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323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通讯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变压器,包括骨架和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绕线槽,所述骨架的绕线槽内设有绕制的绕线组,所述绕线组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和若干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所述绕线组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线槽。本装置通过在骨架的绕线槽设置绕线组,绕线组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和若干条次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扭绞后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充分紧密结合,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之间的漏感较小,降低了变压器的漏磁损耗,并解决了通讯信号经变压器后能量衰减严重现象,提高了通讯变压器的传输性能。
【专利说明】通讯变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讯变压器。
【背景技术】
[0002]通讯变压器亦称为通讯隔离变压器,或称数据汞,主要用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网卡、集线器里面,起到信号耦合、信号传输、高压隔离、波形修复、阻抗匹配、信号杂波抑制、电压隔离、电磁干扰抑制等作用。
[0003]传统的通讯变压器的绕线组的绕制方法一般为两种:普通分层绕法和三明治绕法,层间用胶带隔离。但上述绕制方法得到的变压器,初次级之间耦合较差,导致应用于电路之中,通讯信号经变压器后能量衰减严重,容易出现信号传输中断,难以控制,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初次级之间的电磁耦合较好解决输出电压漂移的网络传输信号衰减严重的通讯变压器。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变压器,包括骨架和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绕线槽,所述骨架的绕线槽内设有绕制的绕线组,所述绕线组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和若干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所述绕线组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线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组包括一条初级绕组和两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与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组包括两条初级绕组和两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与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均采用一铜带作为绕组,所述铜带的外层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绝缘漆。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外层均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胶带。
[0010]进一步地,绕于所述骨架绕线槽上的绕线组为一层。
[0011]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在骨架的绕线槽设置绕线组,绕线组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和若干条次级绕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扭绞后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充分紧密结合,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之间的漏感较小,降低了变压器的漏磁损耗,并解决了输出电压漂移传输信号衰减严重的现象,提高了通讯变压器的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讯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组合扭绞的截面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组合扭绞的截面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骨架,11、线筒,111、绕线槽,112、贯通孔,12、座体,13、金属连接端,20、铁芯,
30、绕线组,31、初级绕组,32、次级绕组,40、第一绝缘层,50、第二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变压器,包括骨架10和两个左右对称的铁芯20,所述骨架10上设有绕线槽111,所述骨架10的绕线槽111内设有绕制的绕线组30。
[0023]请一并参阅图2和3,所述骨架10包括线筒11及与连接于线筒11两端的座体12,座体12对称设于线筒11的同侧。所述座体12成矩形板状,座体12与线筒11两端一体成型。所述座体1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L型金属连接端13,用于连接绕线组30。所述线筒11的中部设有绕线槽111,所述绕线组30绕于所述绕线槽111上。所述线筒11具有一贯通孔112,所述两个左右对称的铁芯20对应插入所述贯通孔112。
[0024]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绕线组30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31和若干条次级绕组32,所述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30,所述绕线组30绕于所述骨架10的绕线槽111。
[0025]请一并参阅图5,实施例一,所述绕线组30包括一条初级绕组31和两条次级绕组32,所述次级绕组32与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组,该绕组呈麻花线形状。
[0026]请一并参阅图6,实施例二,所述绕线组30包括两条初级绕组31和两条次级绕组32,所述次级绕组32与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30,该绕线组30呈麻花线形状。
[0027]请一并参阅图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初级绕组31和次级绕组32均采用一铜带作为绕组,所述铜带的外层涂有第一绝缘层40,所述第一绝缘层40为绝缘漆,绝缘漆分别隔绝了初级绕组31和次级绕组32,使绕组不易被击穿短路。
[0028]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初级绕组31和次级绕组32的外层均设有第二绝缘层50,所述第二绝缘层50为胶带,进一步隔绝了初级绕组31和次级绕组32。
[0029]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绕于所述骨架10绕线槽111上的绕线组30为一层,绕线组30绕一整层即可实现其性能,有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同时在变压器组装过程中有利于减少程序,但根据需要还可绕制为多层结构。
[0030]本装置通讯变压器的绕线组30的绕制方法,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31和若干条次级绕组32,包括步骤:
[0031 ] 将所述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
[0032] 扭绞所述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形成所述绕线组30。[003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组30包括一条初级绕组31和两条次级绕组32,所述次级绕组32与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30。
[003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组30包括两条初级绕组31和两条次级绕组32,所述次级绕组32与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30。
[0035]本装置的组装方法如下:
[0036]将所述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放置于同一平面上;固定并抓住上述多股绕组的尾部后一起扭绞,使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充分紧密结合,形成所述麻花线形状的绕线组30。将绕线组30缠绕与骨架10的绕线槽111上,将初级绕组31和次级绕组32的两端焊接在骨架10的金属连接端13上,初级绕组31的两端和次级绕组32的两端分别设在同侧金属连接端13上,方便绕线组30能平整绕于绕线槽111,提升产品稳定性。左右套上两个左右铁芯20,完成本产品的组装。
[003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38]本装置通过在骨架10的绕线槽111设置绕线组30,绕线组30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31和若干条次级绕组32,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30,扭绞后的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充分紧密结合,次级绕组32和初级绕组31之间的漏感较小,降低了变压器的漏磁损耗,并解决了传输信号衰减严重的现象,提高通讯变压器的性能。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讯变压器,包括骨架和铁芯,所述骨架上设有绕线槽,所述骨架的绕线槽内设有绕制的绕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包括若干条初级绕组和若干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所述绕线组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包括一条初级绕组和两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与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包括两条初级绕组和两条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与初级绕组相间排列后扭绞成所述绕线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均采用一铜带作为绕组,所述铜带的外层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绝缘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外层均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绕于所述骨架绕线槽上的绕线组为一层。
【文档编号】H01F27/28GK203491061SQ20132054977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白武龙, 周建军, 张大伟, 王艳红 申请人: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