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部件供给装置、粘接带粘贴装置及带部件供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9415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带部件供给装置、粘接带粘贴装置及带部件供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带部件供给装置、粘接带粘贴装置及带部件供给方法,在通过导线将多个半导体单元连接为一列时进行应用。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模块存在结晶式和薄膜式。结晶式的太阳电池模块构成为,将单晶硅、多晶硅等半导体单元通过带状的导线连接为一列,并将该半导体单元通过树脂一体地层压在玻璃制的基板上。太阳电池模块经由在多个太阳电池单元即半导体单元的表面上所粘贴的、由具有导电性的热固化性树脂形成的粘接带,通过弯曲成曲柄状的上述导线而被电连接。图14A、图14B是表示一般的结晶式的太阳电池模块的一个例子。图14A是将大量半导体单元1(设为1a-1n)通过导线2(设为2a-2n)连接为一列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B是放大了的侧视图。在该例子中,在各半导体单元1a-1n的接受太阳光的受光面、即上表面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大量栅电极(细栅线电极,指状电极)5,这些栅电极5的与配置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及中央部的三个部位,通过主栅线电极6a而被连接。在各半导体单元1a-1n的背面,遍及背面的几乎整体地形成有背面电极7,在该背面电极7上与上表面侧的主栅线电极6a对应地形成有3根主栅线电极6b。在上表面侧的主栅线电极6a和下表面侧的主栅线电极6b上分别粘贴有由具有导电性的热固化性树脂形成的粘接带3,在相邻的一对半导体单元1的上表面侧的主栅线电极6a和下表面侧的主栅线电极6b上所粘贴的粘接带3上,虚压接有弯曲成曲柄状的导线2a-2n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接着,以比虚压接时大的加压力对上述导线2a-2n进行加压且进行加热。由此,上述粘接带3熔融固化,因此导线2a-2n被正式压接、即被连接固定到半导体单元1a-1n的上下表面上。由此,多个半导体单元1a-1n通过导线2a-2n而连接为一列。通过导线2a-2n而连接为一列的半导体单元1a~1n被称为串1A。上述粘接带3粘贴在分型带的一个面上,通过这些粘接带3和分型带来形成带部件。该带部件卷装在构成供给装置的供给卷轴上。在将相邻的半导体单元1通过与在它们的上下表面上设置的各个主栅线电极6a、6b的数量对应的多个导线2、在该例中为3根导线2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在上述供给装置上以规定间隔设置有与导线2的数量对应的3个供给卷轴。从3个供给卷轴绕出的带部件构成为,粘接带3和分型带中的仅粘接带被切断机构切断为与上述半导体单元1对应的长度尺寸。接着,粘接带的被切断为规定长度的部分,与分型带一起被行走传送,并被定位成与被定位到粘贴位置的上述半导体单元1对置。在上述粘贴位置上设置有粘贴头,该粘贴头被向下降方向驱动,由此3根带部件的被切断为规定长度的粘接带被按压到上述半导体单元1的板面上。由此,被切断为规定长度的上述粘接带被粘贴到上述半导体单元1的板面上。粘贴后,从上述半导体单元1上所粘贴的粘接带剥离分型带。然后,反复进行如下动作:在剥离后输送规定长度的分型带,粘接带的被切断为规定长度的之后的部分被粘贴在被定位到粘贴位置的之后的基板上。若继续这种粘贴作业,则上述供给装置的供给卷轴上所卷装的带部件逐渐消失,因此如果余量成为规定以下,则将使用中的供给卷轴更换为新的供给卷轴。从上述供给卷轴绕出的带部件按照被大量传送辊引导等的路线行走。因此,有时在上述路线中配置上述带部件的作业、即使带部件从路线通过的作业会花费工时。因此,如果上述供给装置中设置的供给卷轴上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检测该情况。然后,在带部件从使用中的供给卷轴消失之前,将新的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始端部与使用中的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终端部连接。由此,将新的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通过使用中的供给卷轴的带部件向路线导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49432号公报然而,在上述太阳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在其半导体单元的板面上平行地粘贴有多个粘接带。因此,在带部件的供给装置中设置有多个供给卷轴,从这些供给卷轴将带部件同时绕出。在各供给卷轴上卷装有上述带部件,但卷装的长度不可避免会产生差别。因此,从多个供给卷轴绕出带部件而使用,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也会产生差异。然而,以往,如果检测到多个供给卷轴中、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则仅将所检测到的一个供给卷轴更换为新的供给卷轴。即,虽然在供给装置中设置有多个供给卷轴,但每次进行一个供给卷轴的更换。因此,供给卷轴的更换作业变得频繁,不仅对作业者产生的负担增大,而且每当更换供给卷轴时必须使供给装置停止,因此有时会成为导致生产率降低的原因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部件供给装置、使用了该供给装置的粘接带粘贴装置及带部件供给方法,在通过多个供给卷轴供给多个带部件的情况下,实现更换作业的容易化及效率化。本发明为一种带部件供给装置,从供给卷轴供给在分型带的一个面上粘贴有粘接带的带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带供给机构,能够装卸地设置有卷装有上述带部件的多个供给卷轴,从这些供给卷轴供给上述带部件;检测构件,通过上述带部件的终端部来检测上述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的情况;以及连接装置,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上述带部件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始端部连接,在上述检测构件检测到多个供给卷轴中的至少一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的情况下,根据该检测,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一并更换,并且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多个带部件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多个带部件的始端部通过上述连接装置以一次进行连接。本发明为一种粘接带粘贴装置,在基板的板面上将多个粘接带以规定间隔同时粘贴,其特征在于,具备:带供给机构,从卷装有带部件的多个供给卷轴供给上述带部件,该带部件在分型带的一个面上粘贴有上述粘接带;切断机构,将从上述供给卷轴绕出的上述带部件的上述分型带和上述粘接带中的仅上述粘接带切断为与上述基板相对应的长度尺寸;粘贴构件,将由该切断机构切断的上述粘接带粘贴在上述基板上;检测构件,通过上述带部件的终端部来检测上述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的情况;以及连接装置,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上述带部件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始端部连接,在上述检测构件检测到多个供给卷轴中的至少一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的情况下,根据该检测,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一并更换,并且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多个带部件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多个带部件的始端部通过上述连接装置以一次进行连接。本发明为一种带部件供给方法,从供给卷轴供给带部件,该带部件在分型带的一个面上粘贴有粘接带,其特征在于,该带部件供给方法具备:从卷装有上述带部件的多个供给卷轴供给上述带部件的工序;通过上述带部件的终端部来检测上述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的情况的工序;在上述多个供给卷轴中的至少一个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时,将上述多个供给卷轴一并更换的工序;根据上述带部件的终端部的检测,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一并更换为新的多个供给卷轴,并且将使用中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多个带部件的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多个带部件的始端部以一次进行连接的工序。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如果检测到多个供给卷轴中、至少一个供给卷轴所卷装的带部件的余量成为规定以下,则根据该检测,将多个供给卷轴一并更换,并且在其更换时将使用中的多个带部件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始端部一次进行连接。因此,通过一并进行多个供给卷轴的更换,能够降低供给卷轴的更换频度而实现更换作业的效率提高,并且由于将使用中的多个带部件的终端部与所更换的新的多个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始端部同时连接,因此能够迅速并且高效率地进行用于得到带部件行走的路线的连接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粘接带粘贴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上述粘贴装置所使用的设置有供给卷轴的带供给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带供给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粘贴装置中使用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连接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上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安装板上设置的3个连接单元的图。图7是表示粘接带的切断机构的图。图8是由上述切断机构切断了带部件的粘接带的图。图9A是表示连接装置的设置有带部件的切断器的支架的主视图。图9B是表示连接装置的设置有带部件的切断器的支架的侧视图。图10是将上述支架的一部分进行了剖视的侧视图。图11A是将之前的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终端部切断的说明图。图11B是将之前的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终端部切断的放大图。图12A是表示之前的供给卷轴的带部件的终端部被切断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2B是将从新的供给卷轴绕出的带部件的始端部与所切断的带部件的终端部重合时的说明图。图12C是将所重合的带部件的终端部与始端部进行超声波接合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主视图。图14A是将多个半导体单元通过多个导线连接为一列的串的俯视图。图14B是表示将多个半导体单元通过多个导线连接为一列的串的一部分的侧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3…粘接带,4…分型带,11…带部件,12…带供给机构,19…供给卷轴,31…第一导辊(连接装置),32…第二导辊(连接装置),33…切断机构,41…粘贴头,45…进给辊,51…检测部,52…第一传感器,55…连接装置,65…连接单元,67…主体部,68…定位槽,71…第一吸引孔(第一吸附部),72…第二吸引孔(第二吸附部),74…超声波工具,82…切断槽,83…切断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12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图1表示带部件11的后述的连接装置55所使用的粘接带粘贴装置。该粘贴装置具备用于供给上述带部件11的带供给机构12。如图2、图3所示,上述带供给机构12具有支撑体13。该支撑体13由基板部件14和一对臂15形成,其中,板状的基板部件14将板面垂直地配置;以及一对臂15在该基板部件14的一侧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水平地突出设置。在一对臂15的前端部形成有上表面开放的卡止凹部16,在该卡止凹部16中能够装卸地卡合支撑有支轴17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此外,如图7、图8所示,上述带部件11构成为,在片状的由树脂形成的分型带4的一个面上,粘贴由具有导电性的热固化性树脂形成的粘接带3。上述臂15包括:一端安装在上述基板部件14的固定臂15a;以及能够调整安装位置地设置在该固定臂15a的另一端的可动臂15b,能够根据在上述支轴17上如后述那样可旋转地设置的供给卷轴19的外径尺寸,来调整臂15的全长。此外,上述卡止凹部16形成在上述可动臂15b的前端部。在上述支轴17上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的上述供给卷轴19。即,各供给卷轴19在径向中心部设置有轴承21,使该轴承21能够装卸地外嵌于上述支轴17而被支撑为能够旋转。如图2所示,在上述支轴17上,在位于中央的供给卷轴19的两侧面、和位于两侧的供给卷轴19的一侧面之间,以使轴环22的端面与上述轴承21的内圈(未图示)的端面抵接的方式分别安装有轴环22,在位于两侧的2个供给卷轴19的另一侧面,以使该固定用环23的端面与上述内圈的端面抵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用环23。在上述固定用环23上螺合有手柄24,通过使该手柄24向螺入方向旋转,能够将上述固定用环23固定到上述支轴17上。由此,上述支轴17上所安装的3个供给卷轴19,通过上述轴环22和上述固定用环23,相对于上述支轴17以规定的间隔被定位固定。然后,如果将上述支轴17从上述臂15的卡止凹部16拆卸,并从该支轴17拆卸一对固定用环23,则能够将3个供给卷轴19从上述支轴17拆卸。即,3个供给卷轴19能够与上述支轴17一起同时相对于上述支撑体13装卸,例如如果在其他支轴17上预先安装未使用的供给卷轴19,则能够在将使用结束的供给卷轴19拆卸之后,将未使用的3个供给卷轴19同时向上述支撑体13安装。此外,虽然未图示,但设置为使被旋转驱动的摩擦轮弹性地压接在上述供给卷轴19的外周面上,通过该摩擦轮能够使上述供给卷轴19旋转驱动。该摩擦轮可以分别独立地使多个供给卷轴19的每个旋转驱动,也可以一并使多个供给卷轴19旋转驱动。在各供给卷轴19上卷装有上述带部件11。如图1所示,各供给卷轴19上所卷装的带部件11被绕出,并分别与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摆动杆(dancerlever)26的一端部的摆动辊27(dancerroller)(都仅图示一个)卡合。上述摆动杆26的长边方向的中途部被摆动轴28枢轴支撑成能够摆动,根据其摆动角度,从上述供给卷轴19绕出的上述带部件11的松弛长度变化。在上述摆动杆26的一端部,形成有沿着长边方向细长的卡合孔29。在使上述摆动杆26从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摆动到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能够使卡止销30与上述卡合孔29卡合。由此,能够将上述摆动杆26保持为不能摆动。即,阻止从上述供给卷轴19绕出的上述带部件11的松弛长度变化。此外,上述卡止销30通过未图示的螺线管等驱动源而被沿轴向驱动,并在上述螺线管工作时与上述卡合孔29卡合。从3个供给卷轴19绕出的各个带部件11,被构成引导构件的第一导辊31和第二导辊32引导而被引导到切断机构33。在上述摆动辊27及上述一对导辊31、32的外周面上,如图10所示,形成有剖面形状成为梯形状的引导槽34。该引导槽34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