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445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优点,研究太阳能发电成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主要方向。光伏发电是当今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方式,其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晶体硅电池片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载体,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一般将多个电池片串接后封装为较大面积的光伏组件。现有的光伏组件将多个串联在一起的电池片(一般为60片)放置在两个玻璃基板中间,并在串接好的电池片与玻璃基板之间放置EVA胶板,然后,将所述串接好的电池片、基板以及EVA胶板依照所述顺序放置于层压机内进行抽真空、加热,使所述EVA融化再凝固,将所述串接好的电池片固定于所述玻璃基板中间,最后采用金属边框进行封装保护后形成光伏组件。可见,现有的光伏组件封装后不能够拆卸,面积较大,不便于搬动、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组件由多个子组件构成,子组件与子组件之间可拆卸,便于搬动、运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连接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拆卸。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有子组件串联成一行或一列,所述行或列包括:位于所述行或列起始端的第一类子组件;至少一个第二类子组件;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与负极设置于第一类子组件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与负极对称的设置于第二类子组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类子组件内设置有与其正极、负极所在直线平行的辅助导线,所述辅助导线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内的电池片电绝缘;所述辅助导线一端为正端,另一端为负端,其中,所述正端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位于同一侧面;所述负端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位于同一侧面。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有子组件通过插头与插孔插接方式进行串联。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负极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正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负极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正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负极为插头,正极为插孔。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为插孔、负极为插头;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为插头、正端为插孔;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负极为插孔,正极为插头。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为插头、负极为插孔;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为插孔、正端为插头;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连接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拆卸。由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光伏组件由多个可拆卸的子组件组成,在需要进行太阳发电时可直接将多个所述子组件串接即可;不使用时,可以将光伏组件拆卸为多个较小的子组件,从而使得光伏组件的搬动、运输较为方便,进而有利于光伏组件的推广使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类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的光伏组件封装后不能够拆卸,面积较大,不便于搬动、运输。减少封装的电池片数目,封装得到尺寸较小的子组件,并将所述子组件与子组件之间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在需要时将多个所述子组件连接为具有一定输出功率的光伏组件;不使用时,将所述光伏组件拆卸为多个独立的子组件,从而便于光伏组件的搬动及运输,有利于光伏组件的推广应用。基于上述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连接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拆卸。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连接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拆卸。由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光伏组件由多个可拆卸的子组件组成,在需要进行太阳发电时可直接将多个所述子组件串接即可;不使用时,可以将光伏组件拆卸为多个较小的子组件,从而使得光伏组件的搬动、运输较为方便,进而有利于光伏组件的推广使用。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基于上述思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由多个可拆卸的子组件构成,所有子组件串联成一行或一列。所述子组件内可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片,且所有子组件中封装的电池片数目相同。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一个第一类子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类子组件。参考图1,图1示出了所述第一类子组件内部汇流带的布局,所示第一类子组件A通过正面汇流带将其封装的电池片(可以为一个电池片或多个串接的电池片)的负输出端引出作为所述子组件A的负极Al ;所示第一类子组件A通过背面汇流带将其封装的电池片(可以为一个电池片或多个串接的电池片)的正输出端引出作为所述子组件A的正极A2。通过背板绝缘条辅助所述汇流带将所述负极Al以及正极A2设置在所述第一类子组件A的同一侧面。参考图2,图2示出了所述第二类子组件内部汇流带的布局,所示第二类子组件L通过正面汇流带将其封装的电池片(可以为一个电池片或多个串接的电池片)的负输出端引出作为所述子组件L的负极LI ;所示第二类子组件L通过背面汇流带将其封装的电池片(可以为一个电池片或多个串接的电池片)的正输出端引出作为所述子组件L的正极L2。通过背板绝缘条辅助所述汇流带将所述负极LI以及正极L2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类子组件L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且所述第二类子组件L内设置有与所述负极LI以及正极L2所在直线平行的辅助导线(L3、L4所在虚线),所述辅助导线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内的电池片电绝缘,可采用背板绝缘条,[0050]其中,所述辅助导线一端包括:正端L4、负端L3,且所述正端L4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LI位于同一侧面;所述负端L3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L2位于同一侧面。所述第一类子组件A与第二类子组件L串联为一行或是一列时排列顺序如图3所示,只需以所述第一类子组件为起始端,将其负极与一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连接,并将其正极与该第二类子组件的辅助导线的负端连接,此后,在进行第二类子组件之间的串联时,只需将相邻第二类子组件的正负极连接,相邻第二类子组件的辅助导线的正负端连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子组件串联为一行或是一列的不同在于视线观看的参照方向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图3仅就子组件串联为一行为例说明;图3中所示仅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类子组件的个数可根据负载功率大小任意串接。本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可电连接的第一类子组件以及第二类子组件,并且可根据负载需求功率大小调节串接的第二类子组件的数目,当不使用时,可拆卸为多个子组件,搬动、运输方便。同时,巧妙的采用所述辅助导线、第一类子组件的电极方向设置以及第二类子组件的电极方向设置,使电池串的末端的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成为整个光伏组件的负极,其内部辅助导线的正端成为整个光伏组件的正极,在工作时,无需使用较长的外部导线以便使得整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连接于同一负载。上述光伏组件的子组件之间可通过插头与插孔的插接方式进行串联。通过插接方式串接上述子组件,可使得子组件串接以及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参考图4,所述第一类子组件A的正极A2以及负极Al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参考图5,所述第二类子组件L的正极L2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L3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LI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正端L4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将图4与图5中所示第一类子组件A与所述第二类子组件L如图6所示顺序进行插接。图4-图6所示插头与插孔的设置及连接方式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其他方式,如可以设置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负极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此时,设置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设置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正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再如,还可以设置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负极为插孔,正极为插头,此时,设置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为插头、负极为插孔,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为插孔、正端为插头,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再如,还可以设置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负极为插头,正极为插孔,此时,设置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为插孔、负极为插头,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为插头、正端为插孔,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的子组件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组件的搬动、运输,利于光伏组件的推广使用;且采用插接的方式使得组件串联组装及拆卸更为方便、快捷;同时,通过设置子组件电极分布以及在第二类子组件内设置辅助导线,使得串接后的组件的正负极位于末端子组件的同一边,将整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连接于辅助时,无需使用较长的外围导线;且在进行小功率作业时,无需使用二极管保护。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连接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子组件串联成一行或一列,所述行或列包括:位于所述行或列起始端的第一类子组件;至少一个第二类子组件; 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与负极设置于第一类子组件的同一侧面; 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与负极对称的设置于第二类子组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类子组件内设置有与其正极、负极所在直线平行的辅助导线,所述辅助导线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内的电池片电绝缘; 所述辅助导线一端为正端,另一端为负端,其中,所述正端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位于同一侧面;所述负端与所在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位于同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子组件通过插头与插孔插接方式进行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负极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正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 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负极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孔;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负极以及所述辅助导线的正端均为设置在所在侧面的插头; 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负极为插头,正极为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为插孔、负极为插头;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为插头、正端为插孔; 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组件的负极为插孔,正极为插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子组件的正极为插头、负极为插孔;所述辅助导线的负端为插孔、正端为插头; 其中,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连接的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拆卸。由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光伏组件由多个可拆卸的子组件组成,在需要进行太阳发电时可直接将多个所述子组件串接即可;不使用时,可以将光伏组件拆卸为多个较小的子组件,从而使得光伏组件的搬动、运输较为方便,进而有利于光伏组件的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H01L31/05GK202977477SQ2012205151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海珲 申请人: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