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096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供设备插入和排出的壳体以及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包含可在设备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上滑动的杆部件,杆部件包含:在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与主体部的从壳体突出的突出端连接且在与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操作片、以及在突出端的插入方向的前方与主体部连接且可从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操作片的增强部。增强部包含支承端,支承端可从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操作片,并在与操作片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防止排出机构的杆部件的变形,即使在长时间内使用、重复使用,排出机构也能够可靠地工作,并可靠地进行设备排出,提高可靠性。
【专利说明】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个人电脑、移动电话、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数码相机、 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车辆用导航装置等电子设备中,为了利用SIM(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卡、MMC?(MultiMediaCard)卡、SD?(SecureDigital)卡、 mini SD?卡、xD图像卡? (xD-Picturecard)、 记忆棒'记忆棒Duo?、Smart Media?卡、Trans-Flash?存储卡、微SD?卡 等各种卡,具有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图7是表示以往的连接器的图。
[0004]在图中,部件811是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连接器的壳体,并包括形成 于左右两侧的插入槽部818,卡(未图示)的两端部插入所述插入槽部818从而被保持。而 且,所述壳体811固定于基板891的表面。另外,在所述壳体811上盖着由金属板制成的盖 部件861。该盖部件861也固定于基板891的表面。
[0005] 而且,在所述盖部件861上,通过轴821c枢装有杆部件821。另外,在所述壳体811 的一侧部,沿卡的插入和排出方向即插拔方向可滑动地安装有推杆822。形成于杆部件821 的一端的卡合部821b卡合在该推杆822的卡合槽822b中。另外,形成于杆部件821的一 端的抵接部821a与插入壳体811中的卡的插入侧端部抵接。
[0006] 而且,在从壳体811取出所述卡时,用户压入推杆822的操作部822a,并使推杆 822沿卡的插入方向滑动。于是,由于与推杆822的卡合槽822b卡合的杆部件821的卡合 部821b在卡的插入方向上位移,且杆部件821枢转,所以该杆部件821的抵接部821a在卡 的排出方向上位移。由此,所述卡通过杆部件821的抵接部821a而被推出,并从壳体811 排出。
[0007]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连接器中,通过折弯由细带状的薄金属板构成的推杆822的 前端来形成推杆822的操作部822a。因此,当为了提高用户的操作性从而延长操作部822a 的全长时,在操作部822a的前端作用了大的操作力的情况下,在操作部822a的基端即与推 杆822连结的部分上产生大的力矩,操作部822a有可能折弯。另外,当为了提高用户的操 作性而加大推杆822从壳体811的突出量时,在操作部822a作用了大的操作力的情况下, 在推杆822上的从壳体811突出的部分施加了大的负荷,该部分有可能压曲。
[0008] 在先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16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以往连接器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 的连接器,该连接器防止排出机构的杆部件的变形,即使在长时间内使用、重复使用,排出 机构也能够可靠地工作,并可靠地进行设备排出。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因此,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包括:供设备插入和排出的壳体;以及可在第一姿势 与第二姿势之间变化姿势的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包含可在所述设备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上 滑动的杆部件,该杆部件包含:在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与该主体部的从所 述壳体突出的突出端连接且在与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操作片、以及在 所述突出端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前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可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所 述操作片的增强部,该增强部包含支承端,支承端可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所述操作 片,并在与所述操作片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突出端的从所述壳体的突出量 在排出机构处于第二姿势时比处于第一姿势时大。
[0014]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支承端可支承所述操作片的宽度方向 上的中间。
[0015]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又另一种连接器中,所述支承端可支承所述操作片的长边方 向上的从中间向前部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0016]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又另一种连接器中,所述增强部包含板状的增强主体部,增强 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在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在与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 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所述操作片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0017]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又另一种连接器中,还包括盖部件,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并至少覆盖该壳体和设备插入该壳体的一部分,所述增强部包含前侧端,在所述排出机构 处于第一姿势时,前侧端可由所述壳体的支承端和所述盖部件的支承端从所述插入方向前 方支承,并在与所述壳体的支承端和所述盖部件的支承端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0018]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又另一种连接器中,所述增强部包含内侧端,内侧端可由所述 增强主体部的所述插入方向前方的所述主体部的外侧面支承。
[0019]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又另一种连接器中,还包括保持插入到所述壳体中的设备的 保持弹簧部,该保持弹簧部包含朝向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保持用凸部,所述设 备包含形成于外侧面的保持用凹部,所述保持弹簧部的所述保持用凸部与保持用凹部配合 从而保持所述设备。
[0020] 发明的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防止了连接器的排出机构的杆部件的变形。由此,即使在长时间内使 用、重复使用,排出机构也能够可靠地工作,并可靠地进行设备排出,并能够提高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五面图,(a)是左侧视图,(b)是前视 图,(c)是俯视图,(d)是后视图,(e)是右侧视图,(f)是(d)中的A郃放大立体图。
[0025]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型单元的图,(a)是表示将卡收容在卡 用托盘中前的状态的图,(b)是收容了卡的卡用托盘的第一立体图,(C)是收容了卡的卡用 托盘的第二立体图。
[0026]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用托盘的插入前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a)是表示卡用托盘的插入前的图,(b)是表示卡用托盘的插入后的图。
[0027]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卡用托盘前的连接器的图,(a)是立体 图,(b)是俯视图。
[0028] 图7是表示以往的连接器的图。
[0029]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 1连接器
[0031] lF、llf、61f前端部
[0032]lR、llr、22c、61r后端部
[0033] 11、811 壳体
[0034] 11a内壁部
[0035] lib底壁部
[0036] 11c端子保持凹部
[0037] lid焊接尾部用开口
[0038] lie侧壁部
[0039]llg托盘排出杆收容部
[0040] llh凸缘部
[0041] lli开关保持凹部
[0042]llj、63b、lllr后端
[0043] 13锁定突起
[0044] 18 插入口
[0045] 18a突出部
[0046] 21释放杆
[0047] 21a力输出部
[0048] 21b力输入部
[0049] 21c支点部
[0050] 22、822 推杆
[0051] 22a、57b主体部
[0052] 22b、82lb配合部
[0053] 22d折弯部
[0054] 23操作片
[0055] 23a凹部
[0056] 24增强部
[0057] 24a增强主体部
[0058]24b、26b前侧端
[0059] 25操作片支承部
[0060] 25a支承端
[0061] 26主体支承部
[0062] 26a内侧端
[0063] 51端子
[0064] 51a基部
[0065] 51b接触臂部
[0066] 51bl臂部
[0067] 51b2汇合部
[0068] 51c、57c、58b接触部
[0069] 51d、64焊接尾部
[0070] 57第一接触部件
[0071] 58第二接触部件
[0072] 61外壳
[0073] 62顶板部
[0074] 63侧板部
[0075] 63a锁定开口
[0076] 65第一保持部件
[0077] 65a、85a保持用凸部
[0078] 85第二保持部件
[0079] 101卡
[0080] 110卡型单元
[0081] llla、161a下表面
[0082] 111b、161b上表面
[0083] 111c切口部
[0084] 111f前端
[0085] Ills侧端
[0086] 112侧面
[0087] 比1接触垫
[0088] 161卡用托盘
[0089] 比2后框部
[0090] 162c倾斜部
[0091] 163后板部
[0092] 163a凸部
[0093] 164侧框部
[0094] IMa前侧面
[0095] 1Mb檐部
[0096] 164c前端面
[0097] 165前框部
[0098] 165a凹入部
[0099] 166空间部
[0100] 167框部件
[0101] 168保持用凹部
[0102] 168a前方倾斜面
[0103] 168b后方倾斜面
[0104] 818插入槽部
[0105] 821杆部件
[0106] 821a抵接部
[0107] 821c轴
[0108] 822a操作部
[0109] 822b卡合槽
[0110] 861盖部件
[0111] 891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112]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113]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 式中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五面图,图4是表 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型单元的图。此外,在图3中,(a)是左侧视图,(b)是前视 图,(c)是俯视图,(d)是后视图,(e)是右侧视图,(f)是(d)中的A部放大立体图,在图4 中,(a)是表示将卡收容在卡用托盘中前的状态的图,(b)是收容了卡的卡用托盘的第一立 体图,(c)是收容了卡的卡用托盘的第二立体图。
[0114] 在图中,1是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安装于未图示的电子设备 上。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种类的装置,例如是个人电脑、移动电话、PDA、通信调制解调器、 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或车辆用导航装置等。
[0115] 另外,110是作为被插入所述连接器1从而被保持的设备的卡型单元。该 卡型单元110例如也可以是SM卡、MMCI;、SD?卡、miniSDR、xD丨冬丨 像卡?、I己忆摊K、1己忆捧Duo?、SmartMediaK、Trans-Flash'存储卡、微SIM (MicroSM)卡等存储卡本身。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像在内部收容了miniSD?卡的SD? 卡型适配器那样的、具有适合插入到连接器1中的形状和尺寸,且在内部收容了存储卡的 卡用适配器。并且,也可以是具有适合插入到连接器1中的形状和尺寸,并在内部收容了存 储卡的卡用托盘。总而言之,只要可插入到连接器1中且隔着该连接器1可与电子设备导 通,所述卡型单元110可以是任何种类的设备。
[0116]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说明,针对所述卡型单元110为如图4所示 的、收容并保持了卡101的卡用托盘161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所述卡101例 如是SM卡、微型SM卡、MMC?、SD?卡、miniSD?、xD图像卡?、记 忆棒i?[忆棒Duo\SmartMedia'、Trans-Flash'存储卡等存储卡,可以是任何 种类的卡,在本实施方式中,用4FF(4thFormFactor)卡即所谓的nano-SIM(nanoSIM) 卡来进行说明。
[0117] 如图4所示,所述卡101具有整体上大致矩形的板状的形状,且在其下表面111a 上,多个作为端子部件即电极垫的接触垫151配设成沿着前端lllf和后端lllr排列。在图 中示出的例子中,配设成按两列每列三个排列。即,接触垫151排列成在卡101的宽度方向 上延伸的两列。此外,在与下表面111a相反一侧的面即上表面111b上,不配设接触垫151。 并且,在后端lllr的左右两端与侧端Ills结合的角部的一方,具体而言,在下表面111a的 后方右角部,形成有作为倾斜地被切去的倾斜部的切口部111c。
[011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连接器1、卡用托盘161、卡101或者它们的部件 的结构和动作而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向的表达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 图中所示的姿势时,连接器1、卡用托盘161、卡101或它们的部件是适当的,但是在连接器 1、卡用托盘161、卡101或它们的部件的姿势变化了的情况下,应根据姿势的变化变更解 释。
[0119] 在这里,所述卡用托盘161是对由导电性的金属制成的板材等材料施加冲切、折 弯等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的部件,具有大致矩形的框部件167,其围绕作为收容卡101的卡收 容空间的空间部166的四边。而且,该框部件167包含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后 框部162和前框部16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连结后框部162的两端与前框部165的两端的 左右一对侧框部164。此外,在所述后框部162的后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后板部163。
[0120] 所述空间部166是从卡用托盘161的上表面161b到下表面161a贯通卡用托盘 161的大致矩形空间,由后框部162、前框部165以及侧框部164划定其四边。而且,收容于 所述空间部166内的卡101的侧面112在与后框部162、前框部165以及侧框部164的内侧 面对置的状态下由所述框部件167围绕。此外,从一对侧框部164的内侧面上的卡用托盘 161的下表面161a侧端延伸出相互对置的檐部164b。左右一对檐部164b在前后方向上延 伸并作为支承收容于空间部166内的卡101的下表面111a的左右两侧端附近的卡支承部 起作用。所述檐部164b的从侧框部164的内侧面的突出量很少,构成为不与配设于卡101 的下表面111a的接触垫151干涉。
[0121] 另外,所述后板部163在卡用托盘16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于后框部162、 前框部165和侧框部164的尺寸。并且,在所述后板部163的两端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在 卡用托盘161的宽度方向上突出的凸部163a。由此,所述后板部163发挥防止卡用托盘161 以前后颠倒的姿势插入连接器1即误插入的功能,并且在连接器1的用户通过手指等操作 卡用托盘161时,发挥容易把持或操作的功能。
[0122] 所述框部件167形成为卡用托盘16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按前框部165、后框部 162、侧框部164的顺序变大,但在卡用托盘161的上表面161b上形成为一个平面。此外, 优选的是,所述卡用托盘161的上表面161b与收容于空间部166内的卡101的上表面111b 大致成为一个平面。
[0123] 并且,在所述后框部162中的与侧框部164连结的角部的一方,具体而言,在后方 右角部形成有倾斜部162c。该倾斜部162c作为卡姿势限制部起作用。具体而言,所述倾斜 部162c形成为与以正规姿势收容于空间部166内的卡101的切口部111c靠近并对置。
[0124] 另外,在前视图中,侧框部164的前端面164c构成在前框部165的两端向下表面 161a侧突出的突出部。也就是说,卡用托盘161在前视图中具有冠状的形状。而且,所述突 出部发挥防止卡用托盘161以上下颠倒的姿势插入连接器1即误插入的功能。换言之,更 易于连接器的使用者用手指抓住并操纵卡用托盘161。另外,优选的是,在前框部165上,在 前视图中,在与卡101的每个接触垫151对应的位置,更详细而言,在与每个端子51的接触 部51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入部165a。由于该凹入部165a在下表面161a侧的面形成为比 被收容并保持于空间部166内的卡101的下表面111a充分低,所以切实地防止了在卡用托 盘161被插入连接器1时前框部165与端子51接触。
[0125] 并且,在一对侧框部164的外侧面上的靠前端即靠前端面164c的部分上,形成有 用于在连接器1内保持卡用托盘161的保持用凹部168。该保持用凹部168包含相对于侧 框部164的外侧面的倾斜角度陡峭的前方倾斜面168a和相对于侧框部164的外侧面的倾 斜角度平缓的后方倾斜面168b。另外,在卡用托盘161被插入连接器1时,侧框部164的外 侧面上的比前方倾斜面168a更靠前端面164c的前侧面164a是与第一保持部件65最初接 触的部分。
[0126]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161中,卡101被收容在空间部166内,空间部166 从卡用托盘161的上表面161b到下表面161a贯通并围绕该卡101的侧面112。这个构造 不覆盖下表面111a或上表面111b,所以能够减小厚度方向的尺寸。因此,能够扁平化连接 器1。另外,由于由金属构成,所以即使减小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也能够维持足够的 强度。因此,能够小型化连接器1。此外,卡用托盘161可通过对由合成树脂、陶瓷等构成的 材料实施成型、冲切等加工而形成,但优选使用强度比树脂高的金属材料。
[0127]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包括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一体成形的壳体11和 通过对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板材施加冲切、折弯等加工而一体成形并作为安装于壳体11 的上侧的盖部件的外壳61。该外壳61至少覆盖壳体11和插入连接器1的卡用托盘161 的部分。并且,所述连接器1具有大致扁平的长方体的形状并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从后方 (图3的(c)的下方)的插入口 18,相对于壳体11插入和排出即插拔卡用托盘161。具体而 言,卡用托盘161被插入形成于壳体11与外壳61之间的空间内。
[01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图3的(c)中的上方) 的连接器1的端部称为前端部1F,将插入方向的后方(图3的(c)中的下方)的端部称为后 端部1R。
[0129] 如图所示,壳体11具有大致矩形的平板状部件的底壁部lib、以及沿着壳体11中 的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前方的端部即前端部Ilf延伸并从底壁部lib坚立设置的内壁 部11a。此外,壳体11中的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后方的端部称为后端部llr。
[0130] 在这里,底壁部lib包括保持作为连接端子的端子51的端子保持凹部11c。该端 子保持凹部11c是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底壁部lib的开口,排列配设成在壳体11的宽度方向 上延伸的列。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中,配设成按两列每列三个排列。即,端子保持凹部11c以 及被逐个保持在各端子保持凹部lie内的端子51排列成形成在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的两列。
[0131] 端子51的基部51a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底壁部lib中,而其他部分则在端子保持凹 部11c内露出。具体而言,端子51通过所谓的嵌件(overmold,二次成型)成形,即壳体11 是通过在内部预先设置有端子51的模具阴模内填充绝缘性材料而成形,基部51a的至少一 部分由构成底壁部lib的绝缘性原料覆盖,从而埋入到底壁部lib中并被保持。
[0132] 并且,端子51包括基端与基部51a连结的悬臂状的接触臂部51b和与该接触臂部 51b的自由端即前端连接的接触部51c。所述接触臂部51b在俯视时具备大致M字或W字 状的形状,且其基端与基部51a连接。更详细而言,每个所述接触臂部51b包括在俯视时具 有大致U字或J字状的形状的左右一对臂部51bl以及使左右臂部51bl汇合并结合的汇合 部51b2,在该汇合部51b2的自由端连接有接触部51c。而且,至少该接触部51c的上表面 在收容于卡用托盘161中的卡101没有插入卡插入空间内的状态下,位于底壁部lib上表 面的上方。
[0133] 此外,在每个所述端子51中,由左右一对臂部51bl中的朝向前端部Ilf延伸的部 分、汇合部51b2、具有接触部51c的部分具有随着接近前端部Ilf而上升的即朝向后方沿 斜上方延伸的侧面形状。另外,接触臂部51b和接触部51c在俯视时也位于端子保持凹部 11c内。
[0134] 所述端子51配设成每个接触部51c与保持在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内的卡 101的每个接触垫151接触。因此,端子51的数量和配置方式适当变更成与卡101的接触 垫151的数量和配置方式相适合。
[0135] 另外,在底壁部lib上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该底壁部lib的焊接尾部用开口 lid。而且,在该焊接尾部用开口lid上,作为各端子51的基板连接部的焊接尾部51d露出。 每个该焊接尾部51d经由埋入底壁部lib的连结部(未图示)而与各端子51的基部51a连 结。而且,焊接尾部51d通过焊接等,与形成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等的信号线、接触 垫、端子等,即配对侧端子部件电连接。
[0136] 而且,壳体11具有沿着侧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部lie,且在一方侧壁 部lie的内侧形成有托盘排出杆收容部llg。在该托盘排出杆收容部llg中,在前后方向即 卡用托盘161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有推杆22,该推杆22是用于将插入到连接 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排出的排出机构,且作为可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变化姿势的 排出机构中的杆部件。
[0137] 所述推杆22的主体部22a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略直线棒状或带板状的部件。 而且,在所述主体部22a上的作为从壳体11突出的突出端的后端部22c上一体地连接有作 为操作部的操作片23。该操作片23是连接器1的用户通过手指等或经由销、杆等辅助部件 操作的部分,呈大致矩形的板状,通过将所述主体部22a的后端附近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 成,并在与卡用托盘161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所述 操作片23朝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所述后端部22c是所述主体部22a与操作片 23的边界部分,成为折弯成大致直角的弯曲部。此外,也可在所述操作片23的后表面形成 凹部23a,从而销、杆等辅助部件的前端容易卡合。能够适当省略该凹部23a。
[0138] 另外,在所述主体部22a上的后端附近且比后端部22c更在卡用托盘161的插入 方向前方的部分一体地连接有增强部24。该增强部24包括:与主体部22a的上侧缘一体 地连接且在与卡用托盘161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增强主体部24a、 从该增强主体部24a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后方延伸的作为后方支承部的操作片支 承部25、以及从所述增强主体部24a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延伸的作为前方支 承部的主体支承部26。通过一体地连接所述增强部24,由于主体部22a的后端附近的截面 系数变大,且在长边方向(前后方向)变形变困难,不会有压曲。
[0139] 所述增强主体部24a在与操作片23的长边方向(图3的(d)中的左右方向)交叉 的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从主体部22a的上侧缘向上方延伸的板状部件通过在折弯部22d 折弯成锐角而形成,并且该板状部件在朝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朝外侧斜下方延伸。而 且,如图3的(a)所示,在侧视时,所述增强主体部24a的前端(自由端)位于主体部22a的 上侧缘和下端缘的中间附近。
[0140] 结果,如图3的(f)所示,从所述增强主体部24a延伸的位于操作片支承部25的 后端的支承端25a在与所述操作片23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操作片23的 上侧缘与下端缘之间,即操作片2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的范围内,与操作片23的前表面靠 近或抵接。另外,所述支承端25a在所述操作片23的长边方向上的比中间更靠前端的范围 的至少一部分与操作片23的前表面靠近或抵接。并且,优选的是,也与操作片23的前表面 上的与凹部23a对应的位置靠近或抵接。
[0141] 由此,在用户运用相当大的操作力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按压操作片 23的情况下,即使操作片23发生位移,由于该操作片23的背面侧的至少一部分,即在包括 前表面侧上的宽度方向的中间的范围,以及长边方向上的比中间更靠前端的范围由操作片 支承部25的支承端25a支承,所以有效地抑制了操作片23的位移,防止了主体部22a的后 端部22c即弯曲部的变形。
[0142] 另外,所述主体支承部26在俯视时具有大致钩型的形状,且相当于钩的前端的内 侧端26a与推杆22的主体部22a的外侧面靠近或抵接,如图2所示,在排出机构为第一姿 势时,相当于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前端的前侧端26b与作为壳体11的支承端的侧壁部 lie的后端llj和作为外壳61的支承端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罪近或抵接。
[0143] 此外,如图1?3所示,在初始状态即插入卡用托盘161前的状态下,推杆22沿卡 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向壳体11中的前方被推入最远的位置。即,推杆22成为从壳体11 的侧壁部lie的后端ll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向前方的突出量最少的状态。 而且,增强部2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即从操作片支承部25的支承端25a到主体支承部26 的前侧端26b的长度能够与初始状态下推杆22向前方的突出量相匹配地适当决定。
[0144] 在这里,所述主体支承部26从增强主体部24a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 斜下方延伸。结果,从所述增强主体部24a延伸的主体支承部26的前侧端26b在与壳体11 的侧壁部lie的后端ll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并在侧视时与壳体11的侧壁部lie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之间上下方向的中间附近的后 端llj和63b靠近或抵接。由此,在用户运用大的操作力并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 前方按压操作片23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操作力经由操作片23和增强部24由壳体11的侧 壁部lie的后端11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支承,所以有效地抑制了操作片23 和增强部24的位移,并有效地防止了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45] 并且,由于所述主体支承部26从增强主体部24a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 方斜下方延伸,所以如图3的(f)所示,内侧端26a与从推杆22的主体部22a的外侧面上 的上端附近到上下方向的中间附近靠近或抵接。由此,在用户运用大的操作力并朝向卡用 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按压操作片23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操作力经由操作片23和增强 部24由在主体部22a的外侧面上的在前后上下持续的宽范围支承,所以有效地抑制了操作 片23和增强部24的变形,并有效地防止了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46] 另外,在所述推杆22的主体部22a的前端附近形成有与释放杆21的力输入部21b 配合的配合部22b。所述释放杆21是配设于内壁部11a的附近的杆状部件,作为托盘排出 机构中的托盘排出杠杆部件起作用。因此,释放杆21在支点部21c可枢转地安装于底壁部 lib上。而且,释放杆21中的隔着所述支点部21c的与力输入部21b相反一侧的端部与插 入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抵接,作为将排出方向的力施加到该卡用托盘161上的力输 出部21a起作用。
[0147] 并且,在所述托盘排出杆收容部llg内,收容第二保持部件85,第二保持构件85是 用来保持插入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的保持弹簧部。该第二保持部件85是由金属板等 构成的具有弹簧性的带板状部件,其基端由壳体11中设置的固定部件固定,其前端即自由 端是可在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弹性地位移的悬臂状部件。而且,所述第二保持部件85的 自由端面向前端部llf,且以所述自由端比基端位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更内侧的姿势配 设,并且在所述自由端的附近形成有面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保持用凸部85a。 此外,如果需要,所述第二保持部件85能够适当省略。
[0148] 所述外壳61具有大略矩形的顶板部62和从该顶板部62的侧缘坚立设置的侧板 部63。在该侧板部63上形成多个锁定开口 63a,当将外壳61安装到壳体11的上侧时,所 述锁定开口 63a锁定在形成于该壳体11的侧壁部lie的外侧面上的锁定突起13上,由此, 外壳61固定在壳体11上。另外,在所述侧板部63的下端的任意位置上形成有焊接尾部 64,焊接尾部64作为从侧板部63坚立设置的基板连接部并朝向外壳61的宽度方向外侧延 伸。该焊接尾部64通过焊接等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形成于电路板等的表面的固定用 垫等上。而且,由于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用垫与电路板的接地线连接,所述外壳61被接地。此 夕卜,该外壳61中的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和后方的端部称为前端部61f和后端部 61r〇
[0149]另外,在左右任一方的侧板部63,具体而言,与收容有第二保持部件85的托盘排 出杆收容部llg相反一侧的侧板部63上形成有第一保持部件65,第一保持部件65作为保 持被插入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的保持弹簧部。该第一保持部件65是通过将侧板部 63的一部分朝向外壳61的宽度方向内侧可按压地折弯加工而形成的具有弹簧性的板状部 件,并且是其前端即自由端可向外壳61的宽度方向即壳体11的宽度方向弹性地位移的悬 臂状部件。而且,所述第一保持部件65的基端与侧板部63连结,其自由端面向前端部61f, 且以所述自由端比基端位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更内侧的姿势配设,并且在所述自由端的 附近形成有面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保持用凸部65a。
[0150] 并且,连接器1具有检测出卡用托盘161插入该连接器1的检测开关端子。具体 而言,在所述壳体11的前端部Ilf?附近,卡用托盘161配设有作为检测开关的托盘检测开 关端子,以便检测卡用托盘161插入到连接器1的预定位置(卡用托盘161由第一保持部件 65和第二保持部件85保持,并且在卡101收容于卡用托盘161的情况下,各接触垫151与 对应的端子51的接触部51c可靠地接触)。所述托盘检测开关由作为安装于前端部Ilf及 其附近的悬臂状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件57和作为由形成于底壁部lib的开关保持凹部lli 保持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件58形成。所述开关保持凹部lli是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底壁部 lib的开口。
[0151] 所述第一接触部件57具有:安装在前端部Ilf且一部分从前端部Ilf?向前方突 出的安装部、基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且朝向横向方向延伸的悬臂状的主体部57b、以及与该 主体部57b的前端即自由端连接的接触部57c。而且,在卡用托盘161未插入连接器1的 状态下,所述安装部与内壁部11a的侧面大致平行,主体部57b相对于内壁部11a的侧面倾 斜,接触部57c朝向前端部Ilf即朝向前方突出。而且,当插入卡用托盘161时,该卡用托 盘161的前框部165与主体部57b的自由端抵接。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接触部件58具有: 大部分埋入底壁部lib且一部分从前端部Ilf?向前方突出的安装部以及基端与所述安装部 连接且至少前端即自由端在开关保持凹部lli内露出的接触部58b。
[0152] 而且,在未插入卡用托盘161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接触部件57的接触 部57c与第二接触部件58的接触部58b不接触,所以第一接触部件57与第二接触部件58 不接触,也就是说,端子之间不接触,卡检测开关成为非导通状态即断开(OFF)。
[0153] 但是,当卡用托盘161被插入连接器1并到达预定位置时,第一接触部件57的主 体部57b的自由端由卡用托盘161的前框部165朝向前端部Ilf的方向推压从而发生位移, 第一接触部件57的接触部57c与第二接触部件58的接触部58b接触。由此,由于第一接 触部件57与第二接触部件58接触,也就是说端子之间接触,卡检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即接 通(接通),所以检测出卡用托盘161到达连接器1中的预定位置。
[0154] 另外,壳体11包括从底壁部lib的左右两侧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llh。 该凸缘部llh是比底壁部lib薄的板部件,如图3的(d)所示,形成为使其下表面与底壁部 lib的下表面成为一个平面。因此,凸缘部llh的上表面位于底壁部lib的上表面的下方, 结果,形成于壳体11的后端部llr与外壳61的后端部6lr之间的插入口 18的形状不但 具有在宽度方向整体上厚度恒定的细长的长方体状,而且在两端具有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 18a的大致冠状。
[0155] 如前所述,由于卡用托盘161的前框部165在前视图中具有大致冠状的形状,且在 两端具有突出部,所以所述插入口 18与所述前框部165协作,发挥防止卡用托盘161以上 下颠倒的姿势插入连接器1即误插入的功能。
[0156] 另外,所述插入口 18除突出部18a以外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小于卡用 托盘161中的后板部163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并且,所述插入口 18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 为小于卡用托盘161中的后板部16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所述插入口 18与所述后板 部163协作,发挥防止卡用托盘161以前后颠倒的姿势插入连接器1即误插入。
[0157] 接着,说明所述构成的连接器1的操作。首先,说明插入卡用托盘161的情况的有 关操作。
[0158]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用托盘的插入前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此外,在图中,(a)是表示卡用托盘的插入前的图,(b)是表示卡用托盘的插入后的图。
[0159] 首先,用户通过手指等将收容有卡101的卡用托盘161从卡用连接器1后方的插 入口 18插入形成于壳体11与外壳61之间的卡插入空间内。
[0160] 此外,在图5中,为了方便图示,省略了卡101的图示。也就是说,卡用托盘161成 为未收容卡101的状态。
[0161] 当正规姿势插入时,卡用托盘161的上表面161b朝上,即与外壳61的顶板部62 相对,并以前框部165朝向连接器1的前端部1F的姿势。因此,卡101在被收容于卡用托 盘161内的情况下,成为如下姿势:在配设有接触垫151的下表面111a开放的状态下朝下, 并与配设有端子51的壳体11的底壁部lib相对,前端lllf?朝向连接器1的前端部IF。
[0162] 而且,当卡用托盘161被从插入口 18插入形成于壳体11与外壳61之间形成的卡 插入空间时,从前框部165和后框部162的下表面并从收容于空间部166内的卡101的下 表面111a向下方突出的侧框部164被壳体11上的形成于底壁部lib的左右两侧的凹部引 导,从而在卡插入空间内行进。
[0163] 另外,在前框部165上,在与每个端子51的接触部51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入部 165a,由于该凹入部165a的下表面161a侧的面形成为比被收容于空间部166内的卡101 的下表面111a充分低,所以切实地防止了在卡用托盘161被插入连接器1时前框部165与 端子51接触。
[0164] 接着,当用户推压卡用托盘161从而进一步推入时,侧框部164的前侧面164a到 前端面164c或前框部165与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65a和第二保持部件85的保 持用凸部85a接触。所述第一保持部件65是与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外壳61-体地形成 的部件,且由于所述外壳61接地,所以卡用托盘161与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65a 接触时也成为接地的状态。因此,即使所述用户带有静电,该静电也经由卡用托盘161被可 靠地除去。
[0165] 此外,如图3的(d)所示,在初始状态即插入卡用托盘161前的状态下,第一保持 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65a和第二保持部件85的保持用凸部85a成为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较 大地突出到卡插入空间内的状态。因此,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65a和第二保持部 件85的保持用凸部85a与插入卡插入空间内的卡用托盘161可靠地接触。
[0166] 接着,当用户推压卡用托盘161从而进一步推入时,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 部65a与第二保持部件85的保持用凸部85a的间隔被扩展,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 65a和第二保持部件85的保持用凸部85a沿着侧框部164的前侧面164a向卡用托盘161 的后方相对地移动。另外,作为一个卡检测开关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件57与卡用托盘161接 触,释放杆21也与卡用托盘161接触。具体而言,前框部165与第一接触部件57的主体部 57b的自由端和释放杆21的力输出部21a接触。
[0167] 接着,当用户推压卡用托盘161从而进一步推入时,如图5的(b)所示,卡用托盘 161到达连接器1的预定位置。此时,第一接触部件57的主体部57b的自由端被前框部165 推压,而朝向前端部Ilf的方向位移,第一接触部件57的接触部57c与第二接触部件58的 接触部58b接触。由此,由于第一接触部件57与第二接触部件58接触,且卡检测开关接通, 所以检测出卡用托盘161到达连接器1中的预定位置。
[0168] 另外,由于卡用托盘161前进直到连接器1中的预定位置,所以排出机构变化成第 二姿势。具体而言,由于释放杆21的力输出部21a被前框部165推压而朝向前端部Ilf?的 方向位移,所以释放杆21的力输入部21b朝向后端部llr的方向位移。因此,包括与所述 力输入部21b配合的配合部22b的推杆22向后端部llr的方向滑动,如图5的(b)所示, 从壳体11的侧壁部lie的后端ll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向前方的突出量变 得大于图5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具体而言,作为增强部24的前端的主体支承部26的 前侧端26b成为与壳体11的侧壁部lie的后端ll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离 的更远的状态。
[0169] 并且,当卡用托盘161到达连接器1的预定位置时,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 部65a和第二保持部件85的保持用凸部85a进入左右侧框部164的保持用凹部168内并 卡合。由此,卡用托盘161在锁定于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被保持。
[0170] 而且,卡101被收容于卡用托盘161内的情况下,卡101与卡用托盘161 -起被保 持在预定位置,从而成为能够在安装有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的运算装置等之间进行数据的 收发的状态。此外,在卡101被保持在预定位置时,连接器1的每个端子51的接触部51c 与卡101的每个接触垫151接触从而导通。
[0171] 此外,在电子设备中安装有连接器1以外的连接器的情况下,用户也有可能不使 用连接器1。而且,在这时,用户也能够以如下状态保管卡用托盘161,即,把没有收容卡101 的卡用托盘161,即空的卡用托盘161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另外,由于在卡用托盘161的 前框部165上形成有凹入部165a,所以即使将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插入连接器 1,前框部165也不会与端子51抵接从而损伤该端子51。
[0172] 接着,说明从连接器1排出卡用托盘161的有关操作。
[0173] 首先,当用户通过手指等,或经由销、杆等辅助部件推压推杆22的操作片23从而 推入时,与推杆22的配合部22b配合的释放杆21的力输入部21b朝向前端部Ilf的方向 位移。因此,前框部165由释放杆21的力输出部21a推压,卡用托盘161从预定位置朝向 后端部llr的方向位移。此外,由于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65a和第二保持部件85 的保持用凸部85a进入左右侧框部164的保持用凹部168内并卡合,从而卡用托盘161在 锁定于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被保持,所以为了解除锁定,需要从释放杆21的力输出部21a向 前框部165施加充分的力,因此需要从推杆22向力输入部21b施加充分的力。但是,由于 用户运用的力充分大,所以当用户推压推杆22的操作片23从而推入时,容易地解除锁定, 卡用托盘161从预定位置朝向后端部llr的方向位移。
[0174] 此时,在操作片23上施加了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的充足的力,但即 使操作片23发生位移,由于该操作片23的背面侧即前表面侧由操作片支承部25的支承端 25a支承,所以操作片23的位移被有效地抑制,防止了作为弯曲部的主体部22a的后端部 22c的变形。
[0175] 另外,由于在俯视时操作片23比推杆22的主体部22a位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 更外侧,所以通过施加到操作片23上的力,弯曲力矩作用在推杆22的主体部22a上的比壳 体11更向后方突出的部分。但是,由于增强部24与所述主体部22a-体地连接,所以所述 主体部22a的截面系数变大且在长边方向(前后方向)上难以变形,所以不会压曲。并且,由 于所述增强部24的主体支承部26的内侧端26a与主体部22a的外侧面靠近或抵接,所以 有效地防止了所述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76] 而且,当用户推入推杆22直到其可能最向前的位置时,由于排出机构恢复到第一 姿势,所以释放杆21的力输出部21a位移至比第一接触部件57的主体部57b的自由端更 靠后端部llr的位置。而且,卡用托盘161的后板部163从连接器1的插入口 18充分地较 大地突出。因此,用户能够利用手指等把持后板部163从而从连接器1拉出卡用托盘161 并排出。另外,由于卡用托盘161与第一保持部件65的保持用凸部65a接触,所以即使所 述用户带有静电,也可除去该静电,所以静电在第一接触部件57流动,卡检测开关不会受 到静电的影响。
[0177] 此外,用户推入推杆22的势头过强的情况下,在排出机构恢复至第一姿势时,释 放杆21以及配合部22b迫使与释放杆21的力输入部21b配合的推杆22停止,在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上承受较大的力。但是,在第一姿势下,由于从增强主体部24a延伸的主体 支承部26的前侧端26b与壳体11的侧壁部lie的后端11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 63b靠近或抵接,所以有效地防止了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78]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包括供卡型单元110插入和排出的壳体11、可在 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变化姿势的排出机构。排出机构包含可在卡型单元110的插入和 排出方向上滑动的推杆22,推杆22包含:在卡型单元110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的主体 部22a、与主体部22a的从壳体11突出的后端部22c连接且在与卡型单元110的插入和排 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操作片23、以及在后端部22c的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的前 方与主体部22a连接且可从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操作片23的增强部24。 增强部24包含支承端25a,支承端25a可从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操作片23, 且在与操作片23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后端部22c的从壳体11的突出量在排出 机构处于第二姿势时比处于第一姿势时大。
[0179] 由此,即使在操作片23上施加朝向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的力从而操作片 23发生位移,由于该操作片23的背面侧即前表面侧由增强部24的支承端25a支承,所以有 效地抑制了操作片23的位移,并防止了主体部22a的后端部22c和操作片23的变形。因 此,即使在长时间内使用、重复使用,排出机构也能够可靠地工作,并可靠地进行卡型单元 110的排出,并提高可靠性。
[0180] 另外,支承端25a可支承操作片2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因此,即使在操作片23 上施加朝向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的力,也有效地抑制了操作片23的位移,防止了 操作片23和连接有操作片23的主体部22a的后端部22c的变形。
[0181] 并且,支承端25a可支承操作片23的长边方向上从中间向前端的范围的至少一部 分。因此,即使在操作片23上施加朝向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的力,也有效地抑制 了操作片23的位移,防止了操作片23和连接有操作片23的主体部22a的后端部22c的变 形。
[0182] 并且,增强部24包含板状的增强主体部24a,增强主体部24a与主体部22a连接, 在卡型单元110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并在与卡型单元110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 方向上延伸,且与在操作片23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因此,由于主体部22a的截 面系数变大,所以即使在操作片23上施加朝向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的力,主体部 22a也难以变形,不会压曲。
[0183] 并且,连接器1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1并至少覆盖壳体11和卡型单元110的插入 壳体11的一部分的外壳61,增强部24包含前侧端26b,前侧端26b可由壳体11的侧壁部 lie的后端11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从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支承,且 在与壳体11的侧壁部lie的后端ll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的延伸方向交叉 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在操作片23上施加朝向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的力,且 排出机构从第二姿势急速地变化成第一姿势,由于增强部24的前侧端26b也由壳体11的 侧壁部lie的后端11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支承,也有效地防止了主体部22a 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84] 并且,增强部24包含内侧端26a,内侧端26a可由比增强主体部24a位于卡型单元 110的插入方向的更前方的主体部22a的外侧面支承。因此,即使在操作片23上施加朝向 卡型单元110的插入方向前方的力,也有效地抑制了操作片23和增强部24的位移,有效地 防止了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85] 并且,连接器1还包括保持插入到壳体11中的卡型单元110的第一保持部件65 和第二保持部件85,第一保持部件65和第二保持部件85包含朝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内侧 凸出的保持用凸部65a和85a,卡型单元110包含形成于外侧面的保持用凹部168,第一保 持部件65和第二保持部件85的保持用凸部65a和85a与保持用凹部168配合从而保持卡 型单元110。因此,卡型单元110不会被不慎地从连接器1拔出。
[0186]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相同构造的部 件,通过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 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0187]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卡用托盘前的连接器的图。此外,在 图中,(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
[0188] 本实施方式中的推杆22的增强部24不包括主体支承部26。即,在推杆22的增强 部24中省略了主体支承部26。并且,如图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推杆22位于壳体11中的在 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向前被推入最远的位置,增强部24的前侧端24b与壳体11的侧 壁部lie的后端11j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靠近或抵接。
[0189] 由此,在用户运用大的操作力并朝向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按压操作片23 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操作力经由操作片23和增强部24,由壳体11的侧壁部lie的后端11j 和外壳61的侧板部63的后端63b上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附近支承,所以有效地抑制了操作 片23和增强部24的位移,并有效地防止了主体部22a和操作片23的变形。
[0190] 此外,增强部2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即从操作片支承部25的支承端25a到增强部 24的前侧端24b的长度能够与初始状态下推杆22向前方的突出量相匹配地适当决定。
[0191] 另外,对于连接器1的其他方面的结构,由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这些 方面的说明。并且,由于操作也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019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省略了主体支承部26,所以能够简化增强部24的结 构。另外,由于能够加大增强主体部24a和主体部22a的折弯部22d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所 以能够使增强部24和主体部22a的强度提高。
[0193]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而可以基于本发明的宗旨作出各种变型, 不应该将这些变型从本发明的范围排除。
[019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95] 本发明能适用于连接器。
【权利要求】
1. 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供设备插入和排出;以及 排出机构,能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变化姿势, 该排出机构包含能在所述设备的插入和排出方向上滑动的杆部件, 该杆部件包含:主体部,在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操作片,与该主体部的从所述 壳体突出的突出端连接,且在与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增强部,在所 述突出端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前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能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所述 操作片, 该增强部包含支承端,所述支承端能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前方支承所述操作片,并在与 所述操作片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突出端的从所述壳体的突出量在所述排出机构处于第二姿势时比处于第一姿势 时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承端能支承所述操作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承端能支承所述操作片的长边方向上的从中间向前部的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增强部包含板状的增强主体部,所述增强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增强主 体部在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上延伸,在与所述插入和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 与所述操作片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还包括盖部件,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至少覆盖该壳体和所述设备插入该壳体的 一部分, 所述增强部包含前侧端,在所述排出机构处于第一姿势时,所述前侧端能由所述壳体 的支承端和所述盖部件的支承端从所述插入方向前方支承,所述前侧端在与所述壳体的支 承端和所述盖部件的支承端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增强部包含内侧端,内侧端由所述增强主体部的所述插入方向前方的所述主体部 的外侧面支承。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还包括保持插入到所述壳体中的设备的保持弹簧部, 该保持弹簧部包含朝向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保持用凸部, 所述设备包含形成于外侧面的保持用凹部, 所述保持弹簧部的所述保持用凸部与所述保持用凹部配合从而保持所述设备。
【文档编号】H01R13/633GK104518354SQ20141003535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7日
【发明者】高崎将充, 本桥京子, 秋山茂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