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8609阅读:1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电容C5和电阻R6串联后,再和继电器4并联;电源切换前,电压U对继电器4供电,继电器4触点处于吸合的状态;电阻R6、电容C5与继电器4并联,电容C5中储存一定的电量;当电源切换时,电压U变为0,形成电容-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电容C5放电,继电器4两端仍有电压,继电器线圈L1中仍有电流,确保继电器触点3保持在吸合的状态,直到电源切换完成,电压U恢复对继电器的供电,继电器触点保持吸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设计充分利用电容放电原理,解决了再入飞行器飞行试验中供电电源切换、系统短时间断电导致继电器触点释放的难题,在型号飞行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再入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再入飞行器遥外测系统参加飞行试验时,在发射点火以前,需要将地面电源供电切换为弹上电池供电。电源切换的过程是先断开地面电源供电,再接通弹上电池,这一切换过程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系统处于断电状态,继电器触点将释放断开。电源切换完成后,系统重新加电,继电器触点重新吸合。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继电器触点的释放将可能导致某些供配电控制回路工作异常。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系统短时间断电时继电器触点保持在吸合的状态的保持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包括电容C5、电阻R6和继电器4,继电器4包含继电器线圈L1、继电器线圈内阻&2、继电器触点3 ;其中,电容C5和电阻R6串联后,再和继电器4并联;电源切换前,电压U对继电器4供电,继电器4触点处于吸合的状态;电阻R6、电容C5与继电器4并联,电容C5中储存一定的电量;当电源切换时,电压U变为0,形成电容-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电容C5放电,继电器4两端仍有电压,继电器线圈LI中仍有电流,确保继电器触点3保持在吸合的状态,直到电源切换完成,电压U恢复对继电器的供电,继电器触点保持吸合状态。
[0005]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设计充分利用电容放电原理,解决了再入飞行器飞行试验中供电电源切换、系统短时间断电导致继电器触点释放的难题,在型号飞行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0007]图2为在选择不同的电容C和电阻R的情况下,电源切换、系统断电时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08]图中,1、继电器线圈L ;2、继电器线圈内阻Rtl ;3、继电器触点;4、继电器;5、电容C ;
6、电阻R ;7、继电器供电电压U。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0]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在电源切换以前,电压U对继电器4供电,继电器4触点处于吸合的状态;电阻R6、电容C5与继电器4并联,电容C5中储存一定的电量。当电源切换时,电压U变为O,此时形成电容、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电容C5放电,继电器4两端仍有电压,继电器线圈LI中仍有电流,确保继电器触点3保持在吸合的状态,直到电源切换完成,电压U恢复对继电器的供电,继电器触点保持吸合状态。
[0011]在进行本电路的电路板设计时,应将电阻R6、电容C5尽量靠近继电器,以减小电路板布线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在必要时应将出布线电阻作为电路计算的因素。
[0012]继电器4的线圈I电感值为L,线圈内阻2的电阻值为Rtl,继电器触点3的释放电压为Utl,供电电源切换的时间为T。在电路设计时,选择合适的电容5和电阻6,使得在电源切换的时间T,继电器两端电压大于%。电源切换之前,继电器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5)、电阻(6)和继电器(4),继电器(4)包含继电器线圈(I)、继电器线圈内阻(2)、继电器触点(3);其中,电容(5)和电阻(6)串联后,再和继电器(4)并联;电源切换前,电压U (7)对继电器(4)供电,继电器(4)触点处于吸合的状态;电阻(6)、电容(5)与继电器(4)并联,电容(5)中储存一定的电量;当电源切换时,电压U (7)变为O,形成电容-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电容(5)放电,继电器(4)两端仍有电压,继电器线圈(I)中仍有电流,确保继电器触点(3)保持在吸合的状态,直到电源切换完成,电压U (7)恢复对继电器的供电,继电器触点保持吸合状态。
【文档编号】H01H47/02GK203573911SQ20132068524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孙涛, 李帆 申请人: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