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277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端子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插座,包括底座(1);底座(1)包括座体(11),以及两个开设在座体(11)上的主功率孔(12);每个主功率孔(12)内设置有用于和主功率电路连接的主功率导电体(2);底座(1)还包括开设在座体(11)上的接地孔(13)与热插拔孔(14);接地孔(13)内设置有用于接地的接地导电体(3),热插拔孔(14)内设置有用于和主功率导电体(2)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热插拔导电体(4);热插拔导电体(4)与其中一个主功率导电体(2)电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端子插座设置有热插拔导电体的结构,在热插拔时能够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功能,有效地避免热插拔时产生打火现象。
【专利说明】端子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端子插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端子插座包括底座,以及两个开设在底座上的主功率孔。每个主功率孔内设置有主功率导电体,该主功率导电体的一端与主功率电路连接,其另一端与线缆连接。所述端子插座安装使用时,其穿墙固定在背板上。由于通过的电压、电流的范围较大,现有的端子插座在热插拔时存在不能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等安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端子插座在热插拔时存在不能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等安规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插拔时安全可靠的端子插座。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端子插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座体,以及两个开设在所述座体上的主功率孔;每个所述主功率孔内设置有用于和主功率电路连接的主功率导电体;所述底座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座体上的接地孔与热插拔孔;所述接地孔内设置有用于接地的接地导电体,所述热插拔孔内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主功率导电体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热插拔导电体;所述热插拔导电体与其中一个所述主功率导电体电连接。
[000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接地孔位于两个所述主功率孔之间,且所述接地孔与两个所述主功率孔呈三角形分布。
[000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两个所述主功率孔中的一个为长主功率孔,另一个为短主功率孔;所述热插拔孔与所述短主功率孔的距离小于所述热插拔孔与所述长主功率孔的距离。
[000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主功率孔以及所述接地孔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所述热插拔孔为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
[000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主功率导电体、所述接地导电体以及所述热插拔导电体与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分别相等。
[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主功率导电体与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接地导电体与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
[00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主功率导电体、所述接地导电体以及所述热插拔导电体均为金属套结构。
[001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底座上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连接耳;每个所述连接耳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底座的连接孔。
[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热插拔导电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主功率导电体的截面积。[00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插座中,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
[001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插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端子插座设置有热插拔导电体的结构,在热插拔时能够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功能,有效地避免热插拔时产生打火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端子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端子插座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子插座在热拔插时出现的不能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增加一个热插拔导电体,热插拔导电体的截面积小于主功率导电体的截面积。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连接时,热插拔导电体先得电;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分离时,热插拔导电体后断电。由于热插拔导电体的截面积小于主功率导电体的截面积,因此在插拔过程中通过热插拔导电体减小了接触电流,有效地避免热插拔时产生打火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子插座在热插拔时存在不能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问题。
[001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插座,其穿墙固定在背板(未图示)上,且该端子插座的一端用于和端子插头(未图示)插接,其另一端用于和线缆(未图示)插接。所述端子插座包括底座1、主功率导电体2、接地导电体3以及热插拔导电体4。主功率导电体2、接地导电体3以及热插拔导电体4均安装在底座I上。
[002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体地,底座I包括座体11、主功率孔12、接地孔13、热插拨孔14、连接耳15、连接孔16以及防呆结构。其中:座体11大致为长方体结构,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与第二端面112,且第一端面111与第二端面112相互平行。主功率孔12用于安装主功率导电体2,其为圆孔结构。该主功率孔12开设在座体11上,其贯穿第一端面111与第二端面112设置,也即该主功率孔12为通孔结构。本实施例中,主功率孔12为两个,两个主功率孔12中的一个为长主功率孔121,另一个为短主功率孔122。长主功率孔121与短主功率孔122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一端面111上两相邻的顶角位置处。
[0022]如图1以及图2所示,接地孔13用于安装接地导电体3,其为圆孔结构。该接地孔13开设在座体11上,其贯穿第一端面111与第二端面112设置,也即该接地孔13为通孔结构。接地孔13位于两个主功率孔12之间,且接地孔13与两个主功率孔12呈三角形分布,优选地,接地孔13与两个主功率孔12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两个主功率孔12与接地孔13采用三角形分布结构,既能满足所述端子插座中主功率导电体2与接地导电体3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等要求,又能满足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插接时的强度要求。
[0023]如图1以及图2所示,热插拨孔14用于安装热插拔导电体4,其为圆孔结构。该热插拨孔14开设在座体11上,且该接地孔13为盲孔结构,该盲孔的开口设置在第一端面111上。该热插拔孔14与短主功率孔122的距离小于热插拔孔14与长主功率孔121的距离,也即热插拔孔14更靠近于短主功率孔122。本实施例中,两个主功率孔12、接地孔13以及热插拨孔14相互平行设置,两个主功率孔12与接地孔13的孔径大小相同,且两个主功率孔12与接地孔13的孔径大于热插拨孔14的孔径。
[0024]如图1以及图2所示,连接耳15大致为梯形的板状结构,其凸设在座体11的侧壁上,也即连接耳15由座体11的侧壁向远离座体11的方向延伸。该连接耳15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耳15分别对应设置在座体11的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连接孔16为圆孔结构,每个连接耳15开设有该连接孔16。该连接孔16与背板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端子插座与背板的固定安装。
[0025]如图1以及图2所示,防呆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相互插接时插反,其设置在座体11的侧壁上,且该防呆结构位于座体11靠近第一端面11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防呆结构为防呆槽17,该防呆槽17为槽形结构,其开口设置在第一端面111上,该开口朝向第二端面112延伸形成该防呆槽17。本实施例中,防呆槽17设置有两个。由于所述端子插座中设置有防呆槽17的结构,相应地,端子插头中设置有与该防呆槽17相适配的防呆凸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防呆结构亦可以采用防呆凸起的结构。
[0026]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主功率导电体2固定安装在主功率孔12内,其用于和主功率电路(未图示)连接。接地导电体3固定安装在接地孔13内,其用于接地。热插拔导电体4固定安装在热插拨孔14内,该热插拔导电体4与位于短主功率孔122内的主功率导电体2电连接。主功率导电体2、接地导电体3以及热插拔导电体4靠近第一端面111的一端分别与端子插头插接,主功率导电体2以及接地导电体3靠近第二端面112的一端分别与线缆插接。主功率导电体2、接地导电体3以及热插拔导电体4均为金属套。该金属套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优选地,该金属套为铜套。两个主功率导电体2与接地导电体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凹凸状的抵接部(未标号),以提高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插接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该热插拔导电体4的截面面积小于主功率导电体2的截面面积。当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相互插接时,端子插头中的热插拔针(未图示)与该热插拔导电体4先接触,从而实现小电流导通;当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相互分离时,端子插头中的热插拔针与该热插拔导电体4后断开,也即小电流后断开,其安全性高。采用热插拔导电体4的结构,能够实现插拔时的预充电和预放电的功能,有效地避免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热插拔时产生打火现象。
[0027]本实施例中,主功率导电体2、接地导电体3以及热插拔导电体4与第一端面111的距离分别相等,以进一步保证所述端子插座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要求。优选地,主功率导电体2、接地导电体3以及热插拔导电体4与第一端面111的距离不小于1.5_。主功率导电体2与第二端面112的距离大于接地导电体3与第二端面112的距离,以提高所述端子插座与线缆插接的安全性能。
[0028]使用如上实施例提供的端子插座时,由于所述端子插座采用接地孔13与两个主功率孔12呈三角形分布的结构,既能满足所述端子插座中主功率导电体2与接地导电体3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要求,又能满足所述端子插座与端子插头插接时的强度要求;再者,所述端子插座设置有热插拔导电体的结构,在热插拔时能够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功能,有效地避免热插拔时产生打火现象。[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插座,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包括座体(11),以及两个开设在所述座体(11)上的主功率孔(12);每个所述主功率孔(12)内设置有用于和主功率电路连接的主功率导电体(2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座体(11)上的接地孔(13 )与热插拔孔(14);所述接地孔(13)内设置有用于接地的接地导电体(3),所述热插拔孔(14)内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主功率导电体(2 )实现预充电和预放电的热插拔导电体(4 );所述热插拔导电体(4)与其中一个所述主功率导电体(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孔(13)位于两个所述主功率孔(12 )之间,且所述接地孔(13 )与两个所述主功率孔(12 )呈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功率孔(12)中的一个为长主功率孔(121),另一个为短主功率孔(122);所述热插拔孔(14)与所述短主功率孔(122)的距离小于所述热插拔孔(14)与所述长主功率孔(121)的距离;所述热插拔导电体(4)与位于所述短主功率孔(122)内的主功率导电体(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与第二端面(112);所述主功率孔(12)以及所述接地孔(13)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端面(111)与所述第二端面(112)设置;所述热插拔孔(14)为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率导电体(2)、所述接地导电体(3)以及所述热插拔导电体(4)与所述第一端面(111)的距离分别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率导电体(2)与所述第二端面(112)的距离大于所述接地导电体(3)与所述第二端面(112)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功率导电体(2)、所述接地导电体(3)以及所述热插拔导电体(4)均为金属套。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上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连接耳(15);每个所述连接耳(15)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座体(11)的连接孔(16)。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插拔导电体(4)的截面积小于所述主功率导电体(2)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的侧壁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位于所述座体(11)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1)的一端。
【文档编号】H01R13/652GK203813129SQ20142015286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鬲新海, 吕华军 申请人: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