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26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电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其包括两相对设立且用于导电的喷涂端,在该两喷涂端之间设有主要由薄膜介质、高分子绝缘纸交错层叠并卷绕而成的筒状结构,相邻高分子绝缘纸沿所述筒状结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且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仅与其相近的喷涂端相连,在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两面均喷涂有可与其相连的喷涂端电性连接的金属喷涂层。该实用新型减小了金属化极板之间的电阻及极板电阻损耗,改善了电场分布,并在薄膜介质材料上不进行喷金工艺,保存了薄膜介质良好的介质性能及稳定的使用介电性能,进而使得电容器的损耗角减小,提高了耐受电流、电压,在大电流及冲击电压下更稳定。
【专利说明】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电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力及各种电气设备中,薄膜式电容器得到广泛应用。该类型电容器通常都应用于大功率、大电流和前述两种物理冲击的工况下,传统结构及工艺制作的电容器的电极直接是由薄膜单面金属化后得到,如图1所示,使得其电流耐受能力很难做到2倍额定电流及以上,极易过载或发热,最终造成电容器的快速老化和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目前的电容器结构和绕制工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0003]1、电容器耐受电流很难达到2倍爪及以上;
[0004]2、在交流谐波环境下寿命大大降低,谐波越大寿命越短;
[0005]3、材料有效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减小了金属化极板之间的电阻及极板电阻损耗,改善了电场分布,并保存了薄膜介质良好的介质性能及稳定的使用介电性能,进而使得电容器的损耗角减小,提高了耐受电流、电压,在大电流及冲击电压下更稳定。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其包括两相对设立且用于导电的喷涂端,在该两喷涂端之间设有主要由薄膜介质、高分子绝缘纸交错层叠并卷绕而成的筒状结构,相邻高分子绝缘纸沿所述筒状结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且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仅与其相近的喷涂端相连,在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两面均喷涂有可与其相连的喷涂端电性连接的金属喷涂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薄膜介质包括有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所述高分子绝缘纸包括有第一绝缘纸和第二绝缘纸,该第一介质、第一绝缘纸、第二介质、第二绝缘纸依次层叠并卷绕。
[0009]进一步的,所述薄膜介质与所述两喷涂端之间均具有偏移量!12 ;所述高分子绝缘纸的自由端与所述喷涂端之间具有间歇量II,而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与薄膜介质之间的裕量只1满足只1 =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薄膜介质之间增设两面均金属化的高分子绝缘纸来取代传统在薄膜介质上喷涂金属粉末充当极板,一方面,减小了金属化极板之间的电阻及极板电阻损耗,改善了电场分布,另一方面,在薄膜介质材料上不进行喷金工艺,保存了薄膜介质良好的介质性能及稳定的使用介电性能,进而使得电容器的损耗角减小,提高了耐受电流、电压,在大电流及冲击电压下更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传统的薄膜电力电容器的电极结构简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5]一种如图2所示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其包括两相对设立且用于导电的喷涂端6,在该两喷涂端6之间设有主要由薄膜介质、高分子绝缘纸交错层叠并卷绕而成的筒状结构,相邻高分子绝缘纸沿所述筒状结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且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仅与其相近的喷涂端6相连,在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两面均喷涂有可与其相连的喷涂端6电性连接的金属喷涂层5。
[0016]本实用新型将高分子绝缘纸两面的金属喷涂层5作为电极极板,其与所述喷涂端6相连。通过在薄膜介质之间增设两面均金属化的高分子绝缘纸来取代传统在薄膜介质上喷涂金属粉末充当极板,一方面,利用双面金属化高分子绝缘纸减小了极板电阻损耗,改善了电场分布;且双面金属化高分子绝缘纸与喷涂端6接触面积增大后,减小了电极与金属化极板之间的电阻;另一方面,在薄膜介质材料上不进行喷金工艺,保存了薄膜介质良好的介质性能及稳定的使用介电性能,进而使得电容器的损耗角减小,提高了耐受电流、电压,在大电流及冲击电压下更稳定。
[0017]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薄膜介质包括有第一介质1和第二介质4,所述高分子绝缘纸包括有第一绝缘纸2和第二绝缘纸3,该第一介质1、第一绝缘纸2、第二介质4、第二绝缘纸3依次层叠并卷绕。所述薄膜介质与所述两喷涂端6之间均具有偏移量!12。所述高分子绝缘纸的自由端与所述喷涂端6之间具有间歇量!!,而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与薄膜介质之间的裕量犯应满足犯=卜!12?0。
[00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包括两相对设立且用于导电的喷涂端(6),其特征在于:在该两喷涂端(6)之间设有主要由薄膜介质、高分子绝缘纸交错层叠并卷绕而成的筒状结构,相邻高分子绝缘纸沿所述筒状结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且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仅与其相近的喷涂端(6)相连,在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两面均喷涂有可与其相连的喷涂端(6)电性连接的金属喷涂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介质包括有第一介质(1)和第二介质(4),所述高分子绝缘纸包括有第一绝缘纸(2)和第二绝缘纸(3),该第一介质(1)、第一绝缘纸(2)、第二介质(4)、第二绝缘纸(3)依次层叠并卷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介质与所述两喷涂端(6)之间均具有偏移量H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薄膜式电力电容器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绝缘纸的自由端与所述喷涂端(6)之间具有间歇量H,而所述高分子绝缘纸与薄膜介质之间的裕量H1满足HI = H-H2>0。
【文档编号】H01G4/06GK204144061SQ20142060965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孙乙富 申请人:重庆路之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