定一连接端口 110,该本体I 一面形成有一穿孔12,而该本体I 一侧并邻近该穿孔12处形成供抵持一第一连接端子13的固定孔130,且该本体I且邻近该第二开口 11处形成一供该第一连接端子13穿设的第一插置孔131,另该本体I内壁对应该固定孔130处形成供抵持一第二连接端子14的固定部140,且该本体I且邻近该第二开口 11处形成一供该第二连接端子14插设的第二插置孔141,其中该本体I且位于该第一开口 10处设置有一盖体15,且该本体I外缘包覆一外罩16。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剖视图、实施示意图一及实施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体I大致呈一矩形体,而矩形体中进一步界定有二长边及二短边,并于其中一长边上形成有一穿孔12,而与该长边呈垂直角度的其中一个短边上形成有一个固定孔130,并于相对应固定孔130对面的另一短边的本体I内壁形成有一具有高低落差的固定部140,当本实用新型置入模具2中制作时,仅需通过本体I形成的穿孔12对应模具2中的滑块20相互配合运作即可缩小模具2体积、缩短模具2开穴时间与降低成本并同时达到多孔穴开孔的实用进步性,因此改善原有连接器必须分别对四个开口实施运作才能达到开穴制作及缩短时间成本的目的。由于本体I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10,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开口 11并同时穿设固定有连接端口 110,而本体I邻近第二开口 11处形成有第一插置孔131及第二插置孔141,因此第一连接端子13可通过第一插置孔131插入并与固定孔130相互卡固,另一方面第二连接端子14是通过第二插置孔141插入并与本体I内壁形成的固定部140相卡固,上述的结构主要说明其收容的第一连接端子13及第二连接端子14的固定方式,最后依序先盖体15装设后再套设外罩16于本体I上。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一本体为主,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且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应该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又该第二开口穿设固定一连接端口 ; 该本体一面形成有一穿孔,而该本体一侧并邻近该穿孔处形成供抵持一第一连接端子的固定孔,且该本体内壁对应该固定孔处形成供抵持一第二连接端子的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且邻近该第二开口处形成一供该第一连接端子穿设的第一插置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且邻近该第二开口处形成一供该第二连接端子插设的第二插置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外缘包覆一外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属于电器类,其主要由一本体为主,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开口,而另一端形成有一对应该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且该第二开口穿设固定一连接端口,该本体一面形成有一穿孔,而该本体一侧并邻近该穿孔处形成有供抵持一第一连接端子的固定孔,且该本体内壁对应该固定孔处形成有供抵持一第二连接端子的固定部,经由上述的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于本体结构加以改良,因此当本实用新型于模具中制作时,仅需通过穿孔与模具设置的滑块运作即可达到多孔穴开孔、提升产能及降低成本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2513338SQ20122004632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颜裕峰 申请人:颜裕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