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171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稠合(电感或电磁稠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 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电池工作。电子标签依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目前,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如银行系统,图书馆系统等。目前采用的纸质标签,重量轻,但不能抗金属,而某些抗金属标签没有很好的图案和芯片匹配,导致使用效果差。对于涉及匹配问题的适用于射频识别天线还未有公开报道过。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通过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天线包括辐射部、馈线匹配部、谐振匹配部和抗金属部;辐射部通过馈线匹配部和RFID芯片的一端连接,RFID芯片的另一端连接谐振匹配部,谐振匹配部还连接有抗金属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由内部的陶瓷片和外部的防腐蚀层组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线匹配部为若干L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构思巧妙,能够获得较好的线极化增益效果,比同尺寸的抗金属识别标签的识别范围更远。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RFID芯片3和射频天线,所述射频天线包括辐射部I、馈线匹配部2、谐振匹配部4和抗金属部5 ;辐射部I通过馈线匹配部2和RFID芯片3的一端连接,RFID芯片3的另一端连接谐 振匹配部4,谐振匹配部4还连接有抗金属部5 ;上述各部分的尺寸大小和配比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调整,从而达到不同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在此一一列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由内部的陶瓷片和外部的防腐蚀层组成,这种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避免因腐蚀等导致的机械性损害,延长了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线匹配部2为若干L型结构,这种结构经多次实验,效果最为理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构思巧妙,能够获得较好的线极化增益效果,比同尺寸的抗金属识别标签的识别范围更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天线包括辐射部、馈线匹配部、谐振匹配部和抗金属部;辐射部通过馈线匹配部和RFID芯片的一端连接,RFID芯片的另一端连接谐振匹配部,谐振匹配部还连接有抗金属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内部的陶瓷片和外部的防腐蚀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匹配部为若干L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天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天线包括辐射部、馈线匹配部、谐振匹配部和抗金属部;辐射部通过馈线匹配部和RFID芯片的一端连接,RFID芯片的另一端连接谐振匹配部,谐振匹配部还连接有抗金属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构思巧妙,能够获得较好的线极化增益效果,比同尺寸的抗金属识别标签的识别范围更远。
文档编号H01Q1/22GK202487752SQ2012201117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杏明 申请人:上海博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