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连接器及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632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触头、连接器及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相对于触头插入了任一方的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的、触头与连接对象物之间的相对移动顺畅,且维持触头及连接对象物的良好的表面状态的触头。在相对于触头(40)未插入第一连接对象物(91)及第二连接对象物(83)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W1)设定得比第一连接对象物(91)的厚度(T1)小,在相对于触头(40)未插入第一连接对象物(91)及第二连接对象物(83)的状态下,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第二连接对象物(83)的厚度(T2)大,以通过向第一接触部(53)间插入第一连接对象物(91)而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变窄且在第二接触部(54)间夹持第二连接对象物(83)的方式,使一对导电部(50)相对移动。
【专利说明】触头、连接器及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触头、连接器及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如图19及图20所示,已知有一种触头300,其具备: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配置的一对细长导电段310 ;安装在细长导电段310间且对细长导电段310向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的弹簧机构320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在该以往的触头300中,将上下位移限制轴340相对于在细长导电段310上形成的孔311呈游隙嵌合状地贯通插入,由此来限制细长导电段310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量,并对细长导电段310进行支承。如图20所示,上下位移限制轴340的两端与框架350连结而被支承,该框架350与细长导电段310并列配置。
[0004]另外,如图19所示,该以往的触头300中,一对细长导电段310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312A及第二接触部312B,且在第一接触部312A间夹持插入的第一连接对象物330A,并且在第二接触部312B间夹持插入的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由此将第一连接对象物330A和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连接。
[0005]在未向第一接触部312A间插入第一连接对象物330A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312A间的间隔Wl设定得比第一连接对象物330A的厚度Tl小。另外,在未向第二接触部312B间插入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的状态下,第二接触部312B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的厚度T2小。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8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在以往的触头300中,在相对于触头300仅插入了任一方的第一连接对象物330A或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 (以下,仅插入了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由第二接触部312B无间隙地抓持,因此在相对于触头300仅插入了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之后,在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与触头300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使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与触头300之间的相对移动顺畅地进行的问题,另外,在该状态下,在强制地使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和触头300相对移动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及第二接触部312B的表面被过度地摩擦,无法维持第二接触部312B及第二连接对象物330B的良好的表面状态,从而存在损害接触可靠性这样的问题。
[0011]因此,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相对于触头插入了任一方的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的、触头与连接对象物之间的相对移动顺畅,且维持触头及连接对象物的良好的表面状态的触头、连接器及连接装置。[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本发明的触头通过如下这样构成而解决了前述的课题,即:具备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一对导电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间夹持第一连接对象物,且在所述第二接触部间夹持第二连接对象物,从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和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连接,其中,在相对于所述触头未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及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设定得比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的厚度小,在相对于所述触头未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及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设定得比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厚度大,以通过向所述第一接触部间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而所述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变窄且在所述第二接触部间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方式,使所述一对导电部相对移动。
[0014]可以是,所述一对导电部分别分体地形成,所述一对导电部分别具有基体部和在所述基体部上形成的安装部,所述一对导电部由安装在所述安装部间的施力构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
[0015]可以是,所述一对导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朝向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抵接而对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进行支承。
[0016]可以是,所述一对导电部分别具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沿着与所述施力构件进行施力的施力方向不同的方向相对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的一部分抵接,来限制所述与施力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的所述一对导电部间的相对移动。
[0017]可以是,所述一对导电部具有同一形状。
[0018]可以是,所述一对导电部具有在展开到平面上的情况下无重复部分的形状。
[0019]可以是,当将纯铜的导电率作为100%时,所述导电部由导电率为50%以上的金属或合金成形。
[0020]可以是,所述支承部以使一方的所述导电部的所述基体部和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的所述基体部成为不平行的方式对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进行支承,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抵接的所述支承部的抵接面倾斜,以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进行面接触。
[0021 ] 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具备所述触头而解决了前述的课题。
[0022]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通过具备所述触头、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及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而解决了前述的课题。
[0023]发明效果
[0024]在本发明中,在相对于触头仅插入了第二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在第二接触部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二连接对象物之间产生间隙,在相对于触头仅插入了第二连接对象物后,即使在触头与第二连接对象物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的情况下,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连接对象物之间的干涉也小(或者没有),因此触头与第二连接对象物之间的相对移动顺畅,并且,第二接触部与第二连接对象物不会过度地摩擦,因此能够维持第二接触部及第二连接对象物的良好的表面状态,从而避免接触可靠性降低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将第一实施例的触头和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一起表不的立体图。
[0026]图2是连接器的使用形态图。[0027]图3是将连接器和连接对象物一起表示的立体图。
[0028]图4是说明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滑动时的触头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9]图5是表示触头的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6是表示触头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将触头剖切表示的说明图。
[0031]图7是表示触头的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将触头剖切表示的说明图。
[0032]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触头的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3]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触头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将触头剖切表示的说明图。
[0034]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触头的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将触头剖切表示的说明图。
[0035]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触头的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6]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触头的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7]图13是表示构成第三实施例的触头的导电构件的立体图。
[0038]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触头的导电构件的说明图。
[0039]图15是表示未向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触头插入连接对象物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0]图16是表示仅向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触头的第二接触部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1]图17是表示向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触头的第一接触部间及第二接触部间这两方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2]图18是表示触头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0043]图19是表示以往的触头的说明图。
[0044]图20是以往的触头在与图19不同的位置观察表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6]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导电构件的长度方向规定为第一方向X,将施力构件的施力方向规定为第二方向Y,将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正交的方向规定为第三方向Z。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所示的实施例中,说明第二方向Y相对于第一方向X正交的情况,但第二方向Y也可以与第一方向X不正交。
[0047]实施例1
[0048]连接器10是二次电池用连接器,如图1至图3所示,该连接器10安装于内置有蓄电池(二次电池)82的电池单元80的外壳81,在将电池单元80向收容架(未图示)插入时,该连接器10与在收容架(未图示)上安装的架侧连接器90嵌合,来将母线83和架侧触头91之间电连接,该母线83内置于电池单元80且与蓄电池82连接,该架侧触头91设置于架侧连接器90。
[0049]如图1至图4所不,连接器10具备:第一壳体20 ;相对于第一壳体20安装成能够沿着第二方向Y相对地滑动的第二壳体30 ;收容在由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构成的触头收容部70中的电源供给用的触头40 ;以及安装于第一壳体20且对信号用触头(未图示)进行保持的信号用壳体71。[0050]第一壳体20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相对于在电池单元80的外壳81上形成的安装开口部81a而在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上具有游隙(间隙),且以相对于外壳81在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上能够移动的状态使用垫片84及螺栓85而安装于外壳81。
[0051]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壳体20 —体地具有:对触头40的一部分进行收容的第一收容部21 ;使架侧触头91向第一收容部21内插入的第一开口部22 ;将后述的第二壳体30的安装弹簧部33支承为沿着第二方向Y能够滑动的状态的滑动引导部23 ;对触头收容部70内的触头40的位置及姿态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24 ;对第三方向Z上的触头40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未图示);以及对信号用壳体71进行保持的信号用壳体保持部26。
[0052]如图1、图4所示,第一收容部21在第二壳体30侧开口,与形成于第二壳体30的第二收容部31 —起构成触头收容部70。
[0053]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控制部24从对第一收容部21进行规定的第一壳体20的内壁朝向第一收容部21内沿着第三方向Z延伸出,在第一方向X上的触头40的支承部56、57与第一接触部53之间的区域上,夹设在一对导电构件50之间。第一控制部24与形成在第二壳体30上的第二控制部34协作,来控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触头40的姿态(具体而言,由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规定的平面内的姿态)。更详细而言,第一控制部24无论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如何,都将形成在第一壳体20上的第一开口部22与第一接触部53的位置关系控制成使从第一开口部22插入的架侧触头91能够向第一接触部53间进入的程度。另外,第一控制部24在架侧触头91相对于第一接触部53间插入的插入时,作为对第一方向X上的架侧触头91的插入位置(插入的深度)进行限制的部位而发挥功能。
[0054]第二壳体30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相对于第一壳体20安装成能够沿第二方向Y滑动的状态。
[0055]如图1、图4所示,第二壳体30—体地具有:对触头40的一部分进行收容的第二收容部31 ;使母线83向第二收容部31内插入的第二开口部32 ;向第一壳体20的滑动引导部23安装的安装弹簧部33 ;对触头收容部70内的触头40的位置及姿态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34 ;对第三方向Z上的触头40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二位置限制部(未图示);以及将母线83朝向第二开口部32引导的引导部36。
[0056]如图4所示,第二收容部31在第一壳体20侧开口,与形成于第一壳体20的第一收容部21 —起构成触头收容部70。
[0057]如图4所示,第二控制部34从对第二收容部31进行规定的第二壳体30的内壁朝向第二收容部31内沿着第三方向Z延伸出,在第一方向X上的触头40的支承部56、57与第二接触部54之间的区域上,夹设在一对导电构件50之间。第二控制部34与形成在第一壳体20上的第一控制部24协作,来控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触头40的姿态(具体而言,由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规定的平面内的姿态)。更详细而言,第二控制部34无论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如何,都将形成在第二壳体30上的第二开口部32与第二接触部54的位置关系控制成使从第二开口部32插入的母线83能够向第二接触部54间进入的程度。另外,第二控制部34在母线83相对于第二接触部54间插入的插入时,作为对第一方向X上的母线83的插入位置(插入的深度)进行限制的部位而发挥功能。[0058]触头40是电源供给用的插座触头,如图1所示,在形成于连接器10的各触头收容部70内,以沿着第三方向Z并列的状态2个I组地配置。各触头40以与包括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在内的任一构件之间具有游隙(间隙)的状态收容,换言之,各触头40相对于包括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在内的任一构件都未固定。
[0059]如图5所示,各触头40由施力构件60和一对导电构件50构成,该施力构件60安装在一对导电构件50间且将一对导电构件5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构件60如图6所示那样由螺旋弹簧构成,但具体的形态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
[0060]一对导电构件50由非弹性的导电性金属(韧铜,纯度99%左右的铜)形成,且分别具有同一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纯铜的导电率作为100%时,导电构件50具有50%以上的导电率。导电构件50通过将金属板冲裁加工成规定形状之后在规定部位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在展开到平面上的情况下无重复部分的形状。
[0061]如图5所不,各导电构件50分别具有:在一对导电构件50间对置而分离配置的基体部51 ;形成在各基体部51上且安装施力构件60的安装部52 ;在第一方向X上的安装部52的两侧分别形成的第一接触部53及第二接触部54 ;跨基体部51、第一支承部56及第二支承部57而形成的安装用孔部55 ;从第三方向Z上的基体部51的两端朝向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分别延伸,且克服施力构件60施加的作用力而对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56及第二支承部57。
[0062]基体部51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比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形成得长。
[0063]安装部52从基体部51向安装用孔部55侧延伸出,形成为钩状。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安装部52和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安装部52在第二方向Y上对置。
[0064]第一接触部53从第一方向X上的基体部51的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在触头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第一接触部53对置。第一接触部53配置在第一收容部21内,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第一接触部53协作来夹持架侧触头91并与架侧触头91连接。
[0065]第二接触部54从第一方向X上的基体部51的另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在触头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第二接触部54对置。第二接触部54配置在第二收容部31内,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第二接触部54协作来夹持母线83并与母线83连接。
[0066]安装用孔部55作为将施力构件60向安装部52安装时的安装空间而发挥功能。
[0067]第一支承部56从基体部51的第三方向Z上的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竖立设置。第一支承部56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分别具有从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对置的侧面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的第一突部56a。
[0068]第二支承部57从基体部51的第三方向Z上的另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竖立设置。第二支承部57具有从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对置的侧面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的第二突部57a。该第二突部57a在触头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一对第一突部56a之间以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游隙的状态配置。
[0069]第一接触部53、安装部52及第二接触部54在第一方向X上大致配置于一直线上的情况使触头40的移动顺畅,从而成为良好的接触。[0070]如图3、图7所示,在相对于触头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Wl设定得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
[0071]在相对于触头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
[0072]如图7所示,各触头40构成为,在一对导电构件50上安装施力构件60,在一对导电构件50间使第一支承部56和第二支承部57相互卡合的状态下,可自主地维持组装后的立体结构。
[0073]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触头40的组装状态下,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对置的第二突部57a的侧面和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对置的第一支承部56的侧面分别作为在第二方向Y上相互抵接的抵接部58而发挥功能。
[0074]另外,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突部56a的内侧面和第一方向X上的第二突部57a的外侧面在第一方向X上相互对置,分别作为对第一方向X上的一对导电构件50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部59而发挥功能。
[0075]在此,第二方向Y上的第一突部56a的尺寸设定为,在相对于触头40未插入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仅向第二接触部54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情况、向第二接触部54间及第一接触部53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该第一突部56a都在第一方向X上与第二突部57a的外侧面对置。
[0076]如前所述,各触头40通过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控制部24和在第二壳体30上形成的第二控制部34,来控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姿态及位置(具体而言,由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规定的平面内的位置及姿态),并且,通过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未图示)和在第二壳体30上形成的第二位置限制部(未图示),来限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
[0077]如图6、图7所示,施力构件60安装于在一对导电构件50上分别形成的安装部52间,且配置于由基体部51、第一支承部56及第二支承部57规定的空间内,该基体部51、第一支承部56及第二支承部57分别形成在构成触头40的一对导电构件50上。
[0078]接着,以下,基于图6及图7,对触头4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0079]首先,如图6所示,将各导电构件50在第三方向Z上相互错开配置,并使安装部52彼此接近至能够使施力构件60的两端与在各导电构件50上形成的安装部52卡合的位置。
[0080]接着,如图6所示,使施力构件60的两端与在各导电构件50上形成的安装部52卡合。
[0081]接着,如图7所示,调整一对导电构件50间的相对的姿态,使施力构件60伸长来使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第一支承部56和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第二支承部57卡合,由此完成触头40的组装。
[0082]接着,主要基于图1,对连接器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0083]首先,相对于第一壳体20的第一收容部21插入触头40。
[0084]在此,在第二方向Y上对置的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设定得比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控制部24的宽度尺寸(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窄。因此,在触头40相对于第一壳体20插入的插入时,通过第一控制部24暂时使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变宽,当将触头40的插入进一步推进时,第一接触部53越过第一控制部24而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复原成原来的间隔,从而触头40由第一控制部24沿第一方向X止脱。
[0085]这样,触头40相对于第一壳体20的安装通过触头40相对于第一收容部21的插入这一动作来实现。
[0086]接着,以安装弹簧部33侧为前头而将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一壳体20插入。
[0087]此时,安装弹簧部33与第一壳体20接触而暂时发生弹性变形,当将第二壳体30向第一壳体20的插入进一步推进时,安装弹簧部33进行弹性复原而与第一壳体20的滑动引导部23卡合,从而将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一壳体20止脱。
[0088]在此,在第二方向Y上对置的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设定为第二控制部34的宽度尺寸(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以上。因此,在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一壳体20插入的插入时,第二接触部54和第二控制部34不会相互卡挂,能够使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一壳体20的插入顺畅地进行。
[0089]这样,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一壳体20的安装通过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一壳体20的插入这一动作来实现。
[009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第一控制部24同样地将第二控制部34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大。
[0091]接着,以下说明相对于触头40插入母线83及架侧触头91时的各部分的动作。
[0092]首先,在向第二接触部54间插入了母线83时,由于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W2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因此在第二接触部54中的至少一方与母线83之间产生间隙。
[0093]接着,在向第一接触部53间也插入了架侧触头91时,由于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Wl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因此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Wl扩张,由此,一对导电构件50相对转动而使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W2变窄,从而母线83由第二接触部54夹持。
[0094]在这样得到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53间的间隔Wl设定得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且第二接触部54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由此在向第二接触部54间仅插入了母线83的状态下,在第二接触部54中的至少一方与母线83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在连接器10与架侧连接器90的嵌合时等、触头40在第三方向Z上浮置时,母线83与第二接触部54之间的干涉小(或者没有),因此触头40的浮置顺畅地进行,并且,母线83及第二接触部54的表面不会过度地摩擦,因此能够维持母线83及第二接触部54的良好的表面状态,能够避免接触可靠性降低的情况。
[0095]另外,通过在导电构件50上一体地形成克服施力构件60的作用力而对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56、57,由此不需要追加构件,就能够维持组装后的触头40的立体形状,且能够降低部件个数。
[0096]另外,向形成在一对导电构件50上的安装部52安装了施力构件60后,仅通过调整一对导电构件50的相对的姿态来使形成在一方的导电构件50上的支承部56、57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50的规定部位抵接这样的作业,就能实现触头40的组装,因此能够降低触头组装的作业负担。
[0097]并且,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将支承轴向形成在导电构件50上的孔中贯通的支承结构,因此能够降低第二方向Y上的导电构件50的尺寸,能够实现触头40的小型化。
[0098]另外,各导电构件50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相互抵接的移动限制部59,由此能够限制第一方向X上的一对导电构件50间的相对移动。[0099]实施例2
[0100]接着,基于图8至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触头以外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仅对作为不同点的触头进行说明。
[0101]首先,第二实施例中的触头140为电源供给用的插座触头,在形成于连接器10的各触头收容部70内,以沿着第三方向Z并列的状态2个I组地配置。各触头140以与包括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在内的任一构件之间具有游隙(间隙)的状态收容,换言之,各触头40相对于包括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在内的任一构件都未固定。
[0102]如图8所示,各触头140由施力构件160和一对导电构件150构成,该施力构件160安装在一对导电构件150间且将一对导电构件15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构件160如图9、图10所示那样由螺旋弹簧构成,但具体的形态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
[0103]一对导电构件150由非弹性的导电性金属(韧铜,纯度99%左右的铜)形成,且分别具有同一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纯铜的导电率作为100%时,导电构件150具有50%以上的导电率。导电构件150通过将金属板冲裁加工成规定形状之后在规定部位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在展开到平面上的情况下无重复部分的形状。
[0104]如图8所不,各导电构件150分别具有:在一对导电构件150间对置而分离配置的基体部151 ;形成在各基体部151上且安装施力构件160的安装部152 ;在第一方向X上的安装部152的两侧分别形成的第一接触部153及第二接触部154 ;跨基体部151、支承部156而形成的安装用孔部155 ;从第三方向Z上的基体部151的两端朝向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延伸,且克服施力构件160施加的作用力而对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56。
[0105]基体部151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比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形成得长。基体部151具有2个沿着第二方向Y贯通形成的孔部151a。在触头1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上形成的突部156a插入到该孔部151a中。
[0106]安装部152从基体部151向安装用孔部155侧延伸出,形成为钩状。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安装部152和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安装部152在第二方向Y上对置。
[0107]第一接触部153从第一方向X上的基体部151的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在触头1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部153对置。第一接触部153配置在第一收容部21内,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第一接触部153协作来夹持架侧触头91并与架侧触头91连接。
[0108]第二接触部154从第一方向X上的基体部151的另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在触头1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部154对置。第二接触部154配置在第二收容部31内,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第二接触部154协作来夹持母线83并与母线83连接。
[0109]安装用孔部155作为将施力构件160向安装部152安装时的安装空间而发挥功倉泛。
[0110]支承部156从基体部151的第三方向Z上的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竖立设置。支承部156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分别具有从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对置的侧面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的突部156a。突部156a在触头140组装后的状态下,以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具有游隙的状态从第二方向Y分别插入到在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基体部151上形成的孔部151a内。
[0111]第一接触部153、安装部152及第二接触部154在第一方向X上大致配置于一直线上的情况使触头140的移动顺畅,从而成为良好的接触。
[0112]如图3、图10所示,在相对于触头1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一接触部153间的间隔Wl设定得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
[0113]在相对于触头1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二接触部154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
[0114]如图10所示,各触头140构成为,在一对导电构件150上安装施力构件160,在使支承部156上形成的突部156a与在基体部151上形成的孔部151a内卡合的状态下,可自主地维持组装后的立体结构。
[0115]具体地进行说明时,在本实施例中,在触头140的组装状态下,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对置的支承部156的侧面(确切来说,是一对突部156a的内侧的部分)和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对置的基体部151的侧面分别作为在第二方向Y上相互抵接的抵接部158而发挥功能。
[0116]另外,在基体部151上形成的孔部151a的内侧面和在支承部156上形成的突部156a的外侧面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相互对置,分别作为对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的一对导电构件150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部159而发挥功能。
[0117]在此,第二方向Y上的第一突部156a的尺寸设定为,在相对于触头140未插入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仅向第二接触部154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情况、向第二接触部154间及第一接触部153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突部156a都位于孔部151a内,且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与孔部151a的内侧面对置。
[0118]如前所述,各触头140通过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控制部24和在第二壳体30上形成的第二控制部34,来控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姿态及位置(具体而言,由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规定的平面内的位置及姿态),并且,通过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未图示)和在第二壳体30上形成的第二位置限制部(未图示),来限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
[0119]如图10所示,施力构件160安装于在一对导电构件150上分别形成的安装部52间,且配置于由基体部151及支承部156规定的空间内,该基体部151及支承部156分别形成在构成触头140的一对导电构件150上。
[0120]接着,以下基于图9及图10,对触头14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0121]首先,如图9所示,将各导电构件150在第三方向Z上相互错开配置,并使安装部152彼此接近至使施力构件160的两端能够与形成在各导电构件150上的安装部152卡合的位置。
[0122]接着,如图9所示,使施力构件160的两端与形成在各导电构件150上的安装部152卡合。
[0123]接着,如图10所示,调整一对导电构件150间的相对的姿态,使施力构件160伸长来使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孔部151a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150的突部156a卡合,由此完成触头140的组装。[0124]接着,以下说明相对于触头140插入母线83及架侧触头91时的各部分的动作。
[0125]首先,在向第二接触部154间插入了母线83时,由于第二接触部154间的间隔W2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因此在第二接触部154中的至少一方与母线83之间产生间隙。
[0126]接着,在向第一接触部153间也插入了架侧触头91时,由于第一接触部153间的间隔Wl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因此第一接触部153间的间隔Wl扩张,由此,一对导电构件150相对转动而使第二接触部154间的间隔W2变窄,从而母线83由第二接触部154夹持。
[0127]在这样得到的本实施例中,除了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之外,各导电构件150具有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相互抵接的移动限制部159,由此除了第一方向X之外,在第三方向Z上也能够限制一对导电构件50间的相对移动。
[0128]实施例3
[0129]接着,基于图11至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触头以外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仅对作为不同点的触头进行说明。
[0130]首先,本实施例中的触头240为电源供给用的插座触头,在形成于连接器10的各触头收容部70内,以沿着第三方向Z并列的状态2个I组地配置。各触头240以与包括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在内的任一构件之间具有游隙(间隙)的状态收容,换言之,各触头240相对于包括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在内的任一构件都未固定。
[0131]如图11所示,各触头240由施力构件260和一对导电构件250构成,该施力构件260安装在一对导电构件250间并将一对导电构件25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构件260如图11所示那样由螺旋弹簧构成,但具体的形态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
[0132]一对导电构件250由非弹性的导电性金属(韧铜,纯度99%左右的铜)形成,且分别具有同一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纯铜的导电率作为100%时,导电构件250具有50%以上的导电率。导电构件250通过将金属板冲裁加工成规定形状之后在规定部位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在展开到平面上的情况下无重复部分的形状。
[0133]如图11所不,各导电构件250分别具有:在一对导电构件250间对置而分离配置的基体部251 ;形成在各基体部251上且安装施力构件260的安装部252 ;在第一方向X上的安装部252的两侧分别形成的第一接触部253及第二接触部254 ;在基体部251上形成的安装用孔部255 ;从第三方向Z上的基体部251的一端朝向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延伸,且克服施力构件260施加的作用力而对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56。
[0134]基体部251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比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形成得长。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体部251形成有基于压印加工得到的强度加强部251b。
[0135]安装部252从基体部251向安装用孔部255侧延伸出,形成为钩状。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安装部252和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安装部252在第二方向Y上对置。
[0136]第一接触部253从第一方向X上的基体部251的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在触头2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第一接触部253对置。第一接触部253配置在第一收容部21内,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第一接触部253协作来夹持架侧触头91并与架侧触头91连接。
[0137]第二接触部254从第一方向X上的基体部251的另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突出形成,在触头240组装后的状态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第二接触部254对置。第二接触部254配置在第二收容部31内,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第二接触部254协作来夹持母线83并与母线83连接。
[0138]安装用孔部255沿着第二方向Y而贯通形成于基体部251,是作为将施力构件260向安装部252安装时的安装空间而发挥功能的孔部,在本实施例中,朝向第三方向Z的一方向开口,由此,能够将施力构件260从第三方向相对于安装部252进行安装,使施力构件260的安装变得容易。安装用孔部255在由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规定的平面内具有弯曲的内侧面。
[0139]支承部256从基体部251的第三方向Z上的一端沿着第二方向Y竖立设置。支承部256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面分别具有朝向第一方向X的外侧突出形成的突部256a。支承部256的前端在触头240组装后的状态下,以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具有游隙的状态从第二方向Y插入并卡合于在基体部251上形成的安装用孔部255内。
[0140]第一接触部253、安装部252及第二接触部254在第一方向X上大致配置于一直线上的情况使触头240的移动顺畅,从而成为良好的接触。
[0141]如图3、图12所示,在相对于触头2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一接触部253间的间隔Wl设定得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
[0142]在相对于触头2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二接触部154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
[0143]如图12所示,各触头240构成为,在一对导电构件250上安装施力构件260,且在将支承部256的前端插入并卡合于在基体部251上形成的安装用孔部255内的状态下,可自主地维持组装后的立体结构。
[0144]具体地进行说明时,在本实施例中,在触头240的组装状态下,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对置的突部256a的侧面和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对置的基体部251的侧面分别作为在第二方向Y上相互抵接的抵接部258而发挥功能。
[0145]另外,安装用孔部255的弯曲的内侧面和支承部256的前端的外侧面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相互对置,分别作为对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的一对导电构件250间的相对移动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部259而发挥功能。
[0146]在此,比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对置的突部256a的侧面(抵接部258)靠前端侧的支承部256的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设定为,在相对于触头240未插入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仅向第二接触部254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情况、向第二接触部254间及第一接触部253间插入了连接对象物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都与安装用孔部255的内侧面对置。
[0147]如前所述,各触头240通过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控制部24和在第二壳体30上形成的第二控制部34,来控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姿态及位置(具体而言,由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规定的平面内的位置及姿态),并且通过在第一壳体20上形成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未图示)和在第二壳体30上形成的第二位置限制部(未图示),来限制触头收容部70内的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
[0148]如图12所示,施力构件260安装于在一对导电构件250上分别形成的安装部252间,且配置于由基体部251及支承部256规定的空间内,该基体部251及支承部256分别形成在构成触头240的一对导电构件250上。
[0149]接着,以下,基于图11及图12,对触头24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0150]首先,将各导电构件250在第三方向Z上相互错开配置,并使安装部252彼此接近至使施力构件260的两端能够与形成在各导电构件250上的安装部252卡合的位置。
[0151]接着,使施力构件260的两端与形成在各导电构件250上的安装部252卡合。
[0152]接着,调整一对导电构件250间的相对的姿态,使施力构件260伸长,从而如图12所示,使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支承部256的前端和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安装用孔部255卡合,由此完成触头240的组装。
[0153]接着,说明相对于触头240插入母线83及架侧触头91时的各部分的动作。
[0154]首先,在向第二接触部254间插入了母线83时,由于第二接触部254间的间隔W2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因此在第二接触部254中的至少一方与母线83之间产生间隙。
[0155]接着,在向第一接触部253间也插入了架侧触头91时,由于第一接触部253间的间隔Wl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因此第一接触部253间的间隔Wl扩张,由此,一对导电构件150相对转动而使第二接触部254间的间隔W2变窄,从而母线83由第二接触部254夹持。
[0156]在这样得到的本实施例中,除了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之外,各导电构件250具有在第一方向X及第三方向Z上相互抵接的移动限制部259,由此除了第一方向X之外,在第三方向Z上也能够限制一对导电构件250间的相对移动。
[0157]接着,以下,基于图14至图17,对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58]首先,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5所示,在相对于触头2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一接触部253间的间隔Wl设定得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
[0159]另外,如图15所示,在相对于触头240未插入架侧触头91及母线83的状态下,相互对置的第二接触部154间的间隔W2设定得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
[0160]具体地进行说明时,如图14所示,导电构件250中,在导电构件250上形成的一对抵接部258中的、第一接触部253侧的抵接部258的以基体部251为基准的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Al设定得比第二接触部254侧的抵接部258的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A2小。
[0161]因此,如图15所示,在触头240组装后的状态且相对于触头240未插入母线83及架侧触头91的状态下,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基体部251和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基体部251不平行,第一接触部253间的间隔Wl比第二接触部254间的间隔W2小。
[0162]另外,如前所述,在抵接部258的抵接面上带有倾斜,从而即使在触头240组装后的状态下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基体部251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的基体部251不平行的情况下,抵接部258相对于另一方的导电构件250也能够顺畅地进行面接触。
[0163]并且,如图15所示,第一接触部253间的间隔Wl比架侧触头91的厚度Tl小,第二接触部254间的间隔W2比母线83的厚度T2大。
[016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比架侧触头的厚度小且使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比母线的厚度大的情况,但用于实现上述技术思想的具体的方法怎样都可以,只要根据实施形态来调整第一连接对象物(架侧触头)的厚度、第二连接对象物(母线)的厚度、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及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即可。
[0165]另外,作为用于进行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的调整的具体的方法,考虑有例如调整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从导电构件的基体部突出的突出量、或者以使基体部成为彼此不平行的方式调整导电构件间的相对姿态的方法。
[0166]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一对导电部作为导电构件而相互分体地形成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将一对导电部50A作为一体的构件来形成,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对置配置的一对导电部50A之间一体地设置连结部51A即可。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触头40A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从而通过向第一接触部53A间插入第一连接对象物(架侧触头)91,使第二接触部54A间的间隔比第二连接对象物(母线)83的厚度小。
[0167]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利用形成在导电构件上的支承部来将导电构件相互支承的情况,但也可以与导电构件另行地设置支承框架(例如,图20所示的由上下位移限制轴340和框架350构成的结构)等。
[0168]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比架侧触头的厚度小且使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比母线的厚度大的情况,但也可以相反,使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比架侧触头的厚度大且使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比母线的厚度小。
[0169]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在触头的导电构件上形成的支承部的一部分作为移动限制部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但也可以与支承部另行地在导电构件上形成作为移动限制部而发挥功能的部分。
[0170]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单一的壳体将触头收容或保持。
[0171]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触头整体收容在触头收容部内的情况,但也可以使触头的一部分向触头收 容部的外部突出。
[0172]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说明了触头为电源供给用触头的情况,但也可以作为信号触头使用。
[0173]符号说明:
[0174]10…连接器
[0175]20…第一壳体
[0176]21…第一收容部
[0177]22…第一开口部
[0178]23…滑动引导部
[0179]24…第一控制部
[0180]26…信号用壳体保持部
[0181]30…第二壳体
[0182]31…第二收容部
[0183]32…第二开口部
[0184]33…安装弹簧部
[0185]34…第二控制部
[0186]36…引导部
[0187]40、140、240、40A …触头
[0188]50、150、250、50A…导电构件(导电部)
[0189]51、151、251 …基体部[0190]51A…连结部
[0191]151a …孔部
[0192]251b…强度加强部
[0193]52、152、252 …安装部
[0194]53、153、253、53A …第一接触部
[0195]54、154、254、54A …第二接触部
[0196]55、155、255…安装用孔部
[0197]56、156、256…支承部(第一支承部)
[0198]56a、l56a、256a…突部(第一突部)
[0199]57…第二支承部
[0200]57a…第二突部
[0201]58、158、258 …抵接部
[0202]59、159、259…移动限制部
[0203]60、160、260 …施力构件
[0204]70…触头收容部
[0205]71…信号用壳体
[0206]80…电池单元
[0207]81…外壳
[0208]81a…安装开口部
[0209]82…蓄电池
[0210]83…母线(第二连接对象物)
[0211]84…垫片
[0212]85…螺栓
[0213]90…架侧连接器
[0214]91…架侧触头(第一连接对象物)
[0215]92…架侧壳体
[0216]92a…引导部
[0217]X…第一方向
[0218]Y…第二方向
[0219]Z…第三方向
[0220]Wl…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
[0221]W2…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
[0222]Tl…架侧触头(第一连接对象物)的厚度
[0223]T2…母线(第 二连接对象物)的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触头,其具备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一对导电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间夹持第一连接对象物,且在所述第二接触部间夹持第二连接对象物,从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和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连接,所述触头的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触头未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及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间的间隔设定得比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的厚度小, 在相对于所述触头未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及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设定得比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厚度大, 以通过向所述第一接触部间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而所述第二接触部间的间隔变窄且在所述第二接触部间夹持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的方式,使所述一对导电部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导电部分别分体地形成, 所述一对导电部分别具有基体部和在所述基体部上形成的安装部, 所述一对导电部由安装在所述安装部间的施力构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导电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朝向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延伸且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抵接而对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进行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导电部分别具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沿着与所述施力构件进行施力的施力方向不同的方向相对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的一部分抵接,来限制与施力方向不同的所述方向上的所述一对导电部间的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导电部具有同一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导电部具有在展开到平面上的情况下无重复部分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当将纯铜的导电率作为100%时,所述导电部由导电率为50%以上的金属或合金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以使一方的所述导电部的所述基体部和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的所述基体部成为不平行的方式对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进行支承, 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抵接的所述支承部的抵接面倾斜,以与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进行面接触。
9.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
10.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所述第一连接对象物及所述第二连接对象物。
【文档编号】H01R4/48GK103999295SQ20138000432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海老泽刚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