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822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加强元件以及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主体和舌板,该舌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前缘与两侧缘;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以及一焊接部,其中该对接部是设置在该舌板的第二表面上;该加强元件是由一长条形的金属片一体地弯折而成的,该加强元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一前向保护部、由前向保护部的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出的两个侧向保护部以及由两个侧向保护部进一步延伸出的两个固持部;其中前向保护部是埋设在该舌板的前缘,这两个侧向保护部是分别埋设在该舌板的两侧缘,而这两个固持部则是埋设在该主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中舌板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连接器的日益轻薄、小型化,电连接器上的绝缘壳体的用以装设导电端子的对接部的舌板本身的结构会越来越脆弱。为了保护舌板不损坏,通常会考虑增设一加强结构。例如:中国专利CN201020194187.0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可装置于一电路板上并与一外部电连接器匹配,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座,包含:一主体,是塑料材质座体;及一舌部,是塑料材质平板,凸出于该主体;多个端子,是长条状金属片,中段部份包埋于该绝缘座,该些端子的一端露出该舌部表面,用以电连接插入的该外部电连接器,另一端穿出该绝缘座,且更进一步向外延伸,以利焊接于该电路板;一外壳,呈二端开放中空管状,该外壳管状一端开口与匹配的该外部电连接器套接,另一端开口套于该绝缘座外缘;及一补强壳体,是金属平板状壳体,部份包埋于该主体中,部份覆盖于该舌部,用以支撑该舌部。现有技术的这种补强壳体埋设在舌板的上侧面上以支撑舌部,因此在成型绝缘本体时,补强壳体容易影响注塑模具上的顶针由上往下穿过舌板对导电端子进行压固定位;另外由于补强壳体埋设在舌板的上侧面,也将无法在舌板的上侧面设置导电端子,从而无法将这种补强壳体应用在舌板上下表面都具有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上(例如Micro-HDMI连接器)。此外,这种补强壳体呈平板状,用料较多且加工不易,制造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具有舌板加强结构的电连接器,其对舌板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可以在舌板的两相对表面上设置导电端子;并且用料较省、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成本低。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和一加强元件、以及套设在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和由该主体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该舌板具有两个较为宽大且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一前缘与两侧缘;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以及一焊接部,其中这些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是设置在该舌板的第一表面或/和第二表面上;该加强元件是由一长条形的金属片一体地弯折而成的,该加强元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一前向保护部、由前向保护部的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出的两个侧向保护部以及由这两个侧向保护部进一步延伸出的两个固持部;其中前向保护部是埋设在该舌板的前缘,这两个侧向保护部是分别埋设在该舌板的两侧缘,而这两个固持部则是埋设在该绝缘本体的主体内。
[0005]其中,该舌板的前缘形成有一前狭槽,该前向保护部是露出地埋设在该前狭槽中。
[0006]其中,该舌板的两侧缘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侧狭槽,这两个侧向保护部是分别露出地埋设在这两个侧狭槽中。[0007]其中,每个固持部包括有从相应的侧向保护部的后端向外横向地弯折延伸出的一横向延伸段。
[0008]其中,每个固持部还包括有由对应侧向保护部的后端向外横向弯折扩展延伸出的一横向延伸段,该扭转段是由该横向延伸段的外侧端进一步向后延伸出的。
[0009]其中,每个固持部还包括从横向延伸段的外侧端向后延伸并扭转90度的一扭转段,该扭转段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位于该扭转段前端的较宽侧面是位于一竖直平面内的,而位于该扭转段后端的较宽侧面是位于一水平面内的。
[0010]其中,该加强元件的轮廓呈底部开放的凸字形。
[0011]其中,该舌板的第二表面上凹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这些端子收容槽是用于对应收容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该加强元件的前向保护部上形成多个缺口,每个缺口是对应与一个端子收容槽相通。
[0012]其中,该绝缘本体的主体间隔地向外突设有两个定位块,这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一定位槽;该屏蔽壳体包围在该舌板的周围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上形成有一拼接缝,该屏蔽壳体向后延伸出具有拼接缝的一卡接部,该卡接部对应卡设到该定位槽内。
[0013]其中,该绝缘本体的主体上凹设有两个卡槽;该屏蔽壳体还包括向内弯折延伸出的两个卡扣臂,这两个卡扣臂对应与这两个卡槽卡扣配合。
[0014]其中,该加强元件还包括由该固持部进一步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电路板固定部,该至少一个电路板固定部能够对应固定到一电路板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用一长条形的金属片弯折出加强元件,一方面可以使舌板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且不会影响注塑模具上的顶针由上往下穿过舌板对导电端子进行压固定位,也不会影响在舌板的两个相对表面上都设置导电端子;另一方面用料较省、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与电路板的立体组合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的进一步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0021]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0022]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0024]参见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电连接器10较佳是一个Micro-USB连接器。该电连接器10大致包括:一绝缘本体1、固定在该绝缘本体I上的五个导电端子2和一加强元件3,以及套设在该绝缘本体I上的一屏蔽壳体4。该电连接器10能够以沉入的方式装设到一电路板20上。
[0025]参见图5和图6,该绝缘本体I是一体注塑成型的。该绝缘本体I包括一主体11和由该主体11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12。该主体11的底部向下间隔地突设有两个定位块
13。这两个定位块13之间形成一定位槽16。该主体11的顶部向下凹设有两个卡槽17。该主体11上前后贯通地形成有五个第一通道112和分别位于这五个第一通道112两旁的两个第二通道113。该舌板12具有两个较为宽大且相对的一上侧表面(或是说第一表面)与一下侧表面(或是说第二表面)、以及位于上侧表面与下侧表面之间的一前缘与两侧缘。该舌板12的下侧表面形成有多个端子收容槽121。两相邻端子收容槽121之间形成有一隔墙124。该舌板12的前缘形成有一前狭槽125。该舌板12的两侧缘分别形成有一侧狭槽126。这两个侧狭槽126与该前狭槽125连通。
[0026]参见图5和图6,这些导电端子2是采用金属材料冲压弯折成型的。这些导电端子2较佳是采用插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该绝缘本体I。每个导电端子2包括对应埋设在该舌板12的端子收容槽121中的一对接部21、向后突伸出该主体11的一焊接部22以及埋设在该主体11中的一固持部23。这五个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3对应收容在这五个第一通道112中。该焊接部22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该较宽侧面是位于一水平面内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这些导电端子2的对接部21具体是设置在舌板12的下侧表面(即第二表面),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导电端子的对接部也可以设置在舌板的上侧表面(即第一表面),或是同时设置在上下两侧表面上(图未示)。
[0027]参见图3至图6,该加强元件3是采用长条形的金属薄片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该加强元件3的轮廓大致呈底部开放的凸字形。该加强元件3包括垂直于前后方向地沿横向延伸的一前向保护部31、由前向保护部31的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出的两个侧向保护部32、由两个侧向保护部32进一步延伸出的两个固持部33以及由这两个固持部33进一步向后延伸出的两个电路板固定部34。具体地,前向保护部31是露出地埋设在该舌板12的前缘。前向保护部31对应收容于该舌板12的前狭槽125中。前向保护部31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一个较宽侧面是贴合于前狭槽125的槽底的。前向保护部31上形成五个缺口 311,每个缺口 311是对应与一个端子收容槽121相通,从而防止对导电端子2的对接造成不良影响。这两个侧向保护部32是分别露出地埋设在舌板12的两侧缘的侧狭槽126中。该侧向保护部32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一个较宽侧面是贴合于该侧狭槽126的槽底的。
[0028]该加强元件3的两个固持部33是对应埋设在该主体11的内部的两个第二通道113中。每个固持部33包括有从侧向保护部32的后端沿横向弯折延伸出的一横向延伸段332和从横向延伸段332的外侧向后延伸并扭转90度的一扭转段331。设置横向延伸段332有利于增强该加强元件3在该绝缘本体I上的固定效果。其中,该扭转段331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位于该扭转段331前端的较宽侧面是位于一竖直平面内的,而位于该扭转段331后端的较宽侧面是位于一水平面内的。每个电路板固定部34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该较宽侧面是位于一水平面内的,从而使电路板固定部34可以与电路板20获得较大的结合力。该电路板固定部34的位于下方的较宽侧面与该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的位于下方的较宽侧面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该加强元件3可借助该电路板固定部34与电路板20(参见图1)上的接地焊盘焊接固定到一起实现接地,并防止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受外力作用导致脱焊。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路板固定部34可以被省略。
[0029]参见图2至图6,该屏蔽壳体4是采用金属材料冲压弯折成型的。该屏蔽壳体4包围在该绝缘本体I的舌板12的周围并形成一对接腔9,该对接腔9可以对应收容另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出)插接在其内。该屏蔽壳体4主要包括一顶壁41,由该顶壁41的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出的两个侧壁42,由两个侧壁42的底端相向延伸出的一底壁43,并在底壁43上形成一拼接缝48。这两个侧壁42向下延伸出多个定位脚44。该底壁43的后端向后平直延伸出具有拼接缝48的一卡接部46。该顶壁41的后部两侧向内弯折延伸出两个卡扣臂47。具体地,该卡接部46可对应插入到该绝缘本体I的主体11上的定位槽16中,从而防止底壁43的拼接缝48受力开裂。这两个卡扣臂47能够与该绝缘本体I的主体11上的两个卡槽17卡扣配合,从而使该屏蔽壳体4结合固定到该绝缘本体I上。该屏蔽壳体4可借助于定位脚44与电路板20(参见图1)上的接地焊盘焊接到一起实现接地并达到固定的效果O
[0030]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装配过程大致包括:先将这些导电端子2和该加强元件3夹设固定到一注塑模具(图未示),然后注入熔融的塑胶材料来成型该绝缘本体1,即可将这些导电端子2和该加强元件3 —体固定到该绝缘本体I上;然后,将该屏蔽壳体4对应从前往后地插入到具有导电端子2与加强元件3的绝缘本体I上(这时卡扣臂47是处于平直状态);最后,对卡扣臂47进行冲压弯折,使屏蔽壳体4牢固地固定到该绝缘本体I。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加强元件3的前向保护部31与两侧向保护部32相配合,可以有效地保护舌板12的前缘与两侧缘,防止另一对接连接器在插接时对舌板12造成损害。由于该加强元件3没有覆盖舌板12的上侧表面而仅仅是埋设在舌板12前缘的前狭槽125与两侧缘的侧狭槽126内,因此在成型绝缘本体I时加强元件3不会影响注塑模具上的顶针由上往下穿过舌板12对导电端子2进行压固定位,另外还可以在舌板12的上侧表面设置导电端子来增加舌板12上的导电端子数量;另一方面,该加强元件3呈条带状而不是呈平板状,这种结构可以节约原材料并且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成本低。
[0032]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和一加强元件、以及套设在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和由该主体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该舌板具有两个较为宽大且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一前缘与两侧缘;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以及一焊接部,其中这些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是设置在该舌板的第一表面或/和第二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元件是由一长条形的金属片一体地弯折而成的,该加强元件包括沿横向延伸的一前向保护部、由前向保护部的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出的两个侧向保护部以及由这两个侧向保护部进一步延伸出的两个固持部;其中前向保护部是埋设在该舌板的前缘,这两个侧向保护部是分别埋设在该舌板的两侧缘,而这两个固持部则是埋设在该绝缘本体的主体内。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的前缘形成有一前狭槽,该前向保护部是露出地埋设在该前狭槽中。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的两侧缘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侧狭槽,这两个侧向保护部是分别露出地埋设在这两个侧狭槽中。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固持部包括有从相应的侧向保护部的后端向外横向地弯折延伸出的一横向延伸段。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固持部还包括从横向延伸段的外侧端向后延伸并扭转90度的一扭转段,该扭转段具有相对的两个较宽侧面和相对的两个较窄侧面,其中,位于该扭转段前端的较宽侧面是位于一竖直平面内的,而位于该扭转段后端的较宽侧面是位于一水平面内的。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元件的轮廓呈底部开放的凸字形。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的第二表面上凹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这些端子收容槽是用于对应收容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该加强元件的前向保护部上形成多个缺口,每个缺口是对应与一个端子收容槽相通。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主体间隔地向外突设有两个定位块,这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一定位槽;该屏蔽壳体包围在该舌板的周围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上形成有一拼接缝,该屏蔽壳体向后延伸出具有拼接缝的一卡接部,该卡接部对应卡设到该定位槽内。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主体上凹设有两个卡槽;该屏蔽壳体还包括向内弯折延伸出的两个卡扣臂,这两个卡扣臂对应与这两个卡槽卡扣配合。
10.依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加强元件还包括由该固持部进一步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电路板固定部,该至少一个电路板固定部能够对应固定到一电路板上。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3707440SQ20142005121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张学清, 梁惠惠 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