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068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包括容纳在电池外壳中的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和隔膜,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电解质包括咪唑电解质,所述电解质还包括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和/或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所述正极片表面粘附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是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剂按照8~10∶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的。本发明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中硫的储存以及利用,提高了硫的利用效率,具有高电导率、能充分利用正负极活性材料同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得低温钠硫二次电池在未来的二次电池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专利说明】—种室温钠硫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钠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温下稳定运行钠硫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能源利用量越来越多,新能源战略被各个国家列为重点扶持项目,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位。
[0003]目前一般是将新能源的热能、动能等能量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储存和输送到能量使用单位,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能量储存单元成为了目前能源利用的关键环节,储能电池成为研究重点。
[0004]而钠硫电池由于其原料价格低廉,比容量大,日益受到了重视,由日本如1(公司开发的高温钠硫电池已经开始商业化应用,我国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发的高温钠硫电池已经投入示范项目。
[0005]但是高温钠硫电池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为它工作温度在3001左右,此时的钠、硫为熔融状态,因此一旦发生电池破裂等问题极容易发生不可控制的蔓延,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虽然日本风X公司对于高温钠硫电池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控制措施,但是依旧无法避免损坏电池造成的事故蔓延。因此,高温钠硫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大大的限制了钠硫电池大规模应用。
[0006]为了解决电池的安全性,开始提出了室温钠硫电池的概念,国内外开始针对室温钠硫电池进行了研究,借鉴与锂硫电池的经验,钠硫电池的研发也开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现有的低温钠硫二次电池往往由于硫的利用率低、电池内阻过大以及电池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二次电池的利用效率低,电池寿命短而影响其应用。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钠硫二次电池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闻电池中硫的储存以及利用,提闻硫的利用效率,具有闻电导率、能充分利用正负极活性材料并能显著提高钠硫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循环效率同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包括容纳在电池外壳中的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和隔膜,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电解质包括咪唑电解质,所述电解质还包括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和/或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所述正极片表面粘附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是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剂按照8?10: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的。
[0010]优选的,所述咪唑电解质包含咪唑、^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1- 丁基三甲基咪唑高氯酸盐、氯化.甲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包含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022)、四氢呋喃(1'册)、2-甲基四氢呋喃(161'册)、缩二乙二醇二甲醚(0(?)、缩三乙二醇二甲醚(1'(通〉、缩四乙二醇二甲醚二氧戊环(001^苯并15-冠-5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的,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包含碳酸乙烯脂(£0、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80,1,2-二甲基乙烯碳酸酯(1,2-80,碳酸乙烯脂(820、碳酸甲丁酯舞)、碳酸二丁酯(080,碳酸二乙酯(0%)、碳酸二甲酯(010,氯代乙烯碳酸酯¢1%)、三氟甲基碳酸乙烯脂((^3-20、碳酸二正丙酯、碳酸二异丙酯(0190、碳酸甲乙酯(£10、碳酸乙丙酯伍?0、碳酸乙异丙酯如?0、碳酸甲丙酯(即0、碳酸甲异丙酯(1190中的至少一种。
[00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包含碳酸乙烯脂(£0、碳酸丙烯酯(扣)、碳酸二乙酯(0%)、碳酸二甲酯(010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在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电解质中的含量最低。
[0015]优选的,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在所述电解质中的体积百分比含量? 20%。
[0016]优选的,所述电解质中含有的咪唑电解质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5?60%,所述电解质中含有的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30?95%。
[0017]所述电解液中还含有用来实现离子传导作用的电解质钠盐。
[0018]优选的,所述电解质钠盐包括氯化钠、磷酸钠、硫化钠、多硫化钠、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钠、三氟甲基磺酸钠、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9]所述电解质钠盐的摩尔浓度为0.5?3.011101/1。
[0020]所述电解液在温度范围为-201?1201内保持液态。在钠硫二次电池运行温度范围内为液体状态,能实现电池内部钠离子传导作用,能够充分利用电池内的活性物质。
[0021]为实现充分利用活性物质,所述电解质能够充分浸润钠硫二次电池中的正负极活性材料。
[0022]钠硫二次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在钠与硫的电势差下驱动电子通过外电路,电子经过外电路达到硫,硫得到电子形成硫离子,同时钠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通过电解液中的钠盐传导,硫离子与钠离子形成多硫化钠。这个过程中电池根据硫原子以及多硫离子的电势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电动势,电池电动势根据不同的活性物质以及放电深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范围,一般为0.8-1.57。充电过程是其逆过程,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逆向流动,达到电池正极以后与溶液中的钠离子结合,同时在负极端硫离子失去电子,一般充电电压根据具体电池的活性物质的成分以及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范围,一般终止电压设置在
2.4-2.8乂之间。
[002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硫复合活性材料为活性物质硫与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按照1:1?5的重量比复合而成的。
[0024]优选的,所述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包括石墨、乙炔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热解碳、介孔碳、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硅、二氧化硅、钛、二氧化钛、钛酸钠、硅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25]优选的,所述活性物质硫与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的复合方式包含溶剂溶液法、高温复合法、高能球磨法、砂磨法、研磨法、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沉积法。
[002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高温复合法包含真空高温复合法、常压高温复合法和高压高温复合法。
[0027]优选的,所述导电剂为碳材料。
[002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碳材料包括石墨、乙炔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热解碳、介孔碳、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0029]室温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所述活性物质硫与有机物或者无机物,采用包含溶剂溶液法、高温复合法、高能球磨法、砂磨法、研磨法、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沉积法中的一种复合方法,按照1:1?5的重量比复合成为硫复合活性材料,然后将所述硫复合活性材料与所述导电剂按照8?10: 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所述室温钠硫电池正极材料。
[0030]优选的,所述高温复合法的温度范围在90?3501之间;所述溶剂溶液法的温度范围为0?1001 ;所述高能球磨法、砂磨法、研磨法的混合时间为1?72小时。
[0031]优选的,所述溶剂溶液法所用溶剂包括二硫化碳、水、苯、甲苯、二甲苯、丙酮、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队.二甲基苯胺、队.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2]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为金属导体箔,所述用作正极片的金属导体箔为包含铝箔、铜箔在内的金属导体箔,所述用作负极片的金属导体箔为包含铝箔、铜箔、铁箔、钠箔在内的金属导体箔。
[0033]用来粘附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的粘结剂包含但并不限于聚四氟乙烯
(户!'冊)、381?、?乂0?。
[0034]所述负极片上粘附有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钠或者钠与其它金属、非金属的合金化合物。
[0035]所述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电池正负极之间直接接触,杜绝因为正负极在电池内部直接接触造成的内部短路现象,同时起到传递电解液、电解质,导通离子的作用,通常为??、?2等材质的微孔膜。
[0036]起到电池密封作用的电池外壳可以根据所制成的电池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采用铝塑膜制成软包电池,采用圆柱钢壳可以制成圆柱电池等。
[003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下,放电过程负极钠释放电子通过外电路和工作电器到达正极,通过电极片集流体到达活性材料,然后再活性材料的硫上,硫得到电子,形成硫离子,形成的硫离子能够溶解于电解液中,同时硫离子与电解液中的钠离子组合成多硫化钠,同时负极端生成的钠离子通过电解液中的离子传递效应补充到正极。充电过程是一个逆过程,外电压将从正极端多硫离子中获取电子,同时多硫离子化合价升高直至成为硫固体回归到初始位置,电子输送到负极端,将与负极片集流体接触的钠离子还原为钠。通过不断的充放电过程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
[003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9]本发明的钠硫二次电池,电解液中含有咪唑电解质,电解液中还含有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和/或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正极片表面粘附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是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剂复合形成的。咪唑类电解质的加入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对硫以及多硫化物的溶解度,增加了电池放电容量和效率,对电池整个性能有极大的促进。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采用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剂复合形成,采用硫复合活性材料的方式来存储硫,同时复合方式能够提供较高的硫利用率。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复合物的作用是将电子传导到与之复合的硫之中,解决硫的导电性差问题,同时,复合物提供一定的容积来容纳硫及放电反应产物,为电池反应提供空间,并借助复合物的较高的表面积来提高硫的接触面积,提高硫的利用率。导电剂的作用则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复合物的导电性。因此,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在钠硫电池中拥有较大的放电效率和循环效率,能够提高硫的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实现室温钠硫电池商业化、产业化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正极材料。
[0040]本发明优选的电解质溶液能够充分利用电池正负极的活性物质,实现较高的容量密度和能量密度。电解质溶液能够对电池正负极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经过优选的电解质溶液能够对硫以及多硫化物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能够实现电池容量的充分释放。经过优选的电解质拥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对正负极活性物质稳定,在充放电电压范围内不发生分解等反应,对电池其它部分,如隔膜、集流体、电极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0041]本发明经过优选的钠盐化合物,起到了钠离子传递中介作用,保证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的及时传导,同时提高了电池电导率,降低了电池内阻,使得电池工作电压有了一定的提升。钠盐化合物具有在电池应用范围内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与电池其它材料不发生反应等优点。
[0042]本发明优选导电性能强并能很好的与活性物质硫复合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复合后得到的硫复合活性材料,与优选的碳导电剂按照优选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正极材料,正极的容量密度达到850-1^/8以上,循环次数达到950次以上,拥有较高的容量密度,对电池容量发挥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用于室温钠硫电池上具有安全、廉价、高效等优点。
[0043]本发明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中硫的储存以及利用,提高了硫的利用效率,具有高电导率、能充分利用正负极活性材料同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得低温钠硫二次电池在未来的二次电池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本发明的钠硫二次电池的放电利用率为70%以上,放电循环100次后剩余电量60%以上。本发明原料价格便宜,电池运行温度低,危险性低,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容量密度和能量密度,具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和性能,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是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5]实施例1
[0046]正极片制备:
[0047]按照质量比为1:2的比例将碳纳米管和硫研磨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中在1551温度下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后得到黑色粉末即为制成的碳硫复合材料。
[0048]将溶解于匪?中形成溶液,然后按照?乂0?与碳硫复合材料为1:9的比例混合均匀,调浆,制成黑色粘稠的电池正极浆料。制成的电池浆料以2000 0刮刀涂布于铝箔上。
[0049]将铝箔放入到601真空烘箱中真空干燥12小时,按照所需要求裁切成所需要的形状,制成正极片。
[0050]负极片的制备:
[0051]将金属钠与铝按照质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氩气保护环境中以6801条件下加热,制成钠铝合金。通过氮气保护环境中的辊压,制成厚度一定的负极片,最后经过裁切制成与正极合适的负极片。
[0052]电解液的制备:
[0053]将各种溶液以及固体严格除水、精制,然后按照比例为3:6:6:1的体积比例将甲基咪唑、001^0(?以及%混合制成溶液,然后加入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钠配制成1.0001/
I的溶液。
[0054]隔膜的制备:
[0055]采用商业化的??微孔膜作为电池的隔膜
[0056]电池外壳:
[0057]采用铝塑膜作为电池外壳,制备软包钠硫电池。
[0058]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预制的铝塑膜外壳中,加注一定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软包电池。
[0059]经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内阻为3011^,在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136111^/8,能量密度为245^/8。
[0060]实施例2
[0061]制备电解液,电解液中含有体积比为3:10:1的.甲基咪唑,二甲氧基乙烷(0腿)、和碳酸乙烯脂(£0,电解质钠盐为高氯酸钠,高氯酸钠浓度为1.0001/1 ;
[0062]制备正极片,将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碳材料按照8: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粘附到铜箔上得到正极片;
[0063]制备负极片,将金属钠和铝制备的钠铝合金,粘附到铜箔上得到负极片;
[0064]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电池外壳中,加注适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经测试制备得到的钠硫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内阻为5011^,在X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120111^/8,能量密度为 220^/8。
[0065]实施例3
[0066]制备电解液,配制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20%的.甲基咪唑,40%的四氢呋喃(1册)和40%的二甲氧基乙烷(0腿),以上混合溶液配制成1.011101/1的高氯酸钠电解液;
[0067]制备正极片,将活性物质硫与石墨按照1:2的重量比复合成硫复合活性材料,然后将硫复合活性材料与碳材料按照10: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粘附到铝箔上得到正极片;
[0068]制备负极片,将金属钠和铝制备的钠铝合金,粘附到铁箔上得到负极片;
[0069]采用??微孔膜作为电池的隔膜;
[0070]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电池外壳中,加注适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经测试制备得到的钠硫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内阻为251:^,在X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83111^/8,能量密度为 150111/8。
[0071]实施例4
[0072]制备电解液,配制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40%的1,2-二甲基咪唑,50%的缩二乙二醇二甲醚(0(?)和10%的1,2-二甲基乙烯碳酸酯(1,2-80,以上混合溶液配制成1.011101/1的六氟磷酸钠电解液;
[0073]制备正极片,将活性物质硫与乙炔黑按照1:3的重量比复合成硫复合活性材料,然后将硫复合活性材料与活性炭按照9: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粘附到铜箔上得到正极片;
[0074]制备负极片,将金属钠和铝制备的钠铝合金,粘附到铝箔上得到负极片;
[0075]采用??微孔膜作为电池的隔膜;
[0076]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电池外壳中,加注适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经测试制备得到的钠硫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内阻为551:^,在X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114111^/8,能量密度为 205^/8。
[0077]实施例5
[0078]制备电解液,配制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55%的1-丁基-3甲基咪唑高氯酸盐,40%的1,3-二氧戊环(001)和5%的碳酸乙烯脂(8%),将上述混合溶液配制成1.011101/1的三氟甲基磺酸钠电解液;
[0079]制备正极片,将活性物质硫与热解碳按照1:4的重量比复合成硫复合活性材料,然后将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碳材料氧化石墨烯按照8.5: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粘附到铝箔上得到正极片;
[0080]制备负极片,将金属钠和铝制备的钠铝合金,粘附到铝箔上得到负极片;
[0081]采用??微孔膜作为电池的隔膜;
[0082]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电池外壳中,加注适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经测试制备得到的钠硫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内阻为751:^,在X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95111^/8,能量密度为 170^/8。
[0083]实施例6
[0084]制备电解液,配制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10%的氯化.甲基咪唑,85%的缩四乙二醇二甲醚(12(?)和5%的氯代乙烯碳酸酯((:120,以上混合溶液配制成1.011101/1的六氟磷酸钠电解液;
[0085]制备正极片,采用溶剂溶液法的复合方法,将活性物质硫粉与石墨烯粉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放入四氯化碳溶液中801下混合搅拌10小时,经过蒸发将四氯化碳蒸出,得到硫复合活性材料,然后将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碳材料介孔碳按照10: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粘附到铜箔上得到正极片;
[0086]制备负极片,将金属钠和铝制备的钠铝合金,粘附到铜箔上得到负极片;
[0087]采用微孔膜作为电池的隔膜;
[0088]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电池外壳中,加注适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经测试制备得到的钠硫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7,内阻为11211^,在X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108^^/8,能量密度为180111/8。
[0089]实施例7
[0090]制备电解液,配制混合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30%的氯化.甲基咪唑,20%的缩四乙二醇二甲醚的缩二乙二醇二甲醚(0(?)和5%的碳酸丙烯酯(%),以上混合溶液配制出含有1.0001/1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的电解液;
[0091]制备正极片,采用高能球磨法的复合方法,将活性物质硫与活性炭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在高能球磨机下球磨12小时,得到硫复合活性材料,然后将硫复合活性材料与乙炔黑按照8:1的重量比混合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粘附到铝箔上得到正极片;
[0092]制备负极片,将金属钠和铝制备的钠铝合金,粘附到铝箔上得到负极片;
[0093]采用微孔膜作为电池的隔膜;
[0094]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顺序叠在一起,焊接上极耳,然后放入到电池外壳中,加注适量的电解液,然后抽液封口,制成室温钠硫二次电池。经测试制备得到的钠硫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2^,内阻为3011^,在X放电速度下电池的容量密度为128111^/8,能量密度为 230^/8。
【权利要求】
1.一种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包括容纳在电池外壳中的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和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电解质包括咪唑电解质,所述电解质还包括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和/或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所述正极片表面粘附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是硫复合活性材料与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剂按照8?10:1的重量比复合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电解质包含咪唑、N-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1-丁基三甲基咪唑高氯酸盐、氯化N-甲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包含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缩二乙二醇二甲醚、缩三乙二醇二甲醚、缩四乙二醇二甲醚、1,3_ 二氧戊环、苯并15-冠-5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包含碳酸乙烯脂、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1,2-二甲基乙烯碳酸酯、碳酸乙烯脂、碳酸甲丁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氯代乙烯碳酸酯、三氟甲基碳酸乙烯脂、碳酸二正丙酯、碳酸二异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丙酯、碳酸乙异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甲异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在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电解质中的含量最低,且所述链状、环状的酯电解质在所述电解质中的体积百分比含量< 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中含有的咪唑电解质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5-60%,所述电解质中含有的链状、环状的醚电解质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30?9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还含有电解质钠盐,所述电解质钠盐包括氯化钠、磷酸钠、硫化钠、多硫化钠、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钠、三氟甲基磺酸钠、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复合活性材料为活性物质硫与石墨、乙炔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热解碳、介孔碳、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硅、二氧化硅、钛、二氧化钛、钛酸钠、硅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按照1:1?5的重量比复合而成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硫与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的复合方式包含溶剂溶液法、高温复合法、高能球磨法、砂磨法、研磨法、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沉积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碳材料,所述碳材料包括石墨、乙炔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热解碳、介孔碳、氧化石墨烯、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室温钠硫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为金属导体箔,所述负极片上粘附有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钠或者钠与其它金属、非金属的合金化合物。
【文档编号】H01M10/0563GK104300175SQ20141055823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8日
【发明者】杨树仁, 樊曰伟, 单海山, 王德强, 王全义 申请人: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