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726431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1)、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红丹和活性炭;2)、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纳米碳、腐植酸、硫酸钡、纤维、α羟基-β萘酸等微量添加剂。本发明,该电池干荷性能好,避免原生产过程中初充电不足。对该电池做了放电试验,5小时放电容量为346AH左右,均超过了额定容量,使用性能较好。
【专利说明】—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牵引动力用蓄电池,主要作为矿用防爆牵引车辆、隧道盾构牵引机车动力源,也可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型电动车等产品动力电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通动力型电池存在较大弊端:①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新电池的初次使用,加酸后还需经过长时间的初充电,浪费电能,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②电池初充电与补充电所采用的工艺不同,充电电流不同,因此对充电机的选择有局限性;③如果由电池的生产厂家对电池进行初充电,如不能及时售出,或在主机厂、销售商处搁置一段时间,会造成电池中极板的硫酸盐化,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是通过正负极材料的配方以及生产工艺的创新,研制开发出牵引动力用蓄电池。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0005]I)、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红丹和活性炭;
[0006]2)、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纳米碳、腐植酸、硫酸钡、纤维、α羟基-β萘酸等微量添加剂;
[0007]一种动力蓄电池的应用,用五充二放的化成方式,对水洗后的负极进行硼酸饱和液或甘油液浸溃处理,达到干荷性能要求的正、负极板有较高的二氧化铅含量和金属铅含量。
[0008]本发明,负极中加入微量添加剂,以改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输出功率,阻滞极板的氧化和抑制极板在充电时氢气的析出,增加吸附性强的纳米碳,增强负极活性物质间的粘合性,防止负极活性物质脱落,提高电池的寿命。该电池干荷性能好,避免原生产过程中初充电不足。对该电池做了放电试验,5小时放电容量为346ΑΗ左右,均超过了额定容量,使用性能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红丹和活性炭。从而增加正极活性物质的孔率,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增加正极中二氧化铅的含量;
[0011]2、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纳米碳、腐植酸、硫酸钡、纤维、α羟基-β萘酸等微量添加剂;改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输出功率,阻滞极板的氧化和抑制极板在充电时氢气的析出,增加吸附性强的纳米碳,即增加活性物质间的孔率,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同时又增强负极活性物质间的粘合性,防止负极活性物质脱落,提高电池的寿命,增强负极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性能,使负极活性物质保证干荷性能所需的金属铅的含量。
[0012]一种动力蓄电池的应用:用五充二放的化成方式,对水洗后的负极进行硼酸饱和液或甘油液浸溃处理,达到干荷性能要求的正、负极板有较高的二氧化铅含量和金属铅含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1)、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红丹和活性炭; 2)、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纳米碳、腐植酸、硫酸钡、纤维、a羟基_β萘酸等微量添加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蓄电池的应用:用五充二放的化成方式,对水洗后的负极进行硼酸饱和液或甘油液浸溃处理,达到干荷性能要求的正、负极板有较高的二氧化铅含量和金属铅含量。
【文档编号】H01M4/16GK104425800SQ20131040103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蒲新华 申请人: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