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216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把有限的电能存储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它的原理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就增加了运输量,电极板的运输很不方便,而且目前使用的极板,电池的循环能力受到限制,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方便的蓄电池极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电池极板,包括板体,板体顶部一侧设置有极耳,其特征是:所述板体表面边缘设置有边框筋,板体表面设置有呈网状的横筋和竖筋;所述板体表面设置有从极耳下部到其对角点的若干条倾斜筋。本实用新型的最优方案:所述极耳中部设置有穿孔;所述极板表面涂覆有活性物层,活性物层外有电极膜;所述竖筋之间的距离为横筋之间距离的一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极板结构简单,增加了导电能力,而且能够有效的增加电池的循环能力和使用寿命,也便于运输,适于广泛推广应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板体,2极耳,3边框筋,4横筋,5竖筋,6倾斜筋,7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板体1,板体I顶部一侧设置有极耳2,其特征是:所述板体I表面边缘设置有边框筋3,板体I表面设置有呈网状的横筋4和竖筋5 ;所述板体I表面设置有从极耳2下部到其对角点的若干条倾斜筋6 ;所述极耳2中部设置有穿孔7 ;所述极板I表面涂覆有活性物层,活性物层外有电极膜;所述竖筋5之间的距离为横筋4之间距离的一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极板,板体I表面增加了边框筋3、横筋4和竖筋5,有利于电流的传导,而且增加了倾斜筋6有利于底部电流的传导,极板在运输的过程中很不方便,在极耳2上增加了穿孔7,有利于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绳索将板体I穿起,方便运输;活性物质在极板上容易变形、脱落,附有电极膜能够防止板体I活性物层的脱落,有助于提闻畜电池循环使用的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极板,包括板体(1),板体(I)顶部一侧设置有极耳(2),其特征是:所述板体(I)表面边缘设置有边框筋(3),板体(I)表面设置有呈网状的横筋(4)和竖筋(5);所述板体(I)表面设置有从极耳(2)下部到其对角点的若干条倾斜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其特征是:所述极耳(2)中部设置有穿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其特征是:所述极板(I)表面涂覆有活性物层,活性物层外有电极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极板,其特征是:所述竖筋(5)之间的距离为横筋(4)之间距离的一半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该蓄电池极板,包括板体,板体顶部一侧设置有极耳,其特征是所述板体表面边缘设置有边框筋,板体表面设置有呈网状的横筋和竖筋;所述板体表面设置有从极耳下部到其对角点的若干条倾斜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实用方便。
文档编号H01M4/02GK203150650SQ2013200016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张军, 李亚宾, 马洪镇, 王春霞, 石红原, 赵兰庆 申请人:山东鲁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