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83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装置,即使在倾斜方向从插座拉引插头,在超过合适保持力时,也不会损伤任一方地而拔取,且能实现低矮化。连接器装置由插座(1)和插头(2)构成。插座(1)由在正面中央构成插头保持空间(1a1)的绝缘性的插座本体(1a)、在其间构成插头保持空间(1a1)的两侧的空间形成用突出部(1a2、1a2)、从两侧向插头保持空间弹力地突出的引线触头(1b、1b)的抱持用突出部(1b2、1b2)、及突出到成为插头保持空间(1a1)的最深部的插座本体(1a)的前面的触头部件(1d)的接片部(1d1)构成。插头(2)由插头本体(2a)、从其前端突出的、在其周围设有卡合用扩大部(2b1)的柱状结合部(2b)、及配置在其前端的触头片(2c)的接片部(2c2)构成。
【专利说明】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连接电力供给用或各种电信号传送用的电缆类、用于供给/接受该电力或电信号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这种连接器装置中,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的由DC连接器(插头)和DC插座构成的连接器装置的例子。该连接器装置涉及用于携带式电子设备,该装置当不合适尺寸的DC连接器(插头)插入上述DC插座场合,配置在该DC插座内中央的端子插脚(terminal pin)被强制地朝其背后方向压入,脱落到组装该DC插座的设备内部,为了不发生这种状况,对其进行改进。
[0003]该DC插座及插入到该DC插座的DC连接器(插头)基本上对以往这种装置的结构不加以变更。该DC插座设有在插入方向长的圆筒状的中空部,从其后部壁中央沿着该圆筒状的中空部的轴心,突出设置端子插脚,在该中空部的内周壁后部,二个端子片以180度的角度间隔配置。另一方面,DC连接器(插头)在其圆柱状部的中央,沿着轴心构成脚插入孔,且在该圆柱状部的前端周围配置作为接地侧端子的筒型端子。
[0004]由此,上述DC插座和DC连接器的电连接是将DC连接器的圆柱状部插入DC插座的中空部,使得后者的端子插脚插入穿通到前者的脚插入孔,且使得前者的筒型端子与后者的二个端子片接触进行,如上所述,成为嵌合长度长的装置。
[0005]因此,若将与DC插座嵌合状态的这样的DC连接器用与其结合的电缆拉引,则在上述装置的轴向容易拔取,但当在相对该轴向倾斜的方向拉引场合,不容易拔取。DC连接器的圆柱状部构成为以比较长的嵌合长度嵌合在上述DC插座的中空部,且成为后者的端子插脚插入前者的脚插入孔的插入状态,因此,可以理解成为上述那样的结果。尽管如此,有时因某些原因强制拉引,若这样,组装其的设备是笔记本电脑或其它携带式设备场合等,上述装置被强行拉拖,担心例如从桌子上掉下破损。或者有时连接器装置本身损坏。
[0006]专利文献2涉及使用AC适配器的电气设备,作为使得两者装卸的以往的连接器装置,显示与专利文献I所示DC连接器和DC插座大致相同,在这样构成的连接器装置中,若拉引上述电缆,则两者比较容易脱离,当这样的拔取不能预料而发生场合,存在突然设备电源断开的问题,专利文献2提出解消这样问题的手段。这是当在与DC连接器及DC插座的轴向一致的方向拉引电缆场合互相容易脱离的问题,确实如此,但当在与其不同方向拉引场合,不能否定难以拔取的问题。存在该问题与专利文献I场合当然相同。
[0007]专利文献3涉及检查用连接器,由安装在印制配线板的基座连接器(baseconnector)以及插入/拔取自如地与该基座连接器的空间部嵌合连接的检查用插座连接器构成,在上述基座连接器,在其基座壳体的空间部,配设从后壁互相平行延伸的多个接触插脚部,在上述插座连接器,在其插座壳体内,个别隔离收纳设有与上述接触插脚部嵌合接触的接触部的多个插座触头,且在该插座壳体的前端部突出设置与上述基座壳体的后部壁相接的至少一片的止动部片,当将上述插座壳体嵌合到上述基座壳体的上述空间部时,上述止动部片与上述空间部内的后壁相接,能限制上述插座壳体的相对上述基座壳体的嵌合长度成为较短。
[0008]因此,根据该检查用连接器,如上所述,当将检查用插座连接器与基座连接器连接时,互相嵌合长度变短,因此,即使将该检查用插座连接器相对上述接触插脚及插座连接器的轴向朝斜方向拉引场合,也能减轻撬动力,避免基座壳体产生破损。
[0009]但是,该检查用插座连接器如上所述,仅仅在插座壳体的前端突出设置至少一片的止动部片,当将插座连接器与基座连接器嵌合时,不过使得其嵌合深度浅,因此,不能确保必要的保持力等。
[0010]因此,当将这种连接器的结构适用作为用于连接笔记本电脑或其它携带式设备中的各种各样的电信号传送用或电力供给用电缆类的连接的连接器场合,能解消上述撬动力问题,但是,保持力过弱,稍稍施力,连接器连接解消,因此,担心产生无意识地与通过该连接器连接的信号源的连接切断、与电源的连接切断那样的新问题。
[0011]专利文献4涉及连接器装置,在插座本体的插头插入口配置接地器具,且在该接地器具,由插座和插头构成,所述插座在如端和后端设有座卷绕部,从如端向着后端配直螺旋弹簧状的卡合弹簧构成,所述插头在插头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中途,配置设有相接面的导电性嵌合部件,当上述插头向插入口插入时,该相接面与上述接地器具的前端相接,且在该导电性嵌合部件,构成从其前端延长的、向着前端侧扩大的嵌合部。
[0012]因此,若将上述插头的嵌合部插入到上述插座的插头插入口,则上述导电性嵌合部件的上述相接面与接地器具的前端相接,同时,从那里延伸的位于嵌合部的前端大径部和后端的相接面之间的小径的颈部卡合到接地器具内的位于前端的卡合弹簧的前端侧座卷绕部。即,以嵌合长度非常短的嵌合状态,成为该颈部抱在弹簧材料的座卷绕部的状态。因此,插头相对插头插入口的轴心朝任一方向倾斜,也能以宽广的角度范围实现,且在该座卷绕部以合适的保持力保持。当然,若以超过上述合适的保持力的力拉引,能拔取插头。
[0013]这样,该专利文献4的连接器装置很优异,但抱在插头嵌合部的颈部的卡合弹簧的座卷绕部为环状,抱住该颈部全周,因此,不得不成为相应的直径。难以确保插座侧的充分低矮化。
[0014]【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4-171848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51629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65922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771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8]本发明就是为了解消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下连接器装置:插头和插座或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连接的嵌合长度短,当将连接状态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或公连接器朝相对插座或母连接器的轴心倾斜方向拉引、欲从插座或母连接器拔取场合,即使其朝任一方向倾斜拉引场合,也具有合适的保持力,同时,若该拉引力超过保持力,则不会损伤该连接器装置,容易拔取,且能实现与各种各样的携带式设备或其它适用对象设备的薄型化对应的低矮化(薄型化)。
[0019]为了解决如上所述以往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I的连接器装置由插座和插头构成;
[0020]所述插座包括:
[0021]绝缘性的插座本体,从前部两侧使得空间形成用突出部突出,在其间构成插入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插头保持空间;
[0022]引线触头,将各自二个抱持用突出部配置在该两空间形成用突起部中,使其突出到该插头保持空间,以便夹持插入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插头的柱状结合部,以互相对向状态抱持该柱状结合部;
[0023]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配置在上述空间形成用突起部中,从引线触头背后推压该引线触头,以便使得上述两引线触头的两抱持用突出部与插入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上述柱状结合部压接;以及
[0024]触头部件,配置使得接片部突出到上述插座本体的成为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最深部的前面;
[0025]所述插头包括:
[0026]上述柱状结合部,在从插头本体突出的前端周围,设有卡合用扩大部,由内部的绝缘部件以及外装其上的筒状触头部件构成;以及
[0027]触头片的接片部,配置在上述柱状结合部的前端,与上述触头部件的接片部接触。
[0028]本发明技术方案2记载的连接器装置,是在上述技术方案I的构成中:
[0029]上述引线触头包括:
[0030]并列的两端的短轴状的基部轴;
[0031]延长轴部,从上述两基部轴的各一端弯曲互相平行延长;
[0032]抱持用突出部,从上述两延长轴部的延长前端部分别朝与上述基部轴的轴向同一方向弯曲突出,呈局部圆弧状,构成为用两者抱住上述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一周侧部;以及
[0033]连结轴部,将上述两抱持用突出部的与上述延长轴部相反侧的各端部互相连结;
[0034]上述两空间形成用突起部包括:
[0035]内面区划部,具有与上述柱状结合部的外周形状对应的内面形状,直径比该柱状结合部大;
[0036]弹簧配置部,形成在上述内面区划部的外方侧,配置上述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以及将其朝上述插头保持空间侧推压的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与上述插座本体的侧部空间连续;以及
[0037]二个弹簧通过用缝隙,构成为使得从上述弹簧配置部到上述内面区划部的周向两侧的部位连通;
[0038]且在上述插座本体的两侧部空间的内壁,分别构成能进入从上述两抱持用突出部的一端延长的上述延长轴部的二个轴用槽,以及位于该二个轴用槽的后端后方的上述基部轴的插入固定用的轴孔;
[0039]将上述引线触头的两基部轴分别插入上述轴孔,将上述两延长轴部分别配置为进入上述轴用槽,将上述连结轴部配置在上述弹簧配置部,将该引线触头的二个抱持用突出部分别插入上述弹簧通过用缝隙,且从背后侧使得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与该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压接,将该二个抱持用突出部推出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内。
[0040]本发明技术方案3记载的连接器装置,是在上述技术方案2的构成中:
[0041]构成为使得上述连结轴部弯曲成使弯曲部向着上述两基部轴的中间附近的方向突出的V型。
[0042]本发明技术方案4记载的连接器装置,是在上述技术方案2或3的构成中:
[0043]上述弹性推压部件包括:
[0044]包围部,用导电性的弹性金属部件构成,包围上述插座本体周围;
[0045]带状延长部,从上述包围部的两侧部的前端分别向着上述弹簧配置部延长;
[0046]推压部,将上述带状延长部的前端部朝上述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侧折返成大致U字形形成,将该连结轴部朝上述插头保持空间侧推压;以及
[0047]端子部,构成为从上述包围部的一侧部的后端延长状态。
[0048]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49]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I的连接器装置,若将上述插头的柱状结合部从上述插座正面插入插头保持空间,则成为分别配置在上述两空间形成用突起部中的引线触头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分别抱持插入该插头保持空间的柱状结合部的周向两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配置在该柱状结合部前端的触头片的接片部与从插座本体的前面突出的触头部件的接片部接触。这样,确实进行引线触头和构成柱状结合部外周的筒状触头部件、以及柱状结合部的触头片的接片部和插座本体的触头部件的接片部的各自的电连接。
[0050]上述两引线触头分别从其背后用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向着该柱状结合部侧施加一定的推压力,该柱状结合部在其前端外周设有卡合用扩大部,因此,该两引线触头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的上述抱持状态能确保为了保持该柱状结合部所必要的保持力。
[0051]另一方面,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二个引线触头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和上述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连接如上所述,该插头的柱状结合部在插头保持空间中用两侧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以浮动状态保持抱持状态,且能设为嵌合长度非常短的连接。因此,使得该柱状结合部相对该插头保持空间的中心轴在一定范围内能朝任一方向倾斜拉引,由此,不用担心对插座带来损伤。又,该柱状结合部若用超过上述必要的保持力的力拉引,则对任一方向拉弓I场合都相同,能从上述插头保持空间拔离。
[0052]本发明技术方案I的连接器装置如上所述,通过用两侧的空间形成用突起部关闭两侧构成上述插座的插头保持空间,在其上下不配置关闭其的部件。插入的插头的柱状结合部通过用配置在该两侧的空间形成用突起部中的引线触头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从两侧抱持,进行保持。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I的连接器装置能实现其低矮化。
[0053]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连接器装置,上述二个引线触头的基部轴分别插入固定在上述轴孔,上述连结轴部以及上述一对抱持用突出部能以该基部轴的与延长轴部的交界附近为中心朝插头保持空间侧弹力地回转。并且,该连结轴部如上所述在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朝上述插头保持空间侧被推压,该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以对向状态弹力地抱持插入到该插头保持空间中的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周侧部。因此,通过两侧的各一对抱持用关出部能确实抱持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周向两侧。
[0054]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连接器装置,上述连结轴部构成为弯曲成V型,因此,具有通过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进行确实推压的优点。
[0055]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连接器装置,能更合适地通过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对上述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从背后进行推压,能确实通过该引线触头的抱持用突出部对插头的柱状结合部进行抱持。还具有在弹性推压部件的局部构成端子部使用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6]图1(a)是插座的正面图,(b)是左侧面图,(C)是右侧面图,(d)是平面图,(e)是局部切口底面图。
[0057]图2(a)是从插座的正面侧看的立体图,(b)是从背后侧看的立体图。
[0058]图3(a)是插头的局部切口平面图,(b)是局部切口右侧面图,(C)是局部切口正面图。
[0059]图4(a)是使得插头与插座连接状态的背面图,(b)是使得插头与插座连接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0060]图5是在插座上部横向切断的截面图。
[0061]图6(a)是引线触头的正面图,(b)是右侧面图,(C)是底面图。
[0062]图7(a)是表示二个引线触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b)是表示引线触头和弹性推压部件的前端推压部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0063]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0064]I —插座
[0065]Ia 一插座本体
[0066]Ial —插头保持空间
[0067]la2 一空间形成用突起部
[0068]la21 —内面区划部
[0069]la22 一弹簧配置部
[0070]la23 一弹簧通过用缝隙
[0071]la3 —弹簧保持空间
[0072]la31 —柱状部
[0073]la32—接片用开口部
[0074]la4 —后部盖
[0075]la41 —卡合槽
[0076]la42 —缝隙
[0077]la5 一夹持片
[0078]la6 一侧部空间
[0079]la61 —轴孔
[0080]la62 —轴用槽
[0081]Ib—引线触头
[0082]Ibl —连结轴部
[0083]lb2 —抱持用突出部
[0084]lb3 —基部轴
[0085]lb4 —延长轴部
[0086]Icl 一前端推压部
[0087]lc2 —包围部
[0088]lc21 —翻转片
[0089]lc22 — 固定片
[0090]lc3 一带状延长片
[0091]lc4—端子部
[0092]Id —触头部件
[0093]Idl 一接片部
[0094]ld2 一弹性发生部
[0095]ld3 一端子部
[0096]2 —插头
[0097]2a —插头本体
[0098]2b 一柱状结合部
[0099]2b I 一卡合用扩大部
[0100]2b2 一筒状触头部件
[0101]2b3 —圆柱状绝缘部件
[0102]2c 一触头片
[0103]2cl 一触头片本体
[0104]2c2 —接片部

【具体实施方式】
[0105]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106]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如图4所示,基本上由插座(receptacle) I和插头2构成。
[0107]上述插座I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由使得插头保持空间Ial朝正面中央开口的具有绝缘性的插座本体la、将该插座本体Ia的正面的插头保持空间Ial构成在其间的两侧的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分别配设在该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中的引线触头lb、lb、从背后推压该引线触头lb、lb的弹性推压部件的前端推压部(推压部)lcl、lcl、以及成为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的最深部(最里部)的、配置使其朝插座本体Ia的前面突出的触头部件Id的接片部Idl构成。
[0108]上述插头2如图3及图4所示,由插头本体2a、在该插头本体2a的从前端突出的前端周围构成卡合用扩大部2bl的柱状结合部2b、以及配置在该柱状结合部2b的前端的触头片2c的接片部2c2构成。
[0109]上述插座本体Ia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为由绝缘性部件构成的基本上为长方体状的部件,在其中央部,构成配置上述触头部件Id的弹簧保持空间la3,在最前部中央,用于使得该触头部件Id的前部的U字形弯曲的接片部Idl朝前面的插头保持空间Ial侧突出的接片用开口部la32开口。在两侧分别形成与上述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的后述弹簧配置部la22连续的侧部空间la6、la6,在各侧部空间Ia6、la6的内壁的最后部上下,构成插入固定上述引线触头Ib的基部轴lb3的轴孔Ia61、la61,在该内壁,形成一边从该轴孔Ia61、la61附近朝前方逐渐变深一边延长的轴用槽Ia62、la62。该轴孔Ia61、la61尤其如图5所示,形成为贯通到弹簧保持空间la3侧的状态。
[0110]上述弹簧保持空间la3的后部如图4 (b)及图5所示,成为全面开口的后部开口部,在该后部开口部安装后部盖la4,使其装卸开闭自如,在该后部盖la4,在其大致中央部,在与该后部盖la4之间,构成形成卡合槽la41的夹持片la5,且在该后部盖la4,形成朝与该卡合槽la41相连的后方开口的缝隙la42。
[0111]在上述弹簧保持空间la3,如图4(b)及图5所示,配置触头部件Id的横向弯曲成U字形的弹性发生部ld2,使得该弹性发生部ld2的最后部插入卡合到形成在上述后部盖la4和上述夹持片la5之间的卡合槽la41,使得从该弹性发生部ld2的后端直角弯曲朝后方延伸的端子部ld3通过朝后方开口的上述缝隙la42,朝该插座本体Ia的后方突出。
[0112]如上所述,从上述插座本体Ia的正面两侧,与其一体地使得上述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突出,以便形成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
[0113]该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分别包括局部圆筒状内面形状的内面区划部la21、la21,弹簧配置部Ia22、la22,以及弹簧通过用缝隙Ia23、la23。所述内面区划部Ia21、la21如图1(a)及图2(a)所示,与上述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的外周形状、即在本实施例中为圆柱状对应,直径比其大若干,所述弹簧配置部la22、la22如图4 (b)及图5所示,形成在该内面区划部Ia21、la21的各自外侧,所述弹簧通过用缝隙Ia23、la23从该弹簧配置部la22、la22通过上述两侧的内面区划部Ia21、la21的周向两侧部、即该各内面区划部Ia21、la21的上下端部附近,与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连通。
[0114]构成上述各弹簧配置部Ia22、la22的空间如图l(e)、4(b)及图5所示,构成为最前部以外若干变狭,以该变狭的宽度分别延长连接到插座本体Ia的两侧的侧部空间la6、la6,其各自侧部外面侧除了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侧和插座本体Ia侧的交界附近,成为开放状态。该交界附近,在其外缘的外侧,构成连接它们的底部和顶板部状态的柱状部Ia31、la31,仅仅该部分才关闭。
[0115]如图5所示,形成上述插座本体Ia的两侧部空间Ia6、la6的内壁的上述轴用槽Ia62、la62延长到上述弹簧配置部la22、la22,在该弹簧配置部Ia22、la22中,使其与上述弹簧通过用缝隙Ia23、la23连接。
[0116]上述引线触头Ib使用以导电性弹性金属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为磷青铜构成的引线,如图6及图7所示,由两端并列的短轴状的基部轴Ib3、lb3、延长轴部Ib4、lb4、局部圆弧状的抱持用突出部Ib2、lb2、以及连结轴部Ibl构成。所述延长轴部Ib4、lb4从该两基部轴Ib3、lb3的各一端(同一侧端)直角弯曲,互相平行延长,所述抱持用突出部Ib2、lb2从该两延长轴部Ib4、lb4的延长前端部分别朝与上述基部轴Ib3、lb3的轴向同一方向(平行方向)弯曲突出,所述连结轴部Ibl将该两抱持用突出部Ib2、lb2的与上述延长轴部lb4、lb4相反侧的各端部互相连结。
[0117]上述抱持用突出部Ib2、lb2如图1(a)所示,构成为用两者抱住上述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的一周侧部。上述连结轴部Ibl如图6及图7所示,设为弯曲成V型的结构,该V型弯曲部设为向着上述两基部轴Ib3、lb3的中间附近的方向突出,该连结轴部Ibl的两端间的间隔构成为与从上述弹簧配置部la22贯通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侧的上下的弹簧通过用缝隙Ia23、la23的间隔一致的间隔。
[0118]上述引线触头Ib如图5所示,将该两基部轴Ib3、lb3分别插入上述轴孔la61、la61,将上述两延长轴部Ib4、lb4配置为各自能进入上述轴用槽la62、la62,将上述连结轴部Ibl配置在上述弹簧配置部la22,使得该引线触头Ib的二个抱持用突出部Ib2、lb2分别插入上述弹簧通过用缝隙la23、la23,且从背后侧使得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前端推压部IclUcl与该引线触头Ib的上述连结轴部Ibl压接,将该二个抱持用突出部Ib2、lb2推出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内。
[0119]上述弹性推压部件如图1(b)?(e)、图2、图4及图5所示,由以导电性弹性金属部件构成的、包围上述插座本体Ia的包围部lc2、从该包围部lc2的两侧部的前端分别向着上述弹簧配置部la22、la22延长的带状延长部lc3、lc3、在该带状延长部lc3、lc3的前端大致U字形折返形成的前端推压部(推压部)lcl、以及从上述包围部lc2的一侧部的后端构成为延长状态的端子部lc4构成。
[0120]上述包围部lc2如图1(b)?(e)、图2、图4及图5所示,为方筒状部件,在两侧部,遮盖插座本体Ia的上述柱状部Ia31、la31的后部,在上部及下部,除了与两侧部同样遮盖后部之外,对于少许靠近中央的部位,从该后部的遮盖部分别到该插座本体Ia的前端,构成为以梯形遮盖。在该包围部lc2,在下部中央,如图1(e)、图2(b)、及图4(a)所示,构成U字形的翻转片lc21,在从后部侧使得该包围部lc2外装包围在插座本体Ia的状态下,该翻转片lc21成为卡合在该插座本体Ia的没有图示的下部侧的卡合用阶梯差部,制止脱离。再有,在该包围部lc2的后部,如图1(b)?(e)、图2(b)、图4、及图5所示,在其上部的右侧后部以及下部的左侧后部,分别构成固定片Ic22、lc22,用该固定片Ic22、lc22固定保持关闭上述插座本体Ia的弹簧保持空间la3的后部开口部的上述后部盖la4的安装状态。
[0121]上述带状延长部Ic3、lc3如图4(b)及图5所示,在从上述包围部lc2的两侧部的前端朝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侧倾斜的状态下,向着上述弹簧配置部Ia22、la22延长,上述前端推压部IclUcl在该带状延长部Ic3、lc3的位于弹簧配置部Ia22、la22的前端,朝内侧即该插头保持空间Ial侧以大致U字形折返形成,如上所述,将该弹簧配置部Ia22、la22的位于该前端推压部IclUcl的内侧的引线触头lb、lb的连结轴部IblUbl分别朝该插头保持空间Ial侧推压。该连结轴部IblUbl使得其V型的弯曲部向着上述两基部轴lb3、lb3的中间附近的方向突出,因此,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前端推压部lclUcl能以宽广范围合适地与其相接,能良好地承受该推压力。这样,该引线触头Ib的抱持用突出部Ib2、lb2被压入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中,如图1(a)所示,成为以抱持状态压接在插入到那里的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的周侧面。
[0122]上述端子部lc4如图1(c)?(e)、图2、图4及图5所示,从上述包围部lc2的一侧部的后端带状延长,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作为接地端子。
[0123]上述触头部件Id如图4(b)及图5所示,为导电性的带状弹性部件构成的构成要素,由在俯视图中横向弯曲成U字形的弹性发生部ld2、从该弹性发生部ld2的前端以与其朝向正交的纵向朝前方延伸、在前端折返状态的U字形的接片部ldl、以及从上述弹性发生部ld2的后端以与其朝向正交的纵向朝后方延伸的端子部ld3构成。
[0124]如上所述,如图4(b)及图5所示,该触头部件Id将该弹性发生部ld2配置在上述插座本体Ia的弹簧保持空间la3中,一边将该弹性发生部ld2的后部侧的横向部分插入卡合到关闭该弹簧保持空间la3的后部开口的后部盖la4和上述夹持片la5之间的卡合槽Ia41,一边将端子部ld3的前端部附近插入形成在该后部盖la4的缝隙la42,将该端子部ld3配置为朝后方延长状态。同时,使得上述U字形的接片部Idl通过插座本体Ia的在前部中央开口的接片用开口部la32突出到插头保持空间Ial中。
[0125]这时,该触头部件Id在将弹性发生部ld2的后部侧横向部分插入卡合到从插座本体Ia卸下状态的后部盖la4的卡合槽la41,且将端子部ld3的前端部附近插入该后部盖la4的缝隙la42的状态下,一边将弹性发生部ld2装入插座本体Ia的弹簧保持空间la3,一边用该后部盖la4关闭该弹簧保持空间la3的后部开口部,进而,使得该触头部件Id的前端的接片部Idl通过该插座本体Ia的前部中央的开口部,使其突出到插头保持空间Ial中,以这样顺序设置很合适。
[0126]当然,这在将上述包围部lc2从插座本体Ia卸下状态进行,如上所述,使得后部盖la4关闭弹簧保持空间la3的后部开口部,从后部将该包围部lc2外装在该插座本体la。
[0127]上述插头2如图3及图4所示,由插头本体2a、从其前端突出的、在前端构成卡合用扩大部2bl的上述柱状结合部2b、构成该柱状结合部2b外周的筒状触头部件2b2、构成其内部的圆柱状绝缘部件2b3、以及配置在该柱状结合部2b的前端中央部、与上述触头部件Id的接片部Idl接触的触头片2c的接片部2c2构成。
[0128]上述插头本体2a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全体弯曲成90度构成的绝缘性硬质部件,如上所述,从其前端侧使得柱状结合部2b突出,从后端侧引出电信号或电力的供给/接受用的电缆。
[0129]上述柱状结合部2b如上所述,如图3及图4所示,由内部的圆柱状绝缘部件2b3以及外装在其上的作为导电性圆筒状部件的上述筒状触头部件2b2构成,上述卡合用扩大部2bl通过使得从该筒状触头部件2b2的前端稍稍突出的圆柱状绝缘部件2b3的前端缘部全周稍稍膨出构成。该卡合用扩大部2bl通过使得位于紧靠其前的筒状触头部件2b2的前端外周部稍稍壁薄,进一步提高卡合功能。
[0130]上述触头片2c如图3(b)及图4(b)所示,由以导电性的带状金属构成的触头片本体2cl以及将其前端部折曲成90度构成的接片部2c2构成,该触头片本体2cl构成为超过上述圆柱状绝缘部件2b3长度的长度尺寸。如图3(b)所示,该触头片2c使得其触头片本体2cl贯通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在该圆柱状绝缘部件2b3的安装缝隙,配置为使得其前端的接片部2c2与该圆柱状绝缘部件2b3的前端相接状态。该圆柱状绝缘部件2b3的前端构成为稍稍凹下的凹部。该接片部2c2配置为与该凹部相接状态。
[0131]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可以有效地将上述插座I组装到小型的携带式设备等使用。若从组装到携带式设备等的插座I的正面将上述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插入该插头保持空间lal,则引线触头lb、lb使得连结轴部IblUbl分别位于上述两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的弹簧配置部la22、la22,所述引线触头lb、lb的抱持用突出部lb2、lb2通过两侧的内面区划部Ia21、la21的上下的弹簧通过用缝隙la23、la23,突出到该插头保持空间Ial中,由此,成为该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的周侧两侧分别保持为抱持状态。
[0132]通过上下两端的弹簧通过用缝隙Ia23、la23突出到插头保持空间Ial中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lb2、lb2用具有弹力性的线材部件构成,且成局部圆弧状,配置为与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的插入方向平行,因此,当插入该柱状结合部2b时,其前端等与该抱持用突出部lb2、lb2接触,但是,此时,朝着对该插入不带来妨害的方向弯曲退避,或弹力后退,使其不产生不良状况。
[0133]上述两侧的各上下一对的抱持用突出部Ib2、lb2如上所述,且如图1(a)所示,将这样插入的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在周向两侧保持为抱持状态,且如上所述,分别位于上述弹簧配置部Ia22、la22内的连结轴部lbl、Ibl在弹性推压部件的前端推压部lcl、Icl朝内侧(插头保持空间Ial侧)被推压,由此,两侧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Ib2、lb2以合适的压力朝着该柱状结合部2b侧被赋能,因此,成为该柱状结合部2b以合适的保持力保持在插头保持空间Ial内。而且,这时,在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在其前端部构成卡合用扩大部2bl,因此,即使对其施加拉引力也不容易拔离。
[0134]如上所述,插头保持空间Ial用两侧的空间形成用突起部Ia2、la2构成,由于没有关闭上下的构成要素,因此,能使得插座I低矮化,尽管如此,由于设为用从两侧突出到该插头保持空间Ial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Ib2、lb2抱持插入的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因此,也能确保合适的保持力。
[0135]另一方面,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lb2、lb2和上述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的连接如上所述,尤其如图1(a)所示,该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在插头保持空间Ial中,在其大致中央,通过两侧的各一对抱持用突出部Ib2、lb2、……以浮动状态保持抱持状态,且成为嵌合长度非常短的连接。因此,使得该柱状结合部2b相对该插头保持空间Ial的中心轴在一定范围内能朝任一方向倾斜拉引,即使这样任一方向的拉引也不用担心对构成该插头保持空间Ial的两侧的空间形成用突出部Ia2、la2或插座本体Ia带来损伤。
[0136]又,如上所述,该柱状结合部2b以合适的保持力保持,即使对其施加朝任一方向的拉引力也不容易拔取。但是,若用超过其保持力拉引,则不仅上述插头保持空间Ial的轴向方向,而且对其倾斜的任一方向拉引场合,同样也不会对该插头保持空间Ial的周围的任何部位带来损伤,而能拔离。
[0137]通过预先合适地设定上述保持力,将该连接器装置作为笔记本电脑等携带式设备的电力或电信号供给/接受用的电缆的连接手段使用场合,即使将该电缆朝与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及插座I的插头保持空间Ial的轴向不一致的各种方向拉引,该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在超过插座I的合适的保持力时,从该插头保持空间Ial脱离,因此,不用担心发生拉拖对象的笔记本电脑等、从桌子上等掉下那样的问题。
[0138]又,如上所述,若将插头2的柱状结合部2b插入上述插头保持空间lal,则构成该柱状结合部2b的外面的筒状触头部件2b2与上述抱持用突出部Ib2、lb2、……接触,它们通过上述连结轴部IblUbl与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前端推压部lclUcl连接,从该前端推压部IclUcl通过带状延长部lc3以及包围部lc2,与端子部lc4连接,另一方面,配置在柱状结合部2b前端的触头片2c的接片部2c2成为与从插座本体Ia的前部朝该插头保持空间Ial突出的触头部件Id的接片部Idl相接状态。
[0139]这样,确实进行引线触头Ib和构成柱状结合部2b的外周的筒状触头部件2b2、以及柱状结合部2b的前端的触头片2c的接片部2c2和插座本体Ia的前面的触头部件Id的接片部Idl的各自的电连接。
[0140]也充分地具有作为插头2及插座I的基本功能。
[0141]下面说明本发明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2]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制造业领域利用。
[0143]在上述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形态中所示的各部分的形状及结构都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进行的具体化一例,并不因上述实施形态限定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插座和插头构成; 所述插座包括: 绝缘性的插座本体,从前部两侧使得空间形成用突出部突出,在其间构成插入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插头保持空间; 引线触头,将各自二个抱持用突出部配置在该两空间形成用突起部中,使其突出到该插头保持空间,以便夹持插入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插头的柱状结合部,以互相对向状态抱持该柱状结合部; 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配置在上述空间形成用突起部中,从引线触头背后推压该引线触头,以便使得上述两引线触头的两抱持用突出部与插入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上述柱状结合部压接;以及 触头部件,配置使得接片部突出到上述插座本体的成为上述插头保持空间的最深部的前面; 所述插头包括: 上述柱状结合部,在从插头本体突出的前端周围,设有卡合用扩大部,由内部的绝缘部件以及外装其上的筒状触头部件构成;以及 触头片的接片部,配置在上述柱状结合部的前端,与上述触头部件的接片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触头包括: 并列的两端的短轴状的基部轴; 延长轴部,从上述两基部轴的各一端弯曲互相平行延长; 抱持用突出部,从上述两延长轴部的延长前端部分别朝与上述基部轴的轴向同一方向弯曲突出,呈局部圆弧状,构成为用两者抱住上述插头的柱状结合部的一周侧部;以及连结轴部,将上述两抱持用突出部的与上述延长轴部相反侧的各端部互相连结; 上述两空间形成用突起部包括: 内面区划部,具有与上述柱状结合部的外周形状对应的内面形状,直径比该柱状结合部大; 弹簧配置部,形成在上述内面区划部的外方侧,配置上述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以及将其朝上述插头保持空间侧推压的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与上述插座本体的侧部空间连续;以及 二个弹簧通过用缝隙,构成为使得从上述弹簧配置部到上述内面区划部的周向两侧的部位连通; 且在上述插座本体的两侧部空间的内壁,分别构成能进入从上述两抱持用突出部的一端延长的上述延长轴部的二个轴用槽,以及位于该二个轴用槽的后端后方的上述基部轴的插入固定用的轴孔; 将上述引线触头的两基部轴分别插入上述轴孔,将上述两延长轴部分别配置为进入上述轴用槽,将上述连结轴部配置在上述弹簧配置部,将该引线触头的二个抱持用突出部分别插入上述弹簧通过用缝隙,且从背后侧使得上述弹性推压部件的推压部与该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压接,将该二个抱持用突出部推出到上述插头保持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使得上述连结轴部弯曲成使弯曲部向着上述两基部轴的中间附近的方向突出的V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推压部件包括: 包围部,用导电性的弹性金属部件构成,包围上述插座本体周围; 带状延长部,从上述包围部的两侧部的前端分别向着上述弹簧配置部延长; 推压部,将上述带状延长部的前端部朝上述引线触头的连结轴部侧折返成大致U字形形成,将该连结轴部朝上述插头保持空间侧推压;以及 端子部,构成为从上述包围部的一侧部的后端延长状态。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4167640SQ20141019544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5日
【发明者】屉木仁人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