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390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气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装置领域,具体特别涉及一种点对面或面对面连接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连接器通常用于实际电气连接或电气控制系统中,通常至少包括外壳装置以及单个或多个电子接触元件。随着电气元件和电子元件在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中所占比例的日趋增加,为这些电子电气元件之间以及元件本身提供可靠的电气连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市场上可以见到的电气连接装置,无论采用何种标准以及各种接口规范,其电气连接方式均为精准对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在晃动的空间或光线昏暗的状况下使用起来非常不便。目前市场上开始逐渐出现以磁力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装置,但是由于磁性本身性质的问题,磁力电气连接装置会干扰其他电子设备的工作,应用范围和使用方式都还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各种场合够可以更方便的进行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N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个第一连接部件和M(M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个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平面状极性导电板
(11)和延长导线(12)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点状导电部件或面积小于等于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21)和延长导线(22)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个数可以相等,即N = 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机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件与两个第二连接部件,两个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贴合在充电器底座的正负极上,延长导线与电气标准插头相连,两个第二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附着在手机外壳背面,延长导线外设有电气标准接口,电气标准接口与手机充电口的正负电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手机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件与两个第二连接部件,两个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附着在手机外壳背面,延长导线外设有电气标准接口,电气标准接口与手机充电口的正负电极相连,两个第二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贴合在充电器底座的正负极上,延长导线与电气标准插头相连。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延长导线与电气连接标准接口之间设有极性保护电路。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每对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与(21)的个数均为4,即N = M = 4,延长导线末端(12)与(22)的的电气连接标准接口为USB连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电气连接装置可以轻松的实现在晃动的空间或晃动的状况下使用,无需精确对准即可实现电气之间的连接。

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装置的极性保护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5所不,第一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贴合在手机外壳41上,其延长导线12末端配有电气连接标准接口 31,在延长导线12与电气连接标准接口 3之间配有极性保护电路5,第二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21附着在器件底座61上,其延长导线22末端配有标准插头7,工作时,第一部件的电气连接标准接口 31与手机的充电口处的正负极相连,第二部件的插头7插在工作插座上,将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贴合上即可实现充电工作。如图3、4、5所示,第一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贴合在工作设备42的底座上,如笔记本电脑的底座外壳上,其延长导线12末端配有USB接口 32,在延长导线12与USB接口 32之间配有极性保护电路5,USB接口 32插在工作设备42的USB接口处,第二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21附着在相应电气兀件62上,如手机底座外壳上,其延长导线22末端配有USB插头33,USB接口 33插在电气元件62的USB接口处,工作时,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贴合即可实现工作连接。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N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个第一连接部件和M (M为大于等于I的整数)个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和延长导线(12)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点状导电部件或面积小于等于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21)和延长导线(22 )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个数可以相等,即N=M。
3.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件与两个第二连接部件,两个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附着在手机外壳(41)背面,延长导线(12 )外设有电气标准接口(31 ),电气标准接口(31)与手机充电口的正负电极相连,两个第二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21)贴合在充电器底座(61)的正负极上,延长导线(22)与电气标准插头(7)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贴合在充电器底座(61)的正负极上,延长导线(12)与电气标准插头(7)相连,两个第二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21)附着在手机外壳(41)背面,延长导线(22)外设有电气标准接口( 31),电气标准接口( 31)与手机充电口的正负电极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延长导线(22)与电气连接标准接口( 3 )之间设有极性保护电路(6 )。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每对平面状极性导电板(11)与(21)的个数均为4,即N=M=4,延长导线末端(12)与(22)的的电气连接标准接口为USB连接口。
专利摘要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第一连接部件和M(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平面状极性导电板和延长导线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点状导电部件或面积小于等于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状极性导电板和延长导线构成,通过本电气连接装置可以轻松的实现在晃动的空间或晃动的状况下使用,无需精确对准即可实现电气之间的连接。
文档编号H01R24/00GK202564602SQ201220149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钢 申请人:刘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