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981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包括板栅本体,板栅本体顶部设有极耳,板栅本体的表面设有筋条,所述筋条由横筋条和纵筋条垂直交叉组成网格状的结构,横筋条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少,纵筋条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少。本发明在不改变板栅重量的前提上,根据电流在板栅的分布,通过调整活性物质与板栅各部位的接触面积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提高蓄电池的导电性能,改善蓄电池性能,利于优化蓄电池板栅结构,特别适用于高型极板或厚极板蓄电池的内化成。
【专利说明】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
【背景技术】
[0002]电池内化成和传统的槽式化成相比,有着许多优点,其工艺流程简化了极板化成水洗、干燥和电池补充电以及槽式化成的装片、取片等工序。节省了大量工时和能源,不用购置化成槽设备和防酸雾设备,电池成本也能得到一定的降低,并且减少了极板的周转工序,极板不易为杂质所污染,能降低电池自放电,电池质量也可得到更好的控制。
[0003]但是电池内化成与外化成相比,正极板底部存在白斑很难消除的现象,正极板底部的白斑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离子很难穿透白斑到达负极,因此极板的反应面积减小,影响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同时,因为离子很难穿透白斑到达负极,负极对应白斑部位的活性物质的基本上不参与充放电反应,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此部位易产生大颗粒硫酸铅的累积而产生泥化现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从根本上解决正极板底部白斑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包括板栅本体,板栅本体顶部设有极耳,板栅本体的表面设有筋条,所述筋条由横筋条和纵筋条垂直交叉组成网格状的结构,横筋条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少,纵筋条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少。
[0006]优选的,所述横筋条由板栅底部向顶部由密变疏。
[0007]优选的,所述筋条的横截面为菱形,筋条的横截面面积沿长度方向保持不变。
[0008]优选的,横筋条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小,纵筋条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小。
[0009]优选的,随着横筋条及纵筋条菱形截面宽和高比例的变化,活性物质反应面积由
4.72x4xh增加至5.39x4xh,单位为mm, h为筋条的长度。
[0010]本发明在不改变板栅重量的前提上,根据电流在板栅的分布,通过调整活性物质与板栅各部位的接触面积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提高蓄电池的导电性能,改善蓄电池性能,利于优化蓄电池板栅结构,特别适用于高型极板或厚极板蓄电池的内化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2]图1为本发明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C-C剖视图;[0015]图4为筋条横截面在活性物质接触面积最最小时的示意图;
[0016]图5为筋条横截面在活性物质接触面积最最大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包括板栅本体1,板栅本体顶部设有极耳3,板栅本体的表面设有筋条2,所述筋条由横筋条20和纵筋条21垂直交叉组成网格状的结构。
[0018]本发明在不改变板栅重量的前提上,根据电流在板栅的分布,通过调整活性物质与板栅各部位的接触面积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具体的设计为横筋条20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少,纵筋条21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3部位逐次减少。
[0019]其中,所述横筋条由板栅底部向顶部由密变疏。增加极板底部活性物质的反应面积,优化板栅各问部位活性物质的反应,提高化成效率。
[002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筋条的横截面为菱形,筋条的横截面面积沿长度方向保持不变。横筋条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小,纵筋条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小。
[0021]本发明通过改变横筋条菱形宽、高的比例来保证活性物质在板栅底部的至板栅顶部的接触面积呈线性递减(见图2所示,图1剖面视图A-A由A点向B点递减)从而保证板栅底部活性物质的转化。
[0022]本发明通过改变菱形宽、高的比例来保证活性物质在与竖筋条的接触面积由边框向极耳部位呈线性递减(见图3所示,图1剖面视图C-C由C点向D点递减,由E点向F点递减),从而保证板栅远离极耳部位的活性物质的转化。
[0023]如图4和图5所示,随着横筋条及纵筋条菱形截面宽和高比例的变化,活性物质反应面积由4.72x4xh增加至5.39x4xh,单位为mm, h为筋条的长度。
[0024]横筋条在截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截面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底部向顶阅逐次减少反应面积,使活性物质在板栅的反应更加均衡,从而优化内化成的板栅设计。竖筋条在截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截面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少反应面积,使活性物质在板栅的反应均衡,优化板栅结构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包括板栅本体(1),板栅本体顶部设有极耳(3),板栅本体的表面设有筋条(2),所述筋条由横筋条(20)和纵筋条(21)垂直交叉组成网格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横筋条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少,纵筋条的活性物质接触面积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由板栅底部向顶部由密变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的横截面为菱形,筋条的横截面面积沿长度方向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其特征在于:横筋条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底部向顶部逐次减小,纵筋条菱形宽与高的比例自板栅两侧边框向极耳部位逐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内化成专用板栅,其特征在于:随着横筋条及纵筋条菱形截面宽和高比例的变化,活性物质反应面积由4.72x4xh增加至5.39x4xh,单位为mm,h为筋条的长度。
【文档编号】H01M4/73GK103762370SQ20141000750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周明明, 张恭政, 王鹏伟, 代少振, 吴鑫 申请人: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