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368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动力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取代现行的燃油车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能源——动力电池,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车载动力电池一般由多个电池模块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合而成,一般需输出强大的能量满足足够的动力输出,要求具有高电压、大电流、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由于车载动力电池使用环境较一般电池恶劣,因此对其安全性能的要求较高,提高电池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电池组短路和长时间过载可能使电动车发生异常,可能导致各金属部件非正常带
电时,乘客可能会接触到高电压源,而造成伤害,或者因此引发更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当新能源电动车在日常维护、保养时,电池组本身的高电压,也有可能因不当操作而对维修人员造成威胁;当极端情况发生时,比如车受到高速的撞击,导致电池短路,而由于电路没有及时断开,系统中的高电压、大电流,极易引发火灾等灾害。目前动力电池组内部常采用串联熔断器进行短路,当通过熔断器的电流过大时,熔断器温度升高,最终将熔断器熔断,从而达到断开电路的目的,熔断器反应灵敏,但熔断器断开后,不可恢复,需返修更换新的熔断器,成本高。也有采用连接在电池控制系统上的继电器来进行保护,继电器的两个低压输入输出端口(需要区分正、负极)与电池控制系统相连,电池控制系统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合,若干个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分别分布在用电器及电池组各个位置,当车或者电池发生异常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电池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继电器的瞬时控制,实现电池模块的分断,确保整个电池组及时分隔成若干个安全电压范围内电池模块,确保人身安全,但继电器依赖电池控制系统的控制,需等待信号反馈,而且当电池模块发生短路,产生大电流时,继电器可能会发生烧结现象,继电器并不能动作,不能主动断开电路。也有采用在电池模块回路中串联熔断器,在熔断器和电池模块上并联一个连接在电池控制系统上的继电器来关闭掉问题电池模块的技术方案,其是通过对每个电池模块进行监测,作用仅用于关闭问题电池模块,连接复杂,并不能断开整个电池模块回路,当发生大电流短路情况时并不能起到低压保护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组中的断电保护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多重保护,电池组安全性能仍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一般异常不用返修可自行恢复使用,重度异常断电反应更灵敏,需检查返修,能实现多重保护的安全性能更理想的动力电池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包括若干串/并联的电池模块,其中,电池模块的回路中设有继电器模块和熔断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及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闭的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池模块的回路中,所述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端与电池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熔断器模块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串联在电池模块的回路中。当继电器开路时,继电器将电池组分割成若干个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的电压低于或者等于安全电压,当继电器闭合时,整个电池组处于闭合高压状态;当发生严重异常情况时,比如短路,电池组回路中产生大电流,继电器受电池控制系统控制,传感器通过其他因素反应,存在反应滞后,继电器还未来得及断开,或者继电器发生烧结现象,不能动作,不能主动断开电路,大电流先将熔断器熔断,使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从而将电池组分割成若干个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的电压低于或者等于安全电压,从而保证人员安全,也能保护电池模块不受更大的损伤。动力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模块,优选,继电器和熔断器分别位于电池模块的两端,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与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与熔断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只是代表两种不同极性的电极输出端,其中,第一电极输出端可以是电池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也可以是电池模块的负极输出端。或者,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动力电池组至少包括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优选,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电池模块相邻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池模块相邻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连接,即继电器和熔断器分别间隔串联在电池模块之间,此时处于首末位的电池模块端部也可分别串联继电器和/或熔断器等。其中,第一电池模块、第二电池模块只是代表两个不同的电池模块,并不代表电池模块的顺序,第二电池模块可以是第一电池模块相邻的电池模块。或者,动力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模块,优选,继电器和熔断器位于电池模块的一端,继电器和熔断器连接,其中,连接串联的继电器和熔断器组成电池组保护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串联连接在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或第二电极输出端上。或者,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优选,两个相邻的电池模块间设有相互连接的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连接串联的继电器和熔断器组成电池组保护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的一端与一个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优选,电池组保护装置包括封装继电器和熔断器的盒体及延伸出盒体外用于外部连接的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优选,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引出端子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通过连接片与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片与继电器和熔断器均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端子通过螺母连接。优选,盒体包括安装座和上盒盖,所述继电器和熔断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上盒盖通过螺母与安装座封接。[0013]进一步优选,继电器底部含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通过螺母固定在安装座上。优选,动力电池组包括托盘,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位于托盘上,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位于托盘上,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托盘表面。优选,多个电池模块间串联,多个电池模块间串联有多个电池组保护装置。即可以通过多个电池组保护装置对动力电池组进行保护。优选,每间隔两个电池模块间串联一个电池组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动力电池组在非工作状态(储存、运输、维护或整车上电前),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电池组被分隔为若干个电池模块,动力电池组接近或低于安全电压,因此,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动力电池组在工作时,当某电池模块出现异常时(如绝缘失效、温度过高、漏电等),电池控制系统会给出控制指令,断开继电器,电池组被分隔为若干个电池模块,避免故障电池进一步损伤或影响系统中的其他电池,确保动力电池组的安全。3、当使用该动力电池组的用电器(比如车)在发生异常状况(比如碰撞)时,异常程度不是极度严重,继电器断开电路,电池组被分隔为低电压的电池模块,确保动力电池组的安全,如果异常程度极度严重,电池控制系统没有及时断开继电器,串联电路中的熔断器会瞬时动作,及时将电池组分隔成若干个低压电池模块,确保电池控制系统的安全,同时还可防止这种极度异常可能恢复的正常使用,可预警检查,防存在安全隐患继续使用引发更大事故。4、动力电池组具有主动保护功能的继电器,具有可恢复特性,一般异常状况下,继电器优先动作,故障解除后动力电池组即可正常工作。5、动力电池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控制精准、维护方便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组的原理示意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方式的动力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方式的电池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电池组保护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方式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方式的熔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电池模块11、正极输出端 12、负极输出端2、托盘3、电池组保护装置31、继电器32、熔断器33、安装座34、上盒盖35、正极引出端子 36、负极引出端子37、连接片311、正极常开触点 312、负极常开触点 313、继电器输入输出端口 314、固定脚321、正极端322、负极端4-传感器5-电池控制系统 6-螺母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本文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组成部分。并且,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上”、“下”等相对方位术语,表示动力电池组中的各部件及其组成部分在图2所示的动力电池组中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对各部件及其组成部分进行描述;但并不用于对这些部件及其组成部分在动力电池组中的实际安装和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其可能与实际安装情况不相同,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包括若干串/并联的电池模块1,其中,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设有继电器31模块和熔断器32模块;所述继电器31模块包括继电器31及控制继电器31的常开触点开闭的电池控制系统5,所述继电器31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所述继电器31的输入输出端与电池控制系统5连接;所述熔断器32模块包括熔断器32,所述熔断器32串联在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当继电器31开路时,继电器31将电池组分割成若干个电池模块1,电池模块I的电压低于或者等于安全电压,当继电器31闭合时,整个电池组处于闭合高压状态;当发生严重异常情况时,比如短路,电池组回路中产生大电流,继电器31受电池控制系统5控制,传感器4通过其他因素反应,存在反应滞后,继电器31还未来得及断开,大电流先将熔断器32熔断,使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从而将电池组分割成若干个电池模块1,电池模块I的电压低于或者等于安全电压,从而保证人员安全,也能保护电池模块I不受更大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串联设置有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对动力电池组中的其他部件和连接关系等,没有限制,例如,参阅图2,该动力电池组包括若干个进行串/并联的电池模块1,这些电池模块I可固定在电池托盘2上,每个电池模块I上设置有引出正、负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其中,第一电极输出端可以为正极输出端11,也可以为负极输出端12。当第一电极输出端为正极输出端11时,第二电极输出端为负极输出端12 ;第一电极输出端为负极输出端12时,第二电极输出端为正极输出端11。即每个电池模块I上至少引出一个正极输出端11和一个负极输出端12,也可以为多个,正极输出端11和负极输出端12 —般为导电体,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以为片状,通过焊接一个电池模块I的正极输出端11和另一个电池模块I的负极输出端12来实现电池模块I间的串联,或者通过焊接一个电池模块I的正极输出端11和另一个电池模块I的正极输出端11来实现电池模块I间的并联,最后组成动力电池组,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按照焊接一个电池模块I的片状正极输出端11和另一个电池模块I的片状负极输出端12共串接6个电池模块I组成动力电池组,最后第一个电池模块I的负极输出端12作为整个动力电池组的终端负极输出端12,第6个即最后一个电池模块I的正极输出端11作为整个动力电池组的终端正极输出端11。电池模块1 一般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因不涉及本实用新型发明点,故在此不再赘述。[0040]继电器31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制,可以为本领域各种继电器31,如附图5所示,继电器31包括两个常开触点,分别为正极常开触点311和负极常开触点312,分别用于作为继电器31在回路中连接的电连接端,正极常开触点311和负极常开触点312连接到回路中时可采用螺接、插接、焊接等方式,因此其正极常开触点311和负极常开触点312可根据需要设计成片状或柱状或在其上设计腰孔或螺纹孔等结构,比如图5中所示,在继电器31上表面上设计有两个相互绝缘的螺纹孔分别作为正极常开触点311和负极常开触点312,在电池模块I之间,可连接继电器31,连接时,若电池模块I伸出片状电极输出端,可以片状电极输出端上设置腰孔,通 过螺母6将片状电极输出端固定电连接在继电器31上。继电器31上还设有继电器输入输出端口 313,可通过导线、导电片等与电池控制系统5连接,从而实现电池控制系统5对继电器31的控制,电池控制系统5可以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内也可以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外,可以为新能源车总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控制系统5只要能实现继电器31的控制即可,可以通过接收各种信号对继电器31进行控制,例如可以连接传感器4反馈信号,也可以接收其他无线指令信号等,可以利用电池组内部的感应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也可以利用用电器上的部件反馈的信号,例如电动汽车上的碰撞传感器等,还可以设计电池控制系统5,通过电路等实现继电器31的开合,本实施例中具体为通过若干个分别分布在用电器及电池组各个位置的传感器4例如碰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传递的信号来实现对继电器31的瞬时控制,控制继电器31的开合,实现电池模块I的分断。继电器31底部还可含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脚314,如附图5所示,可以在继电器31底部对称的两角上分别延伸出一个固定脚314,然后固定脚314通过螺母6固定在安装座33或者托盘2上,从而将继电器31牢固固定在动力电池组中。继电器31可以为高压直流大功率继电器31,如LS产电公司的GER-400,额定工作电流为400A。继电器31需满足额定电流大于动力电池正常工作电流上限,并且尺寸满足装配要求,使用温度、寿命等满足设计要求。熔断器32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制,可以根据电池模块回路的安全电流进行设计,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异常程度不是极度严重时利用可恢复的继电器31来实现断开电路,只有在异常程度极度严重电池控制系统5没有及时断开继电器31时熔断器32才会瞬时动作断开电路,一般选用高熔断温度的熔断器32,最佳情况下,一般熔断器32的动作温度稍低于继电器31可能的烧结温度。为本领域各种熔断器32,当通过熔断器32的电流过大时,熔断器32温度升高,达到熔断器32的动作温度后熔断器32熔断断开电路,如附图6所示,熔断器32的两端为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分别用于作为熔断器32在电路中连接的电连接端;正极端321与负极端322连接到电路中时可采用螺接、插接、焊接等方式,因此其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可根据需要设计成片状或柱状或在其上设计腰孔或螺纹孔等结构,比如图6中所示,在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上设计有腰孔。在电池模块I之间,可连接熔断器32,连接时,若电池模块I伸出软连接带作为电连接用电极输出端,则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熔断器32的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分别与两个电池模块I的软连接带焊接连接。比如采用软钎焊的方式连接。或者电极输出端与熔断器32的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比如将电池模块I的电极输出端设计为螺柱,而在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如图6中所示一样设置有腰形孔,螺柱与螺母6配合即可实现螺纹连接。或者电极输出端与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和焊接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焊接更牢固。当然,也可采用插接等方式,比如将电池模块I的电极输出端设计为母端,在熔断器32的正极端321和负极端322上设置公端,公端和母端通过插接匹配连接。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可以不连接在一起,分开连接,只要其均串联在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动力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I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当电池模块I为一个时,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可分别串联在电池模块I的两端。例如电池模块I的正极输出端11与继电器31的正极常开触点311连接,电池模块I的负极输出端12与熔断器32的负极端322连接,然后继电器31的负极常开触点312和熔断器32的正极端321分别与外部连接。当电池模块I为多个时,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可分别串联在两个电池模块I之间,当然此时处于首末位的电池模块I端部也可分别串联继电器31和/或熔断器32等。例如,当含有2个电池模块I时,可以在两个电池模块I之间串联一个继电器31,然后在任意一个电池模块I的终端串联一个熔断器32,当然也可以在两个电池模块I之间串联一个熔断器32,然后在任意一个电池模块I的终端串联一个继电器31。当含有3个电池模块I时,可以在第一个电池模块I与第二个电池模块I之间串·联一个继电器31,在第二个电池模块I与第三个电池模块I之间串联一个熔断器32,当然也可以在第一个电池模块I的终端再串联一个继电器31和/或熔断器32等,也可以在第三个电池模块I的终端再串联一个继电器31和/或熔断器32等。当含有4个电池模块I时,熔断器32和继电器31可以分别只含有I个,分别处于任意两个电池模块I之间,也可以含有多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继电器31、熔断器32与电池模块I的连接可如上所述,继电器31、熔断器32可分别安装在动力电池组的托盘2上,安装可以采用常用的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安装固定架等。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可以连接在一起,组成电池组保护装置3,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本实用新型具体以此种实施方式作为实施例进行详述,如附图3、4所示,电池保护装置将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串联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然后在终端引出正极引出端子35和负极引出端子36,分别用于作为电池保护装置在电路中连接的电连接端;引出正极引出端子35和负极引出端子36连接到电路中时可采用螺接、插接、焊接等方式,因此引出正极引出端子35和负极引出端子36可根据需要设计成片状或柱状或在其上设计腰孔或螺纹孔等结构,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为片状,可以与电池模块I的片状电极输出端通过钎焊等方式连接。其中,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串联连接,继电器31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熔断器32的一端连接,然后将继电器31的另一个常开触点和熔断器32的另一端作为终端引出端,可以是继电器31的正极常开触点311与熔断器32的负极端322连接,也可以是继电器31的负极常开触点312与熔断器32的正极端321连接,其连接可以采用钎焊或者螺接、插接等,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连接片37将继电器31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熔断器32的一端连接,连接片37为导电体,材料为银、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导电金属,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连接片37形状,例如可以为多次弯折体,连接片37与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均可以通过螺母6连接。继电器31的另一个常开触点和熔断器32的另一端作为终端引出端可以直接作为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较佳情况下,本实施例中具体设有片状的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与终端引出端连接,即分别与继电器31的另一个常开触点和熔断器3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作为电池保护装置在电路中连接的电连接端。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为导电体,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弯折片,与继电器31或熔断器32连接后延伸出电池组保护装置3外。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与继电器31或熔断器32连接可以采用钎焊、螺接、插接等,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螺母6将继电器31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引出端子连接,熔断器32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端子连接,其中,第一引出端子、第二引出端子代表正、负两种不同极性的引出端子,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第一引出端子为正极引出端子35,第二引出端子为负极引出端子36,正极引出端子35通过螺母6与继电器31的正极常开触点311连接,继电器31的负极常开触点312通过连接片37与熔断器32的正极端321连接,熔断器32的负极端322与负极引出端子36通过螺母6连接,然后正极引出端子35与电池模块I的负极输出端12连接,负极引出端子36与相邻的电池模块I的正极输出端11连接,从而串联在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电池组保护装置3还可含有其他部件,例如支架等,本实用新型优选还含有封装 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的盒体,此时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延伸出盒体外用于外部连接。优选,盒体包括安装座33和上盒盖34,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安装在安装座33上,继电器31可以通过底部的固定脚314通过螺母6固定在安装座33上,安装座33上可以设计支架等,固定熔断器32,安装座33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其他部件及固定这些部件的结构等,安装座33上也可以为固定和连接方面设计一些卡合结构,也可以为防止继电器31、熔断器32等晃动等设计一些框架等,在此不在赘述。上盒盖34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技术与安装座33固接,例如胶粘等,本实用新型优选通过螺母6封接,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在安装座33的四角上设置有螺纹孔,在上盒盖34的四角上设置有穿过螺母6的孔,上盒盖34的中心面上也可以设有用于缓冲受力的螺纹孔等,然后螺母6将上盒盖34紧固在安装座33上。其中,上盒盖34的表面或者安装座上可设置用于引出连接继电器输入输出端口 313的孔等,可以穿过导线等,可通过导线连接继电器输入输出端口 313和电池控制系统5。电池组保护装置3 —般固定在托盘2上,可以将安装座33底部固定在托盘2表面,固定方式无限制。一个动力电池组可以采用一个也可以采用多个上述的电池组保护装置3对动力电池组进行保护,即可以有一个一个也可以采用多个上述的电池组保护装置3设置在电池模块I的回路中,例如当含有多个电池模块I时,可以间隔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I设置一个电池组保护装置3,一般根据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的型号等,电池模块I的串联电压达到设计情况即可设置一个电池组保护装置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继电器31为比亚迪自制的400V 300A继电器,熔断器32为500V 400A熔断器,当电池模块I串联的电压达到48V时即串联一个电池组保护装置3,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动力电池组由6个24V的电池模块I依次串联组成,每间隔两个电池模块I即可串联一个电池组保护装置3。动力电池组中可以串联连接上述分开连接的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也可以连接上述连接在一起的继电器31和熔断器32组成的电池组保护装置3,也可以含有上述电池组保护装置3和单独的继电器31,也可以含有上述电池组保护装置3和单独的熔断器32,当然也可以含有上述电池组保护装置3和单独的继电器31及单独的熔断器32等。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组在非工作状态(储存、运输、维护或整车上电前),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电池组被分隔为若干个电池模块,动力电池组接近或低于安全电压,因此,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工作时,当某电池模块出现异常时(如绝缘失效、温度过高、漏电等),电池控制系统会给出控制指令,断开继电器,电池组被分隔为若干个电池模块,避免故障电池进一步损伤或影响系统中的其他电池,确保动力电池组的安全。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组的用电器(比如车)在发生异常状况(比如碰撞)时,异常程度不是极度严重,继电器断开电路,电池组被分隔为低电压的电池模块,确保动力电池组的安全,如果异常程度极度严重,电池控制系统没有及时断开继电器,串联电路中的熔断器会瞬时动作,及时将电池组分隔成若干个低压电池模块,确保电池控制系统的安全,同时还可防止这种极度异常可能恢复的正常使用,可预警检查,防存在安全隐患继续使用引发更大事故。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组具有主动保护功能的继电器,具有可恢复特性,一般异常状况下,继电器优先动作,故障解除后动力电池组即可正常工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控制精准、维护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本实用新型,凡在本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组,包括若干串/并联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回路中设有继电器模块和熔断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及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闭的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池模块的回路中,所述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端与电池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熔断器模块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串联在电池模块的回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模块, 所述继电器和熔断器分别位于电池模块的两端,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与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连接, 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与熔断器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 所述动力电池组至少包括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电池模块相邻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 输出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池模块相邻的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模块, 所述继电器和熔断器位于电池模块的一端,所述继电器和熔断器连接,所述连接串联的继电器和熔断器组成电池组保护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串联连接在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或第二电极输出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 两个相邻的电池模块间设有相互连接的继电器和熔断器,所述连接串联的继电器和熔断器组成电池组保护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引出电流的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 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的一端与一个电池模块的第一电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电池模块的第二电极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包括封装继电器和熔断器的盒体及延伸出盒体外用于外部连接的第一引出端子和第二引出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引出端子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通过连接片与熔断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片与继电器和熔断器均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出端子通过螺母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安装座和上盒盖,所述继电器和熔断器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上盒盖通过螺母与安装座封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底部含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通过螺母固定在安装座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托盘,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位于托盘上,所述电池组保护装置位于托盘上,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托盘表面。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池模块间串联,多个电池模块间串联有多个电池组保护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每间隔两个电池模块间串联一个电池组保护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该动力电池组包括若干串/并联的电池模块,其中,电池模块的回路中设有继电器模块和熔断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及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闭的电池控制系统,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池模块的回路中,所述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端与电池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熔断器模块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串联在电池模块的回路中。该动力电池组能保护电池模块不受更大的损伤,安全可靠,一般异常不用返修可自行恢复使用,重度异常断电反应更灵敏,需检查返修,能实现多重保护,安全性能更理想。
文档编号H01M2/34GK202839883SQ2012205020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沈晞, 卢甲, 鲁志佩, 朱建华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