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761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壳,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和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横截面为梯形的凹槽,上盖还设有若干分别与对应凹槽滑动配合的缓冲块,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上盖的边沿,凹槽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凸柱,所述缓冲块包括:缓冲座,下端与凹槽滑动配合;缓冲垫,固定在缓冲座的上端;卡槽,设置在缓冲座的侧壁,与所述凸柱相互配合。通过设置凹槽,使缓冲块与上盖滑动配合,缓冲块不安装时,便于蓄电池壳的存储,缓冲块安装时,能够防止在运输或者设备使用时,蓄电池壳之间的碰撞破坏蓄电池壳;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能够限制缓冲块上下的移动;通过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卡槽,能够使缓冲座固定在上盖上,防止缓冲座晃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壳。 一种蓄电池壳

【背景技术】
[0002] 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石油资源面临危机、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形成了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社会背景。市场的迫切 需求,使新型二次电池应运而生。其中蓄电池具有电压平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用范围 广、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 种电池。
[0003]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 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 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 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0004] 蓄电池一般包含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汇流排、正极柱以及负极柱。其中 正极板、负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是带有栅格结构的铅栅格板。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 嵌合,之间插入隔板,用汇流排将所有的正极板和所有的负极板分别连接,如此组装起来, 便形成单格蓄电池,且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目比正极板多一块。
[0005] 蓄电池壳作为蓄电池中盛放正负极群及电解液的容器,它本身应具有良好的绝缘 性、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对于一些使用蓄电池的机械设备,由于其使用环境要经受较大的 冲击和振动,蓄电池壳之间会产生摩擦和碰撞而损坏,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且在存储蓄电 池时,蓄电池之间会相互叠加,它们发生碰撞时也易损坏蓄电池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蓄电池壳。解决了现有蓄电池壳相互碰撞 时会损坏,影响使用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种蓄电池壳,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和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横 截面为梯形的凹槽,上盖还设有若干分别与对应凹槽滑动配合的缓冲块。
[0009] 平时在储存蓄电池壳时,缓冲块并不安装进入凹槽,此时蓄电池壳相互叠加,不浪 费存储空间。当蓄电池壳进行组装时,将缓冲块套入凹槽中,此时上下相邻的两个蓄电池壳 之间具有缓冲块进行缓冲,缓冲块能够防止在运输或者设备使用时,蓄电池壳之间的碰撞 破坏蓄电池壳。缓冲块和凹槽滑动配合,使用方便快捷;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能够限制缓 冲块上下的移动。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上盖的边沿。
[0011] 延伸至边沿是为了使缓冲块方便快捷的插入凹槽中。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凸柱,所述缓冲块包括:
[0013] 缓冲座,下端与凹槽滑动配合;
[0014] 缓冲垫,固定在缓冲座的上端;
[0015] 卡槽,设置在缓冲座的侧壁,与所述凸柱相互配合。
[0016] 缓冲座和凹槽滑动配合,因为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缓冲座只能沿着凹槽的长度 方向滑动;通过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卡槽,能够使缓冲座固定在上盖上,防止缓冲座晃动。
[0017] 为了使凸柱和卡槽配合的更牢固,作为优选,所述凸柱一端与凹槽的侧壁固定,另 一端设有倒钩。
[0018] 还包括两个嵌合在上盖中,上端面与上盖齐平的极柱,以及分别与对应极柱螺纹 配合的端子。
[0019] 平时在储存蓄电池时,端子并不安装在上盖上与极柱连接,这样蓄电池壳的上表 面为平整面,便于储存。
[0020] 为了使蓄电池在使用时蓄电池之间连接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端子包括:
[0021] 固定部,与极柱螺纹连接;
[0022] 延伸部,与上盖平行,一端与固定部顶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上盖的外侧。
[0023] 为了保证缓冲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延伸部的顶端距上盖上表面的距离小于缓冲 垫的顶端距上盖上表面的距离。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凹槽,使缓冲块与上盖滑动配合,缓冲块不安 装时,便于蓄电池壳的存储,缓冲块安装时,能够防止在运输或者设备使用时,蓄电池壳之 间的碰撞破坏蓄电池壳;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能够限制缓冲块上下的移动;通过相互配 合的凸柱和卡槽,能够使缓冲座固定在上盖上,防止缓冲座晃动;凸柱一端与凹槽的侧壁固 定,另一端设有倒钩,凸柱和卡槽配合更加牢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壳的正视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壳的俯视图;
[0027]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9] 1.壳体,2.上盖,3.凹槽,4.缓冲座,5.缓冲垫,6.固定部,7.延伸部,8.缓冲块, 9.端子,10.凸柱,11.装饰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蓄电池壳做详细描述。
[0031] 如图1?2所不,一种蓄电池壳,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1和上盖2,上盖2上表 面还设有装饰盖板11,装饰盖板用于遮挡注酸口、防爆阀门等,使蓄电池壳更加美观。
[0032] 上盖2的上表面设有四个横截面为梯形的凹槽3,凹槽3的一端延伸至上盖的边 沿,凹槽3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凸柱10,凸柱10 -端与凹槽的侧壁固定,另一端设有倒钩, 见图3。
[0033] 如图2所示,四个凹槽两两对称布置,上盖2还设有四个分别与对应凹槽3滑动配 合的缓冲块8,如图1所示,缓冲块8包括:
[0034] 下端与凹槽滑动配合的缓冲座4 ;
[0035] 固定在缓冲座的上端的缓冲垫5 ;
[0036] 设置在缓冲座的侧壁,与凸柱10相互配合的卡槽。
[0037] 蓄电池壳还包括两个嵌合在上盖中,上端面与上盖齐平的极柱,以及分别与对应 极柱螺纹配合的端子9,端子9包括:
[0038] 与极柱螺纹连接的固定部6 ;
[0039] 与上盖平行,一端与固定部顶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上盖的外侧的延伸部7,且为 了保证缓冲效果,延伸部7的顶端距上盖上表面的距离小于缓冲垫的顶端距上盖上表面的 距离。
[0040] 平时在储存蓄电池壳时,缓冲块并不安装进入凹槽,端子也不安装至极柱上,此时 上盖的上表面平整,便于蓄电池壳的相互叠加,不浪费存储空间。当蓄电池进行组装时,将 缓冲块套入凹槽中,同时将端子安装,此时上下相邻的两个蓄电池壳之间具有缓冲块进行 缓冲,缓冲块能够防止在运输或者设备使用时,蓄电池壳之间的碰撞破坏蓄电池壳。本实施 例缓冲块和凹槽滑动配合,使用方便快捷;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能够限制缓冲块上下的移 动。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 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蓄电池壳,包括相互密封配合的壳体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 有若干横截面为梯形的凹槽,上盖还设有若干分别与对应凹槽滑动配合的缓冲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上盖的边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凸柱,所 述缓冲块包括: 缓冲座,下端与凹槽滑动配合; 缓冲垫,固定在缓冲座的上端; 卡槽,设置在缓冲座的侧壁,与所述凸柱相互配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一端与凹槽的侧壁固定,另一 端设有倒钩。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嵌合在上盖中,上端面与上 盖齐平的极柱,以及分别与对应极柱螺纹配合的端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 固定部,与极柱螺纹连接; 延伸部,与上盖平行,一端与固定部顶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上盖的外侧。
【文档编号】H01M2/02GK203883048SQ201420268897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周文渭, 曹进, 吴飞, 李桂发, 刘玉, 邓承智, 刘文林 申请人: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