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235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结构组成一般包括接线端子、磁脱扣系统、热脱扣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其中灭弧系统是断路器进行分断电流时必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常包括一个位于断路器触点前方的灭弧室,灭弧室内设置有多层灭弧栅片,灭弧室底部设置有引弧片。在断路器工作过程中,触点产生的电弧在引弧片磁场的作用下被引向灭弧栅片,并被灭弧栅片切割、熄灭。现有结构中,引弧片与动触头导线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这样给断路器的装 配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简单、导弧/引弧/灭弧更加合理,分断能力更高的断路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动触头、静触头、引弧片、灭弧室和磁环,所述引弧片的一端指向动触头的端部,另一端伸入灭弧室内;所述弓I弧片指向动触头的端部向上弯折,并在弯折部分的侧面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压紧导线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磁环位于壳体的右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灭弧室位于壳体的左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断路器通过在引弧片上增设动触头的压线连接装置(即卡槽),可使断路器的装配更加简单,同时使得导线能够更好的固定和压紧,可以消除与动触头产生上下偏摆的情况,使动触头运动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加强了电弧磁场的极性,使导弧、引弧、灭弧更加合理,动静触头损伤很小,分断能力更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引弧片的立体结构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壳体-1,动触头-2,静触头-3,引弧片-4,灭弧室-5,磁环_6,弯折部分_7,卡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2所示,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I、动触头2、静触头3、引弧片4、灭弧室5和磁环6,所述引弧片4的一端指向动触头2的端部,另一端伸入灭弧室5内;所述引弧片4指向动触头的端部向上弯折,并在弯折部分7的侧面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压紧导线的卡槽8。本实用新型对磁环6的位置进行了改变,将磁环6设置在壳体I的右下方,这样腾出了更多的空间,使其位置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将灭弧室5移动到壳体I的左侧,这样可以增加灭弧室5的空间,更有效的灭弧。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I)、动触头(2)、静触头(3)、引弧片(4)、灭弧室(5)和磁环(6),所述引弧片(4)的一端指向动触头(2)的端部,另一端伸入灭弧室(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片(4)指向动触头(2)的端部向上弯折,并在弯折部分(7)的侧面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压紧导线的卡槽(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6)位于壳体(I)的右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灭弧室(5)位于壳体(I)的左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动触头、静触头、引弧片、灭弧室和磁环,所述引弧片的一端指向动触头的端部,另一端伸入灭弧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片指向动触头的端部向上弯折,并在弯折部分的侧面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压紧导线的卡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断路器通过在引弧片上增设动触头的压线连接装置(即卡槽),可使断路器的装配更加简单,同时使得导线能够更好的固定和压紧,可以消除与动触头产生上下偏摆情况,使动触头运动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加强了电弧磁场的极性,使导弧、引弧、灭弧更加合理,动静触头损伤很小,分断能力更高。
文档编号H01H73/18GK202772086SQ20122047908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宋新国 申请人:乐清市国隆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