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直角、板安装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782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使用直角、板安装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系统(100),包括具有插头壳体(130)的直角插头连接器(104),以及具有插座壳体(230)的直角插座连接器(102)。所述插头壳体保持每个具有多个插头触头(140)的插头触头模块(132,134),以及所述插座壳体保持每个具有多个插座触头(240)的插座触头模块(232,234)。所述插头触头的安装部分(308)从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314)延伸,且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安装部分(608)从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614)延伸。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相对于所述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偏移。
【专利说明】使用直角、板安装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直角、板安装的连接器来互连电路板的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一些连接器系统采用电连接器来互连两个电路板,例如母板和子卡。信号损失和/或信号衰减是现有连接器系统的问题。例如,串扰是由于环绕有源导体或差分对导体与相邻导体或差分对导体的周围的场的电磁耦合而引起的。耦合的强度通常取决于导体之间的分离,由此,当电导体设置成彼此非常靠近时,串扰是很明显的。
[0003]而且,随着速度和性能需求增加,已知的电连接器已经证明是不足的。此外,期望增加电连接器的密度,从而增加电力系统的输出量,而不会明显增加电连接器的尺寸,以及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这种密度增加和/或尺寸减小对性能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0004]仍然需要一种连接器系统,其提供补偿和防护从而满足特殊的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根据本发明,连接器系统包括具有插头壳体的直角插头连接器和具有插座壳体的直角插座连接器。多个插头触头模块与插头壳体耦接。插头壳体具有在插头壳体的前部开口的空腔,插头触头模块具有在配合部分和安装部分之间延伸的多个插头触头。插头触头是具有与安装部分垂直取向的配合部分的直角触头。配合部分位于空腔中并限定可分离的配合接口。安装部分从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用于安装到电路板。多个插座触头模块耦接到插座壳体。插座壳体穿过插头壳体的前部接收在插头壳体的空腔内。插座触头模块具有多个在配合部分和安装部分之间延伸的插座触头。插座触头是具有与安装部分垂直取向的配合部分的直角触头。插座触头的配合部分配合到插头触头的配合部分。插座触头的安装部分从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延伸,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相对于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偏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系统,其示出了与直角插头连接器耦接的直角插座连接器;
[0007]图2是连接器系统的侧视图;
[0008]图3示出了未与直角插头连接器配合并准备沿配合轴配合的直角插座连接器;
[0009]图4是用于插头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侧视图;
[0010]图5示出了用于图4所示的触头模块的引线框;
[0011]图6是用于插头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侧视图;
[0012]图7示出了用于图6所示的触头模块的引线框;
[0013]图8是用于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电力触头的侧部透视图;[0014]图9是用于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电力触头的侧部透视图;
[0015]图10是用于插座连接器的插座触头模块的侧视图;
[0016]图11是用于插座连接器的插座触头模块的侧视图;
[0017]图12是插头连接器的后侧透视图;
[0018]图13是示出了耦接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壳体的组织器的插头连接器的后侧透视图;
[0019]图14是用于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的后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此处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具有直角、板安装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连接器具有用于在其间传送电力和数据信号的电力接口和信号接口。当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配合在一起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通常是共面的。应当注意到,虽然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是相对于直角连接器进行描述的,但是该实施例还可用于任何适合的连接器。
[0021]此处描述的实施例具有允许电路板偏移的特征。例如,连接器系统允许安装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上的母板和子卡相对于彼此而偏移。
[0022]此处描述的实施例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上具有一些特征,该特征提供X和y导弓丨,用于在配合之前对准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以避免在配合过程中损坏或磕碰(stubbing)连接器中的触头。
[0023]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形成电力连接和信号连接的插座和插头连接器的不同部分,以增加连接器系统的电气性能。与提供不同的连接器或模块用于形成电力和信号连接相反,插座和插头连接器设计为允许电力连接和信号连接形成在一起。
[0024]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高速数据信号在插座和插头连接器之间进行传输。插座和插头连接器具有一些特征以提高限定穿过连接器系统的信号路径的导体的电气性能。
[0025]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些特征,其取向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部件,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触头的真实位置受到控制用于同时端接大量的触头到电路板。
[0026]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系统100,其示出了耦接到直角插头连接器104的直角插座连接器102。图2是连接器系统100的侧视图,其示出了直角插座连接器102与直角插头连接器104配合。图3示出了未与直角插头连接器104配合并准备沿配合轴106配合的直角插座连接器102。
[0027]如图1和2所示,当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102和104配合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102和104相互连接第一电路板108和第二电路板110。插座连接器102安装到第一电路板108。插头连接器104安装到第二电路板110。可选地,电路板108和110可以是母板或子卡。电路板108和110可以是线卡和开关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和插头连接器102和104安装在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8和110的边缘。
[0028]插座和插头连接器102和104在插座和插头连接器102和104的底部分别具有板接口 112和114。板接口 112和114分别沿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8和110的安装表面116和118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插座和插头连接器102和104配合在一起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102和104通常彼此对准,而板接口 112和114及安装表面116和118偏移距离120。当插座连接器102和插头连接器104配合在一起时,插座连接器102的一部分接收于插头连接器104内,并沿配合轴106与插头连接器104对准。第一电路板108位于插座和插头连接器102和104的壳体底部的上方。第二电路板110位于插座和插头连接器102和104的壳体底部的下方。彼此平行且非共面的电路板108和110沿由板接口 112(或安装表面116)和板接口 114(或安装表面118)限定的不同平行面取向,该不同的平面限定了板的偏移。偏移距离120可以通过改变插座连接器102或插头连接器104的尺寸或形状进行控制。
[0029]参照图3,插头连接器104包括插头壳体130和多个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 (分别在图4和6中示出)。插头壳体130具有在插头壳体130的前部138开口的空腔136。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保持多个插头触头,通常标记为140。插头壳体130的外部周边限定了壳体窗口。现在返回参照图2,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的底部位于壳体窗口的外部(例如底部或彼此竖直偏移)。
[0030]在不例性实施例中,插头壳体130具有在插头壳体130的相对端处的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插头信号翼片144保持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插头信号翼片144保持插头触头140,并限定用于在插头连接器104和插座连接器102之间传输数据信号的配合接口。插头电力翼片142保持插头电力触头146 (在图9中示出)。插头电力触头146限定用于在插头连接器104和插座连接器102之间传输电力的电力接口。
[0031]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是插头壳体130的不同段或部分。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作为插头壳体130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通过注射模制塑料材料到具有预定形状的模具内来制造插头壳体130。模具可以在共同的模制过程中形成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以使得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成为限定插头壳体130的相同结构的一部分。使插头电力触头146和插头触头140由共同的插头壳体130保持允许插头电力触头146和插头触头140在同一配合过程中配合到插座连接器102。使插头电力触头146和插头触头140为共同的插头壳体130的一部分允许插头电力触头146和插头触头140在共同的组装步骤期间同时安装到第二电路板110(在图1和2中示出)。
[0032]根据特殊的应用,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可以具有任意的尺寸和形状。在不例性实施例中,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的尺寸和形状均不同。插头电力翼片142和插头信号翼片144的尺寸和形状可取决于特殊应用所需的插头触头140和插头电力触头146的数量。
[003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电力翼片142包括导引特征150,其用于导引与插座连接器102的对准和配合。在所示实施例中,导引特征150由插头电力翼片142的突起154的外表面152限定。导引特征150可以包括位于突起154前部的倒角表面156。导引特征150可以包括突起154中的槽158,例如在突起154的底部。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导引特征150。可选地,导引特征150可以提供在插头连接器104和插座连接器102之间沿水平方向(例如X方向)或竖直方向(例如Y方向)对准。可选地,导引特征150可以提供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对准。
[0034]肋部160在突起154和插头信号翼片144之间延伸。肋部160可以位于突起154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近似中心处。肋部160可以在突起154的前部的后部凹陷。肋部160为突起154增加保持。
[0035]插头壳体130具有多个壁170,其限定插头壳体130的外部和插头壳体130的部分的内表面,例如空腔13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壳体130包括限定插头壳体130的顶部172、底部174和侧部176、178的壁170。插头壳体130具有与前部138相反的后部180。在不例性实施例中,壁170限定插头信号翼片144的侧部182。可选地,插头信号翼片144通常可以是由顶部172、底部174和侧部176、182和前部138以及后部180所限定的矩形形状。在替换实施例中,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壁170可以限定接收插座连接器102的通常矩形空腔136。
[0036]在不例性实施例中,插头信号翼片144具有位于空腔136内的导引特征184,用于在配合过程中将插座连接器102与空腔136对准。可选地,导引特征184可以包括沿空腔136的顶部和底部的斜坡186,其控制插座连接器102与空腔136的竖直对准。导引特征184可以包括沿空腔136侧部的斜坡188,其提供插座连接器102与空腔136的水平对准。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导引特征184。
[0037]插座连接器102包括插座壳体230和多个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通过插座壳体230的后部236装入插座壳体230中,并通过插座壳体230的前部238可以接触到。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保持多个插座触头,通常将其标记为240,并在图10和11中示出。返回参照图2,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的底部在由插头壳体130限定的壳体窗口的内部(例如与之竖直对准)。
[0038]在例性实施例中,插座壳体230具有位于插座壳体230的相对端的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插座信号翼片244保持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插座信号翼片244保持插座触头240,并限定用于在插座连接器102和插头连接器104之间传输数据信号的配合接口。插座电力翼片242保持插座电力触头246。插座电力触头246限定用于在插座连接器102和插头连接器104之间传送电力的电力接口。
[0039]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是插座壳体230的不同段或部分。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作为插座壳体230的部分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通过注射模制塑料材料到具有预定形状的模具内而制造插座壳体230。模具可以在共同的模制过程中形成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以使得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为限定插座壳体230的同一结构的一部分。使插座电力触头246和插座触头240由共同的插座壳体230保持允许插座电力触头246和插座触头240在共同的配合工艺过程中配合到插头连接器104。使插座电力触头246和插座触头240由共同的插座壳体230保持允许插座电力触头246和插座触头240在共同的组装步骤期间同时安装到第一电路板108(在图1和2中示出)。
[0040]根据特殊的应用,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可以具有任意的尺寸和形状。在不例性实施例中,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的尺寸和形状均不同。插座电力翼片242和插座信号翼片244的尺寸和形状可取决于特殊应用所需的插座触头240和插座电力触头246的数量。
[004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电力翼片242包括导引特征250,其用于导引与插座连接器102的对准和配合。在所示实施例中,导引特征250由插座电力翼片242的电力空腔254的内表面252限定。电力空腔254接收插头电力翼片142的突起154。导引特征250可以包括沿电力空腔254的顶部和底部的斜坡256,其控制在电力空腔254内的突起154的竖直对准。导引特征250可以包括沿电力空腔254的侧部的斜坡258,其提供在电力空腔254内的突起154的水平对准。斜坡256和258可以倒角,或者包括引入线,用于导引插头壳体130相对于插座壳体230的相对位置。导引特征250可以包括槽262,该槽穿过插座电力翼片242的接收肋部160的侧壁开口。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导引特征250。可选地,导引特征250可以在插座连接器102和插头连接器104之间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提供对准。可选地,导引特征250可以提供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的对准。
[0042]插座壳体230具有多个壁270,其限定插座壳体230的外表面和插座壳体的部分内表面,例如电力空腔25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壳体230包括限定插座壳体230的顶部272、底部274和侧部276、278的壁2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壁270限定插座信号翼片244的侧部282。可选地,插座信号翼片244通常可以是由顶部272、底部274和侧部276、282、前部238和后部236限定的矩形形状。在替换实施例中,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壁270可以限定接收突起154的通常为矩形的电力空腔254。
[0043]插座壳体230包括在前部238和后部236之间延伸过其的触头通道290。当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装入插座壳体230时,触头通道290接收插座触头240。当插座连接器102与插头连接器104配合时,触头通道290接收插头触头140。例如,当插座信号翼片244装入空腔136时,插头触头140装入触头通道290。插座触头240在触头通道290内接合插头触头140。在将插头壳体130装入触头通道290内之前,插座壳体230和插头壳体130对准(例如水平地或竖直地),从而防止磕碰或损坏插头触头140和/或插座触头240。
[004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信号翼片244具有导引特征284,用于在配合过程中将插座连接器102与空腔136对准。可选地,导引特征284可以包括壁270的外表面286,其与空腔136的斜坡186和/或188接合,该斜坡控制插座连接器102与空腔136的竖直对准和/或水平对准。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导引特征284。
[0045]在例性实施例中,插座电力翼片242在插座信号翼片244的前方延伸。在插座电力翼片242处的前部238被定位在插座信号翼片244处的前部238的前方。在将插座信号翼片244接收于插头空腔136内之前,将插头电力突起154接收在插座电力空腔254内。电力侧的导引特征150和250在信号侧的导引特征184和284联接之前联接。在导引特征184和284对准插头和插座壳体130和230之前,导引特征150和250用于对准插头和插座壳体130和230。导引特征150和250可以用于粗对准,导引特征184和284可以用于精确对准。导引特征184和284可以具有比导引特征150和250更加严格的公差。可选地,导引特征150和250中的一些可以用于预对准(例如粗对准),而其他导引特征150和250可以用于另外对准(例如精确对准)。
[0046]插头和/或插座壳体130和230可以包括芯部或开口,该芯部或开口接收紧固件,用于将壳体130和230固定到电路板108和110。例如,可以在模制壳体130和230的过程中形成芯部。紧固件可以抵抗冲击(shock)和振动。
[0047]图4是用于插头连接器104(在图1至3中示出)的触头模块132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用于触头模块132(在图4中示出)的引线框300。图6是用于插头连接器104(在图1至3中示出)的触头模块134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用于触头模块134的引线框400。触头模块132和134可以彼此基本相似,但是触头模块132和134可以具有不同的信号和接地触头配置。引线框300和400可以彼此基本相似,但是引线框300和400可以具有不同的信号和接地触头配置。
[0048]参照图4和5,触头模块132包括保持引线框300的介电框302。引线框300包括插头触头140。接地屏蔽304耦接到介电框302的一侧。接地屏蔽304提供用于引线框300的插头触头140的电屏蔽。接地屏蔽304可以选择性地电耦接至至少一些插头触头140。
[0049]插头触头140具有从介电框302延伸的配合部分306和从介电框302延伸的安装部分308。插头触头140具有在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之间延伸的封闭部分310。封闭部分310是由介电框302围绕的插头触头140的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触头140是直角触头。直角触头具有取向为彼此大致垂直的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封闭部分310在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之间过渡。配合部分306从介电框302的配合边缘312向前延伸。安装部分308从介电框302的安装边缘314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配合边缘312限定了介电框302的前缘,而安装边缘314限定了介电框302的底缘。安装边缘314可以限定触头模块的底部,其在下文中可以称作底部314。配合边缘312和安装边缘314取向为彼此大致垂直。
[0050]介电框302包括与配合边缘312相对的后缘316和与安装边缘314相对的顶缘31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介电框302通常限定由边缘312到318围绕的矩形结构。边缘312到318可以包括凸口(bump out)、凹口(notch out)、突起、凸片(tab)、凸耳(lug)、突出或其他构成非平面边缘的特征,而整个结构可以大致为矩形。在替换实施例中,其他形状也是可能的。配合边缘312和安装边缘314 —般在相交区域320,例如转角处,相交,并从那里径向地伸出。插头触头140从相交区域320向外堆叠,以使得插头触头140定位为从其他插头触头140连续地径向向外。
[0051]介电框302围绕插头触头14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过模制(over-molding)工艺制造介电框302。在过模制工艺过程中,引线框300由介电材料封闭,其形成了介电框302。在过模制之前,引线框300可以由载体条(carrier strip)(未示出)稳定,其在制造介电框302的过模制过程之后被移除和丢弃。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制造介电框302。
[0052]引线框300包括多个插头触头140,其沿预定路径延伸以电连接第二电路板110 (在图1和2中示出)和插座连接器102 (在图1至3中示出)。插头触头140包括配合和安装部分306和308,以及封闭部分310。可选地,封闭部分310可以在配合和安装部分306和308之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内斜线地延伸。例如,封闭部分310可以在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之间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内延伸大约45度角。
[005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触头140可以是信号触头或者接地触头。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头触头140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触头,例如电力触头、传感触头(sense contact)或其他类型的触头。引线框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插头触头140,其中任意数量可以根据为触头模块132所选择的期望引出线而选择为信号触头、接地触头、电力触头或传感触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的信号触头可以作为差分对工作,并且每个差分对可以由接地触头分隔开。在所示实施例中,根据接地-信号-信号型式(G-S-S)从顶部到底部设置插头触头140,其中接地标记为插头接地触头322,而信号标记为插头信号触头324。[005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接地触头322包括分别接近于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的颈缩(necked-down)部分326和328。颈缩部分326和328配置为当接地屏蔽304耦接到介电框302时,由接地屏蔽304接合。颈缩部分326和328比插头接地触头322的相邻段更窄。接地屏蔽304包括延伸至介电框302以分别接合颈缩部分326和328的接地凸片330和332。接地凸片330和332可以相对接地屏蔽304弯曲近90°从而穿过介电框302中的开口以接合插头接地触头322。接地凸片330和332可以具有带相对横梁的槽,其中槽接收颈缩部分326或328,以使得相对横梁在其相对侧接合颈缩部分326或328。在替换实施例中,接地凸片330和33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特征接合并电连接到颈缩部分326和 328。
[005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接地触头322具有沿其各段的补偿部分334,以控制穿过触头模块132传输的信号的电气特性。在所示实施例中,补偿部分334比插头接地触头322的相邻段更宽。插头接地触头322沿补偿部分334的另外宽度使插头接地触头322沿补偿部分334定位得更接近于插头信号触头324。使插头接地触头322更接近于插头信号触头324影响了由插头信号触头324所传输信号的阻抗。可以控制补偿部分334的尺寸、形状和长度,以实现目标阻抗,例如85欧姆。
[0056]间隙340限定在每个插头信号触头324之间,而间隙342限定在每个插头信号触头324和相邻的插头接地触头322之间。间隙340或342的览度可以沿插头触头140的长度改变。间隙342可以比间隙340更窄,或者可替换地,间隙340可以比间隙342更窄。径向内部的插头信号触头对324之间的间隙340可以不同于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对324之间的间隙340。可以选择间隙340和342的宽度,从而控制插头触头模块132的噪声持久性。
[0057]每个插头信号触头324具有限定在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之间的预定长度。每个插头信号触头324的长度可以不同,至少一部分是由于插头触头模块132的直角特性。例如,径向内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通常比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更短。虽然差分对内的插头信号触头324具有大致相等的长度,由于例如插头触头模块132的尺寸限制和成本或制造复杂的因素,每个差分对内的径向内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 —般稍短于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当差分对内的信号沿不同的路径长度传输时,任何长度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失真的问题。
[005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插头信号触头324可以包括补偿区域。例如,每个差分对内的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可以包括补偿区域。补偿区域可以具有沿导体段的增加的宽度。补偿区域可以穿过介电框302而至少部分地暴露于空气中,从而提供导体延伸过其的不同介电体。例如,介电框302可以包括在介电框302的侧部形成的窗口 344 (图4虚线所示),其露出导体和/或补偿区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窗口 344仅露出每个差分对内的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以使得径向内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保持沿其长度的相应部分而被封闭。在每个差分对内,不同介电体(例如用于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的空气)允许径向外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的差分信号沿补偿区域和窗口 344以与径向内部的插头信号触头324的差分信号穿过他介电体(例如塑料)的传输速度不同的传输速度而进行传输。可以选择补偿区域的数量、尺寸和形状,从而充分地减小失真。
[0059]接地屏蔽304和插头接地触头322相对于插头彳目号触头324定位,从而控制插头信号触头324的电气特性。例如,接地屏蔽304和/或插头接地触头322相对于插头信号触头324的尺寸、形状和定位可以控制插头信号触头324的阻抗、串扰、噪音持久性等。
[0060]参照图6和7,触头模块134与触头模块132 (在图4中示出)基本相似,但是接触和信号触头的配置与触头模块132不同。在所示实施例中,根据信号-信号-接地型式(S-S-G)从顶部到底部设置插头触头140,其中接地标记为插头接地触头422,信号标记为插头信号触头424。
[0061]触头模块134包括保持引线框400的介电框402。引线框400包括插头接地触头422和插头信号触头424。接地屏蔽404耦接到介电框402的一侧。接地屏蔽404提供用于引线框400的插头触头140的电屏蔽。接地屏蔽404可以以与上述关于接地屏蔽304 (在图4中示出)相似方式选择性电耦接到插头接地触头422。
[0062]图8是插座电力触头246的侧部透视图。插座电力触头246包括具有配合部分502和安装部分504的平面体500。配合部分502设置在体500的前部。安装部分504设置在体500的底部。配合部分502限定刀状件,但是配合部分可以是另一类型的触头,例如销(pins)、插孔(socket)、可倾斜横梁等。安装部分504包括多个柔性销(compliant pins),其配置为端接到第一电路板108 (在图1和2中示出)。在安装部分504处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接口,用于端接到电路板108。
[0063]插座电力触头246包括从其延伸的安装凸片506。安装凸片506用于将插座电力触头246固定在插座壳体230 (在图3中示出)。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
[0064]图9是插头电力触头146的侧部透视图。插头电力触头146包括具有配合部分512和安装部分514的平面体510。安装部分514设置在体510的底部。安装部分514包括配置为端接到第二电路板110 (在图1和2中示出)的多个柔性销。在安装部分514处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接口,用于端接到电路板110。
[0065]配合部分512设置在体510的前部。配合部分512包括相对于彼此可独立移动的第一横梁516和第二横梁518。第一横梁516是C形状,并延伸到远端520。第二横梁518是I形状,并延伸到远端522。远端520和522配置为接合插座电力触头246的配合部分502 (在图8中示出)的相对侧部。远端520和522配置为抵靠插座电力触头246偏置,从而保证插头电力触头146和插座电力触头246之间的电接触。在配合部分512处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接口,用于端接到插座电力触头246。
[0066]插头电力触头146包括从其延伸的安装凸片524。安装凸片524是与插头壳体130 (在图3中示出)形成干涉配合的隆起或凸起,从而将插头电力触头146固定在插头壳体130中。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
[0067]图10是插座触头模块232的侧视图。图11是插座触头模块234的侧视图。插座触头模块234类似于插座触头模块232,但是接地和信号触头的配置不同于触头模块232。将仅详细描述插座触头模块232。
[0068]触头模块232包括保持引线框600的介电框602。引线框600包括插座触头240。接地屏蔽604耦接到介电框602的一侧。接地屏蔽604提供用于引线框600的插座触头240的电屏蔽。接地屏蔽604可以以与上述关于接地屏蔽304(图4示出)类似的方式选择性地耦接到至少一些插座触头240。[0069]插座触头240具有从介电框602延伸的配合部分606和从介电框602延伸的安装部分608。插座触头240具有在配合部分606和安装部分608之间延伸的封闭部分。封闭部分是插座触头240的由介电框602围绕的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触头240是直角触头。直角触头具有取向为彼此大致垂直的配合部分606和安装部分608。配合部分606从介电框602的配合边缘612向前延伸。安装部分608从介电框602的安装边缘614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配合边缘612限定了介电框602的前缘,而安装边缘614限定了介电框602的底缘。安装边缘614可以限定触头模块的底部,其在下文中可以称作底部614。配合边缘612和安装边缘614取向为彼此大致垂直。配合边缘612和安装边缘614通常在相交区域620例如转角处相交,并从那里径向伸出。
[0070]介电框602封闭插座触头24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过模制工艺制造介电框602。在模制过程中,引线框600封闭在形成介电框602的介电材料中。
[007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触头240可以是信号触头或接地触头。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座触头240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触头,例如电力触头、传感触头或其他类型触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信号触头可以起到差分对的作用,并且每个差分对可以由接地触头分隔开。在所示实施例中,根据接地-信号-信号型式(G-S-S)从顶部到底部设置触头模块232的插座触头240,其中接地标记为插座接地触头622,而信号标记为插座信号触头624。参照图11,在所示实施例中,根据信号-信号-接地型式(S-S-G)从顶部到底部设置触头模块234的插座触头240,其中接地标记为插座接地触头626,而信号标记为插座信号触头628。
[007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接地触头622可以与插头接地触头322类似,并且包括颈缩部分(未示出),其配置为当接地屏蔽604耦接到介电框602时,由接地屏蔽604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接地触头622具有沿其各段的补偿部分(未示出),以控制通过触头模块232传输的信号的电气特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信号触头62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穿过介电框602例如通过窗口(未不出)而暴露于空气中的补偿部分。
[0073]图12是插头连接器104的后侧透视图。图13是插头连接器104的后侧透视图,其示出了组织器700耦接到插头壳体130和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
[0074]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装入到插头壳体130中。插头电力触头146装入到插头壳体130中。插头壳体130包括形成通道704的肋部702,其中通道704接收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通过后部180装入到相应的通道704中。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接合肋部702,从而相对于插头壳体130定位插头触头模块132和134。可以沿插头壳体130的顶部172、底部174或其他部分设置肋部702。
[007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顶部172比底部174向后延伸更远。可选地,肋部702可以延伸穿过前部138和后部180之间的顶部172的大部分。肋部702可以提供用于顶部172的强度或刚性。
[0076]插头壳体130在后部180包括多个安装凸耳706。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凸耳706在顶部172从后部180向后延伸。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安装凸耳706可以处于其他的位置。可选地,安装凸耳706在杆件(stem) 710的端部可以具有头部708。头部708比杆件710更宽。间隙712沿杆件710形成在头部708和插头壳体130之间。可替换地,安装凸耳706可以具有其他形状。
[0077]参照图13,组织器700是平板。通过将组织器700在竖直向下的方向装入到安装凸耳706而将组织器700耦接到安装凸耳706。组织器700包括接收安装凸耳706的上部开口 714。组织器700接收于间隙712中,并俘获在插头壳体130和头部708之间。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 714渐缩以使在开口 714的较宽部分处,头部708通过开口 714装配。组织器700降入安装凸耳706上的合适位置中,以使得开口 714的较窄部分与头部708对准。组织器700此后俘获在头部708和插头壳体130之间。
[0078]组织器700包括在组织器700的底部718开口的下部开口 716。下部开口 716耦接到相应的触头模块132和134。下部开口 716接收触头模块132和134的后缘316上的相应模块凸耳720。模块凸耳720与安装凸耳706对准,从而接收平面组织器700。模块凸耳720沿平行于插头壳体130的前部138的组织器平面与安装凸耳706对准。组织器700俘获在模块凸耳720和后缘316之间。组织器700将触头模块132和134的底部314相对于彼此和相对于插头壳体130保持在合适的位置。组织器700保持插头触头140的安装部分308的真实位置,用于安装到电路板110(在图1和2中示出)。组织器700控制触头模块132和134的底部314的侧部到侧部的位置。
[007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32和134沿平行平面保持在插头壳体130中。触头模块132和134定位在相应的通道704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32和134彼此平行堆叠,并彼此分隔开。触头模块132和134在一些触头模块132和134之间具有不同的间距(Pitch)。例如,一些触头模块132和134分隔开第一间距730,而其他触头模块132和134分隔开第二间距73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多于二个的间距。第一间距730可以近似为第二间距732的二倍或三倍。在替换实施例中,其他间距也是可能的。不同的间距允许触头模块132和134分隔开不同的距离,从而为一个或多个触头模块132和134提供更大的分隔距离,以减少这些触头模块132和134的电气干扰(例如串扰、噪音等)。例如,一个触头模块可用作具有比其他触头模块更高输出量的高速触头模块。这样的触头模块可以定位为距离其他触头模块更远,从而减小对于高速触头模块的干扰。可选择地,插头壳体130可以具有等距间隔和等间距的通道704,但是一个或多个通道704保留开口,其中不接收触头模块132和134,在接收于相邻通道704的触头模块之间形成更大的间隔。
[0080]图14是插座壳体230的后侧透视图。插座壳体230用于保持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 (在图10和11中示出)和插座电力触头246 (在图8中示出)。插座壳体230包括形成通道754的肋部752,其中通道754接收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通道754可以具有键锁特征,以确保正确的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装入其中和/或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以正确的取向装入。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通过后部236装入相应的通道754内。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接合肋部752,从而相对于插座壳体230定位插座触头模块232和234。可以沿插座壳体230的顶部272、底部274或其他部分设置肋部752。
[008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顶部272比底部274向后延伸更远。可选地,肋部752可以延伸穿过前部238和后部236之间的顶部272的大部分。肋部752可以提供用于顶部272的强度或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直角插头连接器(104),该直角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壳体(130)和耦接到该插头壳体的多个插头触头模块(132,134),所述插头壳体具有在所述插头壳体的前部(138)开口的空腔(136),所述插头触头模块具有在配合部分(306)和安装部分(308)之间延伸的多个插头触头(140),该插头触头是具有垂直于所述安装部分取向的配合部分的直角触头,所述配合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且限定可分离的配合接口,所述安装部分从所述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314)延伸,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以及 直角插座连接器(102),该直角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壳体(230)和耦接到该插座壳体的多个插座触头模块(232,234),所述插座壳体通过所述插头壳体的前部接收于所述插头壳体的空腔内,所述插座触头模块具有在配合部分(606)和安装部分(608)之间延伸的多个插座触头(240),该插座触头是具有垂直于所述安装部分取向的配合部分的直角触头,所述插座触头的配合部分配合到所述插头触头的配合部分,所述插座触头的安装部分从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614)延伸,用于安装到电路板; 其中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相对于所述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插头壳体(130)具有限定其底部(174)的壁(170),所述插座壳体(230)具有限定其底部的壁(270),所述插头触头模块(132,134)的底部位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底部的下方,所述插座触头模块(232,234)的底部(614)定位在所述插座壳体的底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314)延伸穿过第一平面,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614)延伸穿过平行所述第一平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偏移的第二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插头触头模块(132,134)彼此平行堆叠并且彼此分隔开,所述插头触头模块在至少一些插头触头模块之间具有不同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插头触头模块(132,134)包括第一插头触头模块、第二插头触头模块和第三插头触头模块,所述第一和第二插头触头模块分隔开第一间距(730),所述第二和第三插头触头模块分隔开不同于所述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7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每个所述插头触头模块(132,134)包括保持所述插头触头(140)的介电框(302),所述插头触头包括插头信号触头(324)和插头接地触头(322),所述插头信号触头成对设置以传送差分信号,至少一个插头接地触头设置在每对插头信号触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介电框(302)具有窗口(344),该窗口将所述插头信号触头(324)的各段暴露于空气中以控制所述插头信号触头的电气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插头接地触头(322)具有沿其各段的补偿部分(334),该补偿部分比所述插头接地触头的相邻各段更宽,以沿所述补偿部分将所述插头接地触头(322)定位得更邻近所述插头信号触头,以控制所述插头信号触头的电气特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每个所述插头触头模块(132,134)包括耦接到所述介电框(302)的侧部的接地屏蔽(304),该接地屏蔽具有延伸过所述介电框以接合所述插头接地触头的凸片(330)。
【文档编号】H01R12/70GK103457056SQ201310159255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K·G·安妮斯, W·S·戴维斯, 小罗伯特·N·怀特曼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