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968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器件,包括芯体、电解质和壳体,芯体是由正极、负极、置于二者之间的隔膜组成,正负极分别是由活性物质、导电剂粘附在集流体上制成。正极活性物质有二种,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为复合金属氧化物,第二种正极活性物质为能够进行离子可逆吸附的炭材料;负极活性物质有二种,第一种负极活性物质为锌,第二种负极活性物质为能够进行离子可逆吸附的炭材料,电解液是由锌盐与去离子水组成。所用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
【专利说明】一种兼具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器件,属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金属空气电池等动力电源技术的不断提升。然而,目前所用的动力电源能量密度较低,汽车续驶里程短;功率密度较小,汽车启动、爬坡及加速性能差;重量体积大,安装不便;使用寿命短,不能与整车相同;成本较高,整车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工作温度范围窄,适应差;充电时间长,配套设施投入大。 这些原因阻碍了动力电源在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上的大规模应用。
[0003]近年来,人们一方面开发新体系电池,提升原有电池性能;另一方面,将功率特性、能量特性明显的动力电池内/外匹配组合起来使用,满足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要求。例如,将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通过外部管理系统组成复合电源,作为汽车的动力源,超级电容器可以在启动、加速、爬坡等大功率输出工况工作,锂离子电池提供汽车的续驶里程所需动力,二者的组合,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内部结合,是将某一种动力电池的特征元素与另外一种动力电池的特征元素,通过体系的优化设计,在同一单体内融合,使其兼具两种动力电池的特征,实现功率密度、能量密度的提高,例如,将具有锂离子嵌脱的石墨材料与形成双电层的活性炭融合在一起,制成锂离子电容器,通过锂离子的“扶摇椅”传输进行储能。
[0004]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新近出现的锌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充电二次电池,也具有“扶摇椅”式储能特点。充电时,锌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液,在负极沉积?’放电时,负极锌溶解为锌离子,经过电解液,嵌入到氧化猛正极材料中(Angew.Chem.1nt.Ed.2012,51,933 - 935),其反应机理如下:
jrZn2+ + 2xe — + MnO2 I Zn JVInO2
Zn I Zn2+ + 2e
申请号 200910106650.3,申请号 200910036704.3,申请号 200910179722.7,申请号 200910205640.5,申请号 200910188791.4,申请号 200910188792.9,申请号200910238912.1的中国专利报道了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锌离子电池的发展,为超级电容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结合点。
[0005]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电池与普通电容之间的储能器件,按照储能机理可以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电化学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依靠正负极的碳材料可逆吸附离子进行储能,电化学电容器除了具有双电层储能外,还存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部分赝电容,比能量大幅提高。将目前已有的电池材料与活性炭组合,开发混合型电化学电容器是超级电容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0006]1997年俄罗斯的ESMA公司将水系AC/Ni (OH)2超级电容器成功用于汽车动力系统,为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器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的JM Energy、旭化成、NEC-TOKIN、ACT、帝客、FDK、太阳诱电、日立化成等研究开发锂离子电容器,部分已经实现商品化,日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者】荣常如, 韩金磊, 陈书礼, 张克金, 魏晓川, 王丹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