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105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其包括有机架,机架左右两侧上方固定有第一导轮,机架正上方水平固定有导轮架,导轮架上固定有导轮轴,导轮轴上插套有第二导轮,第二导轮正下方固定有压线架,压线架上固定有压板,压板间放置有纤维块,压线架下方固定有进线架,进线架上固定有助速轮,助速轮上开有进线槽,进线槽间距为2~3cm。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进了进线槽的间距,增加了进线槽、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的数量,使得铜线加工的数量增加,提高了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压板及纤维块使每根铜线受到的张力更均匀,并且加工时铜线表面得到清理,提高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ー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漆包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生产线中的进线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铜线漆包线的加工通常是一条生产线只能加工一定数量的铜线,直接影响企业的产能以及生产成本,目前的铜线生产线的进线装置中,助速轮的线槽间距较大,未能充分利用剰余空间,使得铜线加工的数量未饱和,并且现有的进线装置未増加铜线清理这道装置,不能将粘附于铜线表面的颗粒杂质清楚,影响产品质量。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供ー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使铜线加工的数量増加,提高了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压板及纤维块使每根铜线受到的张カ更均匀,并且加工时铜线表面得到清理,提高产品质量。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8]ー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左右两侧上方固定有第一导轮,机架正上方水平固定有导轮架,导轮架上固定有导轮轴,导轮轴上插套有第二导轮,所述的第二导轮正下方固定有压线架,压线架上固定有压板,压板间放置有纤维块,压线架下方固定有进线架,进线架上固定有助速轮,助速轮上开有进线槽,进线槽间距为2?3cm。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进线槽数量与第一导轮数量及第ニ导轮数量相等。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压板与纤维块数量均为两块,铜线位于两块纤维块间,两块压板两端均开有圆孔,圆孔内插套有螺钉,螺钉上插套有螺母。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进了进线槽的间距,増加了进线槽、第一导轮及第ニ导轮的数量,使得铜线加工的数量増加,提高了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压板及纤维块使每根铜线受到的张カ更均匀,并且加工时铜线表面得到清理,提高产品质量。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机架;2、第一导轮;3、导轮架;4、导轮轴;5、第二导轮;6、压线架;7、压板;8、纤维块;9、进线架;10、助速轮;11、进线槽;12、铜线;13、螺钉;14、螺母;15、线轴;16、加工设备。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ー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包括有机架1,机架I左右两侧上方固定有第一导轮2,机架I正上方水平固定有导轮架3,导轮架3上固定有导轮轴4,导轮轴4上插套有第二导轮5,所述的第二导轮5正下方固定有压线架6,压线架6上固定有压板7,压板7间放置有纤维块8,压线架6下方固定有进线架9,进线架9上固定有助速轮10,助速轮10上开有进线槽11,进线槽11间距为2?3cm。
[0018]具体地,所述进线槽11的数量与第一导轮2数量及第ニ导轮5数量相等。[0019]具体地,所述的压板7与纤维块8数量均为两块,铜线12位于两块纤维块8间,两块压板7两端均开有圆孔,圆孔内插套有螺钉13,螺钉13上插套有螺母14。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线轴15上的铜线12经第一导轮2送入第二导轮5,再由第二导轮5送入压线架9的压板7内,通过调节压板7两端的螺钉13与螺母14将通过的铜线12适当压紧,使经过压板7的铜线12不但具有一定的张紧力,而且表面无粘附杂质,经过压板7后的铜线12再进入助速轮10,通过助速轮10将铜线12送入加工设备16中。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包括有机架(1),机架(I)左右两侧上方固定有第一导轮(2),机架(I)正上方水平固定有导轮架(3),导轮架(3)上固定有导轮轴(4),导轮轴(4)上插套有第二导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轮(5)正下方固定有压线架(6),压线架(6)上固定有压板(7),压板(7)间放置有纤维块(8),压线架(6)下方固定有进线架(9),进线架(9)上固定有助速轮(10),助速轮(10)上开有进线槽(11),进线槽(11)间距为2?3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线槽(11)数量与第一导轮(2)数量及第ニ导轮(5)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铜线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7)与纤维块(8)数量均为两块,铜线(12)位于两块纤维块(8)间,两块压板(7)两端均开有圆孔,圆孔内插套有螺钉(13),螺钉(13)上插套有螺母(14)。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3456174SQ201320495396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冯海祥, 高利泉, 郭利吉 申请人:湖州三行线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