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385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及包覆第一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主体、自第一主体水平向前延伸的舌板、自第一主体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一竖直部及第一竖直部末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顶壁、底壁及后壁。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侧设有上下贯穿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通过第一定位柱导向作用使得电连接器组装至电路板上更加简易。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11年11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16236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长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脚。当电连接器组装至电路板时,需要将导电端子焊脚与电路板上插孔一一对应,且焊接时需要进行反面焊接,大大影响了组装效率。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单的电连接器。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及包覆第一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主体、自第一主体水平向前延伸的舌板、自第一主体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一竖直部及第一竖直部末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顶壁、底壁及后壁,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侧设有上下贯穿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围设舌板周围形成一对接框口,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对接框口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底壁定义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高于对接框口。
[00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第二主体自第二主体后端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竖直部及自第二竖直部顶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自下至上组装至第一绝缘本体。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底部设有向下凸伸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于远离第一定位柱的一侧。
[00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两侧表面,所述两侧表面进一步自后端向上竖直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中间部位开设有开口及自开口上缘向下弯折延伸的插接脚,所述插接脚用以插接于电路板上。
[00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共同构成USB3.0的端子。
[00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出第一、第二安装部的第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前后排列且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柱长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沉板式组装于电路板上,第一安装部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另一侧设有上下贯穿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用以导引电连接器组装至电路板上,所述安装孔用以安装螺钉加强电连接器固持力。
[001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5与图1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沉板式焊接于电路板上200,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的导电端子3、组装于绝缘本体I上固定导电端子3的定位座4及包覆绝缘本体I的金属外壳2。
[0025]参照图3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及自下至上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11上的第二绝缘本体1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大致呈“Z”型,其包括第一主体111,自第一主体111前端水平向前延伸的舌板112,自第一主体111后端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竖直部113及自第一竖直部113末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部114。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主体111的高度低于所述电路板200的高度,所述第一主体1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竖直部113的高度。所述舌板112底端凹设有若干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容置槽1121及位于容置槽1121前侧的凹陷槽1122,所述凹陷槽1122与所述容置槽112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主体111包括顶部1111、与顶部1111相对的底部1112及两侧部1113。所述第一主体111底部1112凹设有自后向前水平延伸的第一收容槽1114,其中一侧部1113内壁设有上下延伸的卡持槽1115。所述第一竖直部113包括前端部1131、后端部1132,其中所述后端部1132凹设有自下向上延伸的第二收容槽1133。所述第一安装部114大致呈圆角矩形且在横向宽度上大于第一竖直部113,其设有顶壁1141、底壁1142及后壁1143。所述底壁1142向顶壁1141凹设形成有第三收容槽1144,所述第三收容槽1144横向宽度与第二收容槽1133横向宽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一安装部114 一侧设有自底壁1142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1145,另一侧设有上下贯穿整个第一安装部114的安装孔1146,所述安装孔1146用以组装螺钉(未图示)以加强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200的固持力,所述第一安装部114的底壁1142定义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高于所述第一主体111的底部1112,如此设置使得电连接器100能够沉板式组装于电路板200上。
[0026]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14内的第二主体121、自第二主体121后端竖直向上延伸并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133内的第二竖直部122及自第二竖直部122顶端水平向后延伸收容于第三收容槽1144内的第二安装部123。所述第二主体121包括顶端1211、底端1212及两侧端1213,所述第二主体121其中一侧端1213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块1214,所述凸块1214定位于卡持槽1115内,用以限制第二主体121前后移动。所述底端1212后端中间位置处凹设有前固定槽1215。所述第二安装部123两侧壁内侧凹设有向上延伸但不贯穿顶部的狭槽1231。所述第二安装部123的底部远离第一定位柱1145的一侧设有向下凸伸的第二定位柱1232。将电连接器100组装至电路板200上时,通过第一定位柱1145与第二定位柱1232与电路板上的定位孔201进行定位配合,起到导向作用。
[0027]继续参照图3至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镶嵌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11内的第一端子组31及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12内的第二端子组32。所述第一端子组31及第二端子组32共同结构USB3.0的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31组包括暴露于凹陷槽1122内的平板状第一接触部311及水平向后延伸出第一安装部114并向下弯折的第一焊接部312。所述第二端子组32包括水平向前延伸出第二主体121的第二连接部321、自第二连接部321继续向前延伸的具有弹性的第二接触部322及水平向后延伸出第二安装部123并向下弯折的第二焊接部323。所述第一焊接部312与第二焊接部323前后排列成两排且所述第一焊接部312与第二焊接部323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柱1145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321及第二接触部322收容于舌板112内的容置槽1121且可以在容置槽1121内上下浮动。
[0028]参照图3至图5所示,所述定位座4大致呈阶梯状布置,其包括第一台阶部41及较第一台阶部41为高的第二台阶部42。第一台阶部41及第二台阶部42上均设有若干上下贯穿定位座的竖直通道411、421,用以收容上述导电端子3的焊接脚312、323。所述第一台阶部41两侧前端设有向外突出的滑块412,所述滑块412卡持于第二安装部123内的狭槽1231,用以固定定位座4。其中第二台阶部42底部还设有向上凹陷的后固定槽422。
[0029]参照图2至图3所示,所述金属外壳2包括前壳体21及后壳体22。所述前壳体21由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其包覆在舌板112周围形成一对接框口 23,所述对接框口 23位于电路板200下方。该前壳体21包括上表面211、与上表面211相对的下表面212及连接上表面211与下表面212的两侧表面213。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前壳体21上表面211的高度低于所述电路板200的高度。所述下表面212后端中间处设有撕破成型的前卡持脚2121,所述前卡持脚2121卡持于第二主体121上前固定槽1215防止前壳体21向前滑动,所述两侧表面213进一步自后部向上竖直延伸有支撑部2131,由于所述第一竖直部113较高,支撑部2131需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支撑部2131位于中间部位开设有开口 2132及自开口2132上缘向下弯折延伸的插接脚2133,所述插接脚2133用以插入电路板200上的插孔用以固定金属外壳2。所述支撑部2131顶端还设有向外突出的卡持块2134。所述后壳体22也是由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其包覆于第一安装部114周围。该后壳体22包括上盖221、自上盖221前侧向下延伸的前盖222及自上盖221后侧向下延伸的后盖223。所述上盖221两侧还设有向下延伸有固定片2211,所述固定片2211凹设有卡持口 2212,所述卡持口 2212与支撑部2131上的卡持块2134相卡合。所述前盖222两侧设有相后延伸的固定片2221,所述固定片2221相内侧凸伸有凸包2222,所述凸包2222与支撑部2131上的开口 2132相卡合。所述后盖223下边缘中间处向内撕破形成有后卡持脚2231,所述后卡持脚2231卡持于后固定槽422内用以防止后壳体22向前滑动。
[0030]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同时安装面高于舌板112高度,使得电连接器100可以沉板焊接于电路板200上减少电路板200上方占用空间。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上的第一安装部11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柱1145及安装孔1146,通过第一定位柱1145的导向作用将电连接器组装至电路板200上,无需将导电端子3的焊接脚312、323与电路板上的插孔一一对应,简化了组装过程,同时安装孔1146内组装螺钉将电连接器稳定固定于电路板200上,加强了电连接器100固持于电路板200上的固持力。
[0031]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及包覆第一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主体、自第一主体水平向前延伸的舌板、自第一主体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一竖直部及第一竖直部末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顶壁、底壁及后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侧设有上下贯穿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底壁定义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高于对接框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围设舌板周围形成一对接框口,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对接框口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第二主体、自第二主体后端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竖直部及自第二竖直部顶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自下至上组装至第一绝缘本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底部设有向下凸伸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于远离第一定位柱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两侧表面,所述两侧表面进一步自后端向上竖直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中间部位开设有开口及自开口上缘向下弯折延伸的插接脚,所述插接脚用以插接于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共同构成USB3.0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出第一、第二安装部的第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前后排列且向下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柱长度。
【文档编号】H01R12/51GK204045768SQ20142039831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周乐武, 王继超, 王立江, 张国华, 郑启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