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92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线材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意外地切割线材的线材连接器。线材连接器(1)包括保持至少两根线材的线材保持器(6)、电连接两根线材的触件(7A)以及保持线材保持器的主体(4)。线材保持器(6)包括第一端面(24)和第二端面(26)、以及线材保持部分(25),线材保持部分(25)包括第一保持部分(32、33)和第二保持部分(34、36)。在第一端面(24)上,在第二保持部分(34、36)的开口(34c和36d)的周围边缘部分的部分处,提供了从第一端面(24)突出并且保护线材的保护部分(23)。
【专利说明】线材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线材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用于连接多根线材的模式包括:例如,将主线材连接到支线以便允许信号等的分支的模式,以及将一根线材连接到另一根线材以增加线材长度的模式。
[0003]前一模式的示例是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2002-151169中描述的连接器。一种分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用于保持干线用双绞线缆线和分支用双绞线缆线;一对压接端子,这对压接端子设置在连接器主体中以用于将干线用双绞线缆线电连接到分支用双绞线缆线;以及固定到连接器主体的盖体。压接端子的第一端部处提供了压接边缘,沿干线用双绞线缆线的中途部分连接到该压接边缘。压接端子的第二端部处提供了压接边缘,分支用双绞线缆线的端部部分连接到该压接边缘。利用这种构型,干线用双绞线缆线可分支成分支用双绞线缆线,而无需剥除干线用双绞线缆线或分支用双绞线缆线的覆盖材料以暴露芯线。
[0004]后一模式的示例是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H6-251824中描述的通信缆线材连接器。通信缆线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器主体中以用于保持通信缆线的盖子。连接器主体包括电连接到通信缆线的压接端子以及耦接到压接端子的阳触件和阴触件。根据这种构型,通过使第一缆线材连接器和第二缆线材连接器集合在一起并且接合,来将第一缆线材连接器的阳触件连接到第二缆线材连接器的阴触件。因此,由第一缆线材连接器保持的通信缆线可被连接到由第二缆线材连接器保持的通信缆线,从而得以延长。


【发明内容】

[0005]常规的连接器旨在进行线材分支或线材延长。利用此类连接器,必需准备多种类型的连接器以支持不同的线材连接模式。另外,在使用能够支持线材分支或线材延长的连接器的操作中,有时必需在电连接线材之后进行线材切割操作。
[0006]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线材连接器,这种线材连接器能够支持线材分支和线材延长两者并且抑制在线材切割操作中错误地切割线材。
[0007]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保持至少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线材保持器;电连接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触件;以及主体,该主体固定触件并且保持线材保持器,其中线材保持器包括:第一端面,该第一端面在预定方向上形成于第一端侧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面在预定方向上形成于第二端侧处;以及第一线材保持部分,该第一线材保持部分保持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处于以下状态: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在预定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相邻近,该第一线材保持部分包括保持第一线材的第一保持部分;第二保持部分,该第二保持部分形成于在与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一保持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并且保持第二线材,在第一保持部分中,使第一线材能够被牵拉穿过的开口形成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中,在第二保持部分中,使第二线材能够被牵拉穿过的开口形成于第一端面中,并且用于邻接第二线材的端部部分的邻接部分形成于第二端面侧上,在第一端面上、在第二保持部分中的开口的周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中,提供了从第一端面突出并且保护第二线材的保护部分。
[0008]在线材连接器中,第一线材可被牵拉穿过第一保持部分中的形成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中的开口。因此,第一保持部分可保持是主线材的第一线材。在第二保持部分中,第二线材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面侧邻接。另外,第二线材被牵拉穿过形成于第一端面中的开口。因此,第二保持部分可保持第二线材,该第二线材是用于将主线材分支的支线或用于延长主线材的延长线材。根据这种构型,当被牵拉穿过第一保持部分的开口的第一线材未被切割时,第一线材可被分支成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另一方面,当第一线材被切割时,第一线材可通过与第二线材连接而得以延长。此外,被布置以便与第一线材相邻的第二线材受到保护部分保护,该保护部分围绕在第一端面上的、在第二保持部分中的开口的周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提供。因此,可抑制在对第一线材进行切割操作中错误地切割第二线材。
[0009]在另一方面,保护部分具有围绕第二线材的柱状形式并且包括线材通孔,该线材通孔与第二保持部分连通并且穿过其插入第二线材。因此,保护部分围绕被牵拉穿过形成于第一端面中的开口的第二线材的整个圆周形成。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对第一线材进行切割操作中错误地切割第二线材。
[0010]在另一方面,线材保持器还包括不是第一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二线材保持部分,并且第一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二保持部分和第二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二保持部分设置在第一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和第二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之间。因此,使用单个线材连接器可将由两对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所形成的线对分支或延长。
[0011]在另一方面,主体包括覆盖第一保持部分的开口的盖子。因此,已被切割的第一线材的端面可受到保护。
[0012]根据本发明,一种线材连接器能够支持线材分支和线材延长两者,并且能够抑制在线材切割操作中错误地切割线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的透视图。
[0014]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线材连接器的主体的透视图。
[0015]图3是示出根据图1的线材连接器的触件的透视图。
[0016]图4是示出如从上方看的根据图1的线材连接器的线材保持器的视图的透视图。
[0017]图5是示出如从下方看的根据图1的线材连接器的线材保持器的视图的透视图。
[0018]图6是用于解释形成保护部分的位置的图解。
[0019]图7是示出将主线材和延长线材保持在带有固定触件的主体中的线材保持器的布置的平面图。
[0020]图8是用于描述使用线材连接器来延长主线材的方法的图解。
[0021]图9是用于描述使用线材连接器来延长主线材的方法的图解。
[0022]图10是用于描述使用线材连接器来延长主线材的方法的图解。
[0023]图11是用于描述使用线材连接器来延长主线材的方法的图解。
[0024]图12是用于描述使用线材连接器来延长主线材的方法的图解。
[0025]图13是用于描述使用线材连接器来延长主线材的方法的图解。
[0026]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7]图15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8]图16是用于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9]图17a_c是用于描述可用于示例性线材连接器的另选的保护部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附图的解释中,省略带有相同附图标号的相同元件的重复解释。需注意,在以下实施例中,以其中延长线材被连接到主线材以便延长主线材的情况作为实例。需注意,如图11所示,根据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还可用于将主线材分支成主线材和延长线材。
[0031]图1是示出根据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透视图,示出将主线材(第一线材)2A和2B连接到延长线材(第二线材)3A和3B的形式。如图1所示,线材连接器I将主线材2A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A并且将主线材2B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B。需注意,在该实施例中,术语“线材”用于意指由绝缘材料所形成的构件覆盖的电线。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具有例如从0.3mm至0.9mm的直径。线材连接器I具有大致矩形的盒状形式。线材连接器I将线材连接成处于某一状态,使得线材2A、2B、3A和3B在短边方向上延伸,并且在长边方向上布置成一排。需注意,为了方便,在以下描述中,线材连接器I的短边方向被标记为预定方向L,并且线材连接器I的长边方向被标记为宽度方向W。与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被标记为厚度方向H。因此,使用线材连接器I连接的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在预定方向L上延伸并且沿宽度方向W布置成一排。
[0032]线材连接器I包括主体4以及保持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的线材保持器6。另外,线材连接器I包括将主线材2A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A的触件7A (图3)以及将主线材2B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B的触件7B (参见图7)。
[0033]图2是示出主体4的透视图。主体4是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形式的盒状构件。主体4由带有绝缘特性的材料诸如树脂形成。主体4包括在预定方向L上形成于第一端侧上的前壁部分8以及在预定方向L上形成于第二端侧上的后壁部分9。前壁部分8和后壁部分9彼此相对地在预定方向L上分开,并且均与预定方向L正交。另外,主体4具有底部部分11以及在前壁部分8和后壁部分9之间延伸的侧壁12和13。线材保持器6设置在由前壁部分8、后壁部分9、底部部分11以及侧壁12和13封闭的空间中。
[0034]前壁部分8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四个沟槽8a至8d,沟槽用作用于确定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与侧壁12相邻的沟槽8a用作用于确定主线材2A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与沟槽8a相邻的沟槽8b用作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A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与沟槽Sb相邻的沟槽Sc用作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与侧壁13相邻的沟槽8d用作用于确定主线材2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沟槽8a至8d是朝向前壁部分8的顶部边缘8t开放的沟槽,并且具有从顶部边缘8t朝向底部部分11延伸到中途位置的基本U形的轮廓。沟槽8a至8d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或大于主线材2A和2B或延长线材3A和3B的护套2j和3j (图1)的直径。沟槽8a至8d的宽度从顶部边缘8t向底部部分11逐渐减小。
[0035]后壁部分9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两个沟槽9a和9d,沟槽用作用于确定主线材2A和2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沟槽9a形成于与前壁部分8的沟槽8a相对的位置处。沟槽9d形成于与前壁部分8的沟槽8d相对的位置处。因此,沟槽9a确定主线材2A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并且沟槽9d确定主线材2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沟槽9a和9d具有与沟槽8a等相同的形式。
[0036]在侧壁12和13的内侧上,形成了用于将线材保持器6固定到主体4的多个突起部分12a和13a。突起部分12a和13a从侧壁12和13朝向主体4的内部突出并且从前壁部分8延伸至后壁部分9。在厚度方向H上延伸的沟槽12b形成于侧壁12的突起部分12a中。沟槽12b的端部部分达到底部部分11。在厚度方向H上延伸的沟槽13b形成于侧壁13的突起部分13a中。沟槽13b的端部部分达到底部部分11。
[0037]在底部部分11上,形成了用于保持触件7A和7B的向上突出部分14。向上突出部分14从底部部分11突出。向上突出部分14提供在底部部分11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位置中。向上突出部分14在预定方向L上延伸,以便包括与侧壁12相对的侧面以及与侧壁13相对的侧面。前壁部分8和向上突出部分14并不连接,而是由间隙分开。后壁部分9和向上突出部分14并不连接,而是由间隙分开。向上突出部分14在厚度方向H上达到与前壁部分8、后壁部分9以及侧壁12和13相同的高度。用于保持触件7A的沟槽14a形成于向上突出部分14的与侧壁12相对的侧面中。用于保持触件7B的沟槽14b形成于向上突出部分14的与侧壁13相对的侧面中。沟槽14a和14b从向上突出部分14的顶端延伸到底部部分U。
[0038]底部部分11具有形成为从其突出的向上突出部分16A和16B,向上突出部分16A和16B用作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A和3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引导件。向上突出部分16A和16B在主体4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线的两侧形成于向上突出部分14和后壁部分9之间。向上突出部分16A和16B达到与前壁部分8、后壁部分9以及侧壁12和13相同的高度。在向上突出部分16A中,形成了 U形沟槽16b以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A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在向上突出部分16B中,形成了 U形沟槽16c以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沟槽16b形成于与前壁部分8的沟槽8b相对的位置处。沟槽16c形成于与前壁部分8的沟槽Sc相对的位置处。因此,沟槽16b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A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并且沟槽16c用于确定延长线材3B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沟槽16b和16c具有与沟槽8a等相同的形式。
[0039]在由前壁部分8和侧壁12形成的拐角部分4a处,形成了盖子17A以用于保护主线材2A的端部部分。在由前壁部分8和侧壁13形成的拐角部分4b处,形成了盖子17B以用于保护主线材2B的端部部分。盖子17A和17B均包括覆盖主线材2A和2B的端部部分的覆盖部分17s以及将覆盖部分17s耦接到主体4的耦接部分17c。通过使耦接部分17c弯曲可将盖子17A和17B移动到前壁部分8侦U。
[0040]图3是示出触件7A的透视图。触件7A通过穿透到主线材2A的护套2j中并且与导线2c (图1)接触以及穿透到延长线材3A的护套3 j中并且与导线3c接触来将主线材2A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A。触件7A通过夹住导线2c来机械地保持主线材2A并且通过夹住导线3c来机械地保持延长线材3A。触件7B具有与触件7A相同的构型,并且因此已经省略另外的详细描述。
[0041]如图3所示,在沿宽度方向W观察时触件7A是弯曲的以形成U形的板状构件,并且触件7A包括在宽度方向W上夹住主线材2A的第一夹住部分18、在宽度方向W上夹住延长线材3A的第二夹住部分19以及连接在预定方向L上分开的第一夹住部分18和第二夹住部分19的基体部分21。触件7A是由导电材料诸如铁、铝、铜等构造。
[0042]在第一夹住部分18中,形成了用于在宽度方向W上夹住主线材2A的沟槽18a。沟槽18a形成于第一夹住部分18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位置中,并且从端部部分18b朝向基体部分21延伸。沟槽18a的宽度Al被设定为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小于主线材2A的导线2c的直径。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沟槽18a的宽度Al,可使第一夹住部分18可靠地接触主线材2A的导线2c,并且传导因此可以是可靠安全的。
[0043]在第一夹住部分18的端部部分18b处,斜面18d以一定下倾角从侧面18c朝沟槽18a延伸。斜面18d使得将主线材2A插入沟槽18a中更容易。
[0044]在第一夹住部分18中,形成了突起部分18e。突起部分18e在第一夹住部分18的外侧形成于侧面18c的基体部分21侧上。突起部分18e由主体4的侧壁12中的沟槽12b来引导。突起部分18e和沟槽12b允许触件7A容易地被定位并设置在主体4的内部。
[0045]在第二夹住部分19中,形成了用于在宽度方向W上夹住延长线材3A的沟槽19a。沟槽19a形成于第二夹住部分19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位置中,并且从端部部分19b朝基体部分21延伸。沟槽19a的宽度A2被设定为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小于延长线材3A的导线3c的直径。在第二夹住部分19的端部部分19b处,斜面19d以一定下倾角从侧面19c朝沟槽19a延伸。第二夹住部分19中,形成了突起部分19e。突起部分19e形成于第二夹住部分19的侧面19c的基体部分21侧上,在与突起部分18e相反的方向上突起。突起部分19e由主体4的向上突出部分14中的沟槽14a来引导。突起部分19e和沟槽14a允许触件7A容易地被定位并设置在主体4的内部。
[0046]基体部分21将在预定方向L上分开的第一夹住部分18和第二夹住部分19连接到彼此。换句话讲,第一夹住部分18和第二夹住部分19通过基体部分21彼此电连接。当触件7A设置在主体4中时,基体部分21的背面21a与主体4的底部部分11邻接。
[0047]触件7A具有厚度t,厚度t允许对护套2 j和3 j进行切割,使得触件7A接触主线材2A的导线2c以及延长线材3A的导线3c。例如,厚度t为约0.3mm至0.7mm。具有这种厚度t的触件7A可容易地穿透到主线材2A的护套2j以及延长线材3A的护套3j中。因此,可以抑制导线2c和3c由于变形而断开。
[0048]需注意,触件7A的厚度t并不一定是均匀的。例如,可使用刀状形式,其中第一夹住部分18的厚度t朝沟槽18a变薄。由于具有这种形式的触件7A在第一夹住部分18中在沟槽18a附近具有薄的厚度t,因此可容易地穿透主线材2A的护套2j。第一夹住部分18的其它部分可以是厚的,可确保刚度。
[0049]图4是示出从上方看的线材保持器6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从下方看的线材保持器6的透视图。线材保持器6保持线材处于某一状态,使得线材2A、2B、3A和3B在预定方向L上延伸,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布置成一排。更具体地,线材是沿宽度方向W按以下次序设置:主线材2A、连接到主线材2A的延长线材3A、主线材3B、以及连接到主线材2B的延长线材3B,如图1所示。换句话讲,线材保持器6保持线材,使得被设置成彼此相邻的延长线材3A和3B被夹在主线材2A和2B之间。
[0050]线材保持器6包括矩形平行六面体主体部分22以及提供在主体部分22中的鞘状保护部分23。主体部分22包括在预定方向L上形成于第一端侧上的第一端面24,在预定方向L上形成于第二端侧上的第二端面26,在第一端面24和第二端面26之间延伸的侧面27,28,顶面29以及底部部分31。需注意,第一端面24并不一定是平坦的,并且可包括凹陷和突起。另外,第二端面26并不一定是平坦的,并且可包括凹陷和突起。主体部分22另外包括第一线材保持部分25A,所述第一线材保持部分25A具有用于保持主线材2A的第一保持部分32以及用于保持延长线材3A的第二保持部分34。主体部分22还包括第二线材保持部分25B,所述第二线材保持部分25B具有用于保持主线材2B的第一保持部分33以及用于保持延长线材3B的第二保持部分36。
[0051]用于保持主线材2A的第一保持部分32形成于主体部分22的侧面27侧上。第一保持部分32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凹陷部分32d,凹陷部分32d由形成于第一端面24中的开口32a、形成于第二端面26中的开口 32b以及形成于侧面27中的开口 32c来划分和形成。开口 32a和32b被设定为大于主线材2A的横截面。因此,可穿过开口 32a或开口 32b将主线材2A的第一端侧牵拉到线材保持器6的外侧,并且可穿过开口 32a和开口 32b中的另一个将主线材2A的第二端侧牵拉到线材保持器6的外侧。因此,可使用开口 32a和32b将主线材2A牵拉穿过布置。
[0052]在第一保持部分32中,提供用于防止主线材2A脱落的钩件32e。钩件32e在厚度方向H上横跨形成于侧面27中的开口 32c形成。在由主体部分22的侧面27和底部部分31形成的拐角部分22a处,形成了在宽度方向W上从侧面27突出的突起部分32f。突起部分32f与提供在主体4的侧壁12上的突起部分12a接合以将线材保持器6固定到主体4。
[0053]用于保持主线材2B的第一保持部分33形成于主体部分22的与侧面27相对的侧面28侧上。第一保持部分33具有与形成于侧面27中的第一保持部分32类似的构型。
[0054]如图5所示,第二保持部分34和36形成于第一保持部分32和第一保持部分33之间。第二保持部分34和36在其中具有形成于第一端面24中的两个开口 34a和36a以及形成于第二端面26侧上的两个邻接部分34b和36b形成。开口 34a和36a以与第一保持部分32中的开口 32a相同的方式形成。因此,延长线材3A和3B的第一端侧可通过开口34a和36a插入到线材保持器6中。因此,可穿过开口 34a和36a拉动延长线材3A和3B。
[0055]第二保持部分34和36在其中具有两个凹陷部分34c和36c形成,凹陷部分34c和36c被划分并且形成于开口 34a和36a以及邻接部分34b和36b之间,朝向主体部分22的底部部分31开放。另外,在主体部分22的底部部分31中,形成了用于触件7A的插入的沟槽37以及用于触件7B的插入的沟槽38。沟槽37具有略微大于触件7A的厚度t的宽度并且从底部部分31侧朝顶面29侧延伸。另外,沟槽37和38的一部分对顶面29敞开(参见图4)。
[0056]接着,描述保护部分23。图6是用于描述保护部分23保护延长线材3A和3B的位置的视图。图6是沿预定方向L看的线材保持器6的第一端面的视图,并且示出第一保持部分32的开口 32a和第二保持部分34的开口 34a。为了防止延长线材3A被钳子等错误地切割,在第二保持部分34的开口 34a的周边边缘部分处,形成了突起的一部分以在区域SI中构成保护部分23,区域SI位于开口 34a在厚度方向H上的中心线LI和沿第一保持部分32的厚度方向H在第二保持部分34侧的切线L2之间。区域SI的宽度由开口 34a在厚度方向H上的中心线LI以及沿第一保持部分32的厚度方向H在第二保持部分34侧的切线L2规定。区域SI的高度由第一端面24的顶部边缘24t和底部边缘24b规定。
[0057]优选的是,保护部分23在区域SI中形成于以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导线3c在宽度方向W上的切线L3和第一端面24的顶部边缘24t之间的区域S2 ;以及导线3c在宽度方向W上的切线L4和第一端面24的底部边缘24b之间的区域S3。由于形成于区域S2和S3中的突起,钳子的刃在达到导线3c之前将会接触突起。
[0058]另外优选的是,保护部分23形成于以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区域S2中的开口34a在宽度方向W上的切线L5和顶部边缘24t之间的区域S4 ;以及区域S3中的开口 34a在宽度方向W上的切线L6和底部边缘24b之间的区域S5。由于形成于区域S4和S5中的突起,钳子的刃在达到延长线材3A和3B的护套3j之前将接触突起。
[0059]由于包括形成于区域SI至S5中的突起的保护部分23,当钳子(未示出)从主线材2A侧插入时,钳子的刃接触保护部分23。即使钳子的刃在插入时并不接触保护部分23,钳子的刃也将在钳子的刃闭合时接触保护部分23。当钳子的刃接触保护部分23时,操作人员将感觉到不同于仅切割主线材2A时的阻力。因此,操作人员可认识到钳子何时处于用于切割延长线材3A的位置。
[0060]如图4和图5所示,在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中,保护部分23形成于主体部分22的第一端面24中。保护部分23防止在切割主线材2A和2B时错误地将延长线材3A和3B与主线材2A和2B —起切割。保护部分23包括形成于区域SI至S5中的部分,这些部分构成第二保持部分34和36中的开口 34a和36a的周边边缘部分的一部分。保护部分23形成围绕延长线材3A和3B的柱状形状,并且在预定方向L上从第一端面24突起。保护部分23沿预定方向L的长度应为例如至少2mm,无具体上限。然而,长度可为1mm或更小。保护部分23沿预定方向L的长度优选地不小于4mm且不超过5mm。
[0061]线材通孔23a形成于保护部分23中。线材通孔23a被形成为比保护部分23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离第一保持部分32侧更近。线材通孔23a在预定方向L上刺穿并且具有基本上等于或略微大于延长线材3A的直径的内径。线材通孔23a形成于与第二保持部分34的开口 34a相对的位置处。开口 34a的中心轴线与线材通孔23a的中心轴线重合,并且线材通孔23a与第二保持部分34连通。插入通孔23d中的延长线材3A被牵拉到第二保持部分34中。因此,被牵拉穿过开口 34a的延长线材3A在整个圆周周围被保护部分23覆盖,例如,在预定方向L上距离开口 34a 4mm至5mm的范围。
[0062]不是线材通孔23a的线材通孔23b形成于保护部分23中。线材通孔23b被形成为比保护部分23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离第一保持部分33侧更近。形成于保护部分23中的通孔23b的定位不同于线材通孔23a的定位。除了与第二保持部分36连通之外,线材通孔23b具有与线材通孔23a相同的构型,并且因此并不提供详细描述。
[0063]图7是示出将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保持在具有固定触件7A和7B的主体4中的线材保持器6的布置的平面图。当线材保持器6设置在主体4中时,主线材2A由于以下原因而被机械地保持:护套2j由主体4的前壁部分8的沟槽8a以及后壁部分9的沟槽9a定位在宽度方向W上,并且导线2c由触件7A的第一夹住部分18夹住。延长线材3A由于以下原因而被机械地保持:护套3j由沟槽8b以及向上突出部分16A的沟槽16b定位在宽度方向W上,并且导线3c由触件7A的第二夹住部分19夹住。第一夹住部分18和第二夹住部分19由基体部分21连接。因此,主线材2A的导线2c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A的导线3c。
[0064]延长线材3B由于以下原因而被机械地保持:护套3j由沟槽8c以及向上突出部分16B的沟槽16c定位在宽度方向W上,并且导线3c由触件7B的第二夹住部分19夹住。另夕卜,主线材2B由于以下原因而被机械地保持:护套2j由主体4中的沟槽8d和沟槽9d定位在宽度方向W上,并且导线2c由触件7B的第一夹住部分18夹住。第一夹住部分18和第二夹住部分19由基体部分21来连接。因此,主线材2B的导线2c电连接到延长线材3B的导线3c。需注意,当弯曲力作用在主线材2A和2B或延长线材3A和3B上时,沟槽8a至8d、沟槽9a和9d以及沟槽16b和16c用于抑制与主线材2A等邻接的弯曲变形。利用这种构型,可抑制作用在触件7A和7B上的弯曲力并且可抑制主线材2A等的压裂。
[0065]接着,将会参考图8至图13描述一种用于通过使用上述线材连接器I与对应延长线材3A和3B连接以延长主线材2A和2B的方法。
[0066]首先,如图8所示,触件7A和7B设置在主体4的底部部分11中。此时,触件7A的第一夹住部分18设置在形成于主体4的侧壁12的内部的沟槽12b (参见图7)中,并且第二夹住部分19设置在形成于主体4的向上突出部分14中的沟槽14a中。类似地,触件7B的第一夹住部分18设置在形成于主体4的侧壁13的内部的沟槽13b中,并且第二夹住部分19设置在形成于主体4的向上突出部分14中的沟槽14b中。
[0067]接着,如图9所示,主线材2A通过沿宽度方向W推动主线材2A穿过线材保持器6的第一保持部分32中的开口 32c而设置在第一保持部分32中。类似地,主线材2B通过沿宽度方向W推动主线材2B穿过线材保持器6的第一保持部分33中的开口 33c而设置在第一保持部分33中。此时,没有必要将主线材2A和2B切割成预定长度。接着,如图10所示,延长线材3A和3B从保护部分23中的开口 23a和23b被插入到线材保持器6中。此时,延长线材3A和3B被插入到线材保持器6中,直到延长线材3A和3B的端部部分3d达到邻接部分34b和36b (参见图7)。
[0068]接着,如图11所示,线材保持器6通过朝主体4的底部部分11(图2)侧按压线材保持器6而被插入到主体4中。将线材保持器6按压到主体4中使触件7A和7B的第一夹住部分18穿透到主线材2A和2B的护套2 j中并且与导线2c形成电连接,并且使第二夹住部分19穿透到延长线材3A和3B的护套3j中并且与导线3c形成电连接,如图7所示。另夕卜,线材保持器6的突起部分32f与形成于主体4的侧壁12和13的内侧的突起部分12a和13a接合(图8),由此防止线材保持器6从主体4脱落。
[0069]接着,如图12所示,主线材2A和2B被切割。此时,主线材2A和2B在主线材2A和2B的突起长度小于保护部分23从第一端面24突起的长度的位置处被切割。通过在上述位置处切割主线材2A和2B,当用于切割主线材2A和2B的钳子(未示出)的刃深深地插入到延长线材3A和3B时,钳子的刃将与保护部分23邻接,从而允许操作人员认识到,钳子的刃处于延长线材3A和3B将被切割的位置处。即使在插入钳子时钳子的刃不与保护部分23邻接,在闭合钳子的刃过程中,钳子的刃将会夹住保护部分23,并且操作人员将感觉到比在单独切割主线材2A和2B时更大的阻力。因此,操作人员可认识到,钳子的刃处于延长线材3A和3B将被切割的位置处。
[0070]需注意,如果主线材2A和2B未被切割,那么可将主线材2A和2B分支成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
[0071]接着,如图13所示,形成为主体4的一部分的盖子17A和17B被放置在主线材2A和2B的端部部分2d(参见图12)上。随后,利用预定工具39,在方向Dl上施加力以将线材保持器6按压到主体4上。由于以上方法,布置进入图1所示的状态,并且完成了使用线材连接器I对主线材2A和2B进行的延长操作。
[0072]接着,将会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效果和优点。
[0073]当被牵拉穿过第一保持部分32和33的开口 32a的主线材2A和2B未被切割时,线材连接器I允许主线材2A和2B被分支成主线材2A和2B以及延长线材3A和3B。另一方面,当主线材2A和2B被切割时,主线材2A和2B可通过与延长线材3A和3B连接而得以延长。因此,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可用于线材分支和线材延长两者。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线材连接器1,无需在线材连接操作之前准备仅仅用于线材分支的线材连接器和仅仅用于线材延长的线材连接器,并且无需在线材连接操作期间选择用于每种类型的连接的适当连接器。因此,可有效地执行线材连接操作。
[0074]另外,延长线材3A和3B受到保护部分23保护。因此,在切割主线材2A和2B的情况下和在同时切割主线材2A和2B以及保护部分23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感觉到阻力是不同的,并且可认识到钳子的刃处于延长线材3A和3B将被切割的位置处。因此,可抑制在对主线材2A和2B进行切割操作中错误地切割延长线材3A和3B。
[0075]此外,利用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1,未被切割的延长线材3A和3B被保护部分23覆盖,并且因此为操作人员提供视觉激励以注意不要切割延长线材3A和3B。
[0076]在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中,保护部分23是围绕延长线材3A和3B的整个圆周形成。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对主线材2A和2B进行切割操作中错误地切割延长线材3A和3B。
[0077]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包括其中主线材2A连接到延长线材3A的构型以及其中主线材2B连接到延长线材3B的构型。因此,有可能使用单个线材连接器I将两组主线材和延长线材分支或延长。
[0078]在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中,保持延长线材3A和3B的第二保持部分34和36夹在保持主线材2A和2B的第一保持部分32和33之间。根据这种构型,主线材2A和2B被设置在延长线材3A和3B的外侧。利用这种布置,可在从主线材2A朝延长线材3A的方向上或在从主线材2B朝延长线材3B的方向上插入钳子。因此,可容易地单独切割主线材2A和2B,而不切割延长线材3A和3B。因此,易于单独切割主线材2A和2B。
[0079]在此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中,主体4包括用于覆盖第一保持部分32和33的开口 32a的盖子17A和17B。因此,主线材2A和2B暴露出导线2c的横截面可受到保护。
[0080]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B的透视图。线材连接器IB包括具有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保护部分23的构型的保护部分41和42。该构型的其它方面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那些。保护部分41具有弧形形式,包括形成于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之间的突起部分41a以及沿厚度方向H夹住延长线材3A的突起部分41b。换句话讲,保护部分41形成于比沿厚度方向H经过延长线材3A的中心的线LI (参见图6)离主线材2A侧更近的周边边缘部分处。保护部分42具有弧形形式,包括形成于主线材2B和延长线材3B之间的突起部分42a以及沿厚度方向H夹住延长线材3B的突起部分41b。保护部分41和42包括形成于图6所示的区域SI至S5中的突起部分41a、41b,42a和42b,并且因此可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部分23相同的效果。
[0081]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C的透视图。线材连接器IC包括具有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保护部分23的构型的保护部分43和44。该构型的其它方面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那些。保护部分43是形成于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之间的突起部分。保护部分43在预定方向L上突出并且沿厚度方向H延伸。保护部分43的顶部边缘43a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离上侧更近。保护部分43的底部边缘43b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离下侧更近。保护部分44是形成于主线材2B和延长线材3B之间的突起部分。保护部分44在预定方向L上突出并且沿厚度方向H延伸。保护部分44的顶部边缘44a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B和延长线材3B离上侧更近。保护部分44的底部边缘44b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离下侧更近。保护部分43和44包括形成于图6所示的区域SI至S5中的突起部分,并且因此可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部分23相同的效果。
[0082]图1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D的透视图。线材连接器ID包括具有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保护部分23的构型的保护部分141和142。该构型的其它方面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I的那些,不同之处在于:提供在拐角部分4a处的盖子17A由接合部分143替换并且提供在拐角部分4b处的盖子17B由接合部分(未示出)替换。保护部分141是形成于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之间的突起部分,并且包括覆盖主线材2A的端部部分的覆盖部分141s以及将保护部分141连接到主体104的连接部分141c。在切割主线材2A之后,连接部分141s被弯曲以使得保护部分141与接合部分143接合并且用作保护主线材2A的端部部分的盖子。保护部分141在预定方向L上突出并且沿厚度方向H延伸。保护部分141的顶部边缘141a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离上侧更近。保护部分141的底部边缘141b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A和延长线材3A离下侧更近。保护部分142是形成于主线材2B和延长线材3B之间的突起部分,具有与保护部分141对称的形式,并且包括覆盖主线材2B的端部部分的覆盖部分(未示出)以及将保护部分142连接到主体104的连接部分142c。在切割主线材2B之后,连接部分142c被弯曲以使得保护部分142与接合部分(未示出)接合并且用作保护主线材2B的端部部分的盖子。保护部分142在预定方向L上突出并且沿厚度方向H延伸。保护部分142的顶部边缘142a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B和延长线材3B离上侧更近。保护部分142的底部边缘(未示出)被形成为比主线材2B和延长线材3B离下侧更近。保护部分141和142包括形成于图6所示的区域SI至S5中的突起部分,并且因此可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部分23相同的效果。
[0083]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修改。
[0084]线材连接器中所包括的保护部分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中示出的保护部分23和41至44。以下是足够的:在区域S2(参见图6)中形成本发明的保护部分,该保护部分构成第二保持部分34和36的开口 34a和36a的周边边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图17是示出第一修改实例至第三修改实例的另选的保护部分的视图。例如,在图17A所示的第一修改实例中,当在预定方向L上观察时,保护部分46是仅在延长线材3A的上部部分处形成的矩形突起部分。在图17B所示的第二修改实例中,当在预定方向L上观察时,保护部分47是被形成以便沿厚度方向H在延长线材3A的顶侧和底侧上夹住延长线材3A的矩形突起部分。在图17C所示的第三修改实例中,当在预定方向L上观察时,保护部分48是被形成以便沿厚度方向H夹住延长线材3A的柱状突起部分。
[0085]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线材连接器1、IB和IC的线材保持器6包括第一线材保持部分25A和第二线材保持部分25B。然而,线材保持器中可能仅包括单个线材连接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保持至少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线材保持器; 电连接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的触件;以及 主体,所述主体固定所述触件并且保持所述线材保持器, 其中所述线材保持器包括: 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在预定方向上形成于第一端侧上; 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形成于第二端侧上;以及线材保持部分,所述线材保持部分保持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处于以下状态: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所述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相邻近, 所述线材保持部分包括: 保持所述第一线材的第一保持部分;以及 第二保持部分,所述第二保持部分形成于在与所述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并且保持所述第二线材, 在所述第一保持部分中,使所述第一线材能够被牵拉穿过的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中, 在所述第二保持部分中,使所述第二线材能够被牵拉穿过的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端面中,并且用于邻接所述第二线材的端部部分的邻接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端面侧上,并且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在所述第二保持部分中的所述开口的周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中,保护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面突出并且保护所述第二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护部分具有围绕所述第二线材的柱状形式并且包括线材通孔,所述线材通孔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分连通并且穿过其插入所述第二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材连接器,还包括不是第一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二线材保持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二保持部分和所述第二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二保持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和所述第二线材保持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中所述主体包括覆盖所述第一保持部分的所述开口的盖子。
【文档编号】H01R13/518GK104428952SQ20138003737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和才建太, 大泽练太郎, 大池知保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