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199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承座,所述支撑杆的杆身上还嵌套有中承块;送料装置,其固定于所述顶承座上,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转盘;中转装置,其固定于所述中承块上并位于所述转盘的正下方,所述的中转装置包括中转台、设置于所述中转台上的圆轴;入料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中转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入料装置包括入料座、连接于所述入料座正下方的料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不仅高效和安全可靠,而且定位精确,具有很有的市场实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加工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接插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插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插端子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信号端子,电力端子,连接端子等,是电路中的连接端。
[0003]接插端子通常需经输送装置自动送至压接处,再经压接装置将其压接入所需的产品中,从而实现自动化压接接插端子。然而,接插端子在输送过程中极易出现越轨和输送不到位的情况,继而出现整套装置的卡机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可靠、定位精确的用于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承座,所述支撑杆的杆身上还嵌套有中承块;送料装置,其固定于所述顶承座上,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转盘;中转装置,其固定于所述中承块上并位于所述转盘的正下方,所述的中转装置包括中转台、设置于所述中转台上的圆轴;入料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中转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入料装置包括入料座、连接于所述入料座正下方的料轨;其中,所述的转盘设置于所述中转台的第一侧板处,所述的入料座设置于所述中转台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的的第二侧板处。
[0006]优选的,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的支撑装置和所述的入料装置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上。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轴与所述转盘紧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转轴套,所述的转轴套上设置有限位销。
[0008]优选的,所述的中转台上设置有过渡块,其与所述圆轴并排放置,所述过渡块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0009]优选的,所述的中转台相对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中转台的出料端呈向下伸展的圆弧状。
[0010]优选的,所述的入料座包括入料端、位于所述入料端正下方的入料槽。
[0011]优选的,所述的入料端为两侧均向外延伸的圆弧状开口。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通过送料装置、中转装置和入料装置三者之间相互位置的合理布局设置,实现了将接有接插端子的基片平稳高效的转向输送至料轨中;通过圆轴和入料座的巧妙设计,使得整套装置对接插端子的输送不仅定位精确,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的右视图和主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送料装置;11电机;12转轴;13转盘;14限位销;15转轴套;2中转装置;21中转台;22过渡块;23圆轴;24中转台出料端;25固定座;26中转台第一侧板;27中转台第二侧板;3支撑装置;31支撑杆;32顶承座;33中承块;4入料装置;41入料座;411入料端;412入料槽;42料轨;5压接装置;6导轨;7工作台;8接插端子;9基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包括:
[0024]支撑装置3,其包括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设置有顶承座32,所述支撑杆31的杆身上还嵌套有中承块33 ;
[0025]送料装置1,其固定于所述顶承座32上,所述的送料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驱动端与转轴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轴12与转盘13紧固连接,所述转轴12的另一端套设有转轴套15,所述的转轴套15上设置有限位销14,所述的限位销14对转盘13实现紧固;
[0026]中转装置2,其通过固定座25紧固于于所述中承块33上并位于所述转盘13的正下方,所述的中转装置2包括中转台21、设置于所述中转台21上的圆轴23,所述的中转台21上设置有过渡块22,其与所述圆轴23并排放置,所述过渡块2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所述的中转台21相对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中转台的出料端24呈向下伸展的圆弧状;
[0027]入料装置4,其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I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中转装置2的下方,所述的入料装置4包括入料座41、连接于所述入料座41正下方的料轨42,所述的支撑装置3和所述的入料装置4均位于同一工作台7上,所述的入料座41包括入料端411、位于所述入料端411正下方的入料槽412,所述的入料端411为两侧均向外延伸的圆弧状开口,其中,所述的转盘13设置于所述中转台的第一侧板26处,所述的入料座41设置于所述中转台2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26平行设置的的第二侧板27处。
[0028]该输送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将装有接插端子8的基片9绕置于转盘13上,基片9的输出端从转盘13绕出,先经过渡块22上的倒角,再穿至圆轴23与中转台21之间并从中转台的出料端24圆弧处输出,最后经入料座41的入料槽412输至料轨42中,以供压接装置5将料轨42中的接插端子8用于对导轨6上的代加工对象进行接插端子8压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插端子8的输送装置,通过送料装置1、中转装置2和入料装置4三者之间相互位置的合理布局设置,实现了将接有接插端子8的基片9平稳高效的转向输送至料轨42中;通过转动杆141、圆轴23和入料座41的巧妙设计,使得整套装置对接插端子8的输送不仅定位精确,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0029]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装置,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承座,所述支撑杆的杆身上还嵌套有中承块; 送料装置,其固定于所述顶承座上,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转盘; 中转装置,其固定于所述中承块上并位于所述转盘的正下方,所述的中转装置包括中转台、设置于所述中转台上的圆轴; 入料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中转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入料装置包括入料座、连接于所述入料座正下方的料轨; 其中,所述的转盘设置于所述中转台的第一侧板处,所述的入料座设置于所述中转台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的的第二侧板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所述的支撑装置和所述的入料装置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轴与所述转盘紧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转轴套,所述的转轴套上设置有限位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台上设置有过渡块,其与所述圆轴并排放置,所述过渡块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台相对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中转台的出料端呈向下伸展的圆弧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座包括入料端、位于所述入料端正下方的入料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插端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端为两侧均向外延伸的圆弧状开口。
【文档编号】H01R43/055GK204067821SQ20142035804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花安强 申请人:昆山市宏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