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191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具有发光元件;波长转换部,吸收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并放射出具有下述波长的光,所述波长不同于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的波长;以及导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波长转换部之间,使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进行传播,且所述导光部具有第1照射面及第2照射面,所述第1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所述第2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与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专利说明】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后述的实施方式大致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发光装置,其具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波长转换部,含有荧光体;以及导光体,将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导至波长转换部。
[0003]若设置将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导至波长转换部的导光体,便能够将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效率良好地导至波长转换部。
[0004]但是,从发光装置照射的光只是经过了波长转换部的光,因此将损失装饰性。
[0005]此时,若为了提高装饰性而设置多个发光装置,则有可能无法实现小型化或低成本化。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3-515899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9][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的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具有发光元件;波长转换部,吸收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并放射出具有下述波长的光,所述波长不同于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的波长;以及导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波长转换部之间,使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进行传播,且所述导光部具有第I照射面及第2照射面,所述第I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所述第2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与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0013](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的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a)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的示意外形图,图1(b)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的示意剖面图。
[0016]图2(a)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a的示意外形图,图2(b)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a的示意剖面图。
[0017]图3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23的示意剖面图。
[0018]图4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33的示意剖面图。
[0019]图5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43的示意剖面图。
[0020]图6是用于例不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53的不意剖面图。
[0021]图7是用于例不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63的不意剖面图。
[0022]图8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73的示意剖面图。
[0023]图9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83的示意剖面图。
[0024]图10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93的示意剖面图。
[0025]图11 (a)、图11(b)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103的示意剖面图。
[0026]符号的说明:
[0027]1、Ia:照明装置
[0028]2:框体
[0029]2a、20a:收纳部
[0030]2al:凸缘部
[0031]2b、20b:保持部
[0032]2bl、20al:凸部
[0033]3:散热部
[0034]3a:安装部
[0035]3b:鳍片
[0036]10:发光装置
[0037]12:发光部
[0038]12a:基板
[0039]12b:发光元件
[0040]13、23、33、43、53、63、73、83、93、103:导光部
[0041]13a、23a、33a、43a、53a、63a、73a、83a、93a、103a:入射面
[0042]13b、23b、33b、43b、53b、63b、73b、83b、93b、103b:第 I 照射面
[0043]13c、23c、33c、43c、53c、63c、73c、83c、93c、103c:第 2 照射面
[0044]14:波长转换部
[0045]20:框体
[0046]20c:端子部
[0047]20c 1:绝缘部
[0048]20c2:导电部
[0049]20d:配线部
[0050]20dl、20d2:配线
[0051]54:光泄漏部
[0052]64:扩散材
[0053]73d:芯部
[0054]73e:包层部
[0055]CL: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56]第I实施方式是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具有发光元件;波长转换部,吸收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并放射出具有下述波长的光,所述波长不同于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的波长;以及导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波长转换部之间,使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进行传播,且所述导光部具有第I照射面及第2照射面,所述第I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所述第2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与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0057]根据该发光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58]而且,第2实施方式是根据第I实施方式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具有如下形状,即,随着朝向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一侧的端部,与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积逐渐减小或者阶段性地减少的形状,所述第2照射面被设置在所述剖面积逐渐减小或者阶段性地减少的区域。
[0059]根据该发光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60]而且,第3实施方式是根据第I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2照射面上设置有凹凸。
[0061]根据该发光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62]而且,第4实施方式是根据第I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光泄漏部,接触至所述第2照射面,且所述光泄漏部与所述导光部之间的折射率差比空气与所述导光部之间的折射率差还小。
[0063]根据该发光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64]而且,第5实施方式是根据第I实施方式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具有芯(core)部及包层(clad)部,所述芯部使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进行传播,所述包层部覆盖所述芯部的与所述光传播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面,且所述导光部满足以下的数式。
[0065]2 Θ 1/2 彡 SirT1NA
[0066]此处,2 Θ 1/2为所述发光部的配光角,NA为数值孔径。
[0067]根据该发光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68]而且,第6实施方式是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框体,收纳设于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发光部,且保持设于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导光部。
[0069]根据该照明装置,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70]而且,第7实施方式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将所述照明装置安装于灯具中时,所述发光装置中所设的所述波长转换部被设置在所述灯具的反射体的焦点位置。
[0071]根据该照明装置,例如能够获得基于车辆法规的配光及发光强度,并且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072]以下,参照附图来例示实施方式。另外,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0073]图1 (a)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的示意外形图。
[0074]图1 (b)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的示意剖面图。
[0075]如图1 (a)、图1 (b)所示,在照明装置I中,设置有框体2、散热部3及发光装置10。
[0076]框体2具有收纳部2a及保持部2b。
[0077]收纳部2a呈圆筒状,且一个端部由凸缘部2al予以堵塞。在凸缘部2al上,设置有用于供导光部13插入的孔。收纳部2a的与设有凸缘部2al的一侧为相反侧的端部开口。收纳部2a的开口因连接散热部3的安装部3a而被堵塞。在收纳部2a的内部,收纳有基板12a及发光元件12b。
[0078]保持部2b呈圆筒状,并从凸缘部2al突出。保持部2b被设置在凸缘部2al的孔的正上方。并且,导光部13被插入至保持部2b的内部与凸缘部2al的孔内。此时,导光部13被保持在保持部2b的内部。例如,在导光部13的外壁面设置未图示的凸部,在保持部2b的内部设置未图示的凹部。并且,通过使导光部13的凸部嵌合至保持部2b的凹部,从而能够使导光部13保持在保持部2b的内部。而且,也可使用粘合剂等,使导光部13保持在保持部2b的内部。
[0079]在保持部2b的外壁面上,突出有多个凸部2bl。多个凸部2bl例如在将照明装置I安装于未图示的灯具等时,协同灯具侧的安装构件,来使照明装置I保持在未图示的灯具等中。而且,在多个凸部2bl与凸缘部2al之间,也可设置密封(seal)构件,该密封构件包含橡胶(gum)或娃酮(silicone)树脂等材料。
[0080]框体2具有下述功能,即:收纳基板12a与发光元件12b的功能;保持导光部13的功能;以及将由发光元件12b等产生的热散发到照明装置I外部的功能。
[0081]因此,考虑到将热散发到外部,可使框体2由导热率高的材料所形成。例如,框体2可由铝、铝合金、高导热性树脂等所形成。高导热性树脂例如是如下所述的树脂,即,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混合有导热率高的碳或氧化铝等的纤维或粒子。
[0082]散热部3具有安装部3a与鳍片(fin) 3b。
[0083]安装部3a呈圆板状,在一个主面上设置有基板12a。安装部3a被保持在收纳部2a的内部。例如,安装部3a使用粘合剂等而接合于收纳部2a的内部。
[0084]在安装部3a的与设置基板12a的一侧为相反侧的主面上,设置有多个鳍片3b。
[0085]鳍片3b呈板状,并从安装部3a的主面突出。鳍片3b设有多个,作为散热鳍片发挥功能。
[0086]鳍片3b是由导热率高的材料所形成。例如,鳍片3b可由铝、铝合金、前述的高导热性树脂等所形成。
[0087]在发光装置10中,设置有发光部12、导光部13及波长转换部14。
[0088]发光部12具有基板12a及发光元件12b。
[0089]基板12a呈板状,且在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配线图案(pattern)。
[0090]基板12a例如可由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酚醛纸或环氧玻璃等有机材料、以绝缘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材料等形成。
[0091]另外,在以绝缘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材料既可包含有机材料,也可包含无机材料。
[0092]在发光元件12b的发热量大的情况下,考虑到散热的观点,优选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基板12a。作为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可例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以绝缘体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材料等。
[0093]而且,基板12a既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
[0094]发光元件12b例如可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laser d1de)等。
[0095]发光元件12b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发光元件12b的数量可根据照明装置I的用途或导光部13的入射面13a的面积等来适当变更。在设置多个发光元件12b的情况下,多个发光元件12b既可采用矩阵(matrix)状或同心圆状等规则性的配置,也可采用任意配置。
[0096]发光元件12b、与设置在基板12a表面上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的连接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发光元件12b既可通过与未图示的配线图案直接连接的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来安装,也可设置在封壳内部并经由引线(lead)而安装于未图示的配线图案。
[0097]发光兀件12b的光的照射面(上表面)与导光部13的入射面13a对置。因此,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将被效率良好地导入导光部13的内部。
[0098]而且,在基板12a上,可视需要来适当设置电阻器、电容器(condenser)、二极管等电路零件。
[0099]在基板12a的配线图案上,连接有未图示的供电端子的一端。未图示的供电端子的另一端从散热部3的安装部3a露出。外部的电源等经由未图示的插座(socket)等,而连接于从散热部3的安装部3a露出的未图示的供电端子。
[0100]导光部13呈柱状。
[0101]导光部13具有入射面13a、第I照射面13b及第2照射面13c。
[0102]入射面1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103]第I照射面1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1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104]从第2照射面1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105]S卩,导光部13被设置在发光部12与波长转换部14之间。导光部13使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进行传播。导光部13具有:第I照射面13b,将经传播的光照射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以及第2照射面13c,将经传播的光照射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0106]在图1 (a)、图1 (b)中例示的导光部1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13b与入射面13a对置。第2照射面13c以沿着与第I照射面13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来延伸的方式而设置。
[0107]而且,第2照射面13c朝向下述方向倾斜,S卩: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一侧的端部接近导光部13的中心轴CL的方向。
[0108]S卩,导光部13具有如下形状,即,随着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一侧的端部,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的剖面积逐渐减小的形状。并且,第2照射面13c被设置在剖面积逐渐减小的区域。
[0109]而且,第I照射面13b及第2照射面13c从保持部2b露出。
[0110]导光部13是由对于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的透过率高的材料所形成。导光部13例如可由玻璃(glass)或透光性陶瓷等无机材料、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olystyrene)、丙烯酸等透明树脂等所形成。
[0111]导光部1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导光部1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例如可采用圆形或矩形等。而且,在图1 (a)、图1(b)中,例示了导光部13为直线状的柱状体的情况,但也可为曲线状的柱状体。
[0112]如后所述,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主要用于提高装饰性。
[0113]因此,若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过剩,则有可能损害作为照明装置I的功能,或者造成电力消耗增加。
[0114]另一方面,对于从一般的导光部漏出的意料外的漏光而言,由于所照射的光过少,因此无法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115]因此,优选的是,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的能量(energy)总量,为入射至入射面13a的光的能量总量的5%以上且30%以下。
[0116]波长转换部14吸收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并放射出下述光,该光具有与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
[0117]S卩,波长转换部14对经由第I照射面13b而导入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波长转换部14例如可由硅酮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与荧光体所形成。
[0118]当被导入波长转换部14的光入射至荧光体时,荧光体受到激发,从而从荧光体放射出荧光。因此,能够对经由第I照射面13b而导入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
[0119]此时,通过适当选择从发光元件12b照射的光的波长或荧光体的种类,能够改变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的光的波长。
[0120]例如,在将照明装置I用于汽车等中的情况下,能以下述方式来进行。
[0121]在将照明装置I用于大灯(head lamp)、雾灯(fog lamp)、日间行车灯(DaytimeRunning Light, DRL)、前位灯(front posit1n lamp)等的情况下,可将发光元件12b设为蓝色发光二极管,并将荧光体设为放射黄色荧光的荧光体。此时,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入射至荧光体,并从荧光体放射出黄色的荧光。并且,通过蓝色的光与黄色的光混合,从而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白色的光。
[0122]此时,也可取代放射黄色荧光的荧光体,而使用放射红色荧光的荧光体与放射绿色荧光的荧光体,此时,通过蓝色的光、红色的光与绿色的光混合,从而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白色的光。
[0123]在将照明装置I用于刹车灯(brake lamp)、后位灯(rear posit1n lamp)、高位刹车灯(highmount stop lamp)、后雾灯(rear fog lamp)等的情况下,可将发光元件12b设为蓝色发光二极管,并将荧光体设为放射红色荧光的荧光体。此时,将从发光元件12b照射的蓝色的光全部转换成红色的光,以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红色的光。
[0124]在将照明装置I用于转向灯(turn lamp)等的情况下,可将发光元件12b设为蓝色发光二极管,并将荧光体设为放射橙色荧光的荧光体。此时,将从发光元件12b照射的蓝色的光全部转换成橙色的光,以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橙色的光。
[0125]接下来,例示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的作用。
[0126]当对发光装置10接通电力时,从发光元件12b照射光。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13a而导入至导光部1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1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1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127]在导光部1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1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128]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129]此处,由于第2照射面13c为倾斜面,因此入射至第2照射面13c的一部分光失去全反射条件。因此,在导光部13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13c而照射至外部。
[0130]经由第2照射面13c而照射至外部的光的波长未被转换。
[0131]因此,将从照明装置I照射不同颜色的光。
[0132]如图1(a)所示,在设置照明装置I的未图示的灯具中,设置有反射体100或透镜等光学构件,用于使从照明装置I照射的光分布成所需的配光。
[0133]此时,若将波长转换部14设置于反射体100的焦点位置,则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的光将聚光至照射位置。
[0134]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由于未与反射体100光学耦合,因此从反射体100的开口部无规(random)地照射。因此,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成为杂散光。
[0135]S卩,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的光会聚光至照射位置,但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不会聚光至照射位置。因此,能够获得基于车辆法规的配光及发光强度。
[0136]并且,当从外部观察照明装置I时,例如可在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的光(例如白色的光)的区域的外侧,看到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例如蓝色的光)。因此,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137]另外,若考虑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与第2照射面13c的位置来设计反射体100或透镜等光学构件,则也可使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的光与从第2照射面13c照射的光以所需的比例进行混合。
[0138]图2(a)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a的示意外形图。
[0139]图2(b)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及照明装置Ia的示意剖面图。
[0140]如图2 (a)、图2(b)所示,在照明装置Ia中,设置有框体20及发光装置10。
[0141]框体20具有收纳部20a、保持部20b、端子部20c及配线部20d。
[0142]收纳部20a呈有底的圆筒状,且一个端部开口。收纳部20a的开口因连接保持部20b而被堵塞。在收纳部20a的内部,收纳有基板12a与发光元件12b。
[0143]收纳部20a可采用具有灯头的功能的部件。因此,收纳部20a例如可采用具有下述外形形状的部件,即,在白炽灯泡中普遍使用的E26、E17、E12等螺入式灯头或者G4、P15d、P15s、BA15s、BA15d、BA9s等插入式灯头等的外形形状。
[0144]另外,为了防止误安装,也可采用具有特殊形状的部件。
[0145]收纳部20a是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所形成。
[0146]在收纳部20a的外壁面上,突出有多个凸部20al。多个凸部20al例如在将照明装置Ia安装于未图示的灯具等中时,协同灯具侧的安装构件来使照明装置Ia保持在未图示的灯具等中。
[0147]保持部20b呈圆板状,且连接于收纳部20a的开口。在保持部20b上,设置有用于供导光部13插入的孔。保持部20b的孔被设置在发光元件12b的正上方。此时,导光部13被保持在保持部20b的孔的内部。例如,在导光部13的外壁面设置未图示的凸部,在保持部20b的孔中设置未图示的凹部。并且,通过使导光部13的凸部嵌合至保持部20b的凹部,从而能够使导光部13保持在保持部2b中。而且,也可使用粘合剂等,使导光部13保持在保持部20b中。
[0148]在使导光部13保持在保持部20b中时,第I照射面13b及第2照射面13c从保持部20b露出。
[0149]另外,也可在导光部13的外壁面设置圆板状构件,并将圆板状构件连接于收纳部20a的开口。此时,收纳部20a兼具保持部20b的功能。
[0150]端子部20c具有绝缘部20cl与导电部20c2。
[0151]绝缘部20cl被设置在收纳部20a的底部所设的孔内。绝缘部20cl例如是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所形成。
[0152]导电部20c2被设置在绝缘部20cl的与收纳部20a侧为相反侧的端部。
[0153]配线部20d具有配线20dl与配线20d2。
[0154]配线20dl的一个端部与基板12a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电连接。配线20dl的另一个端部与收纳部20a电连接。
[0155]配线20d2的一个端部与基板12a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电连接。配线20d2的另一个端部与导电部20c2电连接。
[0156]外部的电源经由未图示的插座等而连接于收纳部20a与导电部20c2。
[0157]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a的情况下,也能够享有与前述的照明装置I同样的效果O
[0158]例如,能够获得基于车辆法规的配光及发光强度,且能够实现装饰性的提高。
[0159]接下来,进一步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
[0160]图3是用于例不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23的不意剖面图。
[0161]如图3所示,导光部23呈柱状。
[0162]导光部23具有入射面23a、第I照射面23b及第2照射面23c。
[0163]入射面2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164]第I照射面2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2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165]从第2照射面2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166]在导光部2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23b与入射面23a对置。第2照射面23c是与第I照射面23b平行地设置。
[0167]S卩,导光部23的设有第2照射面23c的区域随着朝向设置波长转换部14的一侧,导光部2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积阶段性地变小。
[0168]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23b及第2照射面2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169]而且,导光部23的材料或导光部2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170]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23a而导入至导光部2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2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2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171]在导光部2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2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172]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173]此处,第2照射面23c是与第I照射面23b平行地设置。因此,在导光部23内部传播的光中的入射至第2照射面23c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23c而照射至外部。
[0174]因此,导光部2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175]图4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33的示意剖面图。
[0176]如图4所示,导光部33呈柱状。
[0177]导光部33具有入射面33a、第I照射面33b及第2照射面33c。
[0178]入射面3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179]第I照射面3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3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180]从第2照射面3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181]导光部3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33b与入射面33a对置。第2照射面33c是以沿着与第I照射面33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4中例示的是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设置。而且,在第2照射面33c上,设置有小的凹凸。例如,第2照射面33c为粗糙面。此时,第2照射面33c可通过实施喷射(blast)加工等而形成。另外,第2照射面33c也可在使导光部33成形时,通过转印模具上所设的粗糙面而形成。
[0182]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33b及第2照射面3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183]而且,导光部33的材料或导光部3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184]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33a而导入至导光部3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3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3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185]在导光部3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3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186]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187]此处,在第2照射面33c上,设置有小的凹凸。因此,在导光部33内部传播的光中的入射至第2照射面33c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33c而照射至外部。
[0188]因此,导光部3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189]图5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43的示意剖面图。
[0190]图5所示,导光部43呈柱状。
[0191]导光部43具有入射面43a、第I照射面43b及第2照射面43c。
[0192]入射面4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193]第I照射面4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4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194]从第2照射面4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195]在导光部4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43b与入射面43a对置。第2照射面43c是以沿着与第I照射面43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5中例示的是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设置。而且,在第2照射面43c上,设置有圆柱(cylindrical)形状的凹凸。凹凸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失去全反射条件的形状即可。凹凸的形状例如可采用棱柱(prism)形状、圆锥(cone)形状、棱锥(pyramid)形状、圆锥台等。第2照射面43c也可在使导光部43成形时,通过转印模具上所设的凹凸而形成。
[0196]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43b及第2照射面4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197]而且,导光部43的材料或导光部4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198]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43a而导入至导光部4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4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4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199]在导光部4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4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200]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201]此处,在第2照射面43c上,设置有圆柱形状的凹凸。因此,在导光部43内部传播的光中的入射至第2照射面43c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43c而照射至外部。
[0202]因此,导光部4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203]图6是用于例不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53的不意剖面图。
[0204]图6所示,导光部53呈柱状。
[0205]此时,在发光装置中,进而设置有与第2照射面53c接触的光泄漏部54。
[0206]导光部53具有入射面53a、第I照射面53b及第2照射面53c。
[0207]入射面5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208]第I照射面5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5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209]从第2照射面5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210]导光部5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53b与入射面53a对置。第2照射面53c是以沿着与第I照射面53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6中例示的是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设置。而且,第2照射面53c成为与光泄漏部54接触的接触面。光泄漏部54未接触的区域与外部气体(空气)接触。
[0211]光泄漏部54与导光部53之间的折射率差小于空气与导光部53之间的折射率差。
[0212]例如,可使导光部53由丙烯酸所形成,使光泄漏部54由硅酮所形成。此时,包含丙烯酸的导光部53与空气的界面的临界角为42.2。。包含丙烯酸的导光部53与包含硅酮的光泄漏部54的界面的临界角为73.7°。因此,在与光泄漏部54接触的接触面即第2照射面53c上,难以发生全反射。因此,入射至第2照射面53c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53c而照射至外部。
[0213]优选的是,使空气不会进入光泄漏部54与导光部53之间。
[0214]因此,光泄漏部54例如优选由娃酮、橡胶、弹性体(elastomer)等所形成。
[0215]而且,也可使粘接层介隔在光泄漏部54与导光部53之间。
[0216]例如,可使包含树脂或金属的光泄漏部54与导光部53的外形尺寸一致地形成,并将光泄漏部54与导光部53经由粘接剂而接合。而且,也可将包含树脂等的膜(film)状的光泄漏部54与导光部53经由粘接剂而接合。
[0217]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53b及第2照射面5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218]而且,导光部53的材料或导光部5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219]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53a而导入至导光部5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5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5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220]在导光部5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5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221]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222]此处,第2照射面53c成为与光泄漏部54接触的接触面。因此,在导光部53内部传播的光中的入射至第2照射面53c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53c而照射至外部。
[0223]因此,导光部5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224]图7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63的示意剖面图。
[0225]图7所示,导光部63呈柱状。
[0226]导光部63具有入射面63a、第I照射面63b及第2照射面63c。
[0227]入射面6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228]第I照射面6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6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229]从第2照射面6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230]在导光部6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63b与入射面63a对置。第2照射面63c是以沿着与第I照射面63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7中例示的是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设置。而且,第2照射面63c为导光部63的包含扩散材64的区域的外壁面(侧壁面)。在图7中例示的导光部的情况下,在导光部63的整个区域中包含扩散材64。因此,导光部63的整个侧壁面成为第2照射面63c。
[0231]此时,通过使扩散材64偏置分布,从而能够改变第2照射面63c的位置或面积。例如,若使扩散材64偏置分布于导光部63的波长转换部14侧,则导光部63的波长转换部14侧的外壁面成为第2照射面63c。
[0232]导光部63可通过使扩散材64扩散到透光性材料中而形成,所述扩散材64包含折射率与透光性材料不同的材料。
[0233]透光性材料例如可采用玻璃、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丙烯酸等。
[0234]扩散材64例如可采用包含二氧化硅(silica)、碳酸钙、硫酸钡、聚苯乙烯、丙烯酸、氧化钛、硅酮等的粒子。
[0235]入射至扩散材64的光对应于透光性材料与扩散材64的折射率差而光路弯曲。因此,入射至扩散材64的光经由第2照射面63c而照射至外部。
[0236]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63b及第2照射面6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此时,在导光部63的整个区域含有扩散材64的情况下,第2照射面63c的一部分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237]而且,导光部6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238]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63a而导入至导光部6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6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6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239]在导光部6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6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240]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241]此处,入射至扩散材64的光对应于透光性材料与扩散材64的折射率差而光路弯曲。因此,在导光部63内部传播的光中的入射至扩散材64的光的一部经由第2照射面63c而照射至外部。
[0242]因此,导光部6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243]图8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73的示意剖面图。
[0244]图8所示,导光部73呈柱状。
[0245]导光部73具有:芯部73d,使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进行传播;以及包层部73e,覆盖芯部73d的与光所传播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面。
[0246]导光部73具有入射面73a、第I照射面73b及第2照射面73c。
[0247]入射面73a及第I照射面73b是芯部73d的面中的未被包层部73e覆盖的面。
[0248]第2照射面73c为包层部73e的外壁面。
[0249]入射面7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250]第I照射面7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7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251]从第2照射面7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252]在导光部73的情况下,第I照射面73b与入射面73a对置。第2照射面73c是以沿着与第I照射面73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8中例示的是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设置。
[0253]此处,对于如光纤(fiber)等那样单纯地使光传播的部件而言,光源的配光角与数值孔径的关系满足以下的数式(I)。
[0254]2 Θ 1/2 < SirT1NA...(I)
[0255]此处,2 Θ 1/2为光源的配光角,NA为数值孔径。
[0256]而且,数值孔径是以下述的数式(2)来表示。
[0257]NA = (Nl2-N22)1/2...(2)
[0258]此处,NI为芯部的折射率,N2为包层部的折射率。
[0259]在光源的配光角与数值孔径的关系为前述关系的情况下,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几乎全部从第I照射面73b照射向外部。因此,在如光纤等那样单纯地使光传播的部件中,不存在第2照射面73c。
[0260]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73中,作为光源的发光部12的配光角与数值孔径的关系满足以下的数式(3)。
[0261]例如,通过选择发光元件12b的种类(配光角)、芯部的材料(折射率)、包层部的材料(折射率)等,以满足以下的数式(3)。
[0262]2 Θ 1/2 彡 SirT1NA...(3)
[0263]此时,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中的发光准确度Θ为Θ < SirT1NA的光,在芯部73d与包层部73e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而不会照射到外部。
[0264]与此相对,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中的发光准确度Θ为Θ > SirT1NA的光,在芯部73d与包层部73e的界面上不发生全反射而入射至包层部73e。并且,入射至包层部73e的光的一部分照射向外部。
[0265]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73b从保持部2b、20b露出。而且,第2照射面73c的至少一部分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266]而且,导光部7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267]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73a而导入至芯部73d的内部。导入至芯部73d内部的光在芯部73d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268]在芯部73d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7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269]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270]此处,导光部73满足前述的数式(3)。因此,在芯部73d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73c而照射至外部。
[0271]因此,导光部7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272]图9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83的示意剖面图。
[0273]图9所示,导光部83呈弯曲的柱状。
[0274]导光部83具有入射面83a、第I照射面83b及第2照射面83c。
[0275]入射面8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276]第I照射面8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8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277]从第2照射面8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278]第2照射面83c是被设置在入射面83与第I照射面83b之间的弯曲面。
[0279]例如,图9中例示的导光部83弯曲成U字形状,弯曲面成为第2照射面83c。
[0280]此处,若在光所传播的构件中设置有弯曲部,则因弯曲的角度而失去全反射的条件。因此,将从弯曲面朝向外部来照射光。
[0281]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83b及第2照射面8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282]而且,导光部83的材料或导光部8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283]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83a而导入至导光部8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8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8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284]在导光部83的内部传播的光经由第I照射面8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285]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286]此处,第2照射面83c为弯曲面。因此,在导光部83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83c而照射至外部。
[0287]因此,导光部8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288]图10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93的示意剖面图。
[0289]图10所示,导光部93呈柱状。
[0290]导光部93具有入射面93a、第I照射面93b及第2照射面93c。
[0291]入射面9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292]第I照射面9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9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293]从第2照射面9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294]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93与图4?图6中例示的导光部33、43、53中,柱状体中的第I照射面的位置与第2照射面的位置相反。
[0295]S卩,在导光部93的情况下,将柱状体的端面作为第2照射面93c,将柱状体的外壁面(侧壁面)作为第I照射面93b。
[0296]从柱状体的外壁面照射光的单元可与图4?图6中例示的单元同样。
[0297]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93b及第2照射面93c从保持部2b、20b露出。
[0298]而且,导光部93的材料或导光部9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299]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93a而导入至导光部9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9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9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300]在导光部93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I照射面9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301]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302]而且,在导光部93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93c而照射至外部。
[0303]因此,导光部9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304]图11 (a)、图11(b)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部103的示意剖面图。
[0305]另外,图11 (a)是在柱状体的端面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情况,图11 (b)是在柱状体的端面上所设的凹部的内部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情况。
[0306]如图11 (a)、图11(b)所示,导光部103呈柱状。
[0307]导光部103具有入射面103a、第I照射面103b及第2照射面103c。
[0308]入射面103a与发光部12的照射面对置。
[0309]第I照射面103b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从第I照射面103b朝向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来照射光。
[0310]从第2照射面103c朝向与设有波长转换部14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来照射光。
[0311]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103中,将柱状体的端部上所设的面中的、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的面作为第I照射面103b,将未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的面作为第2照射面103c。
[0312]例如,如图11(a)所示,可将柱状体的端面中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的区域作为第I照射面103b,将未与波长转换部14对置的区域作为第2照射面103c。
[0313]而且,如图11(b)所示,可将柱状体的端部中设置波长转换部14的凹部的底面作为第I照射面103b,将柱状体的端面作为第2照射面103c。
[0314]另外,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地,第I照射面103b及第2照射面103c从保持部2b,20b 露出。
[0315]而且,导光部103的材料或导光部103的与中心轴CL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可与前述的导光部13的情况同样。
[0316]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经由入射面103a而导入至导光部103的内部。导入至导光部103内部的光在导光部103的内部一边发生全反射一边传播。
[0317]在导光部103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I照射面103b而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
[0318]导入至波长转换部14的光的波长经转换后,从波长转换部14照射向外部。
[0319]而且,在导光部103的内部传播的光的一部分经由第2照射面103c而照射至外部。
[0320]因此,导光部103可获得与前述的导光部13同样的作用效果。
[0321]以上,例示了导光部的实施方式,但导光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导光部只要具有第I照射面及第2照射面即可,所述第I照射面用于将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照射向波长转换部14,所述第2照射面用于将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照射向波长转换部14以外的部位。
[0322]但是,在将照明装置I用于汽车等的情况下,优选采用如下结构:从发光部12照射的光的大部分能够从第I照射面进行照射。
[0323]以上,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以其他的各种形态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内及其等同的范围内。而且,前述的各实施方式可相互组合而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部,具有发光兀件; 波长转换部,吸收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并放射出具有下述波长的光,所述波长不同于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的波长;以及 导光部,被设置在所述发光部与所述波长转换部之间,使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进行传播,且所述导光部具有第I照射面及第2照射面,所述第I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所述第2照射面将所述经传播的光照射向与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具有如下形状,即,随着朝向设有所述波长转换部的一侧的端部,与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剖面积逐渐减小或者阶段性地减少的形状, 所述第2照射面被设置在所述剖面积逐渐减小或者阶段性地减少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照射面上设置有凹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泄漏部,接触至所述第2照射面, 所述光泄漏部与所述导光部之间的折射率差比空气与所述导光部之间的折射率差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具有芯部及包层部,所述芯部使从所述发光部照射的光进行传播,所述包层部覆盖所述芯部的与所述光传播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面, 且所述导光部满足以下的数式,
2 Θ 1/2 彡 SirT1NA, 此处,2 Θ 1/2为所述发光部的配光角,NA为数值孔径。
6.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框体,收纳设于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发光部,且保持设于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导光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照明装置安装于灯具中的状态,所述发光装置中所设的所述波长转换部被设置在所述灯具的反射体的焦点位置。
【文档编号】H01L33/50GK204045629SQ20142035675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土屋竜二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