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线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567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线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本体以及弹性卡扣部,所述本体内具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所述弹性卡扣部设在所述本体外部,所述弹性卡扣部包括用于将所述本体卡接在动力电池模组上的卡勾。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反复使用,对于线束的固定牢固。
【专利说明】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线束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由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包体系统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线束,例如动力引出线束、采样线束等。而线束的固定牢固与否与产品的安全性有直接影响,比如若线束固定不牢,使用过程中的晃动就会引起相关连接部位的松动和脱落,产生安全隐患;再如经长期使用的,线束和固定装置之间过度摩擦,会使线束表面绝缘层磨损,而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该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反复使用,对于线束的固定牢固。
[0004]本发明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该线束固定装置的动力电池模组。
[000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本体以及弹性卡扣部,所述本体内具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所述弹性卡扣部设在所述本体外部,所述弹性卡扣部包括用于将所述本体卡接在动力电池模组上的卡勾。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在本体上设置走线槽,从而可以利用走线槽对线束起到有效地、方便地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防止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进而减少线束和周围结构的过度摩擦,可以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具有卡勾的弹性卡扣部,从而该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安装体而言为可拆卸式的,这样该线束固定装置可重复使用,拆装方便。且由于拆卸方便,可反复使用,同时也减少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000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0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的使用参考图;
[0012]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001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线束固定装置200;
[0016]本体210 ;走线槽211 ;线束容纳部2111 ;过渡部2112 ;第一走线槽2113 ;第二走线槽2114 ;限位凸缘212 ;加强筋213 ;敞开部214 ;
[0017]弹性卡扣部220 ;卡勾221 ;
[0018]隔板610;卡槽 6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20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线束固定装置200可以用于动力电池模组中,具体地,可以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模组中对于线束的固定。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线束固定装置200还可以用于其他电器装置和设备中对于线束的固定,在此不再详述。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200,包括: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
[0025]本体210可以形成为大体拱形,即本体210在宽度方向上,其中部向上凸出,两端位于中部的下方。本体210内具有用于走线的走线槽211,走线槽211沿本体210的长度方向贯穿本体210,走线槽211的下端可以敞开以形成敞开部214,其中线束可以容置在该走线槽211中以对线束进行限位,安装时线束可以由下向上卡入到走线槽211内,由此可以使安装更加方便。
[0026]弹性卡扣部220设在本体210外部且弹性卡扣部220包括用于将本体210卡接在动力电池模组上的卡勾221,卡勾221用于与安装体(例如动力电池模组的隔板610)配合以将线束固定装置200连接在安装体上,进而可以保证线束在安装体上不会任意晃动,安装稳定。具体地,安装体上可以设有用于与该卡勾221配合的卡槽6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一个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动力电池模组的隔板610上可以形成有卡槽614,卡勾221卡入到卡槽614内,由此使线束固定装置200可拆卸地设在隔板610上。
[0027]优选地,敞开部214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扣部220,这样可以使线束固定装置200在隔板610上的安装固定更加稳定。更为优选地,敞开部214的每一侧均设有一个弹性卡扣部220,敞开部214的两侧的弹性卡扣部220彼此对称,也就是说,在本体210的宽度方向上,两个弹性卡扣部220彼此对称,由此可以进一步使线束固定装置200在隔板610上的安装更加稳定。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200,通过在本体210上设置走线槽211,从而可以利用走线槽211对线束起到有效地、方便地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防止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进而减少线束和周围结构的过度摩擦,可以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在本体210上设置具有卡勾221的弹性卡扣部220,从而该线束固定装置200相对于安装体而言为可拆卸式的,这样该线束固定装置200可重复使用,拆装方便。且由于拆卸方便,可反复使用,同时也减少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卡扣部220的一端与本体210相连,卡勾221设在位于弹性卡扣部220的另一端,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弹性卡扣部220的上端与本体210相连,卡勾221设在弹性卡扣部220的下端,由此可以使线束固定装置200的结构更加
简单,容易制造。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走线槽211可以包括:线束容纳部2111和过渡部2112。线束容纳部2111用于容纳线束,过渡部2112设在线束容纳部2111的下端且过渡部2112与线束容纳部2111连通,过渡部2112的横向尺寸小于线束容纳部2111的横向尺寸,过渡部2112的下端敞开。具体地,在安装线束时,线束从过渡部2112的下端卡入并向上压入到线束容纳部2111内。
[0031]其中,线束容纳部2111的尺寸与线束的尺寸(其中“线束的尺寸”例如单股线束的直径、多股线束的股数等)相匹配,过渡部2112的尺寸可以略小于线束的尺寸,从而当线束容置在线束容纳部2111后,在不受到较大脱出力时,线束不会轻易从线束容纳部2111中脱出,由此可以保证线束固定装置200对线束起到更加有效的限位作用,安装更加稳固。当然需要理解的是,过渡部2112应具有合适的宽度,过宽,无法对线束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过窄,线束无法压入到线束容纳部2111内。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线束容纳部2111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这样线束容纳部2111的形状与线束的形状可以大致匹配,限位效果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过渡部2112的截面可以形成为矩形,过渡部2112的宽度小于线束容纳部2111的直径,可选地,线束容纳部2111的直径和过渡部2112的宽度的比值为
1.5:1.2,这样可以使线束容纳部2111和过渡部2112在保证对线束的有效限位的前提下,可以使线束能够更加顺畅地从过渡部2112压入到线束容纳部2111内,安装顺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过渡部2112从上到下的横向尺寸逐渐变小,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限位的有效性。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线束容纳部2111的截面还可以形成为方形,过渡部2112的截面可以形成为矩形,这样线束容纳部2111的截面形状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实际需要。当然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线束容纳部211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等,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线束的形状、安装的需要等因素进行确定。
[0034]在一些优选示例中,线束容纳部2111的内壁面为圆滑面且线束容纳部2111的边缘处倒圆角。这样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线束和容纳部之间长期摩擦而产生的线束表面绝缘层磨损的问题,可以提高线束的产品使用安全性。
[003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走线槽2114可以包括第一走线槽2113和第二走线槽2114,弹性卡扣部220设在第一走线槽2113的外壁面上,第一走线槽2113和第二走线槽2114的延伸方向相交,这样线束固定装置200可以固定两个方向延伸的线束,由此可以扩大线束固定装置200的使用范围,线束的走向更加灵活。有利地,第一走线槽2113和第二走线槽2114垂直地连通设置,由此可以使制造更加简单方便。
[0036]可选地,在长度方向上,弹性卡扣部220的尺寸小于本体210的尺寸,且弹性卡扣部220的一端端面与本体210的一端端面平齐,例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卡扣部220的下端端面与本体210的下端端面平齐。通过使弹性卡扣部220的尺寸设计为小于本体210尺寸,从而可以降低材料的耗费率,结构小巧合理,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使弹性卡扣部220与安装体的配合更加方便。
[0037]进一步地,弹性卡扣部220可以形成为与本体210形状大体相同的拱形,且在宽度和上下方向上弹性卡扣部220的尺寸大于本体210的尺寸,也就是说,在宽度方向上,弹性卡扣部220的尺寸大于本体210的尺寸,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卡扣部220的尺寸大于本体210的尺寸,即弹性卡扣部220位于本体210的外部,卡勾221设在弹性卡扣部220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且向外延伸出。这样卡勾221在与安装体上的卡槽614配合时可以向外卡设定位,由此可以提高线束固定装置200与安装体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0038]弹性卡扣部220上的卡勾221尺寸应考虑到线束固定装置200与安装体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以及安装的方便性进行设计。比如当卡勾221尺寸过小时,拉拔力不够,线束固定装置200与安装体的连接强度小和连接不够稳定(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就有使卡勾221脱落的危险),当卡勾221的尺寸过大时,不利于安装操作,且在反复操作过程中,卡勾221有折断的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卡勾221向外延伸出的长度为l-3mm,由此,将卡勾221向外延伸出的长度控制在l_3mm范围内,从而不仅可以保证线束固定装置200与安装体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而且也使线束固定装置200在安装体上的拆装更加方便,而且卡勾221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会因多次插拔而断裂。
[0039]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弹性卡扣部220邻近走线槽211的第一端设置,走线槽21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凸缘212,即弹性卡扣部220和限位凸缘212分别位于本体210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通过设置限位凸缘212,从而可以限制线束固定装置20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自由度,进一步保证线束固定装置200在安装体上的安装稳定性。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的外表面上均具有多条加强筋213,通过设置多条加强筋213,从而可以增大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可选地,该加强筋213数量可以为2-6条。
[004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成型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优选地为一体形成,由此可以提高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的连接强度,进而使线束固定装置200的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具体地,本体210和弹性卡扣部22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产品成型后可直接脱模,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
[0042]为了提高线束固定装置200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可以选用强度高、可耐腐蚀、耐候强的材料进行制造,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200应用的材料包括:ΡΡ0 (聚苯醚)、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 (聚碳酸酯)或将上述材料内部嵌入金属等制成的合成材料。
[004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组(图未示出),包括壳体、线束固定装置、引出线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多个电池,线束固定装置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壳体上设置有与线束固定装置200上的弹性卡扣部220对应的卡扣安装部,(例如图中的隔板610上的卡槽614)引出线穿过并固定在走线槽211中。
[0044]通过设置线束固定装置200,从而可以使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更加规范,走线槽211可以对线束起到有效地、方便地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防止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进而减少线束与周围结构的过度摩擦,可以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00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弹性卡扣部,所述本体内具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所述弹性卡扣部设在所述本体外部,所述弹性卡扣部包括用于将所述本体卡接在动力电池模组上的卡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形成为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的下端敞开以形成敞开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部的每一侧均设有一个弹性卡扣部,所述敞开部的两侧的弹性卡扣部彼此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弹性卡扣部成型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卡勾位于所述弹性卡扣部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包括第一走线槽和第二走线槽,所述弹性卡扣部设在所述第一走线槽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走线槽和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延伸方向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包括: 用于容纳线束的线束容纳部; 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设在所述线束容纳部的下端且与所述线束容纳部连通,所述过渡部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线束容纳部的横向尺寸,所述过渡部的下端敞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容纳部的截面形成为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截面形成为矩形,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线束容纳部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容纳部的直径和所述过渡部的宽度的比值为1.5:1.2。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从上到下的横向尺寸逐渐变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容纳部的内壁面为圆滑面且所述线束容纳部的边缘处倒圆角。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容纳部的截面形成为方形,所述过渡部的截面形成为矩形。
16.根据权利要求8-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弹性卡扣部的尺寸小于所述本体的尺寸,且所述弹性卡扣部的一端端面与所述本体的一端端面平齐。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部形成为与所述本体形状大体相同的拱形,且在宽度和上下方向上所述弹性卡扣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本体的尺寸,所述卡勾设在所述弹性卡扣部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且向外延伸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向外延伸出的长度为l_3mm。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部邻近所述走线槽的第一端设置,所述走线槽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凸缘。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弹性卡扣部的外表面上均具有多条加强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数量为2-6条。
22.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线束固定装置、引出线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池,所述线束固定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21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上的弹性卡扣部对应的卡扣安装部,所述引出线穿过并固定在所述走线槽中。
【文档编号】H01M2/10GK203746930SQ201320890444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雪峰, 彭青波, 朱燕, 卢甲, 刘伟, 黄雁, 鲁志佩, 朱建华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