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102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包括主框架和柱塞缸,所述的主框架包括前板、中板、后板和连接轴,所述的前板、中板、后板通过连接轴和螺母组装成封闭框架,后板与柱塞缸制成一体,所述的柱塞缸内设有柱塞,该柱塞与中板连接,所述的中板上设有与中板制成一体的模体,所述的模体上安装主模块,所述的前板镶嵌有增力锥套,主模块和增力锥套形成斜面加载机构,所述的主模块上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压接的模具和使主模块复位的拉簧;所述的柱塞缸两侧安装有活塞油缸,该活塞油缸连接中板,所述的后板顶部安装有充液阀和上油箱,上油箱通过充液阀与柱塞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力大、制造成本低、能耗小、结构紧凑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绝缘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
【背景技术】
[0002]复合绝缘子是架空输变电线路上的重要部件,它主要由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棒(简称芯棒)、上下二个端部附件(俗称金具)及芯棒外面包复的硅橡胶伞盘四个零部件组成,芯棒与金具通过压接工艺连接在一起,通过几吨至几十吨拉伸负荷试验才能挂网使用,压接机即为此设计生产。
[0003]现有国内外压接机的加载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油缸设置在机器下部,由上往下拉,通过八块互为45°并由弹簧连接成圆形的主模块,再通过模具对压接组件进行加载,此种加载方式下,加载力与油缸推力比为1:1 ;2)与第I)种类似,区别在于油缸作用力由下向上通过主模块与模具对压接组件进行加载,此种加载方式下,加载力与油缸推力比为I: I ;3)采用6-8个油缸沿圆周方向对中心的压接组件进行加载,此种加载方式下,加载力与油缸推力比为1: 2。但这三种加载方式都没有油缸推力放大的优点。
[0004]另外,国内外现有复合绝缘子压接机除少数设备外,大多采用大缸直接完成快进、工进加载、快退等工序,因此能量消耗大、效率低。为了达到较高的生产率,必须加大油泵容量,更增加了电机功率的消耗。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增力大、制造成本低、能耗小、结构紧凑的复合绝缘子压接机。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包括主框架和柱塞缸,所述的主框架包括前板、中板、后板和连接轴,所述的前板、中板、后板通过连接轴和螺母组装成封闭框架,所述的后板与柱塞缸制成一体,所述的柱塞缸内设有柱塞,该柱塞与中板连接,所述的中板上设有与中板制成一体的模体,所述的模体上安装主模块,所述的前板镶嵌有增力锥套,所述的主模块和增力锥套形成斜面加载机构,所述的主模块上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压接的模具和使主模块复位的拉簧;
[0008]所述的柱塞缸两侧安装有活塞油缸,该活塞油缸连接中板,所述的后板顶部安装有充液阀和上油箱,所述的上油箱通过充液阀与柱塞缸连接。
[0009]所述的模体上开设有供主模块上下滑动的滑槽,所述的主模块嵌设在该滑槽内。
[0010]所述的主模块通过高合金钢耐磨垫板与模体连接。
[0011]所述的模体上安装用于限制主模块滑动范围的压板。
[0012]所述的中板与前板顶部装置有位移传感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4]I)本实用新型设置主模块和增力锥套,形成斜面加载机构,将柱塞缸水平方向的加载力转化为垂直方向的力,对压接工件进行加载,不仅能改变作用力方向,还具有增力作用。根据计算与力传感器试验,本机构能增力2.4倍。因此一台6000KN的压接机,其油缸只需按2500KN设计即可,这样泵、阀、油管等可选得小了,电机功率低了,制造成本也低了。
[0015]2)使用本实用新型,压接工件能最大得到6000KN加载力,可以制造更大型的复合绝缘子,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主模块、增力锥套在垂直方向也应承受6000KN负载力,但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只有2500KN,也就是说主框架只需按2500KN力设计,具有节省材料,缩小结构体积的优点。
[0016]3)本头用新型通过在柱塞缸两侧增设活塞油缸,由两侧活塞油缸拖动柱塞缸的柱塞进行空载快进、快退,能耗低。
[0017]4)本实用新型虽然采用二只油箱,但总体积小,总用油量可节省50%左右,大油箱可放置在主框架下部的支承机架内,从而可与主框架设计成一体,使结构更紧凑。
[0018]5)本实用新型油箱油温温升小,即便最炎热夏天(40_42°C ),不加冷却器亦能24小时全天候生产(油温不超过50°C ),而国内外其它压接机夏天几乎都需加装冷却器。
[0019]6)本实用新型节能显著,电机功率仅为国外压接机的I / 3.5-1 / 6。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包括主框架、柱塞缸、模体、主模块、增力锥套、活塞油缸、上油箱等,主框架包括前板15、中板8、后板2和连接轴18。前板15、中板8、后板2通过连接轴18、前后螺母1、16组装成封闭框架;后板2与柱塞缸制成一体;柱塞缸内设有柱塞5,该柱塞5与中板8连接;中板8与模体制成一体;模体上开设有供主模块12上下滑动的滑槽,主模块12嵌设在该滑槽内。主模块12通过高合金钢耐磨垫板9与模体连接,可减少滑移时产生的摩损。模体上设有用于限制主模块12滑动范围的压板10,这样主模块12在模体内既能上下自由滑动,又保持精确定位。本实施例中,滑槽设有8条,耐磨垫板8块,主模块12设有8个。
[0023]前板15内镶嵌增力锥套14,主模块12和增力锥套14形成斜面加载机构,主模块12上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压接的模具13和使主模块12复位的拉簧17。当柱塞5推动中板8向右移动时,模体上的主模块12即滑向增力锥套14,并沿锥套内的斜面向下对工件进行压接,增力锥套14依靠较大的过盈量形成巨大的内应力吸收加载压接时的作用力。当柱塞5带动中板8向左移动时,主模块12逐渐脱离增力锥套14,并由拉簧17带动回到原位。
[0024]柱塞缸两侧分别设有活塞油缸19,活塞油缸19的各星小于柱塞缸,活塞油缸19的活塞杆也与中板8连接,后板2顶部安装有充液阀3和上油箱4,上油箱4通过充液阀3与柱塞缸连接,上油箱4为体积较小的油箱。当进行快进工序时,油泵的油只进入两只活塞油缸19的左腔,推动中板8并带动柱塞快速向右移动,柱塞缸左腔中形成负压,此时上油箱4中的油经过充液阀3向柱塞缸内充油,直到主模块12进入增力锥套14并沿锥套斜面向下运动,主模块12上安装的模具13与工件接触为止,系统进入加载工序。此时油泵通过换向阀转向柱塞缸注油,推动模具13对工件进行加载。加载结束,柱塞缸卸压后,油泵转向活塞油缸19右腔注油,推动中板8与主模块12向左运动,直至主模块12脱离锥套14回到原位。
[0025]柱塞缸中设有中心管6,该中心管6使柱塞油缸形成中心通孔,以便安装定位器。
[0026]中板8与前板15顶部装有位移传感器11,用于控制柱塞5行程,防止压板10撞到前板15造成设备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包括主框架和柱塞缸,所述的主框架包括前板(15)、中板(8)、后板(2)和连接轴(18),所述的前板(15)、中板(8)、后板(2)通过连接轴(18)和螺母组装成封闭框架,所述的后板(2)与柱塞缸制成一体,所述的柱塞缸内设有柱塞(5),该柱塞(5)与中板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板⑶上设有与中板⑶制成一体的模体,所述的模体上安装主模块(12),所述的前板(15)镶嵌有增力锥套(14),所述的主模块(12)和增力锥套(14)形成斜面加载机构,所述的主模块(12)上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压接的模具(13)和使主模块(12)复位的拉簧(17);所述的柱塞缸两侧安装有活塞油缸(19),该活塞油缸(19)连接中板(8),所述的后板(2)顶部安装有充液阀(3)和上油箱(4),所述的上油箱(4)通过充液阀(3)与柱塞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体上开设有供主模块(12)上下滑动的滑槽,所述的主模块(12)嵌设在该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模块(12)通过高合金钢耐磨垫板(9)与模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体上安装用于限制主模块(12)滑动范围的压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板(8)与前板(15)顶部装置有位移传感器(11)。
【文档编号】H01B19/00GK203787233SQ20142011740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丁庆成 申请人:上海昀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