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0726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器,包括温控器主体、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杠杆、位于杠杆铰接点左侧上方的按钮、位于杠杆右端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动触点、位于动触点上方且固定在温控器主体上的静触点和位于杠杆铰接点左侧的杠杆突跳弹簧,所述杠杆中部和按钮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上,温控器主体还设有一摆杆,摆杆的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上,摆杆的一端同时与按钮和动触点活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与一摆杆突跳弹簧连接。本发明在按钮下行过程中,动、静触点均处于打开状态,当按钮按到底再松开按钮时,摆杆在摆杆突跳弹簧的作用下迅速松开动触点,从而使动、静触点瞬间接触,因此不会产生电弧。当烧完开水后或干烧时,杠杆在杠杆突跳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压下动触点,使动、静触点瞬间分开,也不会产生电弧。
【专利说明】一种温控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水壶上的温控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于电水壶的温控器,外形虽然不同,但结构形式类似,有许多共同特点,譬如功能上都具有360°旋转电连接功能、蒸汽开关、干烧开关等功能。在结构上,电路的接通与断开亦是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与分离,都是由一带有突跳功能的杠杆机构的动作实现的。如图1至图4所示,杠杆机构包括连接按钮I'的杠杆2'、突跳弹簧
3,、静触片4,、动触片5,、蒸汽片6,和干烧片7,组成,当按下按钮I,时,动触片5,上移并逐渐与静触片4'接触,通常杠杆2'尚未越过突跳线8'时,动、静触片已经闭合,动、静触片的闭合速度取决了人手按下按钮的速度,当人按下按钮的速度过慢时,容易产生电弧,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点瞬间打开和闭合的温控器。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控器,包括温控器主体、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杠杆、位于杠杆铰接点左侧上方的按钮、位于杠杆右端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动触点、位于动触点上方且固定在温控器主体上的静触点和位于杠杆铰接点左侧的杠杆突跳弹簧,所述杠杆中部和按钮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上,温控器主体还设有一摆杆,摆杆的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上,摆杆的一端同时与按钮和动触点活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与一摆杆突跳弹簧连接。
[0005]在本发明中,所述按钮上连接有按钮复位弹簧。
[0006]在本发明中,所述按钮与摆杆的连接处存在活动间隙,在该活动间隙内按钮与摆杆处于非联动状态。
[0007]在本发明中,所述杠杆铰接点左侧下方设有蒸汽片。
[0008]在本发明中,所述杠杆铰接点右侧上方设有干烧片,所述干烧片通过一干烧片弹簧安装在温控器主体上,干烧片上连接有定位钩,定位钩的另一端钩在温控器主体上。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按钮下行过程中,动、静触点均处于打开状态,当按钮按到底再松开按钮时,摆杆在摆杆突跳弹簧的作用下迅速松开动触点,从而使动、静触点瞬间接触,因此不会产生电弧。当烧完开水后或干烧时,杠杆在杠杆突跳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压下动触点,使动、静触点瞬间分开,也不会产生电弧。本发明巧妙地利用双突跳结构实现了动、静触点瞬间的闭合或分开,提高了电水壶的安全性能,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传统温控器的原理图; 图2为传统温控器按下按钮时的原理图;
图3为传统温控器蒸汽片突跳时的原理图;
图4为传统温控器干烧片突跳时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A— A方向剖视图;
图8为图5的结构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10为按下按钮后动触片与静触片闭合前的原理图;
图11为按钮按到最低点或按钮被重物压住时的原理图;
图12为按钮由最低点开始上行时其行程前段的原理图;
图13为按钮上行时触发摆杆突跳的原理图;
图14为摆杆突跳后的原理图;
图15为蒸汽片突跳时的原理图;
图16为干烧片突跳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5至图1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安全性能好的温控器,包括温控器主体1、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杠杆2、位于杠杆2铰接点左侧上方的按钮3、位于杠杆2右端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动触点4、位于动触点4上方且固定在温控器主体I上的静触点5和位于杠杆2铰接点左侧的杠杆突跳弹簧6,动触点4在一弹性力的作用下可迅速往上移动,所述杠杆2中部和按钮3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I上,温控器主体I还设有一摆杆7,摆杆7的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I上,摆杆7的一端同时与按钮3和动触点4活动连接,摆杆7的另一端与一摆杆突跳弹簧8连接,所述按钮3上连接有按钮复位弹簧10。
[00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钮3与摆杆7的连接处存在活动间隙11,在该活动间隙11内按钮3与摆杆7处于非联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钮3的连接处为一 U型槽,摆杆7的连接处为一插入U型槽内的活动件,U型槽与活动件为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因此当活动件在U型槽内滑动时,按钮3与摆杆7处于非联动状态。
[0013]进一步,所述杠杆2铰接点左侧下方设有蒸汽片9,蒸汽片9与杠杆2连接,当蒸汽片9突变时触发杠杆2突变。
[0014]进一步,所述杠杆2铰接点右侧上方设有干烧片12,干烧片12与杠杆2连接,当干烧片12突变时触发杠杆2突变,所述干烧片12通过一干烧片弹簧13安装在温控器主体I上,干烧片12上连接有定位钩14,定位钩14的另一端钩在温控器主体I上。此结构对干烧片12安装位置的平面度要求不高、安装方便,并且即使整个电水壶底部发生变形,干烧片12在弹力作用下依然可以紧贴着电水壶,起到防干烧的作用,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001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长时间使用导致整个电水壶底部变形,干烧片12与热水壶底部接触不完全,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热水壶底部裂有缝隙,干烧片12无法准确地判断水壶内是否干烧,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在本发明中,温控器主体I还设有高温保护装置15,所述高温保护装置15包括由特氟隆材料制成的感应头、感应头通过联动机构与杠杆2连接,感应头位于热水壶底部的电热管上,当电热管的温度过高,感应头瞬间被烧熔,从而带动联动机构迅速触动杠杆2,使热水壶断电,达到保护效果。
[0016]当温控器处于常态时,杠杆2的右端压在动触点4上,使动触点4远离静触点5,同时摆杆7的右端悬停在动触点4的上方。当按下按钮3,按钮3下行的同时摆杆7的右端下行,在动触点4与静触点5接触前顶在动触点4上,此时杠杆2的右端和摆杆7的右端同时压在动触点4上。当按钮3下行至最低位置时,杠杆2的右端上行离开动触点4并自锁于最高点,同时摆杆7的右端将动触点4压至最低点,此时动、静触点分离,即使按钮3被异物压住无法复位,电水壶也不通电,处于安全状态。接着松开按钮3,按钮3在按钮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上行,由于按钮3与摆杆7的连接处存在活动间隙11,在该活动间隙11内按钮3与摆杆7处于非联动状态,摆杆7的右端依然压动触点4上。当按钮3继续上行并触发摆杆突跳弹簧8,摆杆7突跳至初始位置,动触点4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迅速上行与静触点5接触,从而使电水壶通电。当水烧开后或干烧时,蒸汽片9或干烧片12突跳动作,带动杠杆突跳弹簧6和杠杆2突跳,使动、静触点迅速分开。
[0017]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位置均相对于附图所在角度而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相对位置会进行调整,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温控器,包括温控器主体(I )、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杠杆(2)、位于杠杆(2)铰接点左侧上方的按钮(3)、位于杠杆(2)右端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动触点(4 )、位于动触点(4 )上方且固定在温控器主体(I)上的静触点(5 )和位于杠杆(2 )铰接点左侧的杠杆突跳弹簧(6),所述杠杆(2)中部和按钮(3)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I)上,其特征在于:温控器主体(I)还设有一摆杆(7 ),摆杆(7 )的中部铰接在温控器主体(I)上,摆杆(7)的一端同时与按钮(3)和动触点(4)活动连接,摆杆(7)的另一端与一摆杆突跳弹簧(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上连接有按钮复位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与摆杆(7)的连接处存在活动间隙(11),在该活动间隙(11)内按钮(3 )与摆杆(7 )处于非联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2)铰接点左侧下方设有蒸汽片(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2)铰接点右侧上方设有干烧片(12),所述干烧片(12)通过一干烧片弹簧(13)安装在温控器主体(I)上,干烧片(12)上连接有定位钩(14),定位钩(14)的另一端钩在温控器主体(I)上。
【文档编号】H01H37/64GK103474292SQ201310451181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甘跃斌 申请人:甘跃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