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948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包括环氧树脂壳体、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压簧、上、下触臂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下端与下触臂接线端之间为固定的铜质软连接,绝缘拉杆连接真空灭弧室下端,上、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400±5毫米,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距极环氧树脂壳体的底部距离为415±5毫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把上下极间距拉大到400±5mm,下极距与极柱底部415±5mm,增强了绝缘性能,提高了防污秽等级。同时传导部分采用了固定的软连接技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
【专利说明】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000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技术及全新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带动了国内中压断路器技术的迅猛发展,ZN85-40.5真空断路器就是这种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小型化的户内用真空断路器,其上下极间距为400mm,具有良好的外部绝缘性能,目前广泛配套于小型化的开关柜内。但由于真空灭弧室与许多分立元件放置于一个绝缘筒内,容易造成开关机械性能不稳定、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且防污秽能力较差等缺点。目前市场上的固封(集成)式真空灭弧室极柱总成(以下简称固封极柱)可以克服以上缺点,但受固封专用的灭弧室尺寸所限,固封极柱的上下极间距都为325mm左右,无法替代ZN85-40.5真空断路器400mm的极间距。由于极间距过小造成开关柜配套的触头盒内部电场过于集中,经常产生局部放电导致绝缘性能降低,引起开关柜爆燃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封(集成)式真空灭弧室极柱总成受固封专用的灭弧室尺寸所限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本实用新型设计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包括环氧树脂壳体、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压簧、上、下触臂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下端与下触臂接线端之间为固定的铜质软连接,绝缘拉杆连接真空灭弧室下端,上、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400±5毫米,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距极环氧树脂壳体的底部距离为415±5毫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把上下极间距拉大到400±5mm,下极距与极柱底部415±5mm,增强了绝缘性能,提高了防污秽等级。同时传导部分采用了固定的软连接技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5]图1中包括环氧树脂壳体1、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2、绝缘拉杆3、压簧
4、上、下触臂接线端5、6,其特征在于: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下端与下触臂接线端之间为固定的铜质7软连接,绝缘拉杆连接真空灭弧室下端8,上、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400±5毫米,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距极环氧树脂壳体的底部距离为415 ±5晕米。
[0006]本实用新型摒弃专用的、技术工艺繁琐的、成品率低的固封真空灭弧室,将成熟的、普通型的真空灭弧室压注在环氧树脂混合料内,把40.5kV固封极柱的极间距拉大到400±5臟,下极距极柱底部415±5mm。本方案可实现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彻底解决由于极间距过小而造成的电场分布过于集中的顽疾,增强了所配套的断路器、开关柜的绝缘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开关设备的防污秽等级,并且可以替换改造已在运行的ZN85-40.5真空断路器的组装极柱;固封极柱内灭弧室与出线端的传导部分不采用活动接插件,而采用了固定的铜质软连接(4)传导。本方案可实现的目的:与现有的接插式触指技术性能相t匕,接触电阻小、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寿命超长。
[0007]本实用新型40.5kV固封极柱技术方案,由于把上下极间距拉大到400±5mm,下极距与极柱底部415±5mm,增强了绝缘性能,提高了防污秽等级。同时传导部分采用了固定的软连接技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具备现有固封极柱与原ZN85-40.5用的组装极柱各自的优点。
【权利要求】
1.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包括环氧树脂壳体、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压簧、上、下触臂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在环氧树脂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下端与下触臂接线端之间为固定的铜质软连接,绝缘拉杆连接真空灭弧室下端,上、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400 ±5毫米,下触臂接线端的中心轴线距极环氧树脂壳体的底部距尚为415±5晕米。
【文档编号】H01H33/66GK203588917SQ201320706562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金兴龙 申请人:上海华银电力设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